第322章 新家!幸福的滋味!(1 / 1)
“这是五十两银子。”李满仓签完字,爽快地解开钱袋子,将里面的银子一股脑倒在柜面上。
锭锭银子白花花的,都是官府铸的标准官银,每锭十两,不多不少正好五锭。
负责收款的账房先生拿起银子,先是用秤称了称,又用牙轻轻咬了咬——这是老法子,看银子的成色。
好在李满仓拿出来的都是规整的官银,分量足、纯度够,省去了不少麻烦。
“收银五十两。”账房先生一边喊着,一边在账本上记下数字,随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正是购房证明。
“这是你的证明,赶紧去选房吧,去晚了好地段可就没了。”他将证明递给李满仓,又指了指小区深处的方向。
“谢谢,谢谢!”李满仓捏着手里那张薄薄的纸,连连朝账房先生作揖道谢。
这证明是用白净的宣纸做的,上面就简单写着“璞御珑湖选房证明”几个大字,盖着个鲜红的方印,旁边还标注了他的姓名和交钱数目,再无多余内容,却看得他心里热乎乎的。
他低头摩挲着那张纸,忍不住叹道:“就这么一张纸,往后就能有自己的窝了……”
正感慨着,眼角瞥见刘大虎那边也快轮到了,便扬声喊:“刘大虎,你那边好了没?”
“好了好了!”话音刚落,刘大虎就攥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证明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走,快走!”李满仓一把拉过他就往甲字区域跑,“赶紧把房子定下!方才瞅着好多人都往那边去了,但愿咱们先前看好的那两套还在!”
两人脚步飞快,恨不能插上翅膀,怀里的证明被攥得紧紧的,生怕跑掉了似的。
李满仓丝毫不敢耽搁,揣着证明就急匆匆往甲字区域赶,脚步快得带起一阵风。
老远就瞧见甲字六号的房子门口,他老婆王桂芳正踮着脚朝这边望,眉头拧得紧紧的,一脸焦急。
这功夫已经有不少人在附近转悠着选房,刚才就有两三户人家看中了这六号房,都想往门上贴证明,多亏王桂芳拦在门口,好说歹说才把人劝走,嘴里反复念叨着“我家男人去交钱了,马上就来”。
瞧见李满仓的身影,王桂芳眼睛一亮,连忙朝着他挥手:“满仓!这边!快!刚才又有人来问了!”
李满仓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脸上的喜色藏都藏不住,额头上还沾着跑出来的汗珠子。
“怎么样?”王桂芳往前迎了两步,急得声音都带了点颤,“购房凭证拿到了吗?刚才又有两家在这儿徘徊,我都快拦不住了!”
李满仓忙不迭点头,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宣纸,双手展开给她看:“拿到了拿到了!你看,这不是嘛!”
夫妻二人凑在一起,盯着纸上那鲜红的印章,又看了看眼前这青砖黛瓦的房子,王桂芳眼眶一热,抬手抹了抹眼角:“可算……可算定下来了。”
李满仓也咧着嘴笑,伸手将凭证往门上一贴,“快,贴上!这房子就是咱们的了!”
“这房子好是好,可就是太贵了。”王桂芳伸手摸了摸粉白的墙壁,指尖划过光滑的水泥地面,眼里满是欢喜,嘴上却忍不住念叨,“有这将近三百两银子,回咱们老家,能盖个带院子的大瓦房,还能余下钱买两亩好地,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多划算。”
她是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房子——独立的厨房干干净净,不用再跟灶台挤在一块儿;茅房也修得规整,不像乡下那样简陋;地面铺了水泥,下雨天再也不会踩一脚泥;就连窗户都比老家的大,亮堂得很。
屋里的木床、柜子都是现成的,设计得也贴心,比如灶台上特意留了放油罐的小格子,墙角还有专门放杂物的架子,处处都透着方便。
可一想到那三百两银子,她就觉得心口发紧,忍不住叹了口气:“要不是你非说在这儿住离工厂近,孩子将来还能进学堂,我是真舍不得花这钱。”
话虽如此,她望着门上那张刚贴好的证明,嘴角还是忍不住往上翘——往后,在这城里,也算有个真正的家了。
“娘,我好喜欢这里!以后我们真的要搬到这儿住吗?”
屋内,七岁的儿子正追着妹妹跑,小丫头咯咯笑着躲到石榴树后,两人踩着平整的水泥地,眼睛亮晶晶地望着王桂芳。
这房比老家的土院干净多了,墙角还有石砌的花坛,虽然没种花,却瞧着清爽利落,兄妹俩早就在里面撒欢跑了好几圈。
李满仓被孩子们的笑声逗得眉眼弯弯,走过去帮女儿理了理额前的碎发,笑着点头:“是啊,有了自己的房子,当然要搬过来住。”
王桂芳也点了点头,“咱们现在住的客栈,一天就要两文钱,住久了可吃不消。”
她这才来天津没几日,前些天收到李满仓的信,说在这边看好了房子,让她赶紧带着孩子过来,一家人也好团聚。
这些天娘仨挤在客栈的小房间里,吃饭睡觉都不自在,此刻看着属于自家的房子,心里总算落了实:“等你爹把钥匙领了,咱们就把行李搬过来,往后这儿就是咱们的家了。”
儿子立刻拍手:“太好了!这里有大窗户,晚上点灯肯定亮堂!”
女儿也奶声奶气地接话:“娘,我要在花坛里种上奶奶家的太阳花!”
王桂芳笑着应着,眼角的笑意里,早没了先前对银子的心疼,只剩下对日子的盼头。
看着眼前这一幕——妻子摸着墙壁时满足的神情,孩子们在屋子里撒欢的笑声,李满仓只觉得鼻子一酸,眼睛瞬间就红了,水汽在眼眶里打转。
他抬手蹭了蹭眼角,心里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这两年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干,抡大锤磨破了多少双手套,熬通宵盯过多少回窑火,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不就是想让妻儿能不再挤在老家漏风的土坯房里,能过上安稳日子,能在这样亮堂干净的屋子里踏踏实实过日子吗?
如今房子定了,家就有了根。
李满仓深吸一口气,悄悄将眼泪憋回去,咧开嘴朝妻儿笑:“往后啊,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王桂芳看着屋子里嬉闹的孩子,眉头还是没完全舒展开,转过身拉住李满仓的袖子,声音里带着点担忧:“我还是心里打鼓——这每个月都得按时交钱,要是哪月手头紧还不上,咱们这房子……会不会真被收回去?”
李满仓伸出那只布满老茧、沾着些许琉璃粉末的大手,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声音沉稳得像脚下的水泥地:“放心!你男人现在在琉璃厂可是老师傅了,一个月稳稳当当能挣二两银子,赶上厂里出了好活计,还有奖金补贴,一年下来存个三十两不在话下!”
他掰着手指头给她算:“咱们首付交了五十两,剩下的二百五十两,按这数儿算,不用十年就能还清!到时候别说房子彻底归咱们,说不定还能攒下钱给娃请个先生呢!”
王桂芳听他说得笃定,又瞧着他眼里的光,心里那点不安渐渐散了,伸手拍了拍他胳膊上的尘土:“那你可得仔细些,别累着。”
李满仓咧嘴一笑:“为了这个家,累点算啥!”
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啊!
看这粉白的墙,亮堂的窗,孩子们在屋子里追着蝴蝶跑,笑声脆生生的;身边的媳妇正念叨着该买些什么家什布置屋子,语气里满是对日子的盘算。
自己手里攥着刚贴好证明的房子,往后不用再挤客栈,不用再惦记老家漏雨的土坯房,每月好好干活,就能让一家人在这干净舒坦的地方扎根。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点海的潮气,却吹得心里暖融融的。
李满仓吸了吸鼻子,瞧着这一家子的光景,忽然觉得先前吃的所有苦、受的所有累,都在这一刻化成了甜。
这踏实安稳的日子,就是他盼了半辈子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