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锐意改革(1 / 1)
一旁边的李世机,眉头紧锁。
“王上,臣看此事有蹊跷啊。”
“那巨象门若有此实力,其宗主韩三变怎么会被我们生生炼成傀儡。”
“就算韩三变之事,是巨象门疏忽,那其宗门有这力量,又怎么会忍气吞声。”
“要靠云无涯来当刺客,以求一夕安慰。”
“臣不信,就这短短不到一年,巨象门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到李世机的分析。
宁王怒气稍止。
“丞相所言不无道理。”
“这巨象门,怎么看也不能有这样的实力。”
“难道……”
拓跋宁和李世机相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神中相互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江南到有此实力的宗门,唯有一家。”
“三桃神霄道。”
分析至此,宁王目光中难以掩盖杀机。
“这三桃神霄道,究竟目的为何?!”
李世机也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想了想,安慰宁王道。
“王上,或许此事对大局而言,还是一件好事。”
“丞相此言何解?”
“幸好王上将三桃神霄道的人,打发到了雷千钧那。”
“损失虽痛,但不至于不可承受。”
“而若让其跟着王上中军,若在关键时候,他们来这一下。”
“怕是会倾覆大局啊……”
听到李世机的分析,宁王也是不免一阵后怕。
“他们安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那现在此事对我军声威影响颇大,丞相计将安出?”
李世机沉吟片刻。
“王上只消不管不顾,安心挥师进取南京。”
“只要我们中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偏师之失利,很快便会淡化在世人眼中,不会影响王上威名。”
拓跋宁点点头。
“丞相此言有理,就暂且搁置此事,不能因此影响大局,待本王拿下南京,再和这些不服王化,心存异心的江湖武人清算。”
两人商量完,决定先关注大势。
三桃神霄道和巨象门日后再清算。
几日后,宁王大军继续北上。
一路攻城拔寨,无数城池望风而降。
偶有将领想称量一下宁王大军实力。
是不是水货。
直接被宁王派出了最为精锐的虎骑师。
仅仅是虎骑师一次冲锋。
便让对方丢盔弃甲。
宁王为了彰显威势。
直接将胆敢抵抗的朝廷之军,全部屠杀,斩下首级,垒成京观。
这一下,江南道各县无不色变。
仅存的一点抵抗之心也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
在象丘。
巨象门在象丘渡一战后。
声势达到巅峰。
尤其是此战之后,宁王大军依旧表现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就越发显得巨象门这一战的不同凡响。
时间悄然步入十二月。
踏平赤雷峰后。
巨象门在赤雷峰也设立了分宗。
自此,整个八百里洞庭湖。
逐渐成为巨象门的后花园。
而雷千钧千里迢迢,留下的数十艘铁甲楼船。
则为巨象门贡献了重要的航运工具。
甚至以巨象门不到两千人的基数。
根本都用不完。
……
梁朝六百二十二年。
十二月初八。
晴。
这一日,注定会铭记在巨象门的宗史中。
议事殿中,巨象门高层齐聚一堂。
商量巨象门今后之规划。
李北尘提出建议。
“诸位同门,如今八百里洞庭已然纳入我们巨象门执掌之中。”
“然云梦大泽地域宽广,凭借现在四堂八院抽调的人手,难以管辖。”
“我提议再设立一堂,云梦堂。”
“主管云梦大泽事宜,负责八百里洞庭的治理,巨象门货船的护航,以及训练我们巨象门自己的水军。”
“至于我们从雷千钧处缴获的这数十艘铁甲楼船,便作为云梦堂的家底之一。”
这个提议一出,众人当即议论纷纷。
首先,四堂八院的架构,乃是巨象门代代祖师定下来的章程,要动这个,确实改变很大。
但是李北尘的这个提议,又确实是亟待解决的痛点。
已经有不少弟子在向宗门反映过类似问题。
现在,李北尘又提出了解决之法。
以李北尘如今在巨象门的实力地位。
很快就有人站出来附和。
“左长老所言甚是,八百里云梦大泽确实需要一个专设机构来管理。”
“确实如此。”
很快,李北尘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通过。
在这基础上,这时又有人道。
“管理云梦大泽,千头万绪,这云梦堂堂主之位,由谁来担任呢?”
右长老于天仇看向李北尘。
“要不,这云梦堂堂主一职,就由左长老先辛苦兼任?”
还没等李北尘答应。
欧阳山便第一个站起来。
“我看行!”
紧接着,其他堂主院长也纷纷认可。
李北尘见状,只能点点头。
“在没有选拔出合适堂主之前,先由我李北尘兼容。”
“我也会尽快为云梦堂选择合适的堂主。”
他不醉心于权利,唯求自身伟力。
但既然承诺壮大巨象门。
只要巨象门不是烂泥扶不上墙,他便会尽全力去让巨象门发扬光大。
而随着此事敲定。
从此巨象门便从百年都未变过的四堂八院格局,成了五堂八院。
不过今日,李北尘要提议之事,可不只一个云梦堂。
他霍然起身,看向众人,目光中有一种锐意改革的锋芒。
“除了这云梦堂,我还有一议。”
“宁王高举反旗,江南陷入乱世。”
“纵然此乱被平,也会大大消耗大梁朝的气数,不久的未来必将群雄并起,天下纷乱。”
“我巨象门这点弟子,想要辖制整个洞庭,都远远不够,更不要说面对天下乱局。”
他顿了顿,给了定论。
“所以,得广开山门!”
此事李北尘早有所思考。
他开始侃侃而谈。
“我巨象门,原来是依靠各地象兵卫举荐,推举各地俊才进入巨象门。”
“另外,同时还会收养一部分孤儿,从小培养。”
“这些远远不够,需要在这基础上,加上统一的招考。”
“面向洞庭附近城池,辐射整个江南道。”
听到李北尘提议。
负责新弟子培养的白象院院长毕仲宣忍不住起身询问。
“敢问左长老,这统一招考,是何章程?”
李北尘不假思索道。
“设立三关,分别考验候选者的天资,心性,思维。”
“并且要快。”
“每月统招一次。”
“方才能跟上宗门发展。”
“凡通过综合考核者。”
“皆可入巨象院为外门弟子。”
“外门弟子?”
听到这个名词,右长老于天仇不由问道。
“那我们巨象院目前的弟子呢?”
“我们原先的巨象门弟子,统一都为内门弟子。”
“一切福利待遇不变!”
这话一出,原本有些顾虑的四堂八院堂主院长,心中顾虑去了大半。
若是因为要大开山门,而削减门内弟子的福利培养。
虽然从大局来看,是有益于整个巨象门的发展。
但落到个体上,需要个体奉献。
就难免滋生不满。
这是也是李北尘不想见到的。
这个时候,万金院院长田富文站了起来。
颇有有些为难道。
“左长老,如果要大开山门,虽然我们象丘渡一战,灭了五雷霹雳门,有一些进账,但更多的无法很快兑现成真金白银,要想培养如此多的门人。”
“短时间还行,长时间怕是难以维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培养外门的开销,李北尘既然提出这个提议,自然也是思索过。
他朗声道。
“外门弟子获得修行的资源,只有定额。”
“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功法,甚至晋升内门弟子的机会。”
“需要外院弟子,参与五堂八院颁布的各项任务,赚取功绩点。”
“凭借功绩点,才能兑换资源,功法。”
“与此同时,我们要开启洞庭大开发长远战略。”
“借助八百里洞庭湖丰饶的物质条件,来提供几乎取之不尽的金钱资源。”
“我们巨象门,如今几乎以一宗之力,掌控整个洞庭大泽。”
“只要有充足的人手,就能借地利,快速发展。”
“而这些外门弟子,便是这洞庭大开发的最好人员。”
李北尘这样详细一描述,众人当场就听明白了。
田富文更是眼睛发亮,忍不住惊叹道。
“左长老,妙啊!”
李北尘看着这田富文的表情,就知道他想差了。
他眉头一皱,颇为严肃道。
“各位请记住,外门弟子,不是我们找来的苦工和牛马,他们同样是我们的同门。”
“我们也需要真正给他们留够能晋升内门,甚至真传,甚至是五堂八院堂主院长的渠道。”
“唯有此,巨象门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他看向风闻院院长左丘少华和刑狱堂堂主典重。
“左丘院长,典堂主,你们将来若发现有外院弟子被肆意欺凌,定然要严惩不贷!”
“我们巨象门能走到今日,靠的是诸位齐心协力,才能度过艰险。”
“若今后的外院弟子,不能和我们齐心,那便有倾覆之危!”
李北尘这话说的很重。
众人都陷入沉思,田富文更是羞赧道。
“左长老,我老田是想差了。”
“无妨,只要今后能做到,那便可以。”
“这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