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阎罗天子经(1 / 1)
刘病虎哈哈一笑。
“某也是前段时日,仿佛开窍一般,修为才有些进步。”
“但是比不得北尘兄,你的气息,现在已经让某看不透了。”
“前段时日?”
李北尘眉头一挑。
他家的雪白,洞庭的虺蛇,就是前段时日得了龙气,方才突飞猛进。
难道,刘病虎也得了龙气?
不过李北尘想了想,没有多问,这龙气乃是大秘,纵然他和刘病虎是朋友,贸然相问也是不妥。
而且这龙气,隐于自身,连被龙气所钟之人也有可能不自知。
他也察觉不出来。
纯粹是推断。
只有雪白,那是和他有着象珠之契,心意相通,他才能隐隐约约感应到其身上的龙气。
刘病虎可不是他的象兵。
而一旁的诸葛阳明观察了多时李北尘后,忽的道。
“某观小友,一身真气,气象万千,有龙象之姿,更有一种变化中趋于完美的味道。”
“甚至……某还在小友身上,看到阳明真经的东西,并且被完美熔炼入小友身上这一套武学。”
诸葛阳明学究天人,一身真气,贯通任督,乃是一品境界的绝顶高手。
但他此刻也有些不确定。
“不知小友这身神功绝学得自先贤,还是自创而成。”
如果是得自先贤,那就代表诸葛阳明这心力之道,早就有前人悟出。
“自创?!”
李北尘还未回答,刘病虎眼睛就先瞪圆了。
他当然知道自家老师的修为和眼界。
修为是其次,其学问才是贯通古经。
能被诸葛阳明称之为神功绝学的武功,肯定是上三品甚至直指一品的顶尖法门。
这样的神功,能被年纪轻轻的李北尘自创。
他简直不敢置信。
刘病虎自然是佩服李北尘的天资,但是这习武和创武是两码事。
还是这种神功绝学。
大都是武道宗师在大成之后,方能有足够的经验和感悟能够起草初本。
后面再经过数代传人的优化,才最终确定。
李北尘,太过年轻。
但有志不在年高,雏凤也清于老凤声。
在两人的目光中,李北尘也不相瞒,没有自矜,只是平平淡淡道。
“阳明先生果然眼光卓绝,我这神功,能一眼看得七七八八的,到目前为止,唯有阳明先生一人。”
“北尘这真气武学,名曰‘龙象自在万化经’,其根本立意简单而论,只有八字。”
“物竞天择,自由演化。”
“借此成就最适合修行者的路径。”
李北尘朝诸葛阳明敬了一杯酒。
“当时,我创建这门武功时,也多亏有先生的‘阳明真经’作为参考,方才侥幸能成。”
“物竞天择,自由演化,此等武学之理,当真闻所未闻。”
诸葛阳明和李北尘同饮。
也不由惊叹李北尘这门【龙象自在万化经】。
他忍不住赞叹。
“这样的功法,居然能被创造,并且被小友修成,当真天纵奇才。”
“真是开宗立派之作,小友未来不可限量。”
显然,诸葛阳明根据李北尘所说的‘物竞天择,自由演化’,猜到了一些【龙象自在万化经】的修行过程。
所以才会发出如此感慨。
但一旁,刘病虎犹有些疑惑。
“北尘兄,这自由演化是何理,难不成你这功法,真气路线还不是确定的吗?”
“没错!”
见李北尘肯定了他的想法,刘病虎难以置信。
“那如何修行。”
李北尘淡淡一笑。
“每个修行者体质天赋不同,适合其的武学自然也不尽相同,我这部‘龙象自在万化经’,只要修成,便可自动演化出最契合其的真气路线。”
“竟能如此?”
“自然。”
刘病虎还想问,显然是对其非常好奇,但诸葛阳明制止了他。
“病虎,这是北尘小友的武学之路,不适合你,你也参考不了,多专注于自身的修行上。”
说罢,诸葛阳明又看向李北尘。
“北尘小友,某观你真气一道,已然走出自己的路,此路风景无限,前途无限。”
“另外,你这外功,某没猜错的话,应当是修行的‘象髓经’。”
李北尘点点头。
“没错,可有什么问题?”
诸葛阳明摇摇头。
“此功极好,若能再得到‘龙血经’,当能成就一品中至强之躯,更能凝出大日般气血。”
“龙血经?”
李北尘眼神一凝。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部武学。
当即拱手道。
“还请先生赐教!”
诸葛阳明抿了一口茶,开始娓娓道来。
“前朝之初,曾有一个横压天下的宗门,其名般若,不修真气,不练精神,唯锻体魄。”
“其门内,有两门绝顶神功,一曰金刚,一曰龙象。”
“修成之一,便可以不坏之躯,炽烈气血,横推他道武夫。”
“无论练神,还是真气,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般若?龙象?”
李北尘眉头一挑。
“难道巨象门这象髓经便出自这般若的龙象神功。”
“没错。”
诸葛阳明点点头。
“般若因武盛,为强亡,其门内这两部神功便流落江湖。”
“其中一部金刚,如今应当在嵩山大禅寺。”
“另外一部龙象,一分为二,象髓经被巨象门祖师得到,而龙血经最后一次出现应当是在西域,后续不知所踪。”
“你巨象门的二祖,昔年应当也去过西域寻找过龙血经,并且也在西域闯荡出偌大的名号,此事你巨象门不知是否还有记载。”
说到这,诸葛阳明对着长江之水,悠悠感慨。
“如今千年过去,江湖之中,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
“这强横一时的宗门,和这两部绝顶的神功。”
“不知再过千年,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今夕的过往。”
“唯有这长江之水,千载奔涌而过。”
李北尘没想到还能从诸葛阳明口中听到这样的秘闻。
这二祖往事,历经数百年,宗门典籍早已不全,他之前遍览宗门密册时就未曾看到诸葛阳明所说之事。
他站起身来,认真拱手道。
“先生今日所言,对我,对巨象门,都至关重要,我李北尘多谢阳明先生!”
“不妨事,今日吃了小友你的美酒好肉,全当江湖逸闻闲聊之。”
而这时,诸葛阳明又微微一笑。
“某观小友,一身气血刚阳无比,周天真气更是自成气象,在内外之功上,都有着深厚造诣。”
“而且,在练神一道,也是有着惊人修为,离着三品怕是也是触手可得了吧。”
“什么?!!!”
“李北尘你精气神三道都三品了吗?!”
一旁,刘病虎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病虎,你激动什么,好好喝你的酒,别打扰某和北尘小友说话。”
但刘病虎此刻觉得这些珍馐美馔,也食之无味了。
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愚钝之人。
李北尘眼神一凝,他感觉诸葛阳明这话好似另有深意。
他的神魂居于泥丸,潜藏于肉身之中。
不要说非练神高手,就是二品的慕容御,也没看出他的境界底细。
但这诸葛阳明居然就看了出来。
而且他也不曾在其身上感应到神魂的波动。
只能说其修为当真深不可测,绝不是简单的真气一品。
不过李北尘没有从诸葛阳明这感觉到什么恶意。
他猜测,应当是这位大佬单纯想指点他一二。
信人不疑,李北尘连忙借机道。
“确实临门一脚,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诸葛阳明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道。
“小友可否探出一缕精神力。”
“好!”
李北尘当即从眉心探出一丝精神力。
这一缕精神探出后,李北尘只感觉面前的诸葛阳明身上,居然开始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
仿佛精神力,又比神魂之力更加缥缈。
见李北尘感知到了,诸葛阳明微微一笑,解释了一句。
“此乃心力。”
“心力?!”
李北尘瞳孔一缩。
他没想到,诸葛阳明在【阳明真经】里面说的心力,居然真的让其练出这实质力量了。
这简直相当于在精气神三道之外,再开了一道。
只见诸葛阳明的心力将李北尘的这缕精神包裹。
眼眸闭合。
似乎在分析着什么。
不过李北尘却没有任何不适。
片刻后。
诸葛阳明缓缓睁开眼。
“北尘小友,你所修行的这部精神武学,太过阴沉。”
“按照常理来讲,神魂到你如今这个境界,只要再突破一步,就能显形于世,犹如生人。”
“但若是以你目前的神魂,突破之后……”
斟酌片刻,诸葛阳明吐出一句话。
“若是以此法突破三品,神魂显形,更偏向鬼魅,而非活人。”
诸葛阳明顿了顿。
“此法,怕是有所隐患。”
听到诸葛阳明所言,李北尘眉头一皱,心里已经掀起了波澜。
他不是对诸葛阳明的话有所怀疑,而是在印证自己的感受。
沉默片刻后,李北尘缓缓道。
“不瞒阳明先生,我自己也有冥冥之中的预警,不要轻易突破练神三品境。”
“敢问小友这门练神武功得自何处?”
见诸葛阳明问这个问题,李北尘没有隐瞒,直接道。
“我修行的这部精神武学,其名为‘白骨练神观’,乃偶然所得,是前朝玄阴教的练神法门。”
“玄阴教?”
诸葛阳明沉思片刻,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或许,某知道小友这部功法的隐患在何处了。”
“还请先生指教!”
李北尘正襟危坐。
一旁的刘病虎也赶忙道。
“老师,您快说,北尘兄这‘白骨练神观’有什么问题!”
“稍安勿躁。”
诸葛阳明顿了顿,缓缓道来。
“这玄阴教,活跃在前朝末年。”
“乃是当时幽燕之地,首屈一指的教宗。”
“甚至一度妄图建立地上道国。”
“不过,后面被镇北王拓跋玄以十万将士,破山伐庙,打落谷底。”
“这玄阴教,在精气神三道之中,独尊练神,其教内最高法门,名唤‘阎罗天子经’。”
听到这话,李北尘眉头一挑。
“天子经,好大的名头。”
“小友不妨猜一猜,这‘阎罗天子经’有什么特殊之处。”
“难道是我修行的这‘白骨练神观’,会受制于这‘阎罗天子经’?”
李北尘眼神一凝,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诸葛阳明点点头。
“‘阎罗天子经’统御其他诸经,像小友修行的这部‘白骨练神观’,某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玄阴教白骨一脉的最高经典。”
“这玄阴教最高一脉是阎罗一脉,其余白骨,血河,欲女几脉都是玄阴教的几大支脉。”
“这几大支脉的根本经,除了受制于‘阎罗天子经’外,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特质。”
李北尘知道诸葛阳明说到最关键处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注意力高度集中。
诸葛阳明的声音继续传来。
“那便是白骨,血河,欲女几脉的根本经修行者的神魂,可以成为‘阎罗天子经’修行者的养料,甚至‘阎罗天子经’修行者可以直接夺舍其肉身。”
李北尘心中犹如一声惊雷响起。
但他面色不改,依然平静。
“原来如此,多谢先生告知。”
见到李北尘镇定自若,诸葛阳明也不免称赞道。
“小友当真有宗师之范。”
一旁,刘病虎眉头紧皱。
“老师,这玄阴教都被大梁朝剿灭六百余年了,难道还会修行这‘阎罗天子经’的存在于世?”
“我都能机缘巧合,得到这‘白骨练神观’,再出现一个修行‘阎罗天子经’的炼神高手,又有何稀奇。”
李北尘微微一笑。
“说不定,玄阴教还有什么老古董,直接从前朝活到了现在,也不是不可能。”
“活这么久?!怎么可能,纵然是炼神一品的阴神,神魂也不过五百寿数。”
刘病虎听到李北尘的说法,简直不敢相信,他看向诸葛阳明,希望从他老师这得到解答。
“病虎,这世间没什么不可能只事。”
“精气神三道,常规而言,外功武夫,一品换血之后一百五十年寿数,内家高手,打通任督之后,得寿两百载。”
“至于练神之道,成就阴神的高手,凭借转世夺舍,可以长存于世五百年。”
“但是也还有种种秘法,可以封存己身,减少生命物质流失,达到延寿的目的。”
“只是肉身最难,在时光冲刷下极易腐朽,神魂反倒容易封存。”
“北尘小友之言,却有可能,甚至可能性还不小。”
诸葛阳明又道出一则前朝秘辛。
“昔年大梁开国镇北王,拓跋玄虽然攻破玄阴教山门,但其教主波旬日在大战之后,肉身被毁,但神魂却不知所踪。”
“此事,大梁朝追查了数十年,都一直没有所获。”
“其修炼的,就是‘阎罗天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