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分道(1 / 1)

加入書籤

“丁师兄,掌门师兄怎么说?那些杂碎实在是欺人太甚,居然将屎盆子扣到了咱们嵩山派的头上?哼——”

“嵩阳宫”外,“仙鹤手”陆柏正在着急地踱来踱去,看到“托塔手”丁勉终于从“嵩阳宫”内走了出来,他急忙迎了上去。

“陆师弟、诸位师弟,掌门师兄吩咐我等稍安勿躁,如今山下的形势对我嵩山派极为不利。”

“‘五岳剑派’之中,其他四派处均有异样,若是我嵩山派再有动作,自然是越做越错,还不如静观其变为好。”

“嵩山十三太保”,除了折损的那几位,但凡活着的就全在这里了。

他们这些人在排名上有先后之别,可真要说到谁会信服谁,却未必就见得,或者说,他们真正信服之人只有一位,那就是嵩山派的掌门人左冷禅。

“丁师兄,这到底是你的意思还是掌门师兄的意思啊?宵小之辈在我嵩山派的势力范围之内横行无忌,我等却只能这样干看着吗?”

说话的还是“仙鹤手”陆柏,自从这老小子断了一手之后,脾气反而比先前更暴虐了,即便是同门之间的寻常争执,往往也会激起陆柏的强烈不满。

好在陆柏本就在“嵩山十三太保”中排行第二,所有的师弟都习惯性让着他了,可是,丁勉显然不包括在其中。

“陆师弟,你觉得这样的时候,愚兄还会假传圣旨不成?其他四岳遭逢不测,无论原因如何,最终的矛头都会指向我嵩山派。”

“掌门师兄如今又闭关了,也许两三月之内他都不会轻易出关,我等切勿节外生枝。”

“汤师弟,掌门师兄有令,在他闭关期间,嵩山派所有事务均由汤师弟一言而决,其他师兄弟务必听从号令!”

“托塔手”显然也不太愿意跟陆柏起争执,好歹是同门了多少年的师兄弟,他又很是体谅陆柏此时的心境。

于是乎,丁勉只是简单地解释了几句,就转头对着汤英鹗说道。

汤英鹗,在“嵩山十三太保”之中排行第六,却是整个嵩山派难得的智谋之士,更是被左冷禅委以重任,位列嵩山派副掌门之位。

“丁师兄,您是说宗门的‘所有’事务吗?”

说话听音,锣鼓听声,汤英鹗不比旁人,掌门师兄闭关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身为副掌门的汤英鹗,暂代掌门之位处理宗门事宜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却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这是完全放权啊?连“一言而决”都整出来了,还要求其他师兄弟都听从号令?

要知道,方才丁勉先传达的信息,可是整个嵩山派都要偃旗息鼓啊,在这样的前提下哪里还需要“听从号令”?

“汤师弟,愚兄只是在转述掌门师兄的原话,至于应当怎样做,还要汤师弟自己拿主意。”

“托天手”丁勉的岁数较大,甚至比他口中的“掌门师兄”还大了两岁,身为“嵩山十三太保”之首,却并不是一个喜欢抢阳斗胜之人。

因此,嵩山派对外一切应酬、联络事务,会由陆柏、汤英鹗等人在操持,而丁勉绝大多数时间只是留守在嵩山之上,监督着各峰、各房嵩山弟子勤修苦练。

“好,小弟记下了!陆师兄、乐师兄、钟师兄,既然掌门师兄已经闭关了,不如小弟请几位师兄到我的‘擎鹤轩’品茶如何?”

掌门师兄的命令传达完毕,顾不得看一干师弟、师侄们失落的表情,“托塔手”丁勉转身离去了。

汤英鹗却恭恭敬敬地施礼送别丁勉,然后又冲着陆柏、乐厚和钟镇一抱拳。

“品茶?这个时候还品什么茶啊?老六,你那里有好酒没有?若是没有,让狄修和史登达到我那里搬去——”

汤英鹗所请,乐厚和钟镇自然无有不从,即便火爆脾气的陆柏也随口应和着,只是他总能自己给自己加戏而已。

“也好,那就有劳狄、史两位贤侄辛苦一趟吧!”

听到陆柏的“胡搅蛮缠”,汤英鹗难得没有反驳,而是意味深长地望了旁边的狄修和史登达一眼。

这二人乃是嵩山掌门左冷禅的嫡传弟子,也是整个嵩山派二代弟子当中的佼佼者,堪为嵩山派年轻弟子之表率。

左冷禅也好,“嵩山十三太保”也罢,这些年来对此二人倾注了太多的期望和关注。

客观来讲,狄修和史登达二人除了脾气臭了一些,这些年在武功修行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二人均为三十岁上下的年龄,妥妥二流境界中的强者,即便“嵩山十三太保”中排名后半段那几位,都未必敢说一定能够战而胜之。

可是,前几日“峻极峰”一战,先不说擎云和令狐冲了,就算是泰山派的邓子陌都要比这二人强上不少。

尤其是再加上一个连胜三阵的岳灵珊,所有的风头几乎都被东西二岳给抢走了,嵩山派的未来,真就没有希望了吗?

汤英鹗既有智者之称,所思所想就不免更多一些,多年的筹谋未曾如愿,如今来看,嵩山派不仅要失控于现在,还要丢失未来了吗?

“哎,我等也走吧......”

看到汤英鹗一行四人离去,剩下的几名太保之中不知何人长叹了一声。

失望、落寞、不甘?......

或许,兼而有之吧。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同为“嵩山十三太保”之一,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区分出来了。

很显然,“嵩山十三太保”当中,在嵩山派真正有话语权的,仅仅只有排名前六的六位太保而已。

至于说剩下的七位......呵呵......

没看到这几日汤英鹗那一系列举动吗?

他已经在游说“青海一枭”等几位黑道中人物,想邀其加入嵩山派,重新凑足“嵩山十三太保”之数啊。

......

“大师兄,您......您真的不跟我们一同回华山吗?”

洛阳城,“客来投”。

分明是一家酒楼,而令狐冲和擎云又都是好酒之人,此时却没有让店小二上酒。

“小师妹,大师兄也有他的难处,况且师父和两位师兄的下落还要大师兄去寻找,更有恒山派一众师姐也需要大师兄去照拂......”

擎云、令狐冲、岳灵珊和伤势刚刚稳定的英白罗四人在座,王威和李猛则一左一右护卫在侧。

这一行人来到洛阳城已经是第二天了,想找的人一个也没找到,唯一有些价值的,还是从丐帮那里得到的消息。

洛阳城,在北宋之时还是丐帮的总舵所在地,后来随着大金国一步步南侵,丐帮也无力在洛阳立足,终于还是南迁到了洞庭“君山”之上。

然后就到了宋朝,边界直接被压到了秦岭、淮河、大散关一线,丐帮的主要活动范围也不得不随之南移。

就算是到了本朝,太祖爷聚群雄北赶大元,重新恢复汉人旧日河山,可丐帮的总舵却依然留在了南方。

丐帮副帮主张金鳌,或许是觉得自己在“峻极峰”上的举止有愧,或许是看到了峨眉派松纹道人与泰山派亲近举动后受了启发,在登封城喝了一顿“缓和酒”之后,亲自将丐帮的一枚令牌赠给了擎云。

那是一枚刻在竹片上的令牌,只是经过特殊手段的处理,能够让此令牌耐水、耐火,经久不坏而已。

张金鳌告知擎云,但凭此令牌,即可从丐帮所有弟子中探听消息,当然了,结果如何还要看擎云想探听些什么。

当他们一行数人进入洛阳城之后,擎云就让王威持着这枚令牌去找了丐帮的人。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个道理,擎云自然是清楚的很,他同样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果然,丐帮弟子传来的消息,两日前天不亮之时,就有一支百余人的马队自东城门入城。

只是,那帮人一进入洛阳城,直接就开进了洛阳锦衣卫千户所的衙门,强如丐帮者,也不敢去捋锦衣卫的虎须啊!

更关键的是,这百余人并没有在此停留太久,当天就四散而去。

没错,丐帮传来的消息中,用的词就是“四散而去”。

洛阳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二十来人出城,看似一个个趾高气昂,却又似在遮掩什么一般?

当擎云他们来到之时,那些人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而丐帮的人陆陆续续又送来了消息,却是从登封城传来的消息。

“小师妹,既然那些人费尽心思地将师父他们劫去,想来一时间还不会伤及他们的性命。”

“愚兄的确担心恒山派的那些师妹,再说师娘也还在那里呢,你和英师弟身上都有伤,愚兄还是拜请云师弟先将你二人送回华山为好。”

“师父、师娘都不在,当此危难之时,小师妹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华山派......就要靠你了!”

说这番话的时候,令狐冲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师父、师弟下落不明,此时的华山派太需要像他这样的主心骨了,可是......他令狐冲只是一个被逐出师门的弃徒啊!

“云师弟......”

令狐冲为了安慰岳灵珊,同样也真心为了她和英白罗的安全着想,直接当着擎云的面来了个“先斩后奏”。

当他那句话也说出来了,才意识到自己事先并没有征得擎云的同意呢。

“令狐师兄无需多言,反正小弟一时也无甚要紧事要做,将岳家师妹护送回华山之事,就包在小弟的身上吧。”

事实上,擎云是真有事要去做的,或者说他有要去找的人,要不然他直接跟着天门道长返回泰山多好?

要知道,在丐帮传回来的消息中,自己的师父天门道长都临时取消了武当山之行,甚至连成高师兄也拉着一起当保镖了。

若是擎云能够及时赶回去,泰山派一行的实力无疑会壮大很多,试看何方宵小胆敢放肆?

可惜,擎云有他不得不找的人,甚至他已经可以断定,那夜从山坳之中将岳不群劫走之人,必定就是九公子本人。

世间女子有很多,武功高绝的女子也有不少,能统帅百余名好手的也大有人在,可这些条件都加起来,还能堂而皇之地住进洛阳锦衣卫千户所的,似乎就不多了吧?

擎云有心独自去寻找九公子,而让王威和李猛替自己走一趟华山,毕竟从洛阳城到华山,又没有多远的路。

可是,看到岳灵珊和英白罗的样子,又看到在一旁纠结的令狐冲,心中所有的话擎云也只能化成了一声应允。

“小妹多谢云师兄——”

此时此刻的岳灵珊,不再是整天在华山之上追蝶赶蜂的岳灵珊,也不再是喜欢跟在令狐冲身后“大师兄”叫个不停的岳灵珊,同样不再是是以师姐之尊喜欢“欺负”小林子岳灵珊了。

“岳家师妹无需多礼,咱们走吧——”

每个人都是心事重重,自然不会有心思喝酒,甚至连上桌的菜都没扒拉几口,众人就在“客来投”分道扬镳了。

......

西岳奇峰接紫冥,苍崖万仞劈天青。

云生深谷藏幽径,风过危岩裂古陉。

太华三峰凌浩渺,莲花千仞插沧溟。

朝阳初射金鳌背,落照犹燃玉女屏。

从洛阳城到华山山门,全程不足三百里,先前从登封城带出来的十匹快马,如今能正常骑乘者不足一半,还被令狐冲骑走了一匹。

于是,擎云便让王威又去采买了两匹,甚至特意给英白罗准备了一辆马车,李猛临时充当起马夫来。

不足三百里的路,却有半数在山岭之间穿梭,照顾着英白罗的伤势,擎云有意压着速度,一行人整整走了四天。

当第四天接近日落之时,一车三马终于来到了华山派的山门处。

“大小姐?是大小姐回来了——”

一路上,岳灵珊坐在马背上与擎云并辔,除了偶尔回答擎云的问话,主动开口的时候很少,似乎一直都在想着心事,即便到了华山派的山门,岳灵珊都不曾察觉。

大小姐?

自然是在招呼岳灵珊了,“小师妹”从来是岳不群座下那些嫡传弟子叫的,像把守山门的这些外门弟子,自然要有别的称呼。

“啊,这就到了?多谢云师兄一路相送,既然到了华山派,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先随小妹往宗门暂住一晚如何?”

日已偏西,秋风乍起,猛然间竟有一滴微凉?

这是......落雨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