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决定(1 / 1)

加入書籤

少室山,初祖庵。

“掌门师兄,您真的打算在此处静坐一年吗?”

“初祖庵”,又名“达摩面壁庵”,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山门、大殿和千佛阁。

“大殿”即为“初祖庵”之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剪边顶,出檐深远。

檐下置硕大斗拱,明间安板门两扇,两侧次间辟直棂窗,前檐下立六根满雕卷草、飞禽图案的石柱。

此时,正有两位老僧在“大殿”之内,一坐一立,说话之人乃是那位站着的老僧,紫巍巍的面堂,颌下无须。

“方生师弟,势极而衰、物极必反,‘五岳剑派’先有华山派一枝独秀,又有嵩山左冷禅一家独大,眼下的局势嘛......连老衲也看不清楚了。”

“既然我少林被江湖朋友尊为泰山北斗,就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且让妙风去折腾一番吧,不入世谈何出世?也许红尘历练才是最好的修行啊。”

另一名老僧盘膝而坐,脸却是冲着里边的,看样子还真是来此效仿当年的达摩老祖啊?

既然站在之人被称为“方生师弟”,那盘膝而坐者不言而喻,自然就是泱泱少林当代的掌门人、武林正道公认的第一高手方正大师了。

“既然掌门师兄心意已决,师弟也无话可说,只是令狐少侠擅使‘独孤九剑’,想来应当是风老先生的传人。”

“风老先生光风霁月、剑法通神,多年之前又与师弟我有恩,若是此间牵连到了令狐少侠,说不得师弟还是要相助一二的。”

“再有就是那位来自泰山派的擎云,此子竟然还是武当冲虚道兄的弟子,如今又暂代华山掌门之位,‘五岳剑派’孰强孰弱,一时之间恐难定论也。”

方正大师身为少林方丈,已经有很多年没怎么下过少室山了,就算眼前这座“初祖庵”他都很少来,没想到此次竟然决心在此静坐一年?

而方生大师,作为少林派的二号人物,又担任着“达摩院”首座的职位,倒是在江湖上留下了不少足迹。

“阿弥陀佛,江湖代有人才出,‘东云’、‘西令狐’?我少林不是也有了‘南风’吗?且放手让他去做吧......”

面向堂内的方正大师,高诵了一声佛号,喃喃数语几句,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又是一月过去,眼看着就要到了年关,擎云也终于离开了盘桓三个月的“思过崖”。

最后这一个月,擎云索性将山下的王威和李猛二人也招了回来,既然已经知晓少林派下场了,有些事情就不能按照原来的思路谋划。

王威四人同根同源,期间分开了一年多,再次聚在一起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

可惜,当张彪和赵悍先后同王威比试一番之后,这二人初下武当时的踌躇满志顿时就消弭于无形了。

“云师兄,您这也太偏心了吧?威哥和猛子您都给他们开小灶了,可不能把小弟和老四给落下啊。”

四人同属三流境界,可偏偏王威就能以一敌二,即便张彪和赵悍已然用上了合击之术,王威手中的长剑依旧使得游刃有余。

“哈哈,些许剑法而已,愚兄也一同传给了猛子,也没见得他能够击败你们二人的联手啊?”

“需知剑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若是只看重剑法本身或者自身境界如何,那还需要比试吗?”

“你们四个每日辰时去练功场找封前辈‘讨打’,或一对一、或二对一、或以四敌一,酉时再回到‘思过崖’来。”

面对张彪的“吐槽”,擎云可不会往心里去,反而直接把这四个小子扔给了封不平去。

这四人最擅长的乃是“泰山十八盘”剑法,恰恰正是擎云亲自所授,他若动手轻轻松松就能将这四人给击败,毫无挑战性可言。

再说了,来而不往非礼也。

封不平都能把自家的女儿封剑宁送上“思过崖”,擎云打发四位师弟过去“讨打”,做的似乎也不算过分吧?

所谓的“讨打”,还真就不是说说而已,即便王威等人用上了在武当习练的“春秋四象阵”,起初在封不平面前都没能撑不过三十个照面。

擎云一早就派人打过招呼了,骨子里封不平又是一位高傲的人,他自然明白擎云这位临时掌门的意思,剑下绝对不会有一丝放水的意思。

被人一番胖揍之后,王威等四人先找地方自我总结,该擦药的擦药、该换衣服的换衣服,休息调整够了,在酉时之前又回到“思过崖”。

然后就是擎云的教学时间了,他会认真听取这四人挨揍的过程,包括双方如何出剑对招,擎云再给以自己的建议和应对。

很是奇怪,若说擎云用“太极剑法”或者“纯阳无极功”应对也就罢了,偏偏他所给出的应对招数全是出自于“泰山十八盘”剑法。

“你们四个有一个算一个,怎么都是榆木脑袋啊?贫道说过多少次了,剑招是死的人是活的,凭什么‘盘道惊鸿’就只能那般使用呢?”

看到四人脸上露出不解之色,擎云忍不住抽出封剑宁的佩剑来,当场将“泰山十八盘”中的绝招之一“盘道惊鸿”接连使了十几遍。

“这......这......云师兄,同样的一个剑招,您连着使用了十几遍,居然没有一遍是完全一样的?”

憨直的赵悍当场就麻木了,不是因为被封不平在额头敲出的那个大包疼,而是从来还没见过云师兄如此使剑的。

“老四有所不知,自从云师兄‘太极剑法’趋于大成之后,所有的剑招在云师兄的眼中,已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张彪和赵悍在武当山苦修了一年多,恰恰也正是这一年多,擎云的剑法甚至说剑道亦是突飞猛进,王威和李猛就是见证人之一。

辰时去找封不平“讨打”,然后四人觅地总结、修整,然后再回到“思过崖”被擎云上课......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不觉一月已过,依仗着“春秋四象阵”,王威等四人终于能够在封不平的全力施为之下,硬撑过了一百个回合。

......

“掌门,您怎么来了?这是山下刚刚送上来的消息,小兄正准备亲自给您送到‘思过崖’去呢。”

擎云做了三个月的华山派掌门,却也实实在在地做了三个月的甩手掌柜,华山派那些外门弟子和杂役弟子,除了当初在“正气堂”外有过一面之缘的,绝大多数的人甚至都没有见过擎云的庐山真面目。

“原来是陶师兄啊,可是岳家师妹要回山了吗?”

擎云举步向“正气堂”能走去,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封剑宁和舒奇,舒奇那小子甚至还替擎云捧着那把“斩风”宝剑。

“哈哈,掌门果然料事如神啊!小师妹回来了,陆师弟和所有随行的华山弟子也都平安回来了,他们昨日已到洛阳。”

来的是七弟子陶钧,手里托着一个开口的信封,想必陶钧已经看过里边的内容了。

“宁儿,你去将你爹爹和成前辈请来‘正气堂’,若是遇到施师兄也一并请来。”

擎云接过陶钧递过来的信封,随手展开里边的信瓤,此时众人已经进入了“正气堂”之中。

“掌门,您不......坐那里吗?”

擎云一边一目十行浏览着手中的信,一边很是随意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陶钧却看傻眼了。

三个月以来,这还是擎云第一次再入“正气堂”,却没注意到“正气堂”中的摆设已经发生了变化。

准确地说,安放在正中央“广宁子”画像前的太师椅,由原来的两把变成了现在的一把,正是为擎云这个掌门人安排的。

“呵呵,算不得什么大事,你二人先落座吧。”

擎云连头也没抬,还是在浏览着手中那封信,一手指了指旁边的座椅,那意思是在让陶钧和舒奇也坐下。

方才已经让封剑宁去请封不平、成不忧和五弟子施戴子,再加上眼前的陶钧和舒奇,华山派所有留在山上的亲传弟子就算是到齐了。

“好吧......”

擎云如此做派,陶钧也无话可说,只是有意无意地向正中央那把椅子多看了一眼。

更换“正气堂”正中央那把太师椅,乃是一个月前发生的事情,当时由华山长老封不平和成不忧联袂提出,征得陶钧和施戴子同意之后,才命人摆设成现在这样。

当时,所有人都自觉忽略了擎云华山掌门三个月的期限,即便擎云只是做了一个甩手掌柜,甚至自己就待在“思过崖”那个地方,三个月都没有挪窝。

可是,先有英白罗、封剑宁、舒奇以及陆大有的亲自调教,又有王威等四人为华山派的奔波忙碌,更有对封不平和成不忧完全的“信任”......

原本风雨飘摇的华山派,竟然奇迹般地安稳了两个月,甚至前来拜山的人都比往常多了起来。

这一切的一切,就因为擎云继任华山派掌门人的风声,被有心人暗中给散发了出去,出三秦、经河洛、相继蔓延至中原各处。

“掌门——”

“掌门——”

“掌门——”

时间不大,正当陶钧有些如坐针毡之时,封不平、成不忧和施戴子先后来到,看到擎云坐得如此随意,也都各自找了一把椅子坐下。

只是,封剑宁那小丫头看到了擎云身后捧剑而立的舒奇,她也很自觉地站在了擎云的身后。

“你们两个啊,哎......”

舒奇和封剑宁这般举动,擎云已经不止说教过他们一次两次了,彼此师兄弟或师兄妹相称,哪里用得着这样的“立”规矩啊?

可惜,舒奇那小子是认了死理。

两三个月的时间,擎云真教、舒奇真学,那小子身上的功夫称得上一日千里,就连王威等四人看到了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若非舒奇早已拜在“君子剑”门下,他都有可能直接拜擎云为师,前提是擎云如果愿意收徒弟的话。

既然不能拜师,聪明的舒奇索性就时时处处对擎云执弟子礼,当擎云见客之时,舒奇就如现在这般规规矩矩地站在擎云的身后。

一开始只有舒奇自己,后来封剑宁也有样学样,她回去将此事告知爹爹之后,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封不平举双手支持。

只是,自那日之后,王威等四人前去“讨打”之时,封不平打的越发的卖力了。

“诸多,岳家师妹和陆师兄等人昨日已到洛阳,他们在洛阳城‘布置’一番后,就会返回华山。”

看到该来的都来了,擎云晃了晃手中的信件说道。

数日前的“峻极峰”一役,“五岳剑派”中谁也没有占的便宜,相反各派或多或少都有些折损,西岳华山更是伤筋动骨。

洛阳距离中岳嵩山较近,向来被嵩山派视为自留地,没想到岳灵珊和陆大有如今竟然在洛阳城里打起了主意?

“宁女侠如今依旧留在北岳恒山,看来短时间内未必有返回宗门的想法,至于说岳家师伯嘛......”

说到岳不群,擎云有些为难,关键是信上写的也太简单了吧,就只有四个字——“不便回山”!

终究只是一封传递信息的书信而已,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得太过详细,若非是岳灵珊和令狐冲亲自出马,恐怕连擎云都会怀疑是有人存心作梗。

“二位师叔,五师兄,此信在下也看了,的确是小师妹的亲笔信,师尊他老人家‘不便回山’。”

看到擎云似乎有些为难,一旁落座的陶钧急忙出言作证道。

“诸位,贫道身为华山临时掌门三月之期已满,既然岳家师妹等人已到洛阳,而岳师伯和宁女侠短时间内又无法回山,那么,今日贫道便要做一个决定。”

擎云放下了手中的那封信,顺带又从怀中摸出了一物,一同放在了旁边的案几之上。

“掌门,您......您这不会是想要弃我等而去吧?——”

施戴子眼尖,他就坐在擎云的正对面,一眼就看到了擎云放置在案几上那件物事。

那件物事,不正是华山派特有的掌门“符信”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