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锦衣(1 / 1)

加入書籤

“哈哈,还真是云老弟到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的正日子了,陆某定当陪着云老弟好生游览一番这金陵之地!”

正月十二,应天府,锦衣卫衙门。

将近一个月的功夫,擎云一行五人从洛阳、经开封、到应天府,也就是大明的南京。

这一路行来多为平坦之地,或许是忙于过年的缘故,旱路、水路,连个剪径的毛贼都不曾遇到,就这么一站、一站来到了应天府。

“经年不见,不想陆老兄再次高升,如今已经荣膺锦衣卫指挥同知高位,贫道今日登门却是要来讨这杯喜酒喝的!”

刚入应天府,被派出去打探的王威、李猛就带回来一条消息,与擎云有旧的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刚刚于年前被调至南京。

陆炳此次调任并非平调,而是直接高升了,南京也是“京”啊,远比之前他所待的福州城要强上太多。

再说了,那可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啊!

在整个锦衣卫体系中,指挥同知是仅次于指挥使的副长官,负责协助管理卫所事务。

锦衣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再往下就是陆炳之前的职位指挥佥事,设有四人,正四品。

“哈哈,陆某能够这么快到达指挥同知的位置,说来还要多谢云老弟的鼎力相助啊!”

“若非云老弟两年前在闽地的苦心经营,尤其是训练出了一支纪律严明、战力彪悍的‘狼牙卫’,陆某焉能在抗倭之役中屡创佳绩啊?”

既然知晓陆炳调任了南京,擎云自然是要前来拜见的,有些事情或许只有从陆炳这里才能探听清楚。

因此,在客栈安顿好之后,留张彪和赵悍守家,擎云带着王威和李猛就来到了南京城的锦衣卫衙门。

有明一朝,一直就保持着两京制,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甚至南京城里也有近乎完整的职能机构。

两年前,擎云曾经北上去过一次京师,只是行色匆匆,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好好逛一逛,如今来到南京之地,发现此城的规模竟然要远超京师。

南京城整体来讲,可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锦衣卫衙门则位于皇城外侧,靠近五军都督府、钦天监等机构,与“旗手卫”相邻。

来到锦衣卫衙门门前,擎云直接将陆炳当初赠给他那枚令牌递了过去,也就一盏茶的功夫,陆炳竟然亲自从里边接了出来。

“陆老哥谬赞了,以陆老哥之能,锦衣卫指挥同知之位唾手可得,最多无非是在地方多打磨几年而已。”

锦衣卫衙门的门口有四名锦衣卫值守,其中一名总旗搭配着三名小旗,陪同陆炳一起迎出来的还有几人,看服饰当是锦衣卫千户、百户之流。

奇怪的是,陆炳并没有为擎云做引荐,甚至也没有把擎云直接让进去的意思,就站在锦衣卫的大门口攀谈了起来?

还有一点也让擎云有些不解,他同陆炳有过交往不假,可最大的原因并非二人如何惺惺相惜,而是因为有九公子那层关系在。

如今呢?

分别了一年多再次见面,陆炳又高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居然热情地当众同擎云称兄道弟起来?

当然了,擎云也不是什么死脑筋,此次上门本来就是有求于人,既然陆炳都一口一个“云老弟”的叫着,他不应一声“陆老哥”,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

“哈哈,陆某究竟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一年多前陆某升任指挥佥事,朝中就已经颇有微词了。”

“若非当年有云老弟‘相赠’的数千只倭贼左耳,彻底惊呆了朝中那帮大佬,依靠裙带幸进的帽子绝对会扣在陆某的头上。”

说这两句话的时候,陆炳有意提高了嗓音,眼睛还有意无意地向身后瞟了一眼。

擎云下意识地随着陆炳的眼神望去,在一众锦衣卫千户、百户之中,竟然有一位白身?

所谓白身,即为平民也,至少对方没有穿着官服,而是一身江湖人的打扮,擎云亦不曾见过。

陆炳的出身擎云自然清楚,至于陆炳口中所说的“裙带幸进”,擎云同样表示理解。

其实,就陆炳同当今陛下的关系,无论他做得多么出色,背后都会被人吐槽的。

“你看看,云老弟这么一来,陆某都高兴地昏过头去了,怎能让你总站在大门口说话呢?快快里边请——”

拜年的话都说的毫无味道了,陆炳似乎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一把攥住了擎云的左手,不由分说地就往锦衣卫衙门之内行去。

“总旗,这位年轻的道人到底是谁啊,居然要咱们指挥同知大人亲自出来迎接,他还神情自若地在那里同咱们大人称兄道弟起来了?”

当擎云三人被陆炳接进锦衣卫衙门之后,门前值守的一名小旗官,才好奇地仗着胆子问道。

“那道人是谁?嘿嘿,别看你们三个比某家早进锦衣卫两年,可一直守在金陵之地能有什么见识?”

“提起此人的名号,当今整个武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东云、’‘南风’、‘西令狐’你们总该听说过的吧?”

“方才走进去那位年轻的道人,正是当今武林三大俊杰之首的‘东云’擎云,人称‘云道长’是也。”

“话说两年之前,某家还在陆大人麾下担任小旗一职,有幸随着陆大人在闽地见识过云道长的风采......”

擎云入了锦衣卫衙门,谁又能想到,在门口值守的那位正七品总旗,开始了他昔日“光辉岁月”的演讲。

......

接风之筵甚是豪华,可以说,擎云活了这么多年,对于吃喝自己也算是挺讲究的,却也不曾吃过如此多的美味。

能够陪着一起上桌的只有四人,除了陆炳麾下的三名千户,就是那位一身江湖人打扮的汉子。

看样子能有四十多岁、五十不到,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一个高手,甚至都算不得精壮,就如同寻常大户家的管家或师爷那般。

三位千户的名字擎云不曾记住,今后也未必就一定有接触的机会,只是介绍到那位四十多岁的江湖人之时,陆炳却简简单单地说了一句。

“云老弟啊,这位也算是陆某的一位朋友,从京师而来,如今在严尚书府中担任幕僚。”

很是简单的一句话,甚至都没有提及此人的姓名,擎云亦只能拱手回礼。

一顿饭吃的很是官方,更多的却是陆炳在左右递话,好在酒是好酒,菜是好菜,几杯酒下肚,擎云还真就吃了个八分饱。

“云老弟,你此番上门来找陆某,不会仅仅为了吃陆某一顿酒吧?”

酒宴过后,三名锦衣卫的千户先行告退,并纷纷向擎云示意,若有暇要好生讨教一番武学。

彼此都是练武之人,擎云在江湖上又有那么大的名声,好歹已经喝过一场酒了,提这点要求再正常不过了。

那位中年人似乎并没有离去的意思,却被陆炳一句“不胜酒力,要小憩片刻”给劝退了,而擎云却被留了下来。

“当着陆老哥的面,贫道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此次江南之行,贫道目的有二。”

当所有人都退去了,擎云被陆炳直接领进了对方的书房,身旁没有丫鬟或侍卫伺候,负责端茶倒水的,竟然是一名白发苍苍、身材有些佝偻的老者?

“哦,居然有两个目的?陆某还以为云老弟千里迢迢,单单只是前来寻找九......公子呢。”

陆炳将一杯沏好的茶亲自递给了擎云,自己也从盘中取了一杯,自顾自地抿了一口,忍不住调笑了一句。

“咳咳......不瞒陆老哥,贫道已与九儿表明了心迹,当时在京师之时就想携她而去,却不知后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半年多前,贫道在蜀中‘唐门’又碰到了九儿,本想着上前问个清楚,谁知她......”

对于那位“九公子”、“九公主”或者现在口中称呼的“九儿”,擎云的感觉很是复杂。

他自己心里是怎样想的自不必多说,相识、相处那么长时间,在京师再见之时的袒露心迹,擎云能够完全肯定,对方心里一定也是有自己的。

明明是两情相悦,在“唐家堡”更算是劫后重逢,可对方却为何要果断离去呢?

甚至为了“摆脱”掉擎云,不惜动用数百名东厂番子来做掩护?

若非擎云多方探听,知晓九公子来了南方,这才不远数千里赶过来,他们二人如何才有重见之日?

“咳咳......云老弟啊,你同九公主之间的事情陆某也听说了,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啊。”

“席间那位你看见了吧?此人姓白,乃是礼部严尚书府上的一名幕僚,手底下的功夫却绝非一般。”

“哈哈,你别看陆某人如今已经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却无从探听到这位白姓幕僚的底细,甚至连他的真实姓名都无从得知。此人......”

“此人受严尚书所差,亦是前来江南找人的,早你一日到了陆某的锦衣卫衙门,没想到今日竟然与你相遇了。”

有些话,陆炳没有说得太明白,即便这个书房之中只有陆炳和擎云两人。

哦,不,还有那位半佝偻着身子的白发老者,只是那位将茶壶送来之后,就半依在一旁的柱子上开始打盹了?

严尚书府上的人?

那定然也是来寻九公主的了,只是,去年严府不是已经顺利举行完大婚了吗?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朝野上下皆知,皇帝陛下的九公主已经下嫁严府,严家也没有闹什么幺蛾子出来,怎么都过去大半年了,如今又来江湖上寻找这位“九公主”了?

“陆老哥,贫道亦知你身处局中,很多事情难免要考虑周全,九儿之事贫道今后自会处理妥当。”

陆炳能够在这个年纪坐到如此高位,可并非单单凭借了所谓的“裙带关系”,或者说他口中自谦承了擎云的“遗泽”。

别人怎么看待陆炳无所谓,至少擎云自己心里是清楚的,此人即便不能深交,亦不可轻易得罪。

“多谢云老弟的体谅!除了九公主之事,不知云老弟此行尚有何事要办?只要是陆某能力所及的,绝不推辞!”

被擎云主动终止了话题,陆炳暗中也松了一口气,坦率来讲,相对于陆炳今时今日的处境和地位,他还真的不是太愿意同严尚书直接交恶。

“陆老哥久居江南,又身在锦衣卫,如今更是坐镇南京,可听说过‘姑苏慕容’?”

擎云也端起了茶杯,深深地喝了一口,尽可能让自己的情绪从方才的谈话中抽离出来。

“‘姑苏慕容’?据陆某所知,那是一个隐世门派,曾经也辉煌过,甚至还是当年大燕国的后裔,只是年代太过久远早已无从考究了。”

“慕容氏有一支当年就盘踞在姑苏一带,只是这慕容氏向来神秘,本朝立国多年,亦未见过他们有何不轨之举,锦衣卫对其的关注也并不是很多。”

是啊,大燕国的皇族又如何?

沧海桑田,个中有多少王朝更替,各色皇族后裔多了去了,哪能一个个都要祖祖辈辈盯着啊?

“陆老哥,锦衣卫消息灵通,想必陆老哥应当知晓贫道曾入主华山派一事。华山派门下三弟子梁发和四弟子高根明,数月之前于荒郊山谷之中失踪,贫道预判是被人给劫持了。”

既然同华山派有了三个月的香火情,有些事情擎云就不能袖手不管,比如失踪的三弟子梁发和四弟子高根明,至于说“君子剑”岳不群,擎云隐隐约约觉得,那应该是一个更大的麻烦。

梁宽二人的失踪跟一名女子有关,擎云首先就排除了九公主,若真是九公主所为,在他擎云担任华山派掌门那三个月,梁、高二人必然就已经被完好地送回去了。

若是还能有哪一个女子符合英白罗口述的条件,擎云能够想到的,就只有“姑苏慕容”的那位当家人了。

那也是一位年轻的女子,手段和功夫自然不在九公主之下,纵使擎云没有亲眼见识过,却也相信大师兄邓子陌的眼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