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布武(1 / 1)
“阿弥陀佛,老衲本寂率‘寒山寺’僧众参见‘佛子’——”
擎云师兄弟一行五人,一大早就离开了“寒山寺”。
时至正午,“寒山寺”山门大开,以“寒山寺”方丈本寂大师为首的数十名僧众,早早地就守候在了寺门前。
“阿弥陀佛,本寂大师切莫如此!‘佛子’之名不过是家师的错爱,大师还是称呼贫僧‘妙风’即可。”
“寒山寺”门前来了三人,准确地说,是来了三名出家的和尚,两老一少。
开口说话之人,正是那位出身于莆田南少林,去岁又北上少室山归认禅宗祖庭,后又被少林方正大师收入门下的妙风和尚。
而跟在妙风和尚身后的两位老僧,却是少林寺中与方正大师同辈的两位师弟,方明和方灭。
此二人长年在少林寺后山修行,一身功夫早已达到一流境界,此次被方丈师兄派下山来,却是为妙风充当保镖而来。
毕竟,如今妙风和尚的身份已非往日可比,那可是被少林寺方丈亲口封赞的“佛子”啊。
“‘佛子’过谦了!既然如此,老衲就托个大,称呼您一声妙风禅师吧!”
好家伙,“寒山寺”的方丈本寂已经年过五旬,也是打小的童子功练起,如今却要对一位三十岁不到的妙风低眉顺目,甚至还以“禅师”相称?
“本寂大师随意即可——”
妙风和尚显得很是从容,一边同本寂方丈攀谈,一边还没忘记同本寂方丈身后的“寒山寺”诸房首座见礼。
“阿弥陀佛,掌门师尊,此处并非讲话之所,我等还是先请妙风禅师入寺再详谈如何?”
看到自家师尊似乎只顾得同妙风和尚说话,老半天了还没请人进去,本寂大师身后一位年轻人说话了。
奇怪的是,此人对本寂大师口称“掌门师尊”,却并非是出家的僧人,反而是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壮士。
“哦,呵呵,是老衲糊涂了,妙风禅师远来辛苦,快快里边请——”
经过那位壮士的提醒,本寂大师如梦方舒,伸手向着“寒山寺”的山门一指,身后众僧急忙闪出一条道来。
“阿弥陀佛,妙风焉敢独自先行?本寂大师请——”
妙风和尚似乎不愿争先,也伸手虚引,最终二人联袂向着“寒山寺”内行去。
......
“妙风禅师,日前老衲收到少林飞鸽传书,言道妙风禅师要南下‘讲法’,不知是怎样一个章程?”
在山门外迎接之时,“寒山寺”出动了二十多位有身份之人,而来到方丈室待客之时,有资格入内的却只有三人而已。
“寒山寺”方丈本寂大师,“藏经阁”首座本缘和尚,再有一位,竟然是方才在山门外出言提醒本寂大师的那位中年壮汉?
而妙风和尚这一边,只有妙风一人在座,其他两位方字辈的老僧则静静地站在妙风的身后。
原来,就在三日之前,本寂方丈收到了一封来自少林寺的飞鸽传书,其上内容很简短,只是说到新晋“佛子”妙风要南下“讲法”,希望“寒山寺”能够提供方便。
“佛子”之说,半年前就传到了江南之地,而妙风和尚的大名,更是早在数年之前就传遍了整个江湖。
“东云”、“南风”、“西令狐”,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任谁都能看出,只要这三位能够安安稳稳地成长起来,取代甚至超越如今正道武林三大高手的位置,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这三人之中,“南风”妙风和尚是唯一一位从江南武林崛起的,又同为佛门弟子,“寒山寺”众僧自然多有关注。
事实上,“寒山寺”算不得真正的武林门派,甚至上一任方丈压根就不是习武之人。
也就是从本寂方丈开始,“寒山寺”才零零散散地招收武僧入门,几十年来,“寒山寺”武僧的人数亦不过三十之数尔。
也正因为本寂方丈习武的原因,这些年才逐渐参与武林事务,只是影响极其有限,就连姑苏之地都无法做到一家独大。
倒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本寂方丈同云游至江南的少林方生大师结识,二人亦算是一见如故,讲经论武、相谈甚欢。
自那以后,“寒山寺”算是攀上了少林派的高枝,但凡重要时节或是门下杰出弟子出山,“寒山寺”必有一份心意送往少室山。
这一来二去的,“寒山寺”在江南武林也逐渐崭露头角,甚至有知情之人,业已将“寒山寺”看做少林派在姑苏一地的分支。
“阿弥陀佛,小僧此次南下名为‘讲法’实则秉承家师之念,意欲择取几处佛门寺院‘布武’而已。”
“当今江湖,虽说少林、武当有武林泰斗之称,可魔教雄踞‘黑木崖’,‘五岳剑派’更是分镇五岳,枝蔓遍布大江南北。”
“北方尚有少林祖庭在,可江南之地却武风凋零,小僧才南下‘布武’,第一站就从‘寒山寺’开始吧。”
妙风和尚说完,转头冲着身后的一名老僧点了点头,只见那名老僧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三本帛书来。
“本寂大师,此乃小僧为‘寒山寺’带来的三本少林功法,拳法一门‘少林罗汉拳’,掌法一门‘韦陀掌’,以及指法一门‘摩诃指’。”
随着那名老僧上前献书,妙风和尚依次道出了三本秘籍的名称。
“啊,这?......”
饶是本寂方丈经多见广,手中捧着三本武功秘籍,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这三本秘籍可不是什么大路货,乃是大名鼎鼎的“少林七十二绝技”其中之三啊!
“罗汉拳”和“韦陀掌”多少还差点儿意思,在少林寺中寻常武僧都能接触到,无非是易学难精而已。
可是,那一门“摩诃指”可非同一般,据说其中一式“三入地狱”,一旦练至大成境界,中指之人当场毙命都是轻的。
“阿弥陀佛,贫僧本缘,忝为‘寒山寺’藏经阁首座,贫僧有一事不明,还望妙风禅师能够当面解惑。”
三本武功秘籍,还是大名鼎鼎的“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三,哪一位江湖中人见了能不眼热啊?
这东西别说是三本了,就算是只有一本让到江湖上去,都能把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啊。
能够得到这样的秘籍,而且一下子还是三本,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可是,无功不受禄,“寒山寺”往昔就算是同少林派有再好的交情,莫非还值得对方出手如此大方吗?
“原来是‘藏经阁’首座当面,小僧妙风有礼——”
既然第一站要到“寒山寺”来,该做的功课妙风和尚还是要做的。
他知道眼前这位本缘和尚,乃是方丈本寂的亲师弟,甚至俗家还是同宗之亲,镇守“藏经阁”,武功修为还在方丈本寂之上。
“阿弥陀佛,据老衲所知,此三门功法乃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三,向来只有本寺弟子才能修炼。”
“尤其是这本‘摩诃指’,非对少林有所建树者都无缘观览。非是我‘寒山寺’妄自菲薄,似乎......”
本缘和尚乃是一位纯粹的武人,平日里除了偶尔翻翻经书,就是躲到静室之中练功,难得武功秘籍当前却还能保持一份清醒。
“阿弥陀佛,本缘大师之意小僧明白。小僧临下少林之时,已经同掌门师尊禀告过了。”
“姑苏之‘寒山寺’,杭州之‘灵隐寺’皆为我佛门圣地,断不能让宵小之辈染指,当同莆田南少林享有‘同等’待遇。”
这一次,妙风和尚说的异常坚定,打见面开始脸上始终带着的谦和之气,竟然瞬间荡然无存了?
“这个?......”
妙风和尚这番话说的还算是有些隐晦,可对面的本寂方丈和本缘和尚都听明白了。
“掌门师兄,此事我等是否还要商议一二?......”
同莆田南少林享有“同等”待遇吗?这话要看怎么理解了。
妙风和尚就是出身于莆田南少林,既是南少林的牌面,也是南少林未来的希望所在。
可是,这位南少林的牌面和希望,如今却拜入了少林寺门下,岂不就说明少林寺南北合一了?
“寒山寺”要同南少林“同等”待遇,莫非少林寺也想要兼并了“寒山寺”不成?
妙风和尚口中甚至还提到了杭州的“灵隐寺”,那同样是一座极有影响力的佛家寺庙,只是,它似乎同武林都不怎么沾边吧?
“掌门师尊,本缘师叔,可否容弟子说两句?”
本寂方丈还没回话呢,一旁站立的那位年轻壮汉却抢先开口了。
“雷鸣,你虽未剃度出家,却是为师最为得意的弟子,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看到这位壮汉有话要说,本寂方丈非但没有埋怨其随意插言,反而乐呵呵地鼓励道。
“是,师尊——”
那名叫做雷鸣的壮汉从案几后边绕了过来,先是冲着自己师尊行了一礼,然后转头朝向了妙风和尚。
“在下雷鸣,乃是此间方丈本寂大师的弟子,亦是江南‘霹雳堂’雷家三子,对于‘妙风’之誉,在下亦闻名已久。”
“师尊,本缘师叔,‘寒山寺’自您二位起,方才在武林之中崭露头角,虽说苦心经营了数十年,却终究只是偏安一隅而已。”
“何也?盖因我等没有超乎常人的功法修行而已!世人皆知,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七十二绝技’更是诸多练武之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如今,妙风禅师亲自上门,且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其三相赠,无非是想少林、寒山一家而已。”
“师尊、本缘师叔,弟子不修佛,却也知天下佛门是一家,莫非在您二人心中佛祖还有少林、寒山之分吗?”
好家伙,这个貌似肌肉都要长进脑子里的家伙,居然能够当众侃侃而谈,而且说出去的话貌似还无力反驳?
“这?......阿弥陀佛,徒儿,就凭你今日这番话,你若愿意剃度出家,为师将这‘寒山寺’方丈之位相让如何?”
“本缘师弟,看来是你我二人着相了,还不如鸣儿看得明白啊,既然世人皆称我‘寒山寺’为少林枝蔓,今日索性就来一个名副其实吧!”
不知真的是雷鸣那番话说服了本寂方丈,还是老和尚自己想清楚了,再次抚摸着手中的三本武功秘籍之时,除了满眼的欢喜甚至已看不到半丝犹豫?
“阿弥陀佛,看来小僧这第一站功德圆满了!二位大师,小僧会在‘寒山寺’逗留一月,这三本功法二位......还有这位雷施主均可一并修行,有不解之处,小僧自当从旁解惑。”
看到本寂方丈终于下定了决心,妙风和尚心头一喜,脸上也再次恢复了最初的笑颜,还甚有深意地看了对面的雷鸣一眼,那种眼神......耐人寻味。
......
“云师兄,咱们这是打算回去了吗?”
两日之后,在姑苏城逛游了一圈的擎云几人,让客栈结算了这几日的费用,出了姑苏西城门竟然往北而行?
“猛子莫要胡说,九......九公子还没找到呢。”
从“寒山寺”回来的这两日,擎云的话一直很少,即便众人游览了姑苏的几处名胜古迹,甚至接连吃喝了几家有名的酒楼,都不曾见到擎云的笑脸。
李猛和张悍可以没心没肺的,王威却不成,可他又不知道云师兄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也只能平日里说话时更加小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