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设备改造,杨厂长的决断!(1 / 1)

加入書籤

第二百零三章设备改造,杨厂长的决断!

而对于杨平安来说,

贾东旭和易中海这对便宜父子的事情,

不过是个小插曲。

相比之下,

他更关心的还是轧钢厂接下来的一些情况,

包括先前承诺过杨厂长,

要带着研发部的一干手下,针对厂里的机器设备进行全盘的维护、检修,

转眼间,便是一个月过去。

而杨平安也是再度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内,

不过这一次,

他并非是两手空空,而是准备了一大摞的设计图纸!

“厂长,”

“杨主任,你这是……?”

“这是最近一个月来,我对厂里机器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发现咱们厂子的不少设备都比较落后,甚至相比于国外……不仅是老款设备,而是差了至少十年!”

“刚好大学的时候,导师带着我们研究过一部分的设备,针对这些设备的改造提供了不少思路,”

“所以这段时间……”

“我抽空把它整理了出来,打算对厂里的设备进行一些优化改造!”

一番话出口,

杨厂长也是一副双眼放光的模样。

虽然说,

他这个厂长并不懂得生产方面的东西,

对于机器更是一窍不通。

但最起码的大局观还是有的!

“杨主任,你的意思是,要对厂里的设备进行升级?”

“咳咳,升级还谈不上,”

“厂长您看……”

说话间,杨平安也是拿出了一份设计图纸,

不过,

考虑到杨厂长并非专业人士,他也摒弃了那些专业术语,

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试图解释图纸上的内容!

“因为咱们厂的设备有些落后,如果全面更新到国际标准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成本上面,和直接买一台新的设备没什么差别!”

“所以,我的计划是对这些设备进行优化……”

“就以图纸上的这一台设备为例,这里、这里、还有这个地方,这些都是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

“只需要稍稍改动一下这几个位置,在不影响整体运转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良品率,并且也能减少一定的材料耗损,”

“这样一来,”

“这台机器在经过完全改造之后,生产效率比起没有改造之前,大概能够提升两到三成!”

“而咱们厂里,大概有将近一半的设备都是这种情况,”

“预计全盘改造完成之后,不仅轧钢厂每个月的生产效率将会提高一到两成,并且材料耗损也会减少两成左右,”

“嘶——”

一番话出口,

杨厂长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还是那句话,

他虽然看不懂图纸。

但杨平安都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

而他这位厂长,

只要跟着喊一声“牛逼”就完事了!

“既然这样,那咱们还等什么?”

“只要杨主任你一句话,不管是要人还是要材料,凡是咱们轧钢厂能满足的,就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满足你!”

“但是……”

看到杨厂长这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杨平安也是话锋一转,

一下子让杨厂长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

“杨主任,”

“难道是技术上面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攻克?”

杨厂长也知道,

现在整个轧钢厂只有杨平安这一位工程师,

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技术员,

在技术这一方面,

几乎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

而改造这些设备,

虽然杨平安没有说过其中的难度,

但明显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然而,

出乎意料的是,杨平安也是摇头道。

“技术上面……倒是没有什么难度,”

“包括具体的改造方案,我这里已经有了思路,”

“唯一的问题是,改造设备需要时间,而且在改造的过程中,这些机器需要停产……”

说到这,

杨平安也是露出了一抹苦笑。

“停产,”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等于直接给杨厂长泼了一盆冷水!

也是让对方冷静了下来,

心中那股兴奋之情荡然无存。

毕竟,

他们轧钢厂作为上万人的厂子。

每个月都有一定的任务指标和生产量。

如果达不到上面的要求,耽误了生产进度,

就连他这位厂长都会被问责,

如果生产进度严重落后,甚至还有可能被免职!

这其中的风险可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这样,

杨厂长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试探道。

“大概需要停产多长时间,”

“至少需要三个月!”

“三个月……那就是一个季度,这个时间是不是太长了?”

毫无疑问,

这是杨厂长没有办法接受的答案,也是忍不住苦笑道,

“杨主任,”

“相信你也应该知道,我们轧钢厂每个月都有生产指标,”

“如果没法完成指标规定的生产量,冶金部那边直接就会派人问责,就算是毕主任也帮不了我,”

“所以……”

虽然说,

对于这个设备改造计划非常心动,

但杨厂长也是狠了狠心,就要开口拒绝掉这项提议!

“厂长,您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

看了杨厂长这副苦恼的样子,

杨平安连忙解释道,

“虽然理论上来说,升级这些设备需要停产三个月,”

“但咱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即便不升级这些设备,正常情况下厂里也会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

“另外,机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需要时间检修……这些应该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

“如果厂长您安排足够的人手,”

“由我负责成立一个升级维修小组,轮番对机器进行升级,在不影响厂里正常生产工作的前提下,还能继续对这些机器进行升级改造,”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

“咱们还可以进行三班倒或者两班倒……错开车间生产的高峰期,”

“而且这些升级改造完成的设备也可以马上投入生产之中,来弥补之前升级过程中所耽误的效率,”

“这样一来,”

“厂里的设备既可以完成升级,也不会影响原本的生产进度,”

“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如果是这样,厂里倒是接受这个方案,照你说的方法试一试,”

“一但成功,杨主任你就是厂里的大功臣!”

对此,

杨平安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眼下整个升级计划都没有开始,

说什么都等于是画饼!

不过,

既然杨厂长已经同意了这项提议,

杨平安也是不客气道,

“厂长,”

“想要完成这项任务,仅凭研发部这些人还不够,”

“至少需要厂里给我安排二十名钳工,外加十名锻工,并且保证这些人的技术不低于五级,而且能足够的听命!”

“二十名五级钳工,还有十名锻工是吗,”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样吧……”

“我给你批个条子,你直接去车间选人就行了,”

对于杨厂长来说,

既然先前他已经答应杨平安,要全力配合对方,

自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那就谢谢厂长了,

在得到了杨厂长批条之后,

杨平安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

当然,

到了下午,杨平安也是直奔生产车间,找到了车间主任。

“孙主任,”

“我要成立一个升级维修小组,对厂里的设备进行优化改造,打算从你们车间调一些钳工,这是厂长的批条,”

一番话出口,

孙主任也是心中咯噔了一下,

凭心而论,

他自然是不愿意车间内的钳工被调走的,

尤其是,

杨平安还点名了要五级以上的钳工!

要知道,

现在刚刚施行八级工制度不久,

五级以上的钳工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高级钳工,

这不是要命了嘛!

但有着厂长的批条,这就属于上级安排的任务,

他一个车间主任,

难道还能违抗命令吗?

更何况,

眼前的杨平安,

还是最近厂里炙手可热,杨厂长面前的红人。

所以,

即便孙主任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却也只能强颜欢笑,拿出了车间员工的名单,

并且亲自陪着杨平安在车间挑选工人。

事已至此,

他也只能希望杨平安做的别太过分不要盯着他们车间薅。

好在,

杨平安也明白这些车间主任的苦衷。

毕竟眼下到处都在抓生产,而且还是层层施压。

不仅有冶金部对厂里下达目标,

包括杨厂长也对这些车间主任分派了指标!

这种情况下,

谁也不敢拿生产的事情开玩笑!

最终,

在孙主任如释重负的眼神之中,

杨平安也是带着五名钳工离开了一车间,

然后又如法炮制的,

去了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

经过一下午的挑选,

二十名钳工加上十名锻工,总算被杨平安凑齐了。

不过,

他并没有一昧的选择那些技术比较高明的工人。

而是参考了这些车间主任的介绍,

挑选的几乎都是那种,

性格偏向沉默寡言,比较踏实能干的,

也是因为这一点,

在杨平安对着这些工人交代了厂里的任务之后,

眼前的三十名工人,自然没有提出半点异议。

一方面,

这是厂里安排下来的任务,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权利。

另一方面,

现在厂里又不是按照计件制度发工资,

换而言之,

就算他们这些人什么也不干,每个月照样按照各自的工级领工资。

也是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

春去秋来,

转眼间便是两个多月过去,

俗话说,

人在专注的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而是两个多月的时间,

对于杨平安而言几乎是一晃而过。

毕竟,

为了早点完成对厂里机器的优化改造任务,

杨平安虽然算不上是废寝忘食,

但也是每天三点一线,

除了周末以外的时间,几乎全都扑在了轧钢厂,

带着研发部的全部成员,

以及三十名工人,加班加点的忙于对生产设备的改造,

而结果,无疑也是喜人的!

在这般专心致志的投入之下,

不仅研发部的技术员对于图纸上的内容,乃至于轧钢厂的各个机械设备,几乎是了如指掌。

就连那些钳工锻工们,

为了满足杨平安各项堪称严苛的要求,

也是纷纷感觉,

这段时间各自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呼——”

随着最后一台设备改造完成,

不仅整个生产小组的工人们纷纷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就连杨平安也忍不住舒了口气。

至于一旁,

早已得知消息的杨厂长带着一干厂领导,

也是围观了这最后一台机器的改造。

虽然他们看不懂这一改造过程,

但因为这段时间杨平安的一番大动作,

以及所改造出来的那些机器,的确如同先前所说的那样,

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到三成,

就连耗损也减少了不少。

所以,

随着杨平安这边,朝着杨厂长点点头,

“厂长,幸不辱命,”

“升级维修小组已圆满完成任务目标,”

话音落下,杨厂长自然是第一个带头鼓掌,

而在场的一干领导都是人精,

自然是有学有样,

很快,

车间内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杨主任,辛苦了,”

“还有小组内的全部成员,你们都是厂里的功臣,这段时间你们的付出和努力,厂里都看在了眼里!”

“更不要说,你们还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完成任务。“

“对此,”

“厂里对你们每人进行二百块钱奖励,外加二十斤肉票!”

话音落下,

车间内的不少工人也是露出了羡慕之色。

毕竟他们这些人之中,

也不是人人都是七八级钳工,

这二百块钱的奖金,

已经是不少人三五个月的工资了,

更不要说,

还有二十斤的肉票!

以现在这种,

人均每个月不到半斤的肉票份额来说,

这二十斤肉票,

不仅能让家人好好大快朵颐,而且还能分给亲戚朋友一部分,

或是回娘家的时候,带上一大块五花肉。

绝对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至于杨主任,”

“鉴于你对厂里的贡献,厂里将给予一千块钱,外加一张自行车票作为奖励!”

“自行车票么……”

听到这话的杨平安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说,

他们家已经有了一辆自行车。

不过自行车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多不是?

何况现在什么都要凭票购买,

即便是轧钢厂每年的自行车票都是相当抢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