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设备改造,杨厂长的决断!(1 / 1)
第二百零三章设备改造,杨厂长的决断!
而对于杨平安来说,
贾东旭和易中海这对便宜父子的事情,
不过是个小插曲。
相比之下,
他更关心的还是轧钢厂接下来的一些情况,
包括先前承诺过杨厂长,
要带着研发部的一干手下,针对厂里的机器设备进行全盘的维护、检修,
转眼间,便是一个月过去。
而杨平安也是再度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内,
不过这一次,
他并非是两手空空,而是准备了一大摞的设计图纸!
“厂长,”
“杨主任,你这是……?”
“这是最近一个月来,我对厂里机器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发现咱们厂子的不少设备都比较落后,甚至相比于国外……不仅是老款设备,而是差了至少十年!”
“刚好大学的时候,导师带着我们研究过一部分的设备,针对这些设备的改造提供了不少思路,”
“所以这段时间……”
“我抽空把它整理了出来,打算对厂里的设备进行一些优化改造!”
一番话出口,
杨厂长也是一副双眼放光的模样。
虽然说,
他这个厂长并不懂得生产方面的东西,
对于机器更是一窍不通。
但最起码的大局观还是有的!
“杨主任,你的意思是,要对厂里的设备进行升级?”
“咳咳,升级还谈不上,”
“厂长您看……”
说话间,杨平安也是拿出了一份设计图纸,
不过,
考虑到杨厂长并非专业人士,他也摒弃了那些专业术语,
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试图解释图纸上的内容!
“因为咱们厂的设备有些落后,如果全面更新到国际标准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成本上面,和直接买一台新的设备没什么差别!”
“所以,我的计划是对这些设备进行优化……”
“就以图纸上的这一台设备为例,这里、这里、还有这个地方,这些都是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
“只需要稍稍改动一下这几个位置,在不影响整体运转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良品率,并且也能减少一定的材料耗损,”
“这样一来,”
“这台机器在经过完全改造之后,生产效率比起没有改造之前,大概能够提升两到三成!”
“而咱们厂里,大概有将近一半的设备都是这种情况,”
“预计全盘改造完成之后,不仅轧钢厂每个月的生产效率将会提高一到两成,并且材料耗损也会减少两成左右,”
“嘶——”
一番话出口,
杨厂长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还是那句话,
他虽然看不懂图纸。
但杨平安都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
而他这位厂长,
只要跟着喊一声“牛逼”就完事了!
“既然这样,那咱们还等什么?”
“只要杨主任你一句话,不管是要人还是要材料,凡是咱们轧钢厂能满足的,就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满足你!”
“但是……”
看到杨厂长这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杨平安也是话锋一转,
一下子让杨厂长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
“杨主任,”
“难道是技术上面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攻克?”
杨厂长也知道,
现在整个轧钢厂只有杨平安这一位工程师,
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技术员,
在技术这一方面,
几乎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
而改造这些设备,
虽然杨平安没有说过其中的难度,
但明显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然而,
出乎意料的是,杨平安也是摇头道。
“技术上面……倒是没有什么难度,”
“包括具体的改造方案,我这里已经有了思路,”
“唯一的问题是,改造设备需要时间,而且在改造的过程中,这些机器需要停产……”
说到这,
杨平安也是露出了一抹苦笑。
“停产,”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等于直接给杨厂长泼了一盆冷水!
也是让对方冷静了下来,
心中那股兴奋之情荡然无存。
毕竟,
他们轧钢厂作为上万人的厂子。
每个月都有一定的任务指标和生产量。
如果达不到上面的要求,耽误了生产进度,
就连他这位厂长都会被问责,
如果生产进度严重落后,甚至还有可能被免职!
这其中的风险可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这样,
杨厂长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试探道。
“大概需要停产多长时间,”
“至少需要三个月!”
“三个月……那就是一个季度,这个时间是不是太长了?”
毫无疑问,
这是杨厂长没有办法接受的答案,也是忍不住苦笑道,
“杨主任,”
“相信你也应该知道,我们轧钢厂每个月都有生产指标,”
“如果没法完成指标规定的生产量,冶金部那边直接就会派人问责,就算是毕主任也帮不了我,”
“所以……”
虽然说,
对于这个设备改造计划非常心动,
但杨厂长也是狠了狠心,就要开口拒绝掉这项提议!
“厂长,您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
看了杨厂长这副苦恼的样子,
杨平安连忙解释道,
“虽然理论上来说,升级这些设备需要停产三个月,”
“但咱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即便不升级这些设备,正常情况下厂里也会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
“另外,机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需要时间检修……这些应该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
“如果厂长您安排足够的人手,”
“由我负责成立一个升级维修小组,轮番对机器进行升级,在不影响厂里正常生产工作的前提下,还能继续对这些机器进行升级改造,”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
“咱们还可以进行三班倒或者两班倒……错开车间生产的高峰期,”
“而且这些升级改造完成的设备也可以马上投入生产之中,来弥补之前升级过程中所耽误的效率,”
“这样一来,”
“厂里的设备既可以完成升级,也不会影响原本的生产进度,”
“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如果是这样,厂里倒是接受这个方案,照你说的方法试一试,”
“一但成功,杨主任你就是厂里的大功臣!”
对此,
杨平安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眼下整个升级计划都没有开始,
说什么都等于是画饼!
不过,
既然杨厂长已经同意了这项提议,
杨平安也是不客气道,
“厂长,”
“想要完成这项任务,仅凭研发部这些人还不够,”
“至少需要厂里给我安排二十名钳工,外加十名锻工,并且保证这些人的技术不低于五级,而且能足够的听命!”
“二十名五级钳工,还有十名锻工是吗,”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样吧……”
“我给你批个条子,你直接去车间选人就行了,”
对于杨厂长来说,
既然先前他已经答应杨平安,要全力配合对方,
自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那就谢谢厂长了,
在得到了杨厂长批条之后,
杨平安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
当然,
到了下午,杨平安也是直奔生产车间,找到了车间主任。
“孙主任,”
“我要成立一个升级维修小组,对厂里的设备进行优化改造,打算从你们车间调一些钳工,这是厂长的批条,”
一番话出口,
孙主任也是心中咯噔了一下,
凭心而论,
他自然是不愿意车间内的钳工被调走的,
尤其是,
杨平安还点名了要五级以上的钳工!
要知道,
现在刚刚施行八级工制度不久,
五级以上的钳工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高级钳工,
这不是要命了嘛!
但有着厂长的批条,这就属于上级安排的任务,
他一个车间主任,
难道还能违抗命令吗?
更何况,
眼前的杨平安,
还是最近厂里炙手可热,杨厂长面前的红人。
所以,
即便孙主任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却也只能强颜欢笑,拿出了车间员工的名单,
并且亲自陪着杨平安在车间挑选工人。
事已至此,
他也只能希望杨平安做的别太过分不要盯着他们车间薅。
好在,
杨平安也明白这些车间主任的苦衷。
毕竟眼下到处都在抓生产,而且还是层层施压。
不仅有冶金部对厂里下达目标,
包括杨厂长也对这些车间主任分派了指标!
这种情况下,
谁也不敢拿生产的事情开玩笑!
最终,
在孙主任如释重负的眼神之中,
杨平安也是带着五名钳工离开了一车间,
然后又如法炮制的,
去了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
经过一下午的挑选,
二十名钳工加上十名锻工,总算被杨平安凑齐了。
不过,
他并没有一昧的选择那些技术比较高明的工人。
而是参考了这些车间主任的介绍,
挑选的几乎都是那种,
性格偏向沉默寡言,比较踏实能干的,
也是因为这一点,
在杨平安对着这些工人交代了厂里的任务之后,
眼前的三十名工人,自然没有提出半点异议。
一方面,
这是厂里安排下来的任务,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权利。
另一方面,
现在厂里又不是按照计件制度发工资,
换而言之,
就算他们这些人什么也不干,每个月照样按照各自的工级领工资。
也是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
春去秋来,
转眼间便是两个多月过去,
俗话说,
人在专注的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而是两个多月的时间,
对于杨平安而言几乎是一晃而过。
毕竟,
为了早点完成对厂里机器的优化改造任务,
杨平安虽然算不上是废寝忘食,
但也是每天三点一线,
除了周末以外的时间,几乎全都扑在了轧钢厂,
带着研发部的全部成员,
以及三十名工人,加班加点的忙于对生产设备的改造,
而结果,无疑也是喜人的!
在这般专心致志的投入之下,
不仅研发部的技术员对于图纸上的内容,乃至于轧钢厂的各个机械设备,几乎是了如指掌。
就连那些钳工锻工们,
为了满足杨平安各项堪称严苛的要求,
也是纷纷感觉,
这段时间各自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呼——”
随着最后一台设备改造完成,
不仅整个生产小组的工人们纷纷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就连杨平安也忍不住舒了口气。
至于一旁,
早已得知消息的杨厂长带着一干厂领导,
也是围观了这最后一台机器的改造。
虽然他们看不懂这一改造过程,
但因为这段时间杨平安的一番大动作,
以及所改造出来的那些机器,的确如同先前所说的那样,
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到三成,
就连耗损也减少了不少。
所以,
随着杨平安这边,朝着杨厂长点点头,
“厂长,幸不辱命,”
“升级维修小组已圆满完成任务目标,”
话音落下,杨厂长自然是第一个带头鼓掌,
而在场的一干领导都是人精,
自然是有学有样,
很快,
车间内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杨主任,辛苦了,”
“还有小组内的全部成员,你们都是厂里的功臣,这段时间你们的付出和努力,厂里都看在了眼里!”
“更不要说,你们还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完成任务。“
“对此,”
“厂里对你们每人进行二百块钱奖励,外加二十斤肉票!”
话音落下,
车间内的不少工人也是露出了羡慕之色。
毕竟他们这些人之中,
也不是人人都是七八级钳工,
这二百块钱的奖金,
已经是不少人三五个月的工资了,
更不要说,
还有二十斤的肉票!
以现在这种,
人均每个月不到半斤的肉票份额来说,
这二十斤肉票,
不仅能让家人好好大快朵颐,而且还能分给亲戚朋友一部分,
或是回娘家的时候,带上一大块五花肉。
绝对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至于杨主任,”
“鉴于你对厂里的贡献,厂里将给予一千块钱,外加一张自行车票作为奖励!”
“自行车票么……”
听到这话的杨平安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说,
他们家已经有了一辆自行车。
不过自行车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多不是?
何况现在什么都要凭票购买,
即便是轧钢厂每年的自行车票都是相当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