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老君去尸虫方(1 / 1)

加入書籤

不过,他看这什么《太上成仙九息术》还有这什么《夺寿三法》总感觉跟《太上斩情七秘玄章》说不出的相像。

如果只是因为太上两个字,或许还太过武断。

但在看到后面的《夺寿三法》后,他就知道,自己的这种感觉并不是空穴来风。

虫尸。

服丹。

血亲。

篡命。

夺寿。

三尸九虫的说法,不仅在常世中流传,在现世中仍旧有所记载。

道门认为三尸九虫作祟会使人速死,是阻碍长生久视的源头,为了除去三尸九虫,求取康强长寿,道教养生家探索出种种方法。

流传至今,在道藏中记载用于制伏三尸九虫的养生术主要有:存思法以及服食法。

而古往今来又以服食法作为主流。

饮食、服药、服气、服符、辟谷,皆为服食。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卷中引葛仙公云:“诸修长生之道,当先去三虫,下伏尸,乃可将服食,休粮绝谷耳。”

不过,虽然各种服食法皆可以去三尸,但道门更多的是用服药法除三尸九虫,比较早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步行水上。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而贯众、白雀芦、蜀漆、芜荑、雷丸、僵蚕、厚朴、狼牙子,就是服药法中的一味丹方!

出自《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谓之“老君去尸虫方”。

贯众五分,杀伏虫。

白雀芦十二分,杀回虫。

蜀漆三分,杀白虫。

芜荑五分,杀肉虫。

雷丸五分,杀赤虫。

僵蚕四分,杀鬲虫。

厚朴五分,杀肺虫。

狼牙子四分,杀胃虫。

石蚕五分,杀蜣虫。

右件九味,细剉,熬令香熟,捣罗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以轻粉浆服五丸,日三服。

加至十丸,三十日见效。六十日百病愈,众虫尽,病差。凡服此丹药,先须斋戒,至心饵之,无不效也。斯经诀,耳目验矣。甲子日,为秘之秘之……

而夺寿三法之中的下者,除了那多出来的一昧所谓的虫尸汁液,用到的药材便与这“老君去尸虫方”完全相同!

显然。

两者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而按照这史家第十五代家主的遗训,这史家的历史恐怕还要追溯到百来年前,也就是那蒙昧封建的时代。

那个时候还有地主。

还有皇帝。

有着一层接一层的阶级压迫。

以及泛滥成灾的山野传说和牛鬼蛇神。

也就是说,或许古时候真的有一些类似他们这些玩家的神秘存在?

两个世界的术法,竟能如此相像?

还是说,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他之前早就有此怀疑了,毕竟常世里的那些牛鬼蛇神,许许多多都有着现世中的影子,若说是巧合那也太过于巧合了。

莫非早在死宅姐这群常世之人降临之前,现世就已经和常世有着某种通道了?

陈岁微微皱眉,种种念头在心中流转,只觉得脑海中一片嗡鸣,窗外在阳光变得刺眼无比,阳光下舒展的草叶都在摇晃。

掌心的血丹似乎在灼灼发烫,凝视着床板片刻,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雷袍袖口的云雷纹。

半晌后,他长长呼出一口气来。

胸中狂跳不止的心脏这才缓缓平静了下来。

算了……

时间太过久远,他想要追溯这些事情显然也有心无力,眼下更要紧的还是史爱民这档子事儿。

如今那些史家老不死的所寻找的血丹落在他的手里,也就意味着这些人会追寻着这颗血丹而来?

陈岁摸了摸下巴,看着血丹上面层层黄符纸,心中却在不断计较着用血丹钓鱼的可行性。

好像……

有操作的空间?

不过,成功的概率……陈岁想了想,那些史家的老不死他倒是不怕,唯独让他能产生一些忌惮的则是那个妖道。

毕竟如果按照第十五代家主所言,那老怪物能从如此漫长的年代一路活至今日,实力显然不容小觑。

再加上史爱民,如果史爱民没死的话,那应该还在这群人手里。

陈岁沉思之际,身侧的小十七忽然懒洋洋的挠了挠爪子:“喵……”

陈岁侧过脸,看到猫鬼神半眯着眼睛的样子,伸出舌头似乎在不断舔舐着自己的爪子,顿时忍不住呢喃道:“成与不成还是要赌这一把的,你也这么觉得吗?”

伸手轻轻挠了挠猫鬼神的脖颈,猫鬼神舒服的翻了个身:“喵~”

陈岁点了点头,清扫出其余的冗杂念头,终于理清了思绪。

成功的概率只能说是五五开,风险不低。

但对于他而言,凡是涉及概率的,都对他大有益处。

虽然史爱民生死不知。

但是按照史家第十五代家主所言,他曾暗中挖掘先人之墓,却发现空空如也,这和他所见到的没有任何冤魂出现可以互相佐证。

也就是说,史爱民一家的墓大概率都是空的。

这一点,或许等到彩虹精神疗养院那里的调查结果出来,才能真正的确认下来。

也就是说,史爱民大概率是在他们手中的。

虽然利用血丹钓鱼,吸引对方过来一一抹杀更没有风险,甚至还能问出对方老巢的所在,但相对应的,他的存在也就随之暴露了。

无论是那群老不死的,还是那半死不活的妖道,估计就要都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敌明我暗,对于他而言,才是真正有利的局面。

所以。

不如放手一搏,入房山,直捣对方黄龙,打他个出其不意!

想到这里,陈岁脑海中的念头越发坚定,反手收起血丹,敛去身上的五帝雷袍浩然胄以及护身咒,又将这里恢复成原样后,这才慢慢的退出房间。

翻身出了史家的院墙后,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小河,以及高矮错落的小村屋,抿了抿嘴。

虽然计划不错,但是他对这里既不熟悉也不了解。

接下来。

想要房山之所在,还是得找个人来问一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