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归元堂前客如云(1 / 1)
秦文昭呷了一口酒,沉吟片刻道:
“说来也没有什么大事。”
“前几日我回了趟族内,向族长汇报坊市事务。”
“族长曾提及,家族有两位在天阙宗外院修行的筑基期前辈,不日将返回族中一趟,具体何事,我却不知。”
他说到此处,看了一眼秦轩,又道:
“此外,族长还特意在我面前提起了你,说你经营归元堂有方,为秦家在坊市赢得了善缘,是份不小的功劳。”
秦轩闻言,眼神微闪,尤其是听到“筑基族人归族”时,心中暗自思量。
至于族长秦德桓的夸赞,他神色未变,淡淡一笑。
秦轩深知坊市亦有家族耳目,只是不比族内严密。
“族长过誉了。”
秦轩端起酒杯,轻啜一口,
当初开设归元堂,不过为生计,能得坊市同道认可,已是意外之喜,不敢居功。”
“轩弟此言差矣!”
秦文韬在一旁接口,他面带酒意,说话直接许多,
“所谓论迹不论心,不管初衷如何,你做的事确实为家族带来益处,族长的赞誉,你当得起!”
“文昭兄,你说是不是?”
秦文昭深以为然点头:
“正是如此!轩弟不必过谦。”
“来,为族长这句赞誉,我们再饮一杯!”
三人再次举杯,又是一杯灵酒下肚,月色朦胧,竹影疏斜,亭中气氛愈发融洽。
月轮已爬上中天,清辉遍洒。
亭中酒席已散,秦文韬与秦文昭二人酒意上涌,脚步已有些虚浮,起身向秦轩拱手作别。
“轩弟,今日尽兴,我二人便先回了。”
秦文韬说话时,舌头微微有些不听使唤,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意。
秦轩亦带着几分酒意,起身相送,伸手虚扶着两位兄长至院门口,温声道:
“二位兄长慢走,路上留神脚下。”
随后静静立在门口,看着他们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消失在巷弄的拐角处,这才轻舒一口气,转身返回后院。
今夜与兄长重逢,席间推杯换盏,不觉多饮了几杯灵酒。
此刻酒劲渐渐上涌,头脑有些昏沉,体内灵力运转也似乎滞涩了几分,显然不适合立刻打坐修炼,强行修炼也无益处。
情形回到卧房,就着铜盆里的清水简单洗漱了一番,换下那件沾了些许酒气的衣衫,感觉清爽了些。
秦轩在床沿坐下,酒意虽未完全消退,眼神却因心中的某个念头而带着几分异样的清明。
心念一动,抬手在腰间的储物袋上一抹,一个巴掌大小的玉匣便出现在手中。
这玉匣触手温润细腻,正是胡酋胜当日所赠。
情形手指轻轻搭在匣口,略一用力,便将玉匣打开。
霎时间,一抹幽邃难言的星光自匣中倾泻而出,瞬间驱散了床榻边的些许黑暗。
匣中静静躺着一块晶体,约莫婴儿拳头大小,表面仿佛蕴含了无数微小至极的星点。
随着他视线的移动,那些星点似乎还在极缓慢地流转闪烁,这便是星髓锭。
秦轩伸出手指,指尖带着一丝期待,轻轻触碰星髓锭的表面。
一股沁入骨髓的冰凉自指尖传来,顺着经脉蔓延,让他因酒意而有些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清。
情形摩挲片刻,感受着那奇特的质感,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了另一件物品——血髓晶。
在星髓锭散发的幽光的映照下,泛着一层妖异的光泽,仿佛有粘稠的血液在其内部缓缓流动。
将两块奇异的晶石并排置于掌心,左手星光点点,如握一片星空;
右手血光隐隐,似凝一腔热血。
“星髓锭,血髓晶……”
秦轩凝视着这两件散发着不同气息的宝物,喉结微微滚动,低声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炽热,
“炼制五毒炼神幡的关键主材,如今已得其二……”
“难道,冥冥之中真有一丝希望,让我炼成此等本命法器不成?”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迅速扩散。
五毒炼神幡之威,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若是能成,他的实力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仅仅片刻之后,秦轩深吸一口气,胸膛随之微微起伏,眼中的那份炽热渐渐被理智压下,复归深邃的平静。
将两件灵物小心翼翼地放回玉匣之中,盖好匣盖,郑重地收入储物袋。
“呼……”
长长吐出一口带着些许酒气的浊气,仿佛要将方才那份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一并从胸中驱散,
“本命法器之事,终究太过遥远,不仅炼制艰难,所需辅材更是稀世难寻,可遇而不可求。”
“眼下,还是脚踏实地,先行提升自身修为,再精心供养那五只灵宠,这才是当前最要紧之事。”
次日辰时,向阳坊市门口。
经过一整日的车马劳顿,凌家的商队终于在清晨时分抵达了向阳坊市的入口。
风尘仆仆的众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疲倦。
在坊市入口处,凌守诚熟练地上前,向守卫缴纳了数块灵石作为入市的费用。
守卫简单查验过后,便挥手放行。
他领着略显疲惫的族人,牵着驮兽,缓步走入坊市之内。
即便只是相隔一月未至,这向阳坊市依旧是那般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宽阔的街道上,往来修士络绎不绝,奇装异服者比比皆是;
街道两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摊贩们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灵材、丹药、符箓的混合气息,充满了修真坊市特有的活力。
凌守诚面色平静,带着队伍径直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了位于南街的自家灵药铺子前。
他先是扬声指挥着几名族人开始从驮兽上卸下此行带来的货物,将一箱箱封存好的灵药小心地搬入店铺后院的仓库。
待众人手脚麻利地开始忙碌起来,铺面也渐渐有了些生机,凌守诚才走到一旁,对正好奇打量着四周的妹妹凌守玉招了下手,示意她过来。
凌守玉见哥哥神色间似乎有话要单独对自己说,便乖巧地走了过去,一双清澈的眼眸中带着几分好奇,她仰头轻声问道:
“哥,你叫我过来,有什么事吗?”
凌守诚看了一眼正忙碌着整理货物的店铺,确认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妹妹说道:
“铺子里的事情有他们看着,一时半会儿也无需我们太过操心。”
“我看现在时辰尚早,不如我们先去一趟归元堂,拜访一下秦轩道友如何?”
他说这话时,眼神看似随意地扫过妹妹的脸庞,似在暗中观察她的反应。
凌守玉闻言,原本平静的眸光倏地一亮,白皙的脸颊上也不自觉地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淡淡红晕。
她略带雀跃地点了点头,声音也轻快了几分:
“好呀!说起来,我也好些时日未曾见过秦轩哥哥了呢。”
那声“秦轩哥哥”叫得自然而然,却让凌守诚听得心头有些不快。
但他深知此行前来拜访秦轩的目的,以及秦轩对于凌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便很快将这丝情绪按捺下去。
面上依旧保持着兄长的沉稳,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道:
“嗯,那便走吧。”
说罢,他便当先迈开脚步,带着凌守玉朝着记忆中归元堂的方向走去。
不多时,两人便并肩来到了归元堂的门前。
然而,当他们看清归元堂外厅的情形时,皆是不由自主地吃了一惊,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前行的脚步。
只见那并不算宽敞的外厅之中,此刻竟是人头攒动,挤满了等候就诊的修士。
他们或焦急地坐在座椅上,或三三两两地站着低声交谈,个个面带或忧虑或期盼之色,粗略一数,竟有二三十人之多。
这与他们一月前所见到的那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的景象,简直是天壤之别,判若两家店铺。
凌守诚眼中闪过一丝浓浓的错愕与不解,他微微侧过头,看向身旁的凌守玉,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地问道:
“玉儿,我们应当没有走错地方吧?”
“这才月余不见,这归元堂怎会、怎会变成这般模样?”
凌守玉同样睁大了那双美丽的杏眼,小巧的嘴巴也微微张开,显然也被眼前这热闹非凡的景象给惊到了。
她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店铺的招牌以及周遭的环境,确认无误后,才肯定地摇了摇头,对着哥哥轻声道:
“哥,没有走错,就是这里。”
“想来这便是秦轩哥哥经营有方,医道手段也定是极为高明,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修士前来求医问药吧。”
凌守诚听了妹妹的分析,心中更是五味杂陈,既有对秦轩能力的震惊,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在悄然蔓延。
二人相互对视一眼,定了定神,这才并肩迈步走入了归元堂之内。
刚一踏入店门,正在柜台后忙着称量药材的张铭眼尖,一抬头便认出了款步而入的凌守玉。
他心中微微一凛,暗道这位贵客啊,万万怠慢不得。
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堆起笑容,快步从柜台后迎了出来。
同时,他还不忘朝一旁正在帮忙整理药材的妹妹张怡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语速飞快地吩咐道:
“小妹,贵客临门!”
“你快些去内堂通禀一声秦掌柜,就说凌家小姐前来拜访了,莫要耽搁。”
张怡见哥哥如此郑重其事的样子,知道来人身份定然不一般,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清脆地应了一声“哎!”,
放下手中尚未整理完的药材,便提起裙摆,小跑着朝着内堂的方向奔去。
这边张铭已是满面春风地迎到了凌家兄妹跟前,他先是恭敬地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才热情洋溢地笑道:
“哎呀,凌小姐,真是许久未见了!”
“二位今日大驾光临,实在是令小店蓬荜生辉,荣幸之至啊!”
张铭目光扫过外厅那些等候的病人,又带着几分歉意解释道:
“只是实在不巧,我家掌柜此刻正在内堂为一位情况较为紧急的修士诊治,一时之间恐怕无暇分身出来相迎,还请二位先到这边稍坐片刻,容小的去奉茶。”
“实在是怠慢了,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