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生产线(1 / 1)

加入書籤

相比起其他厂喜欢是从国外引进各种生产线,北辰工业反而是投入巨资自己进行生产线的研发。

从发动机组装生产线开始,就如此。

从最开始的时候,组装台需要人推着去往下一个流程,到通过传送带去往下一个流程。

从需要人来搬运发动机,到使用机器来进行吊装。

一项技术一项技术的突破,然后是应用到生产当中去。

一点点的来进行搭建生产线。

当然了,这自己搞并不是说完全从无到有的搞。

而是在别人的基础上面弄出自己的东西。

至于说专利……

先不谈这个事。

有很多的产品,为什么生产不了?

不是说没有能力搞,而是专利限制。

只要不管专利,分分钟就搞定。

北辰工业最开始的时候,很多都是仿制,然后是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搞自己的。

陈元庆虽然并没有在汽车生产工厂干过,可也是看过视频的。

前期的时候,北辰工业的生产线大量的使用人工,很多都得要人抬人搬的。

这样子很没有效率。

在生产过程当中,面对效率提升问题,不断的是提出想法,然后进行验证,改进生产设备,添加工具,迅速的转化成实际生产。

花销上面肯定是要高很多,但是一点点的把整个生产线的技术流程给跑通了。

这一点很是重要。

洪世友:“庆总,市里面对于我们扩大生产是相当的支持,专门牵头银行给我们五个亿来进行技改。”

五亿!

这钱可是不少。

建一个新的汽车厂肯定是不够的,但是搭建一条汽车组装线是绝对够。

骏南汽车现在也是学北辰工业,能够对外进行采购的零部件,都是对外进行采购,自己就负责最后的组装。

此时国内的很多厂,还是像原来的。

一样产品,从外壳到里面的零部件,全部是自己来生产。

除非是自己实在生产不了的,才是对外进行采购。

搞的就是大而全的生产模式。

当然了,这种生产模式也是因为考虑到战争的原因。

一家厂能够独立的进行生产,对外的依存就只有原材料。

不会出现缺了某一个零部件,然后就没法生产的情况。

陈元庆捏着下巴:“友总的意思?”

洪世友:“我们想要和北辰工业合作,一起搭建一条生产货车的生产线。不知道,行不行?”

这两年,骏南汽车在技术研发上面,投入还是相当大的。

毕竟有北辰工业这个成功的标杆树立在这,骏南汽车接触到了之后,不可能说不跟着学。

只要是某家企业取得了成功,那么必然就会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对象。

达者为师!

孔夫子的话,可能有人没有听说过,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骏南汽车在技术力量上,相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这人啊,就不能说不行!

只要有钱,这什么事都行。

北辰工业花费巨资研发的生产线,除了自用,往外进行扩散也是好事情。

这样子能够收回上一些研发资金,继续的投入到下一代生产线的研发当中去。

当然了,有没有这个收入,北辰工业都是会进行下一代生产线的研发。

想要快速的追赶上国外的生产线技术水平,那么就只能够加大投入。

这是避免不了的。

陈元庆也是坚信,只要投入了,就肯定会有巨大的回报。

在信心上面,陈元庆还是很足的。

因为他见过。

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以技术立身的企业。

没点技术的,都是得要遭到巨大冲击,乃至被淘汰。

就像是在菜市场摆摊卖个菜。

谁能想到,互联网巨头也是纷纷的下场来卖菜呢?

“友总,我很想要一口给你咬定说肯定能行。但是,这有点太不负责任了。我让生产线研发项目组的人过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

技术上的事情,还是问专业人士。

人来得还是很快的。

面对骏南汽车想要用公司的技术建生产线这个事,研发人员们当然是乐意的。

又是有钱进账!

之前的时候,北辰工业给精骑摩托那边建富康面包车的生产线,大家可都是有技术分红的。

所以,大家还是很希望说,能够把自己研发的生产线能够卖出去。

如果就公司自用的话,就只能拿奖金,而没有技术分红。

“轿车生产和货车生产毕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生产线上面有很多地方是需要进行调整。要完成的话,需要时间。”

陈元庆:“大概需要多久?”

“这个,半年吧!”

而且,生产线建好之后,还有调整。

毕竟一个全新的东西,不可能说弄出来之后,就是最佳的状态。

需要进行各种设计调整。

整个下来的话,反正一年算短的。

陈元庆:“那这样子,组建一个项目组和骏南汽车这边一起进行研究。尽快的帮着骏南汽车将生产线给搭建起来。”

就现在来讲,汽车生产线在技术难度上面还不算是高。

可没有未来的各种机器手臂、智能化传输线。

现在的汽车生产,还是更多的采用人海战术。

陈元庆中午的时候,自然是请洪世友一起下馆子吃饭。

现在想要找一个好的吃饭地,还真的比较难。

等到福乐大酒店给修建好之后,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渝州福乐大酒店将会在元旦前开始进行营业,当然不是完全的全部建好,只是部分建好。

营业之后,让银行看到资金流水,才是好继续的进行贷款。

等到回到小区,就见周楚欣挺着个肚子,在周姝婷的搀扶下遛弯。

陈元庆赶紧过去是搀着她:“怎么样,走累没啊?”

周楚欣:“才是走了二十来分钟。”

但是,还是顺从的在小区的长凳上坐下。

小区的长凳下面是水泥的,在上面是给弄了木板。

相比起水泥的冰凉,木板坐着感觉是要好很多,最少不会冻屁股。

陈元庆目光看向周姝婷:“姝婷什么时候回学校?”

“后天!”

“票买了吗?”

“已经买了,上午的飞机。”

“到时候让刘亮送你。”

渝州的江北机场在去年的时候就正式通航了,离城区是远了些,反正搭乘飞机稍有着些不太方便。

当然了,在这年月,普通人也很少搭乘飞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