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1 / 1)
“六月份发布的16条,很明显的就是要压固定投资,对房地产的影响特别的大。福乐广场的计划,是否还继续?”
从去年开始,国内经济就是开始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如同是热油进水,一下子就沸腾了。
但是,不好的情况也是有的,92年10月份开始,物价就开始有了明显上涨。
到了今年三月份,上涨幅度突破两位数。
对于16条,陈元庆自然也是有认真看的。
陈元庆:“肯定是要继续。但先是不急,这次大规模的压缩固定投资,钢铁水泥肯定会是受到极大的影响。等到钢铁水泥的价格下来之后,再是开始大规模的建设。”
陈元庆突然是想到了一件事情,从1994年开始,渝州钢铁开始持续六年时间的亏损。
出现连续多年的亏损,很明显就是社会对钢铁需求疲软,钢铁价格卖不上价的同时,钢铁产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张鹏:“行,那先是将地下停车场的土方给挖了。”
“按照规定,在一年内得要投入购地款的百分之二十进行开发,不然就要收回土地。把这个度得要把握好,我们是得要讲规矩。”
张鹏沉吟了一下:“哥,按照要求,房地产公司需要承担20%的微利居民住宅建设任务,这个我们也是遵守要求?”
这微利居民住宅让陈元庆一下子想到了廉租房。
只不过,这微利居民住宅建设他在后世可一点都没有听说过。
很显然,后面并没有施行了。
陈元庆:“我们可是规矩人!”
张鹏笑嘻嘻的道:“明白。我们都是规矩人!”
肯定是讲规矩的!
现在可不比以前了,现在大家都是穿上鞋了,当然得要一切按照规矩来。
这世界上,最重规矩的一群人,就是穿着鞋的。
微利并不意味着无利!
而且,多少才算是微利呢?
另外大家都是知道的,同一个小区里面,各个楼层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14层,谐音是“要死”。
这价格低上些,没有问题的吧!
还有一些采光不好的。
凑上一下,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微利指标,还是很容易的。
“啧啧!16条公布之后,房地产行业是一下子就感觉到寒冬临近。我认识的一些房地产老板,都是在叫苦不迭。”
陈元庆拧开矿泉水,目光看向坐在后排的陈安宇和陈南希。
陈元庆:“困难只是暂时的。现在我们还是以积蓄实力为主,过上几年时间,等各家企业单位不再是分房了,到时候才是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
陈元庆将矿泉水递给陈南希,陈南希接过:“谢谢爸!”
陈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他让两个孩子跟自己坐在一辆车,就是想要他们听一听自己和张鹏的聊天。
虽然这些聊天在他们看来就属于正常的一个聊天,但如果传出去的话,却都是赚钱的信息。
很多赚钱的路子实际上就是信息差。
后世的时候,大家感觉钱不好赚了,实际上因为信息平权了。
大部分人掌握的信息都一样的,想要靠信息差赚钱自然就变得不那么可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赚钱就必须得要有不一样的东西才行。
或者说,得要更加有技术能力!
陈元庆:“这几年,就苦练内功。别到时候面对一桌子菜,喂到嘴边了,却没有胃口吃下。”
上桌吃菜,有时候想要吃到最好的菜,是得要靠抢的。
吃席的时候,筷子打架是经历过吧?
都是看上了同一盘子里面的菜!
“明白,多是积累资金,多培养人才。”
陈元庆满意的点头:“现在,一些项目即使少赚钱,也要搞。少赚,又不是不赚。我们正好是靠着项目来磨练我们的队伍,也完善我们对各类项目的认知。”
十六条不仅仅影响在房地产行业,实际上北辰工业也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按照第十六条规定,对一些单位是限制购买汽车。
北辰工业的汽车,除了卖给个人之外,就是单位采购。
当然了,对于陈元庆来讲,最是看重的,是汇率这块。
汇率并轨在准备了!
汇率一并轨,是利于出口的。
像是1993年,出口额为11271亿元,而1994年直接暴增到20381.9亿元!
明年的时候,陈元庆也是准备让北辰工业在海外市场上面大展宏图了。
北辰工业新厂区的二期工程可在继续修建当中。
话总是有聊尽的时候,将座椅靠背稍稍的放下去些,直接开始睡觉。
一觉醒来,已经是到了春井镇。
天气太热,街道上并没有什么热,几条狗子无精打采的趴在阴凉的地方。
也不知道这狗子是家养的,还是野狗!
野狗也是能在城市里面存活的,垃圾桶里面,有大量的东西可供它们吃!
未来城市里面流浪狗和流浪猫巨多,和人们在食物上面的巨大浪费有着很大关系。
陈元庆回头看了下陈南希和陈安宇,两个小家伙还正在熟睡。
也没有叫醒他们。
张鹏见陈元庆醒了,说道:“每一次回来,都是觉得这镇上又是变样了。”
陈元庆:“这两年变化是小了。”
春井镇的发展,已经是到极限。
反正原先春井镇的人,该是搬到镇上的,已经都搬来了。
春井坊酒业的用工,自然不仅仅局限于春井镇本地人。
但是外镇的,人家不会在镇上买房建房的。
有钱了,就在老家建房子,修二层的小楼。
大家在小楼的样式上面,比较的喜欢选陈元庆家的。
他们钱比较少,弄不了现浇房。
但是没有关系,修建预制板房。
预制板房除了不抗震之外,其他也还好。
而且,现在有摩托车,路也修建得好,直接可以不在镇上住,回家去。
在家里面住着,还舒服。
不像是镇上,水要钱,煮饭也得要买煤或者买柴禾。
张桂兰过大寿,实际上并不需要陈元庆进行操持,他更多的,就是人在那里当个吉祥物就行。
三姐将一切都是安排得妥帖了。
“好多车间主任也是想要来祝寿,被我给辞掉了。就是请村里的人和舅舅那边的。”
“计划了八十桌!”
陈元庆:“这么多?”
“现在我们队上,一家人就要坐上两三桌。”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以前嫁出去的女娃子,现在也都是纷纷回来了。
娘家这边条件更加好,那自然就待在娘家。
可以进厂上班的。
除了不外嫁,还有就是各家的小孩,就只带一个,都会被人催着要第二个的。
考虑到现在家里面经济条件养活几个孩子都没有问题,自然就生得比较多。
当然了,也不敢无限制的生。
春井中学的学费不贵,可各种杂费贵啊!
从校服到兴趣课,都需要钱的。
陈春梅:“要是放开了请,办上两三百桌都没得问题。”
张桂兰过寿这事,被厂里的人知道了。
不少人都来找陈春梅打听这个事情,被陈春梅客气的婉拒了。
表示就家里面的亲朋一起吃个饭。
陈元庆:“回礼是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可不想要落下一个借机敛财的名声。
有不少人家,特别的喜欢办酒席,除了热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办酒席收的礼钱相比起支出有很大的结余。
所以,找各种的理由来大操大办的。
次数多了,大家都烦,可又是不好不去。
国人的性子大家都知道的,在没有逼急的情况下,一向都秉承和和气气,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
讲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陈春梅:“当然是给准备好了。”
说着,进屋里提出两个礼盒出来。
一个礼盒里面装着两个寿碗,两个陶瓷汤勺和两双陶瓷筷子。
以及一条红毛巾。
另外一个六福春酒的“寿”字礼盒,在礼盒两面的正中有着烫金的“寿”字。
在礼盒的四角,有仙鹤团绕的图案。
礼盒是以红色为主,里面装有两瓶酒。
“六福春”有着极其好的寓意,节日里去看望长辈提上“福”字礼盒。
福字礼盒上面的图案就是福娃娃了。
春井坊酒业制作了不少版本的礼盒,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
当然了,如果自己实在不好选的话,可以听从销售人员的推荐。
“除了两个礼盒之外,还会送瓜子花生和包蛋(松花蛋)。”
松花蛋自然是找专门给人包松花蛋的人家给定制的。
总共是订了一千个多个。
陈元庆:“三姐,辛苦!”
陈春梅摆了摆手:“只要是花钱,就没得啥子辛苦的。”
反正这钱,是陈元庆出绝对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