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1 / 1)

加入書籤

1994年被称为华国互联网元年!

互联网刚出现,网络上面的内容还并不多,想要获取知识,也是难度颇大。

甚至,想要找到一个网站,都不容易。

此时可没有导航网站,也没有搜索引擎,想要登陆一个网站,只能够输入网址。

此时的人,对于常用网站的网址,记得可清楚了。

反倒是不像后世的人,进入某个网站,一般很少直接输入网址,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过网址到底是什么。

要么直接从导航网站进入,要么就通过搜索引擎。

导航网站和搜索引擎在一段时间里面,是网络上最大的流量入口!

各家网站为了获取到各大流量,就打广告。

123、2345、360等导航网站,以及千度的竞价排名。

无论初建的互联网是多么的简陋和贫瘠,但都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群在现实中完全不认识的人,可以在网络上为某一个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要说服对方!

为此,可以在线下去查询各种的资料。

陈元庆登陆上beichen5186论坛,这是北辰集团的内部论坛网站。

采用实名注册,网名交流。

账户注册是由人事部那边统一给职工申请的,统一的格式,姓名拼音加年月日。

初始密码自然都是123456,由职工自己登陆网站修改密码。

整个论坛的布局,是后世经典的论坛网站布局,被陈元庆直接给拿来用了。

论坛首页,是集团相关的一些新闻动态。

另外就是交流学习版块和技术交流版块以及一个技术资料库。

当然了,还有一个龙门阵版块。

龙门阵版块就是大家吹牛打屁的地方,谈天说地,议论美女……

内容反正就千奇百怪的。

基本上什么都有。

当然了,发美图什么的,肯定不行了。

论坛上根本就不能够发图片,纯文字交流。

对了,论坛上面还有一个招募版块。

各个项目组要招人,就在招募版块上发帖子。

现在国内的网民数量还不到一万人……

这个数据只是单纯统计普通民众,各家企业和单位,早就是用上了互联网。

有多少人在用互联网,实际上数据根本就没法进行统计。

在北辰小区,是有一个网吧的,职工可以在里面上网。

进到里面,鞋子上面得要套上一个塑料袋,别带进去了尘土。

陈元庆知道了,也是没有说什么。

现在电脑价格上,的确是有着些贵。

陈元庆在招募版块是看到了有人发的关于招人组建军用越野车的帖子。

军工厂转型民用产品生产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民用企业进入到军品生产却是很少。

很长时间里面,形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陈元庆在之前的时候,也的确没有考虑过军用这块。

真的就一心一意的搞民用车辆研发和生产,想要去占据更大的市场。

但仔细考虑一下,的确是将军用市场给忽略掉了。

现在国内的军费的确不足,但并不是说,就不会采购装备。

在1984年实现摩托车化,全军拥有40多万辆军车。

而现在,我军的发展方向是信息化,以及继续的快速机动部署。

在1988年的京城国防展览会上面,通用汽车带着一辆军用悍马来参展的。

但并没有引得部队太大的兴趣。

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中,大漂亮的悍马表现得极其亮眼。

想要引进自然是不可能了。

前面是有说过的,进入到九十年代,大漂亮和我们的关系就变得极差。

到现在,到底重新恢复到一个正常关系,但很显然已经回不到八十年代的蜜月期。

陈元庆记得,国产军用越野车得要等到21世纪才出来。

而现在,有两家公司在研发国产军用越野车,但主要是仿制。

仿制……

有能力进行自研吗?

改开前,国内和全球科技联系是断开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很长时间里面,就是疯狂的吸收国外的先进科技。

但只要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我们基本能够远远将对手甩开。

如果我们跑得稍稍晚上几年乃至十几年,也会是在很短的时间追上。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热衷于仿制呢?

这里面就得要说到一个事情了。

自研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那么这事就成了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这风险,不仅仅是对研发人员,也是对管理层。

成功了一切好说,失败了,前途受到影响,甚至直接一蹶不振。

所以,敢搞自研的,没多少人。

北辰工业肯定是不会走仿制的路子,最多是会对一些东西进行一下借鉴。

肯定得要有自己原创的东西。

北辰工业研发中心食堂,此时正是午餐时间,周博阳双手端着餐盘,走到一张空桌坐下。

坐下之后,周博阳先将鸡汤碗从餐盘拿下来,给放到一边。

这鸡汤可不一般,是参鸡汤。

没有鸡肉。

鸡肉被拿去搞凉拌鸡了。

参鸡汤属于是免费提供的。

食堂里面会提供很多药膳,主要都是些补气血之类的。

让大家精力充沛。

周博阳夹着青菜送进嘴里,在渝州有这点好,无论春夏秋冬都有绿叶菜吃。

比起只能吃大白菜,可幸福得太多。

当然了,这几年时间,情况是要好了很多。

北方的福乐超市,在冬季的时候,也是有绿色蔬菜卖。

一部分从南方运过去的,一部分是当地的大棚蔬菜。

“博阳!”

周博阳听到叫自己,下意识的抬头:“师兄也这么晚来吃饭啊!”

别看大家都是在一家公司同一部门甚至同一个小区里面居住,但平时想要遇到还真的不容易。

就像是周博阳和刘坤,俩人就读的同一所大学,都在同一位教授手下读的研究生。

当然是硕士研究生。

整个北辰工业的技术研发人员都是高学历人才,但博士学历的人并不算太多。

虽然没有读博,但并不意味着大家的能力就比博士差。

入职北辰工业之后,也是会不断学习的,而且北辰工业有不少在大学任教的教授。

北辰工业和渝州大学有着极其深入的合作。

“有点事情耽搁了。”

周博阳虽然已经是吃完了,但也不急着走,坐着是和刘坤聊天。

刘坤:“后天你嫂子过生,晚上的时候你和田蓉一起来吃饭。正好有个事情,我想要和你聊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