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1 / 1)

加入書籤

回到渝州,陈元庆是参加了市里面的团拜会,然后就是回老家。

老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就是房子吧,不像是以前那么的新,已经带上了岁月的痕迹。

这种中式建筑,就是得要有时间的沉淀之后,才是显得很有韵味。

周楚欣:“队上小孩子不少,倒是热闹得很。”

陈元庆目光瞅向乱跑的小孩。

各家最少是两个,多的四五个。

这孩子不多才怪。

养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点大家都清楚的。

以前的时候,各家也是孩子多,家里面的粮食不够吃,就只能够把孩子送走。

如果亲戚家条件比较好,愿意收留就送过去。

当然了,遭受些白眼什么的,是很肯定的事情。

毕竟家里面多了个人,其他孩子就少吃。

没有富裕的亲戚,那就只能将孩子送人,给别人家当儿子。

陈元庆:“记得十年前的时候,队上户籍人口才是一百四十多人。到了现在,已经都三百多人了。”

以前的时候,都是嫁女出去,现在都不外嫁了,而是招女婿上门。

这些年时间,受陈元庆的影响,各家对教育这块是看得极重。

男孩子不好好学习,直接就是棍棒加身。

实在不行,读了高中之后考不上大学,就送去当兵。

回来之后,就进厂。

反正是饿不死,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女孩子成绩不行,倒是不打,但是挨骂肯定是会的。

考不上大学,也可以进厂。

春井坊酒业在普通工人的招聘上限制较为少,毕竟普通工人就属于劳力,在组长的指挥下有力气干活就行。

但是想要成组长、车间主任乃至是分厂厂长,就必须得要有真本事才行。

反正现在各家的女娃,眼光是比较挑的。

在老丈人家去吃了饭之后,然后请老家的一些朋友吃了饭,陈元庆也没有在老家多待,回了渝州。

三月份,《英才周刊》发布了一份榜单,华国百强企业排行榜。

这份榜单是按照企业营收来做的排名。

如果北辰工业没有进行拆分,那么营收自然是将会挺惊人的。

但被拆分了之后,就变得不那么的惊人了。

还有就是福乐超市和尚好佳超市是分开来算的。

《英才周刊》虽然在创刊的时间上面比较的短,但是影响力却是相当大了。

背靠着北辰集团,让英才杂志社拥有了别的杂志社完全没有的优势。

比如说采访陈元庆这个华国首富!

陈元庆平时的时候,还是较为低调的,一般不去参加所谓的商业聚会之类的。

其他人去参加商业聚会是做什么?

希望开拓自己的人脉,认识更多的人,秉持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

这这路……

条条大路都是想要通到陈元庆这里来。

陈元庆只要稍稍漏一点出去,就能够让别人赚上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陈元庆有毛病啊,见着人就漏!

可以帮助一些人,但得要认为这人是值得帮助的。

得要先表现出来足够的能力,以及未来潜力。

在扶持后进这事上,很多前辈都还是很愿意做的。

有人愿意扶持后进,也自然有人会进行打压。

特别是有利益冲突的。

也有些人,纯粹就是心眼坏,见不得人比自己好。

《英才周刊》时不时刊登上一篇陈元庆的专访,大家自然就关注。

光是靠陈元庆,显然不行。

《英才周刊》也是去采访各位商界大佬。

像是幻想的柳志专。

英才杂志社除了《英才周刊》这本杂志之外,还有一份财经杂志叫做《英才财经》。

《英才财经》的很多稿件,都是由达乐投资那边提供。

主要是关于全球经济的分析这块。

对于很多人来讲,通过《英才财经》是很好的了解外界。

开拓大家的眼界,是无比重要的。

现在国内的企业老板们,在眼界上面真的比较的狭窄。

这是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关系。

都没有了解外界的渠道,或者说了解外界的渠道有限。

陈元庆合上杂志,搞这排行榜,准备了不短时间。

也是和各家企业谈了不少。

不然的话,人家凭什么将自己的经营数据给你。

对于各家企业来讲,有了这百强榜之后,也是有好处的,让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别觉得自己大金链子给戴上了,又是豪车又是美女的,自己公司就多牛。

得要晓得这世界从来都是有更牛的人!

陈元庆让张楠,发一篇北辰汽车要融资的文章,就融资这个事情进行一番分析。

从对北辰汽车自身发展以及华国汽车产业。

在答历史题的时候,就某一个事件的影响,将会从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有一个模板答案,反正就是往上面套就行了。

财经文章实际上也是有套路模板的,反正就从本身目的,从各方影响来写。

平时的时候,还得要有一些刁钻角度。

比如说,创始人夫妻的感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旦离婚,公司就将会遭到分割。

很多时候,离婚成仇并不是一件什么奇怪的事情。

为了利益,将会上演各种的手段,直接影响到公司经营。

三月份的时候,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宝海演习。

后世有揭秘,说这次演习有打算是直接攻岛的。

陈元庆前往了京城开会。

这一次到京城开会,陈元庆需要做的事情不少,关于国资入股北辰集团的事情,他得要探探口风。

另外就是关于半导体这块。

其中重点就是华晶。

相比起从无到有的搞,在原有的基础上来弄,好像是要更加好上一些。

但是陈元庆想要接手华晶,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简单的原因,这关乎着不少的利益。

在没有彻底确认失败前,人家还觉得是能够挽救上一下。

当然了,陈元庆也不是想要现在接手。

等华晶确认失败了,到时候再是入场。

把一些人该开掉就开掉,设备该是更新就更新。

技术该是研发就研发!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张如京。

没有张如京,陈元庆还真的没有信心搞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