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国外买地(1 / 1)
当陈元庆晚上接到陈玉燕的电话,说发现了一个超级计算机人才的时候,他是意外的。
但是当陈玉燕说出名字之后,陈元庆半天没有说话。
因为陈玉燕就像是一个找到了宝石的小孩,正拿着宝石来求大人的夸奖。
陈元庆:“常志良开发的程序就是北辰集团买的。”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的存在。
常志良在常人看来,就是真正的天才。
北辰中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兴趣课中就有关于编程的。
常志良软件编程上面表现出来了极高的天赋,自然是受到了更多的培养。
对于北辰中学培养的优秀学生,陈元庆自然是有关注的。
不仅仅是关注于人才本身,也在评估自己弄出来的这一套教学体系到底能不能行。
或者说,北辰中学现在进行的何尝不是一场教育实验。
收集足够多的数据,然后分析数据,找寻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实验新的方法……
很多的东西,想要搞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好的。
这不科学!
需要足够多的失败样本之后,才是能够找到成功的路径。
甚至,已经走在通向成功的路径上面,大家都还不知道。
而是在疑虑。
周楚欣:“感觉燕子对常志良挺是上心的!”
陈元庆疑惑的看向周楚欣。
“常志良挺优秀的一个小伙子,长得也是挺帅的。和燕子倒是挺般配的。”
陈元庆:“你不会是想要撮合他们吧?”
“为什么不呢?你不是常说,优秀人才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见到一个就应该好好对待!”
某人隔三差五的在耳边念叨,周楚欣都已经是听腻了。
人才好,怎么不去和人才睡一个被窝呢?
这话也就在心里吐槽的时候说上一下。
陈元庆:“这事我们还是别去掺和了,看陈玉燕她自己吧!”
周楚欣好奇的道:“你打算是怎么安排陈玉燕?”
陈元庆对陈玉燕的培养是极其上心的,安排她去进行实习,在各个岗位上面去轮转。
另外,各种分析报告什么的,也是给到陈玉燕。
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一名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甚至学校里面的教授们,都是无法接触到。
商业机密,能让人随便看?
陈元庆一直都是觉得,决定人的眼界是信息。
即使在信息时代,看似大家能够更加轻易的获取到信息。
但实际上,很多的信息依旧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
而且,在算法推荐时代人们只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织起来的信息茧房。
“我没有打算啊!”
周楚欣不信:“真的?”
陈元庆搂住周楚欣,手自然的掀开衣角伸了进去:“我自然是希望陈玉燕未来能过得好,但要说对她的未来有什么规划,这个还真的没有。”
“对杨茉莉和陈婧妍她们呢?”
陈元庆很肯定的道:“也没有。她们以后啊,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违法乱纪就行。”
陈元庆不觉得她们会。
一个人会不会走上邪路,说句实话,在小时候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了。
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小子未来肯定要进班房!
“陈南希呢?”
“也没有。”
“陈安宇?”
陈元庆:“我对孩子们在未来要从事什么行业,真的没有什么打算。只要他们能开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要他们以后做什么!”
周楚欣怪异的道:“你现在这么大的家业,就不考虑人来继承啊?”
“想要继承,首先得要有能力才行啊!”
“要是孩子们都没有能力继承家业呢?”
陈元庆悠悠道:“这种最坏的情况我也是有考虑过。到时候,就成立一个家族基金,每个月给孩子们发生活费。反正,能够保证孩子们一辈子的吃喝不愁。”
“不仅仅这一代,我们的孙子、重孙,都能吃喝不愁。”
一代人的努力,几代人享受……
“这基金不仅仅是保他们吃喝不愁,最为重要的,还能保证我们的后代能够一直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能够保证一个人的下限。
至于说人生上限……
这得要看个人的天赋了。
天赋好,又是努力,上限肯定就很高的。
周楚欣:“基金你放在国内啊?”
“国内和国外,都是放上一个。”
话说,自己这孩子,还是太少了。
陈元庆抚着周楚欣的肚子,再生就是高龄产妇了。
至于说周姝婷,现在是一点要生的心思都没有。
聪明人是特别善于做选择的。
陈元庆也知道,周姝婷不生的原因,除了自己不想之外,还要考虑周楚欣。
如果下一胎生了儿子……
那事情反而是麻烦。
周楚欣能够容忍两个姑娘,甚至视为己出。但对男孩,又将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陈元庆:“军哥管理春井坊酒业的时间有着些太久了,我打算给他挪一下位置。”
周楚欣若有所思:“好像没有适合的职位给他安排吧?”
春井坊酒业的管理是较为简单,陈军只需要组织好生产就行。
可北辰集团旗下的其他企业,可就不是陈军能够玩得转的。
也说不定。
这些年,陈军也是在学习的。
听说,屋头的书,都是翻烂了。
很多人不想学,更多是因为不知道学来做什么。
但事情找上门,逼着要学的时候,学得比谁都快。
“我打算让军哥一家出国。”
“出国?”
“对,出国,去南美。我准备在南美那边购买一些土地搞种植。”
周楚欣头枕在陈元庆的腿上,按住他还想要往上侵略的手。
“种地不赚钱的吧?”
反正周楚欣就没见过靠种地赚钱的,在老家,一家几亩地,除去自己的口粮和提留之外,剩下的粮食卖不了几个钱。
再是把肥料和人工扣除之后……
根本就不赚钱。
反正在春井镇,现在各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在春井坊酒业上班。
陈元庆:“种地实际上还是挺赚钱的。只不过是小农民不赚钱罢了,也没法赚钱,毕竟地就那么些。但是大农场,用机器耕种、机器收割,利润还是很不错。”
“自古以来,土地都是最为稳定的投资项目!”
相比起很多项目来讲,种地的收益率的确不那么的高。
可胜在持续性收益好啊!
粮食种出来,再是怎么的都不可能说卖不出去的。
人不吃,用来做饲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