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1 / 1)
理论上面来讲,一家企业什么都做,能够将产品成本压到极其低的程度。
但什么都做的话,看起来是不错,但管理成本支出就比较高。
另外,还得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
现在是全球竞争,不是局限于一国。
成本再低,技术不先进也只能够沦为市场的低端。
北辰汽车是专注于核心技术,另外如果市场上有比自己先进,且在价格上面有优势的。北辰汽车自然也是毫不犹豫的进行采购。
就怕是发达国家的东西,好用是好用,先进也先进,可价格死贵死贵的。
降价?
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
除非你有。
发达国家高昂制造成本,就注定了他们的产品必须得要卖高价才是能够保持利润。
一旦在市场上面有同类产品低价竞争,就直接竞争不过。
这一点,是在不少行业上面得到了印证。
当然了,在此时来讲,还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过上几年,就会有了。
九十年代的渝州,城市夜景自然是比不上后来,大楼上面还没有被要求安装上装饰照明灯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周楚欣收回看向车窗外的目光,对着陈元庆道:“看样子,三姐好像已经走出来了。”
陈春梅到了渝州,开始住在陈元庆家,觉得不方便,所以就搬出去。
搬到了福乐地产开发的一处小区。
福乐·蔷薇华府。
既然是取蔷薇之名,那么小区里面自然是种植得有不少蔷薇。
蔷薇的花期挺长的,4月到9月次序开放。
今天正好是周末,陈春梅搬新家,然后家里人一起到新家吃饭。
还打了一下午的麻将。
陈元庆:“走出来了吗?”
周楚欣白了眼陈元庆:“你真的,是一点都不关心呢!”
陈元庆:“我这和三姐交流,没有你和她来得方便。好多事情,都不好说。”
而且,在想法上面,因为性别的不同,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
周楚欣:“三姐的心情明显比起刚开始的要好了很多。她还说,要去学个车,好接送丽娜和梓文上下学。”
陈元庆嗤笑一声:“就玫瑰华府和北辰中学的那点距离,用得着她来接送?”
坐公交车也就二十来分钟的距离。
“哼,三姐有这个心,你呢?一次都没有接送过孩子们上下学。”
陈元庆:“就我三姐,她绝对三分钟热度。我都担心她能不能早起,别到时候让孩子们上学迟到了。”
北辰中学对小学生到校要求比较宽松的,三年级之前都不上早自习,在9点第一节课上课前到校就行。
四年级的学生要上早自习,得要在八点半到教室。
至于说初中,八点上早自习,八点半上第一节课。
因为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作息时间不同,所以三个校区是相对比较分开的。
而且,使用的上课铃声也是不一样。
另外,在校园里面,还有不少时钟。
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有些人,约好上午十点碰面,但就是得要十点几分乃至十几分的时候才能见到人。
而这约的十点,还是这人提出来的。
时间观念真的太差。
对于习惯提前到十几分钟的人来讲,就得要在那等上半个小时。
等人半个小时是一件很恼火的事情!
特别在智能手机时代还没有来临之前。
当然了,智能手机时代,如果真的要等,等上一天,只要手机有电,老子都能等。
周楚欣:“实际上,我有点担心丽娜。”
陈元庆叹了口气:“唉,该说的,我们都说过了。别担心,相信丽娜是能够调整好的。”
家庭变故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特别大的。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不影响到学习,离婚了都不告诉孩子的。
而且还会在周末的时候装作相亲相爱。
等到孩子高考结束之后,再是说。
爱子之深则为之计长远!
能够拥有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幸运。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只考虑自己的。
包括父母。
不然,为什么伟大的爱每次出现都会引得极大的关注?
因为缺啊!
这是一种稀缺的东西。
周楚欣噘嘴:“我可是把丽娜当做亲女儿对待的!”
陈元庆向后努了努嘴,后座上的陈安平和陈南希:“后面才是你的亲女儿。”
夜幕下,街道上的车辆并不算太多。
但是,城市的路灯也并不算是多么的明亮。
宝马X5的车灯,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使用的卤素车灯,但车灯罩的透光度极好,采用的聚碳酸酯。
此种材料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抗紫外线、透光性好等优点
现在的汽车,开得时间稍稍久上一些,车灯就变得暗了下来。
主要就是灯罩材料的缘故。
周楚欣回头看了下后座上的俩人:“两个小家伙睡着了。”
陈元庆怪异的道:“这么困的吗?”
周楚欣:“这个点,本就该到他们睡觉的时候了。”
家里小孩的睡觉时间一向是较为固定的,反正每天晚上九点过,大家就各自回屋睡觉。
回到家,简单的洗漱之后,都是各自的回屋了。
周楚欣:“要是丽娜不适应的话,我就让她重新回来。”
陈元庆笑道:“可以,到时候我来跟三姐说。说实话,孩子们跟着三姐,我还挺是担心的。”
三姐那性子,就不像是能够把孩子照顾好的样子。
周楚欣:“对丽娜,你是怎么个安排,也送她出国留学?”
留学啊!
现在的人对于留学有着一种病态的追求,觉得只要出国留学了,就算是镀上了一层金。
无论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都是极其好的。
留在国外就是赚美元,一年下来可比国内赚得太多。
一年赚的要比国内十年都多。
怎么进行选择,就根本不用多加考虑。
所以,在这年月能够放弃国外高薪回国的,都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人。
是真的爱!
也是一群有理想的人。
他们拥有强大的毅力,有为之努力的目标,这群人才是真正推动华国发展的人。
所谓的人才流逝,在一定程度上面来讲,就是一个伪命题。
就陈元庆所见,有的人是真的很聪明,但是他们的聪明转化不成成绩。
因为这些聪明人,总是喜欢走捷径,凡是累点苦点的,就直接转道去选择看起来轻松的,拿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