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嘉乐传媒(1 / 1)

加入書籤

在北辰集团旗下的众多公司当中,春井坊酒业、北辰汽车、北辰摩托、辰星电子、星科电器、福乐超市等公司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但也是有一些公司是不被大众熟知的。

像是华辰半导体。

很多家里的电器里面,是有华辰半导体的芯片,但谁没事去拆家电啊?

即使家电坏掉了,也直接就叫维修师傅上门或者拿着到维修店。

除了华辰半导体之外,还有像是嘉乐传媒。

很多人必然是看到过嘉乐传媒的名字,但没有往心里去。

嘉乐传媒已经出品了多部电视剧作品,在电视剧的片尾有公司的名字。

可正经人,谁去认真看片尾字幕啊!

嘉乐传媒的总部设立在渝州。

但嘉乐传媒在京城和申城设立了分公司,并且两家分公司的规模还不小。

嘉乐传媒将总部设立在渝州,是为了方便和渝州电视台进行合作。

渝州电视台和嘉乐传媒是战略合作伙伴,播出的不少节目都是嘉乐传媒制作的。

从电视剧到综艺节目。

当然了,动画片是逐梦动画制作的。

在娱乐圈,嘉乐传媒可不是一家小公司。

嘉乐传媒有四大业务,分别是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和经纪人业务。

另外,在嘉乐传媒旗下,还有一家专门做影视特效的公司。

在行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方块特效公司在国内,属于是影视特效的开拓者了。

做特效,很多软件在市面上根本就没得卖的。

得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开发。

所以,方块特效不仅仅有特效制作部门,还有软件开发部门。

嘉乐传媒在京城的总部还挺是大的,很符合大企业的身份。

“范小姐,鉴于你已经参演了多部作品,以及你自身的条件,所以我们在讨论之后,评定你为4级艺人。这是我们4级艺人的合同,以及艺人等级说明。”

在嘉乐传媒,对艺人分成了9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艺人自然是有着不同的待遇。

比如说1级艺人,就属于新人。

嘉乐传媒每个月会发放基本工资,艺人出去参加活动或者参演电视剧、电影获得的报酬以及广告收入,嘉乐传媒要抽取9成。

作为1级艺人,当然是没法自己找到工作机会,主要是公司给资源。

对了,1级艺人是不配置助理的。

2级艺人,公司抽成是80%。

3级艺人,公司抽成70%。

一直到9级艺人,公司抽成10%。

从4级艺人开始,公司会配备助理。

5级艺人可以配商务车。

6级艺人配房车。

反正,艺人等级越高,获得的待遇就越是好。

整个嘉乐传媒还是延续了北辰集团的一贯传统,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给人才好的待遇。

整体上面来讲,嘉乐传媒在低等级艺人身上是会投入资源让他们发展,这属于纯投入的。

等到成为中级艺人,基本上嘉乐传媒就可以靠着艺人赚钱了。

艺人和嘉乐传媒之间的关系也是发生了转变,大家开始是合伙关系。

高级艺人的话,嘉乐传媒和其就是合作关系。

当然了,这些都是一个初步的东西,艺人也是可以和公司谈。

“我可以先回去考虑一下吗?”

“当然!”

“我现在还和一家公司有经纪约。”

陈玉燕笑道:“公司法务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建议。”

对于范彬彬的未来发展前景,陈玉燕是很看好的。

毕竟人家也是有代表做的。

在《格格还珠》里面饰演金锁被人熟知。

而且,范彬彬长得的确是漂亮,陈玉燕觉得签下来再是投入上一些资源,还真的可以大红大紫。

等范彬彬离开办公室,陈玉燕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到办公室的窗前。

窗台上摆着两盆绿植,陈玉燕拿起水壶给喷了喷。

现在陈玉燕正在京城大学读研究生,已经是研二了。

明年就是硕士毕业。

至于说是否继续读博,陈玉燕估摸着是不行了。

作为嘉乐传媒的副总,陈玉燕需要负责的事情太多。

从大四的时候,陈玉燕进入到嘉乐传媒,到现在已经两年半时间。

她在公司很多岗位进行了轮转,才是被任命为公司副总。

陈玉燕很清楚,在各个岗位轮转,是庆满满对她的培养。

咚咚咚!

“进!”

“陈总,这是关于新招的艺人情况。”

嘉乐传媒并没有说要招上一大群的艺人,而是会优中选优。

对于新艺人,嘉乐传媒会投入资源。

投入资源是为了让艺人获得成长。

然后对艺人的表现进行一番全方位的评价,觉得可以,就继续进行资源投入。

如果不行的话,那么资源就会降级,甚至直接没有了资源的投入。

当然了,也不是不管了。

而是让艺人去剧组里面参演一些小角色,比如说就只有一次台词或者一个镜头这种。

想要人前显圣,哪有背后不努力的?

艺人的成长,公司投入资源很重要,但是艺人自身表现才是起到决定性的。

有些艺人,自己就能够在外面找到资源为自己所用。

陈玉燕翻看起资料,资料各项都是很全的,家庭情况、艺人自身情况,全部都有。

当然了,照片什么的,自然也是有的。

现代装、古装,都有。

想要火,长相是极为重要的。

嘉乐传媒的艺人,反正就没一个是丑的。

当然了,像是曾智伟这种长相比较喜剧的,嘉乐传媒也是要的。

新招六个艺人,全出自京城的几所艺术学校,而且都是在读。

陈玉燕:“让他们先以学业为主,提升实力。入组拍戏的事情,先不急。”

加上这六个,嘉乐传媒就已经有了三十五个艺人了。

但嘉乐传媒还没有那种火遍全国的艺人!

没有办法,嘉乐传媒制作的电视剧和电影,并没有爆火的。

爆火的剧,才是能够给托举起一线明星。

相比起艺人来讲,嘉乐传媒更加重视导演、编剧、摄影、道具等幕后工作人员。

按照陈元庆制定的嘉乐传媒发展路径,嘉乐传媒要走影视剧工业化路线。

靠体系来取胜,而不是靠明星。

顶级艺人受重视,只是因为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

而嘉乐传媒的发展目标可不仅仅只是赚钱。

还有文化输出的重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