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渝州微电(1 / 1)
在全球范围,大多数知名的经济发达城市是处于沿海地区的。
如纽约、伦敦、东京、香江,以及申城。
申城现在的经济体量,在全球范围来讲,还真的不是太怎么亮眼。
但申城在经济上面的发展潜力,无疑是整个华国最好的。
这一点,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
远东第一大都市!
那个时候,华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军阀动乱,百姓不安。
渝州地处于内陆深处,这些年时间经济发展得却是相当好。
除了靠着长江航运的便利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渝州的龙头企业在技术上面掌握的优势。
技术优势转化成为了市场优势!
渝州上下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你也说的,是年前喽。现在,已经是年后了!”
陈元庆揉了揉额头,想要搞技术研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是烧钱了!
但这钱,又是不得不烧。
不烧钱,怎么技术进步。
陈元庆很清楚,半导体产业已经被大漂亮列入到了自己的核心发展产业里面,连小日子占据了都是不行。
小日子有一段时间,在半导体产业上面处于全球“垄断”地位的。
小日子构建从材料、设备到制造的全产业链。
信越化学的硅片占全球70%。
尼康和佳能在光刻机领域技术能力强大,将大漂亮的光刻机企业挤压得破产。
1985年,DRAM全球市占率80%。
NEC、东芝等6家企业跻身全球半导体前十。
当然了,小日子的半导体产业链也并不是没有问题。在存储芯片上面处于全球统治地位,但在微处理器等领域投入不足。
或者说,不是没有看到微处理器的发展前景,而是没法进行投入。
小日子的企业,灵活度一直都是很缺乏的。
让他们沿着一条路线一直走下去,这没有问题。
可一旦让他们在中途变更路线,就不行了。
这一点,是无数次进行证明了的。
很简单的原因,和小日子的社会社会有着很大的关系。
得要尊重前辈!
后辈想要上位,得要等资历老的前辈走了才行,靠能力跨越式提升……
除非能力的确是逆天,谁都压不住。
不然的话,别想。
所以,有人看到了微处理器的发展前景,但是也无法让公司往这上面大量投入资源。
资源是有限的,往这边倾斜了更多资源,那么肯定就会从其他地方挪用。
其他人能干?
再者说了,现在的管理层,从上到下都是做存储芯片起来的,管理层的朋友、后辈都在做存储芯片相关的事情……
整个就一个大无解!
陈元庆研究了一番小日子的企业文化,完全就不想要说什么了。
小日子的企业在以后表现得拉胯,表面看起来是技术不行了,可真正还是出在根子上面。
对于小日子的财阀来讲,保持这种企业文化,自然是好的。
毕竟,稳定很重要。
大漂亮打击小日子半导体产业的时间很是有意思。
大漂亮在战略思维上面一直都还是较为在线的,选择打击小日子的半导体产业,就是为了抢夺互联网产业的控制权。
互联网产业不仅仅就只是软件,还包括硬件。
小日子看起来是极有可能在互联网产业上面威胁到大漂亮主导地位的。
大漂亮一向的思维模式就很简单,把敌人干掉,自己就能独霸!
陈元庆翻看文件,不由的深吸了一口气:“现在渝州微电欠了财务公司多少钱了?”
“三十六个亿了!”
“这么多?”
周姝婷没好气的道:“不然呢!欠这么多,我就不说什么了。最为重要的是,连利息都不给。”
陈元庆一向的原则,亲兄弟明算账。
母子公司、兄弟企业,在账目上要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搞出账目混乱不清的情况。
陈元庆是一点都没有想法要搞什么偷税漏税之类的。
掌握那么多未来赚钱的信息,还要在这个上面搞钱……
很丢人的!
陈元庆起身,从后面的柜子拿下一个牛皮纸档案盒。
在国内,很多的老板,喜欢在办公室里面弄上书架,书架上面放上一排排的书做装饰。
是的,就是做装饰。
平时的时候,一本书都没有看过。
陈元庆的办公室里面,也是有书,但就几本。
但是,陈元庆想要看完一本,时间可有着些长,几个月时间都不行。
既然在办公室里面不看书,那么书架就拿来放档案盒。
档案盒里面装的,是北辰集团下属公司的资料。
方便陈元庆能够随时进行查阅。
不然,想起要看什么,让秘书现去档案室找来,时间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
到时候,注意力又是被其他事情给吸引,说不定将这事就忘记了。
做一件事情不能够断,一断,状态就没有了。
除了办公区书架的企业资料之外,陈元庆的办公室,还有一个专门的区域,存放得有高职级职工的档案资料。
这些人,在人事上面属于各家公司,但管理权在集团。
像是他们奖惩、调岗,都得要报到集团秘书办来。
陈元庆打开档案盒,里面的资料,都是最新的。
赵红霞会不断的进行更新里面的资料,确保陈元庆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情况。
做决策,得要基于事实作出。
如果,决策的基础是假的?
比如说,社会平均工资很高,就觉得没有穷人,所以把给穷人的各项资助都取销掉……
或者知道有穷人,但觉得穷人的产生是因为穷人自己不努力,是好吃懒做才产生的,所以取消掉各种资助,就能够让穷人努力,进而变得富裕。
陈元庆翻看着资料,抬眼看了下周姝婷:“渝州微电的投入还得要加大!”
周姝婷环手抱胸,托得两团甚是雄伟:“渝州微电的投入太高了,而且是一年比一年的高。去年是投入了十个亿,而前年,才是七个亿。”
依照陈元庆一惯的动作,技术研发的经费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
“而且,渝州微电现在还在推动零部件的国产化。这难度太大了些了,很多国产的零部件根本就达不到要求。”
渝州微电现在不少的零部件是从国外进行采购的。
现在限制严格的一般是整套设备,零部件这块倒是并不那么的严格。
而且,渝州微电也不会说直接去采购,而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去采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