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准备吃下更多市场蛋糕(1 / 1)

加入書籤

从国外采购高端机床的核心零部件,还是挺有风险的一件事情。

这一点陈元庆可相当的清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直接断了。

陈元庆感觉在最近几年时间,应该还不会。

此时欧美很“乐意”见到华国融入到他们主导的世界。

大概是觉得,这下子能够手拿把掐了。

这样子想,正常来讲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一场全球经济危机,让欧美的经济遭到了重创。

特别是欧洲,经济直接陷入到一个十几年时间的停滞状态。

别人在变强,自己在原地踏步,这就是一种落后啊!

这个时候的欧美,再是看到了依旧蓬勃发展的华国,心里面一下子就不得劲了。

就像是在班里,有两个学生之前成绩很好,现在成绩下降了,看到另外一个同学成绩不断的提升,未来还可能赶上自己,心态肯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之前是特别自信和大气的一个人,会变得敏感而小气。

这个时候就想着要打压另外一个同学。

不能够超过自己!

这种打压,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撕破脸皮的,更多的在暗地里面进行。

比如说,一些高端零部件,直接断供。

陈元庆记得,上一世的申城微电,明明研发出来了很先进的前道光刻机,但想要量产的时候,就无法从国外买到零件了。

最终光刻机量产遥遥无期。

等到能量产的时候,已经是落后了。

如果是一家其他企业,早就是因此破产。

还好申城微电是国企,有财政资金的支持。

但申城微电也不得不转型去做后道光刻机,做得还不错,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这一世,有了渝州微电之后,申城微电自然就没有了。

光刻机研发的人才,在国内并不算多。

都被渝州微电给一网打尽了。

并且,还在和高校进行合作培养新的人才。

想要成功,人才是必须得要足够多的。

陈元庆反正就想得很清楚,一百个人搞不定,直接就一千。

渝州微电在今年,新招了数百名研发人员入职。

研发人员人数已经突破5000人。

陈元庆:“我们必须得要做好准备。不仅仅是我们自身要做好准备,我们的供应商,也是一样。”

“不能够说一味的扩大产能,在质量上面,也是得要给严格进行把持。”

“让各家企业,该是招技术工人,就赶紧招起来。新人也赶紧进行培训,别到时候机器等人。”

工人培训除了各家企业自己进行之外,还有就是通过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技术学校并不那么的令人满意,但好歹在各县都有建立。

北辰集团联合渝州各家企业,在市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一所进行技术工人等级认证的非官方机构。

技术工人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又是细分为8个小级。

1到3级为初级工,4到6级为中级工,7到8级为高级工。

再是往上,就是工程师了。

并且,技术工人等级认证不仅仅只是生产工人群体,其他工种也是进行了认证。

比如说建筑工人、装修工人、焊工、修理工等。

渝州这边还是规定了,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必须得要持证上岗。

也就是说,没有证的人,不准从事相关工作。

还未考证的学徒工,需要在中级工以上人士的带领下作业。

如此规定,除了是为了建立行业规范之外,还有就是形成全社会尊重技术的共识。

而且,在收费上面,中高级工都是会比初级工要高上不少。

但大家还真的愿意去找中高级工来干事。

以前的时候,找来的人水平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也不知道的。

现在就有一个很量化的衡量标准。

技术工人在渝州的收入可相当不错,养活一家老小是没有任何问题。

工业在渝州经济当中占据绝对的大头,渝州虽然在积极扶持发展第三产业,但工业依旧是重中之重,是要一直坚持的核心产业。

陈元庆目光看向北辰机床的总经理:“接下来,全国各行各业都会进行产能的提升。北辰机床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会,在扩大市场的基础上,完成在技术上面的自我升级和革新。”

机床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从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往智能机床方向进行发展。

智能机床是在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

1980年代,大漂亮提出研究发展“适应控制“机床。

但由于许多很多技术环节不成熟,虽有各种试验,但进展较慢。

陈元庆没有见过智能机床,但一些概念,还是知道的。

而且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床出现的条件已经成熟。

北辰机床在智能机床上面的研究,自然也是在进行推进。

当然了,是在数控机床的基础上面去实现智能机床。

比如说现在北辰机床的数控机床已经成功的应用了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补偿等技术。

在加工过程当中,不需要人去调整,机床自己来调整,保证加工的精度。

陈元庆口中的革新,就是智能机床!

北辰机床投入了不少资金在研发智能机床的事情,并不算是什么秘密。

在北辰集团属于是公开的事项。

但是,大家对于智能机床的态度,就比较暧昧。

既然是陈元庆交待下来要研发的,那么大家自然是支持的。

可心里面,还是有着些犹疑的。

毕竟现在北辰机床的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已经是能够满足需求了。

需求决定供给!

现在已经满足需求了,那么对于智能机床的需求就并不高。

毕竟,智能机床的价格,肯定就会相当贵。

智能机床实现的那些功能,直接招上些人解决,反而更加划算。

毕竟,华国的工人工资是真的不高。

陈元庆对此自然也是很清楚,上一世国内排名第一的机床企业在智能机床上面投入巨资研发,但成功之后市场接受度不高。

对于企业来讲,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

举全企之力研发出来的产品打不开市场,那投入的研发资金不就直接成为了沉淀资金,无法变现收回来。

而因为之前将期望全都寄托在这个产品上面,又是耽误了其他产品的研发。

在市场上出现溃败的情形。

为了不出现这样的情况,北辰机床在研发智能机床的同时,也是将智能机床上的一些技术拿到数控机床上进行使用。

持续保持自身数控机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