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关于这场资格选拔,陆霄的自信(1 / 1)

加入書籤

这次去往上玄京,就不像去西南边境。

昭阳城的那场比试,陆霄和钟南两个人,直接轻装上阵。

但这次去往上玄京,山南武府的队伍足有百人。

除了陆霄之外,还有两位弟子得到了推荐。

一起去参加十二国大比的资格选拔。

从这阵仗,就能看出十二国大比,在大夏的重要性。

这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比试,是这方天地下,主要国家国力的展示。

对内,亦是五家武府展示自身价值的具体体现。

山南武府常年没有弟子能参加十二国大比,在朝廷看来,就是明显掉队了。

此行一共六十人,山南武府却一个名额都拿不到,脸上肯定是无光的。

这一次派出三名弟子参加选拔,山南武府已经是推出了三名最有希望的弟子。

不再像往年那样,派出十余位,结果全员落败。

至于其他同行的弟子,那都是前去观摩比试的,去看看大夏的顶尖弟子们,都到了什么位置。

山南武府的队伍中,武府的先生们只有四位。

大概是以前去京城,结果都有些丢脸。

所以愿意跟着去上玄京的执教先生很少,都是能推掉就推掉。

至于领队,则是山南武府的副府主。

俞峰倒是想去瞧瞧,但没有府主跟着前去的传统。

其他四座武府的府主都没来,他一个人去了,有些自降身份的感觉。

随行的副府主,其实比以前要有信心不少。

陆霄来到山南武府之后,一直给予他们惊喜。

再者说,都能和孟辛雪打平了,再差能有多差?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陆霄肯定会被孟辛雪针对,被她为难。

闯不过去,这十二国大比多半就去不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山南武府的高层们眼里,陆霄绝对是有这份能耐的。

没有孟辛雪的话,这资格基本上是必定到手。

只是世间之事,总是没有那么如意。

路途之中,陆霄没有再继续修行。

大队伍都是以车马队前行的,陆霄坐在马车里面,仔细对自身实力进行回顾。

上一次和孟辛雪交手,陆霄感觉最为乏力的一点,在于自己的身法实力。

《灵风步》在精炼之后,也算是能够跟得上孟辛雪的身形。

但《灵风步》,也就是能稍稍跟上。

给予她的压力远不够。

自己所习枪法,本就要沉稳一些,需要强大的身法辅助。

眼下有了《白龙游》这套身法,陆霄自信在武技招式上,不会落了下风。

除此之外,自己的武道境界进步神速。

秋日盛会时,不过是化海境小成。

如今的自己,亦是化海境圆满。

孟辛雪即便是晋升灵胎境,陆霄亦是有信心应对她。

陆霄其实仔细想过一个问题,自己的武道境界提升太快,会不会被人怀疑些什么。

但后面和钟南先生交谈之后,陆霄感觉自己多虑了。

一直和自己走得这么近的钟南先生,他都觉得自己是在藏拙。

除了藏拙,钟南先生还说陆霄是厚积薄发......

化海境的快速提升,大家还是能理解,能接受的。

世间提升快速的,陆霄也不是第一个。

只有晋升灵胎境后,武道境界还能几个月一提,那才会震惊世间。

陆霄知道,旁人对于这一次资格选拔比试,都觉得自己希望不大。

但在陆霄这里,这次没有那么多的担心。

相比起秋日盛会时,自己心里是有底的。

上一次第一次与孟辛雪交手,反倒是了解的不够,有些拿不准。

知道她大体是个什么位置,她有多少提升都无妨了。

自己修行《太初无相经》,这种橙色功法还经过了精炼。

《焚炎枪诀》和《山河枪》,精炼之后亦是不可能比她修行的武技差。

再加上天凛仙人传承给自己的体魄,还有那半枚阴阳果的提升。

陆霄相信自己的实力,应该已经胜过孟辛雪。

孟辛雪在大夏名声不小,更是被誉为剑道第一天才。

旁人眼中,肯定不信自己能胜她。

但陆霄的自我认知里,对此很有信心。

孟家这对兄妹,自己虽然没有见识过孟辛辰的真实实力。

但他这位妹妹,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

或许她剑道是有天赋,但武道实力并不是单纯看剑道上的天赋潜力。

路途之中,钟南先生和陆霄又聊了很多关于选拔比试的事情。

言谈之中,陆霄才发现陆霄有些误会。

陆霄一直以为十二国大比,派出的都是大夏的天骄。

毕竟是代表国家出战,自是选择最优的那些弟子前去。

但事实上,陆霄想错了。

“很多年前确实是这样,去参加十二国大比的,都是大夏最顶尖的天骄。

但后面出了一些事,王室有意要压宗门的势力。

再加上十二国大比之后,还有比较珍贵的历练机会。

自然是想给到自己这一方的人......”

钟南先生的解释比较清晰,直接点出其中的利益关系,陆霄也就明白了。

所以这资格选拔,不会有宗门的弟子前来参加。

会不会来观摩,那倒是说不准。

陆霄还有些好奇朝廷和宗门的关系,和钟南先生多聊了聊。

大夏立国,是皇室与诸多宗门的协力。

立国之后,朝廷和宗门的关系,有些接近于另一种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名义上,朝廷是最高位的统治者。

可实际上,大夏的宗门能给到很多的限制,制约朝廷的权力。

朝廷做出的安排,还是很大程度考虑宗门的利益。

所以接下来的几千年,大夏的朝廷都在致力于削弱宗门的能量。

现在的九星宫和玄衡宗,都不是当初立国时的大宗门。

朝廷在大夏,权力也比以前强大的多。

当前的宗门,只能是大夏的一方势力,是拥护于朝廷的一方强大势力。

大宗门虽然也有不小的能量,但早已不是当年,能够抗衡整个朝廷的存在。

当然,玄衡宗和九星宫这样的大宗门,在大夏的能量依旧不小。

明面上和朝廷关系融洽,但朝廷还是在很多方面,限制着宗门不停的做大,防止不受控制的壮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