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永昌郡蛮人异动?蛮人并非一个整体!(1 / 1)

加入書籤

就在二人刚刚返回大帐的时候。

大帐外的雪花如撕碎的棉絮般越飘越密集。

朔风卷着雪粒子,不断地拍打在帷幕上,发出沉闷如鼓点的噼啪声。

就在这时。

王越猛地掀开大帐布帘,冻硬的布帘与他甲胄摩擦时发出吱呀声响,肩头凝结的雪壳如碎玉般簌簌掉落。

王越行了一礼,急声道:“陛下,永昌郡蛮人也有异动的迹象,其零散的侦查人员已经进入了越巂郡!”

急声奏报间,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雾团。

“永昌郡?”刘宏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低沉的声线里裹着一丝疑惑。

随后转向贾诩,目光带着探询:“文和,可知这永昌郡蛮人情况?”

刘宏这些天并没有过多关注永昌郡的蛮人,永昌郡这群蛮人近些年还算是平静,没有大规模劫掠情况的发生,他在奏报上时常得知,益州南四郡蛮人反叛的消息。

如今经过王越这一提醒,他却发现,“蛮人”是一个概念词,并不是指的同一个人群。

跟北面的匈奴,鲜卑,乌桓还有所不同。

匈奴,鲜卑,乌桓,这些是大异族群体,而蛮人更像这些群体中的独立部落。

但差距就是匈奴这些有统一的领导层,其战争时期各个小部落都会集中到一起行动,即使远距离的也会有消息通知。

而蛮人则不同,他们没有统一的权力层和相互联系的渠道。

各个部落均有非常高的独立自主权。

听到刘宏的询问,贾诩略微的摇了摇头,他是西北人,对西南的情况知之甚少,甚至比刘宏所知还要少。

但仍是从王越奏报的事情中,敏锐的抓住一丝情况。

随后眉头微蹙,沉声道:“陛下,臣对永昌郡蛮人情况的具体事情也不甚了解。”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但从王将军奏报来看,进攻犍为郡的蛮人,是由牂牁郡内蛮人组成的,早在汉升出兵前夕,牂牁郡内蛮人就在集结大部队!”

“而今天,永昌郡的蛮人才有一些异动,并派人进入越巂郡。”

“臣觉得,这两个群体的蛮人,并不是统一指挥的蛮族部落。”

“兴许,永昌郡的蛮人,见犍为郡发生战事,想趁机进入越巂郡捞些好处。”

贾诩分析对了一部分,永昌郡的蛮人,有一部分自行组织进入越巂郡想捞取好处。

但由孟康领导的几个小部落合成的整体,还在永昌郡内准备,并没有想要大规模进入越巂郡。

孟康不是傻子,他不相信雍泽,益州郡太守雍泽,越嶲郡太守朱诚,牂牁郡太守高恺,这三人。

之所以答应雍泽搅乱益州,是因为拿了雍泽的粮食。

况且他也不确定,这大汉皇帝究竟是否会妥协.......

孟康的出发点,只是想依附他的几个小部落在这个冬天能安稳的吃饱肚子,不被冻死,仅此而已。

但在永昌境内其他的较大一些蛮族,跟他只是合作关系,并不会直接听从他的领导,他也没有办法....

由于犍为郡的消息传回,那些规模较大的部落听闻后,就在蠢蠢欲动,但还算有理智,没有当出头鸟。

但如今看到进入犍为郡的益州东南蛮人获得了大量好处,终于忍不住了。

他们派人进入越嶲郡,看看其是否有埋伏,要是没有埋伏,他们将会越过越嶲郡和蜀郡属国,直接劫掠更为富庶的蜀郡。

刘宏听闻贾诩的话,微微颔首,这观点与他的不谋而合。

随后,刘宏想着这永昌郡的蛮人异动的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

片刻后,刘宏突然站在原地,开口命令道:“叫刘虞过来!”

“诺”守在帐外的军士,听到刘宏突然的命令,连忙回复。

话罢,便不顾风雪,前去传刘虞觐见。

在士兵走后,其在帐外的脚印,被风雪很快就掩埋了。

只剩下微弱的痕迹,能看出来这个位置,在刚才不久,似乎有人在此驻足过。

在刘宏下达完命令,紧了紧衣服,自顾自的走到了主位,缓缓而坐。

在刘宏走向主位的同时,贾诩也走向了火炉,熟练的往炉中添了些柴,想让其燃烧的更旺些。

但袅袅燃烧的旺火,却没有驱散,这益州的寒冷。

.....

不一会,风雪更紧了。

正在准备军粮的刘虞,得到了士兵的传召通报,便匆匆赶来中军大帐,其肩头覆盖了更厚的雪花....

踩着雪印的刘虞,匆忙的行了一礼。

而刘宏看刘虞进帐,没有等刘虞行完礼,便抬手制止,随后轻声道:“伯安,在军中不必讲究这些凡礼!”

刘虞听到刘宏的话,面露一笑,拱了拱手,回应道:“诺!”

“伯安,朕急诏汝前来,是为了永昌郡蛮人一事!”刘宏身坐主位,手掌轻抚座椅,开门见山的说起永昌一事。

话音未落,又补充道:“主要是永昌郡内的蛮人部落区分和在当下的形势。”

刘宏怕刘虞讲起这些蛮人的历史,一步一步的说。

而他现在没有那些心思,听刘虞的讲课,所以又提醒了刘虞一句重点。

在刘宏刚询问完,身边的贾诩,伸出右臂,对着刘虞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以示刘虞入座细说。

刘虞见状看了一眼刘宏,只见刘宏也在暗暗点头,随后抱拳回了一礼,便落座于偏位。

缓缓开口道:“臣得知,永昌郡内有大小蛮族部落十几个,其中几个小部落是依附于永昌太守孟康。”

刘虞在上任初期,就开始逐步了解,益州十二郡的太守,只不过汉中一郡,被刘宏直管了,他就没有再细了解。

除此之外,均在明面上调查的非常细致。

正常情况下,大汉州刺史只是有六百石,对两千石的太守,只有监察职权,但如今朝廷控制力不足,一州之刺,就隐隐的成为了一州的实际掌权者。

所以刘虞也是按照当下的惯例,开始行事罢了!

听到刘虞说永昌郡内的有几个小部落依附于永昌太守孟康,刘宏双眼微眯,目光锐利的看向刘虞。

随后厉声道:“伯安的意思是孟康在养寇自重?”

刘宏清楚的知道,大汉现如今的朝廷,对抵抗控制力薄弱,尤其是边疆的郡县。

大部分都存在这种事情,只不过有轻有重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