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用兵前的谨慎,蛮人反常般的下山劫掠(1 / 1)

加入書籤

赵云环顾一周,暮色已如墨汁般晕染开天际,残阳的余晖正恋恋不舍地从远山棱线上褪去。

并未见任何异动,沉声道:“将士们,在城外就地扎营!”

“诺!”身旁亲兵抱拳应和,甲胄碰撞声清脆利落,快步奔向各处传递军令。

严颜见战场已经打扫的差不多了,赵云又传下扎营的命令。

遂步上前,眼中满是恳切:“城内还算安稳,尚未被波及,还请赵云进城一叙!”

说罢微微倾身,目光灼灼地望着赵云。

赵云沉默了一会,指尖捻了捻缰绳,面带微笑回礼道:“多谢,严县君好意,吾等就地驻守在城外了,以防再有贼人前来偷袭!”

他望着暮色中模糊的城郭轮廓暗自思忖:“现如今情况不明,虽然这些贼寇已经被诛杀大半。”

“但仍然保不齐还有其他势力的贼寇,况且与这个临江县令严颜并不熟悉,贸然进入不好预测。”

“还是谨慎的留在城外扎营为好。”

严颜见赵云态度坚决,便不再强求,深深一揖后转身回城.....

翌日清晨。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巴郡大地,祥和的白云在空中飘着。

空气中残留的血腥味,与城外大坑里层层叠叠的尸体,无一不彰显着此处发生过一场大战。

赵云在采纳了严颜的计策后,开始命令麾下骑兵,分批次在山下巡视。

发现贼人下山,就地格杀。

而在临时大营驻地的赵云,此时正在写着战报。

将巴郡平都县和临江县发生的事情,送往成都,禀告给刘宏。

同时也将临江县令严颜所在临江抵抗一事,也一同上奏......

就在临江战事尘埃落定的同时.....

......

黄忠所部的鹰扬卫,也进入了僰道驻守.....

他并未急于对蛮人用兵,只是在驻地耐心等待消息。

早在他还没有进驻僰道的时候,就向犍为,犍为蜀国,牂牁郡等地派出大量的探马。

在离开蜀郡的途中,他就仔仔细细琢磨了一下此事。

他发现此事透着诡异。,暗自思忖道:“按正常道理来说,南四郡的太守不应该集体失声。”

“等蛮人攻入了犍为,才发现这波蛮人。”

“并且时间点也不对。”

“即使蛮人劫掠,也应该在秋收之前下山劫掠。”

“而不是等秋收完毕,新粮入库后,才下山....”

所以为了大军的安全,也不得不让他慎之又慎。

若贸然进入,万一受到了前后合围,自己送命事小,这一万五千大军覆灭,才是动摇根基的大事。

他作为皇权集团的核心武将,自然是知晓了一些条条道道....

就在这时。

帐外突然出现马匹的嘶鸣声。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声疾呼。

“报——”

归来的探马麻利的翻下马背,顺势掀开帐帘,在抬起手时,肩头还丝丝渗出血迹。

声音因急促呼吸而断断续续。

黄忠见状快步上前,扶住他的胳膊:“讲!”

“启禀将军,小人探查在南广一带有大量的蛮族兵马,在分散掠夺百姓,而对豪强大族的坞堡,却是纷纷避开....”

探马便喘着粗气,口齿伶俐的回答道。

“本将知道了,汝且下去好生养伤。”

“谢将军!”

探马同时行了一礼,缓步退出大帐。

帐内复归寂静,黄忠盯着地图上的南广位置。

黄忠暗自思忖到:“以蛮人的兵马,对于小小的豪强坞堡,属于即可攻溃。”

“如今为何避让?”

这其中的古怪,像一团迷雾,让他越发觉得此事不简单。

实际上探马看到的兵马属实不少,但真正的蛮人只有一小部分是,大部分属于南四郡豪强自己的私兵。

正沉思间,帐外亲兵又来禀报:“启禀将军,犍为太守刘晋拜见!”

“刘晋?”

黄忠听到这个有点陌生的名字,微微一怔,随后吩咐道:“请!”

人还未到大帐,焦急的声音已先传入帐中。

“将军,还请将军发兵支援南广!”

声音渐落,一个身形消瘦的白发老者,掀开帐帘,进入了大帐中。

“刘府君,莫急!”

黄忠快步上前,伸手扶住他,引至案前落座。

“唉——”

“这——”

被黄忠扶着的刘晋,一脸茫然的看着黄忠。

随后不情愿的坐在了位置上....

他觉得现在就应该立刻发兵南广....

随后长叹一声:“唉!”

“将军,南广百姓受到蛮人荼毒,还望请将军早日发兵。”

说完重重行了一个叩拜大礼。

黄忠见状,一个箭步上前,便将刘晋扶了起来。

“刘府君,某岂能敢受如此大礼.....”

将刘晋扶起来后,又安慰的说道:“刘府君,过滤了,忠是要发兵南广,但还有一些事,想要问询刘府君。”

“还请刘府君不吝赐教!”

刘晋连忙应道,眼中闪过一丝焦急。

“黄将军,欲要问询何事?”

“老夫一定知无不言!”

黄忠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刘晋苍老的面庞上:“刘府君可知近些年来,蛮人有多少次进犯犍为的事情发生?”

他是要确定一下犍为是频繁遭受到袭击,还是多年来头一次。

要是市场遭受到袭击,那么此事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怪异之处。

要是极为罕见,就代表着这群蛮人是跟南四郡的某些人,有着关联。

要是没有关联,就不可能的长驱直入犍为,更不可能在这不合时宜的情况下进行劫掠.....

“这.....”

刘晋一时语塞,这件事他还真没有仔细想过。

随即捋着胡须,仔仔细细回想着这些年的事。

过了一会,拱手道:“不瞒将军,本官在此任上只有一年有,但在家赋闲多年,也从未听过蛮人进攻犍为郡的消息。”

“大多都是在牂牁郡,秋收之前发生劫掠。”

“但都是小规模抢粮食为主,并不会大规模的攻城占地....”

刘晋是刘虞任益州刺史后,才上任的犍为太守,他与刘虞早年相识。

而刘虞觉得他品行,才能均可,这才向朝廷举荐....

而朝廷的司徒府,本想阻拦留中不发,但不知刘虞此举是否是刘宏的意思,司徒府想来想去,还是准许了举荐。

黄忠微微颔首道:“这就对了,现如今秋收已过,为何这蛮人却出来大规模劫掠?”

“并且还绕过了边郡,直打腹地,他们就不怕被前后夹击,被消灭在犍为吗?”

“这.......”

黄忠这么一解释,刘晋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如今却如黄忠所说,极为的不合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