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场试探(1 / 1)
这是一场试探,众人心知肚明。
故意而为,目的是试探各部队对于联军司令部的服从性,但是越级指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苏方内部某些别有用人之辈,对于抗联军队的试探。
事实上苏方对于想要直接把东北的抗日游击队控制在自己手中的想法一直存在,但都遭到抗联内部的反驳和明确拒绝,政治上的小事,都是一件大事。
几位首长商议片刻,将顾承宗叫来,打算彻底摊牌。
步入屋内,顾承宗就感受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氛围。
“顾承宗同志,有话不妨直说,比如是受到谁的指使,如果这件事无法得到解决,我们抗联会终止合作事宜,将联络员全部护送回苏方境内。”张兰生书记直言了当。
“这只是一场误会,何必如此?”
“只是一场误会吗?”
一向脾气火爆的赵尚志大手一挥:“从哪儿来滚哪儿去,老子不伺候你们,没有你们苏方的支持,我们抗联照样抗击日寇!”
“这是你们的内部决定?”顾承宗问。
“对。”
作为北满地官员的张兰生义正言辞道:“原则性问题,不容染指。”
感受到众人的坚决,甚至要遣返各部队内的联络员,此时的顾承宗感受到压力,这件事非同小可。而且他打探到关内似乎已经派人来到抗联,若是事件闹到关内中央,很难收场。
莫斯科方面对于抗联的结论也未曾有一个明确答复,但想要完全掌握东北境内的抗联军队,这无疑会遭到某些大人物的反对,极有可能产生震动。
顾承宗脸色极为难看:“我保证以后不会出现类似事件,但还请诸位放下成见,当务之急是应对日军的围剿。”
“这能放下吗?”赵尚志站起身吼叫道。
“那你们想怎么做,真的把联络人员送回去,让好不容易结下的友谊破碎?”顾承宗反驳道。
“问题的根源不在我们,是你们,某些别有用心之辈!”
······
当天色大亮时。
安邦河畔的帐篷里,陆北召开直属团的连以上干部会议。
陆北指着地图说:“我们虽然打赢一场仗,但无法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也暴露自身的情况。这里我也要向大家泼一个冷水,击溃一个团听起来很大的胜利,但其战略价值微乎其微。
上级的命令是吸引日伪军主力,而我们远远无法达到,任务并没有完成。”
“那就再打一仗,彻底把日伪军主力吸引而来。”张威山胸有成竹,对此很乐观。
“可是该选择何地的敌军呢?”老侯问。
吕三思建议道:“要不然去回头打一下伪军混成十六旅,他们有一个团就在后面游荡,我们若是调转回头,敌人必然惊慌失措。”
“我们能有把握歼灭其一半兵力吗?”陆北问。
“这个~~~”
环视众人,陆北说:“我觉得不能,首先是击溃护路军团的事情,已经让对方有所准备。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击溃对方,桦川县内的敌军会快速增援,届时我们该如何?
所以我的建议是往西,前往富锦地区,主动拉长纵深,让我军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不然富锦地区敌军袭来,极容易对我军进行两面包夹之势。”
商议片刻,众人选择执行陆北的命令,他是前敌总指挥,说这些只不过是让全团指战员了解情况。
陆北从帐篷里走出来,外面飘荡着鹅毛大雪。
“看样子,今年这冬天难熬喽。”吕三思把帽子两侧的护耳放下。
“这不都是下雪吗?”
吕三思摇摇头:“你才来东北多久,我都住了一辈子了,今年的大雪比往年更为早。昨晚在刮烟泡子,知道什么是烟泡子吗?”
“暴风雪?”
“对。”
下大雪可不是什么好事,还是早来的大雪。可以预见日伪军的讨伐将要进入高潮阶段,大雪会让抗联部队留下足迹,敌军能够从容不迫在平原地带追击。
战士们聚在一起用餐,等用餐过后,陆北下令开拔。
上级又补充了一封电文,宣称之前联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是缺乏情报下的考虑不周,肯定陆北所汇报的日伪军进攻情报,暂时不向东面转移,而是寻找时机,再徐徐图之。
真的是情报传递不到位所致吗?
陆北很疑惑,如此时局,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
将种种疑惑暂且埋入心中,陆北现在的任务是吸引日伪军主力,将日伪军主力吸引到桦川一带。只有将日伪军主力都吸引过来,抗联各部队才能在夹缝中寻找到突围机会。
充分调动日伪军兵力,让他们自己打破自己布下的口袋阵。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联军司令部的命令没有错,让陆北率部再打一个胜仗,只有歼灭一支敌军,才能让敌人指挥官相信,桦川地区活动的抗联是主力部队。
大雪满天,队伍行军速度比以往慢了一大截。
继续向东,往富锦地区行进,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出现山丘。
“总指挥,前面是锦山,过了锦山就到富锦地区了。”老侯骑马赶来汇报。
见天色已晚,陆北需要让战士们保存体力,为接下来的突围做准备。
“前往锦山,这里是平原地区,一旦日伪军追击而来,咱们没办法野战。”
“是!”
陆北叮嘱道:“不要贸然进入,先侦察。千里平原,就只有锦山一片制高点,又靠近锦山镇,需要慎重。”
“是!”
坐在马背上的老侯敬了一个礼,拉起缰绳率领骑兵斥候前出侦察。
此时的陆北也是忧心忡忡,伪军方面虽然大肆出动,但缺乏明确情报支撑,战意低下。可日军就不同了,之前一直在按兵不动,可以说是休养生息,等待战机。
一旦得到明确情报,必然如同蛰伏的毒蛇一样,狠狠咬上一口。日军是本着一战定乾坤的想法去的,之前一直固守公路交通要点,导致抗联部队难以转移,甭管抗联和伪军打的如何,都在日军圈定的格斗场。
让伪军四处出击寻找抗联主力,自己则按兵不动,以待天时。不动则已,动如雷震。不怕敌人贸然出动,陆北甚至乐于见到日军下乡,他就能够充分获得日军信息,寻找突破点。
陆北恨不能抽第四师团指挥官几巴掌,你们这样的战法,是TMD猖狂的日本鬼子吗?
后世种种传言,声称第四师团是商贩师团,可序列编制如此名列前茅的师团,必然不是泛泛之辈,对方显然深度研究过抗联的作战风格。
第四师团并非无能滑稽之辈,而是从不打无把握之战,一支精锐野战师团。
······
直到夜色降临,距离锦山不过两三公里。
前方忽传,锦山西侧有敌军驻防。
陆北对此倒不是如何惊讶,只要敌军指挥官脑子没问题,肯定会先占领锦山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