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孩儿不孝!(1 / 1)
秋日最后的暖阳下。
前沟窝棚的老百姓在抗联的撑腰下,鼓起胆子去认人,经过群众确认,这些人的确是为祸四方的土匪绺子,杀人越货、祸害妇女。
捂着裤腿的土匪头子骂骂咧咧:“狗日的,都反了天是吧!”
“闭嘴!”
话音未落,战士包广抬腿就是一脚踩在对方伤口上。
陆北喊道:“我们收到群众的求助,称这里有一伙土匪肆虐为祸乡里,特来此地剿匪。请大家不要害怕,有我们抗联给乡亲们做主,有什么冤屈都说出来。”
闻讯,群众们无不义愤填膺,诉说这伙土匪的血债。
有了群众的指认罪行,那后面就简单了,阿克察·都安找村里的老百姓借了口铡刀,是用来铡牲畜草料的铡刀,放在村口的石碾子上。
“都砍了。”
“是!”
那名土匪头子还在喋喋不休叫嚣着:“你们TMD抗联都是一群疯子,老子关你们什么事,闲着没事去打日本人啊,找我干嘛?”
“谁让你欺负老百姓,告诉你!”
陆北举起马鞭道:“甭管什么人,只要跟老百姓过不去,就是跟我们抗联过不去。甭说你们几个土匪,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都得挨我们抗联的枪子儿!
日本人,日本人算个屁,他们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这会儿没空惦记老子们。”
“疯子,抗联是一帮疯子,就会欺负人。”那人还在乱叫。
“欺负人咋了,我们就只会欺负日本人、汉奸和土匪。”
那人被推上铡刀,随着猛地一拉铡刀,人头顿时落地。
“好!”
“好~~~”
围观的群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纷纷为抗联的主持公道,为民除害感到兴奋。
解决完土匪,村里的老百姓也认可抗联,这年头给老百姓撑腰的军队不说屈指可数,也是压根儿没有。日本人的大缺大德,伪军们的不当人,汉奸欺软怕硬,土匪为祸乡里。
只需稍微比较一下,就能够看明白谁是真正为了老百姓的。
群众们极为热情,纷纷献上食物款待抗联部队,战士们羞红脸推辞,谁也不愿意拿老百姓送来的吃喝。
老侯在当地村民的带路下,来到土匪住的地方,在里面寻到几百斤抢来的粮食,还有一部分财物。让村里的老百姓报数认领,如果是群众的便还回去,其他的冲做军费。
“拿啊,大家伙咋都不动手。”
“都拿上,这是我们一点心意,别看不上眼。”
“你们为什么都不拿?”
村里的老百姓举着煮熟的苞米、土豆,面对战士们的婉拒感到不可思议。
“老乡,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名年轻的战士向老乡们解释。
“啥针线,要针线?”
不知该如何向他们解释,战士们从兜里取出自己的食物,只能当着他们的面吃掉。
陆北没向村里的老百姓要求购买冬衣,他们很多人都衣不蔽体,也没有要求采购一些粮食。这个村里的老百姓日子很难,还是不要过多向他们索求为好。
忽然。
一位妇人驮着一个嘴里流口水的半大小子闯人群,二话不说就开始撒泼打滚。
“我的老天爷啊,这让我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啊,没活路啦!
把我娘俩儿也给杀了,杀人啦!”
周围几名群众冲过来,连打带拽想要把妇人和那个流口水的半大小子给带走,似乎不想让抗联的人瞧见,这是很丢人的事情。
“根子家的,你嚷嚷啥。”
村里颇有威望的老者焦急喊道:“把这个丢人现眼的货拽走,忒丢人,丢人丢大发了。”
“等等。”
陆北握着马鞭走来:“这是怎么回事儿?”
“军爷您别掺和,这俺们自己的事儿,说起来丢人。”老头拦住陆北。
“不许打人,把人给我放下!”
随着一声呵斥,几名战士冲上去,将那对孤儿寡母给救下。
“要死人了,没活路,把我也给杀了吧!”
陆北走过去,看见撒泼打滚的妇人,后者拉着一个半大小子,从男孩面相上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唐氏儿。驻足看了眼,陆北吩咐阿克察从缴获的土匪粮食里,搬来一袋子送给娘俩儿。
一袋子粮食落在眼前,振起灰尘,妇人死死抱住自己的儿子,眼神怪异看向周围目露怜悯的战士们,她有些受不住这样的目光。
“大姐,家里断炊了是吧,拿回去好好过日子。”阿克察蹲下来温声说。
“给我的?”
“以后不要这样,坏人很多的。”
得到准确答复后,妇人脸上滑落泪痕,怀中的男孩歪着头,看见一袋子粮食后便开始傻笑。
真诚永远都是必杀技,对于良心未泯的人来说,将心比心之下,他们会恨不得掏出心窝子给你看。在众人的目光下,妇人卖力扛起粮食,牵着自己痴傻的孩子,生怕抗联返回似的飞速跑回家。
陆北找那名貌似有些威望的老头,向他询问叶家窝棚的事情。
“叶家窝棚,那家伙围墙修的三丈高,好几十条枪。”
“具体在什么位置?”
老头抬手指向:“往东三十里地,就在通肯河边上有个大屯。你们是抗联,去年叶家窝棚治安团打死你们好些人,没死的都给砍了脑袋,是去报仇呗?”
“嗯。”陆北没有避讳。
“啥时候,我给军爷找个带路的。”
“多谢。”
老头摆摆手:“军爷说这话就客气了,日本人没一个好东西,叶家窝棚也是给他们当狗腿子,没少祸害我们村儿。我闺女前年刚满十五岁,就被叶家的人祸害。
关了大半年,挺着大肚子跑河里吃了冷水死了,他们不是人。”
老头给找了一个后生,是他儿子,叫杨夏生,今年二十岁。杨老头一生养了两子三女,就活了一儿一女,女儿被汉奸地主祸害死,只剩下这一个儿子。
听闻抗联要找叶家窝棚治安团汉奸的麻烦,杨夏生很激动。
“给我一把枪,我要杀了那群畜生!”
看着杨夏生,陆北不由地想起一个人,大松屯的孙树,对方如今在萝北地区从事农会活动,也不知道现在如何。杨夏生现在这幅模样,与当初孙树别无二致,都是满脑子想报仇。
“不行,我们抗联的武器只配发自己人。”陆北说。
杨夏生回头看了眼老父亲,随即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给磕起头来。
“儿子不孝,不能给您养老送终了,三妹这仇我得报。
爹,三妹不能白白这样死啊!”
杨老头没做声,显然不想让唯一一个独子离开。
对此,陆北也只能爱莫能助:“好好赡养父亲,我们抗联会为你家妹子报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