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继续西征?(1 / 1)
善于总结经验,互相分享进步,是刻在这支军队骨子里的。
各支队代表都踊跃发言,说出总结经验和建议,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努力开创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这并非虚言,而是实打实所存在的。
以往陆北觉得以前那些会议都是扯淡,可当加入抗联后,也知晓每一次总结会议都代表一次进步,这就塑造出全体指战员乐于开会,三五一群凑在一起谈论,是奔着进步去的。
李兆林主任对于各支队代表提出的意见做出答复,努力维持着部队的整体性进步,作为一位领导者,他无疑是合格且优秀的。
随后,李兆林说起关于远东军、蒙军与日寇之间在诺门罕地区的武装冲突事件。
“根据苏方的通报,日寇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团搜索队在哈拉哈河地区发起攻击,两军于哈拉哈河对峙,并且根据苏军空军侦查汇报,从海拉尔不断有日军增援前往哈拉哈河,苏方也增派一个坦克旅、一个摩托化步兵师。
双方极有可能在哈拉哈河地区展开大战,如果苏日两国爆发战争,那对于咱们抗联是极为有利的,很快在东北地区将会掀起一场新的斗争高潮!”
李兆林继续说:“根据东北抗日联军与远东军所签订的互助条约,我们抗联也需要为支援诺门罕冲突提供帮助。
地委命令我西北指挥部对于敌人的后勤运输设施据点,要给予沉重打击。
对于敌人的动向,要获悉明确,特别是黑河、孙吴边境一带的日军重兵,目前东北各地日寇都处于观望状态,随时可以因为诺门罕冲突的扩大而转向全面作战。”
虽然听闻过一些风声,但最新情报已经确认,这会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有可能是东北光复的曙光,在坚持这么多年后,第一次能够瞧见光复的可能。
还没等众人高兴劲儿头过去,李兆林又给他们泼冷水。
关于苏日两国的边境冲突问题,早在两年前,陆北便和他有过讨论。
“根据我个人推断,以及许多同志的预设导向和国际整体局势走向判断,这场苏日之间的军事冲突不会扩大,保留有限度的局部激烈战争。”
“啊?”
“哈?”
“啥?”
此言一出,立马就激起千层浪。
在场的很多同志都不解,从现有情况来看,苏日两国随时会爆发全面战争,无论是张鼓峰事件,还是存在于东北境内的小规模边境冲突一直没有停下过,现在双方囤积重兵在诺门罕地区,不可能说虎头蛇尾的结束。
见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兆林开始向大家分析,用的是之前陆北和他讨论苏日之间冲突时的各种因素,首先苏俄是一个庞大的国度,其主要人口和经济重点在于欧陆地区,而非远东。
同时在1938年九月末,英法与德国签署让苏俄无法接受绥靖条约《慕尼黑协议》,彻底将欧陆的安全问题抛给苏俄,导致苏俄的主要力量必须在西方,而非远东地区。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军事武力扩张,苏方是无法应对西方和远东两个致命军事威胁。
李兆林相当明智的结合苏方对于抗联的态度,从之前的爱答不理,再到如今的宽容,全面接受抗联所坚定的底线问题,尽力对抗联进行援助。
这些都是迫于东西两线压力所导致的,从目前来看,苏方是无法接受两线作战的,远东利益在欧陆利益面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讨论和分析,众人接受李兆林主任的推测。
参谋长冯志刚感慨道:“是啊,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与全世界的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咱们也需要站高点,才能俯瞰整个世界。”
“的确。”王贵点点头。
陆北说:“世界大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整个局势,咱们东北的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如果对问题的看法不放大,那就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所谓走一步看三步,如今借着诺门罕冲突事件,第一步是配合苏方对日寇后方进行袭扰,尽力获得日军的军事部署,为诺门罕冲突提供帮助。
第二步该如何走,第三步又该如何?
“向西!”
冯志刚环视众人说道:“继续向西,沿兴安盟南下前往热河!”
“热河?”
众人的表情从惊讶再到兴奋,随后转入决绝之色!
向西,向西,踏破兴安万重山,与关内八路军取得联系,这是他们的执念。
会议室静悄悄,大家都沉默不语,等待李兆林主任的决断。
从三年前第一次西征开始,北满部队历经艰难,终于在黑嫩原站稳脚跟,一路来的苦楚只有他们自己知晓。西征部队损失过半,三江老游击区还在被日伪军大肆践踏。
作为西北指挥部总指挥的李兆林知道,每隔那么一段日子,就有几个不人不鬼的家伙们从林子里钻出来,那是留在三江地区的抗联部队。
从西征一开始遭遇的质疑和否决,再到如今西征的正确性,是否再度执行西征,部队又能否接受这样一次考验,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
抿着嘴,李兆林说:“我会向上级汇报。”
“应该的。”冯志刚点点头。
不知不觉,屋内已经彻底黯淡下来,警卫员给众人点了两盏兽油灯,豆大的火焰跳动着。
见天色已晚,李兆林主任让大家休息一晚,明天继续开会,商议联合作战的事情。
走出木屋,外面一阵夜风拂过。
东北的春天还在几度左右徘徊,很难想象现在已经五月中下旬。
陆北走出去,抬头看了眼厚厚森林伞盖缝隙所露出的星辰。
“想回去了?”冯志刚揽住他的肩膀,嘴角含笑。
“回哪儿?”
“关内。”
陆北笑着摇摇头:“关内关外,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
“我想去关内,去看看传闻中的苏区,去见一见其他同志。”
大家各怀心事,都有些睡不着。
冯志刚提出让陆北陪自己走走,陆北欣然答应,两人走在南北河畔,听着潺潺流水,找了河滩边上的石头坐下。
两人都是老烟枪,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作战,香烟是摆脱疲惫的最好工具。
“对于继续西征,你的看法怎样?”
陆北夹着香烟摇头一笑:“走一步看一步,我们抗联想和关内八路军取得联系,中央也是想和我们抗联取得联系的,这是肯定的。
日军也是知道,他们在伪满洲地区和华北交接处,是设有重兵的,这是可以预见的。”
“你对继续西征不看好?”冯志刚问。
“我不想扫您的兴,也不想打击同志们的信心,但不能就是不能。战争有铁的法则,或许可以用计谋换得一定的胜算,可胜算不能决定战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