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凭什么要我跪?(1 / 1)

加入書籤

“主公,这京城,去不得啊。”

张铁山一脸的担忧。

“自古功高震主,都没有好下场。”

“您现在威望太高了,朝廷里那帮人,肯定会忌惮您,提防您。”

“这要是去了,不是自投罗网吗?”

“是啊当家的。”赵虎也急了。

“那小皇帝就是个摆设。”

“朝廷都把持在,那些个文官和太监手里。”

“他们心眼比针尖还小,看不得别人比他们强。”

“您这一去,还指不定要给您使什么绊子呢。”

所有将领都不赞成刘启去。

在他们看来,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

把整个北方都经营成铁板一块。

到时候,管他什么皇帝,什么朝廷。

不高兴了,直接带兵打过去,自己当皇帝,不就完了?

“你们说的,我都懂。”

刘启把圣旨放到了一边。

“但是,这一趟,我非去不可。”

“为什么?”众人都不理解。

“因为,名分。”刘启只说了两个字。

“我们现在打的,是朝廷的旗号,是平叛的王师。”

“所以,我们才能名正言顺地收复河东,才能让天下的百姓都支持我们。”

“可如果我们现在就跟朝廷撕破脸。”

“那我们,跟青阳王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就成了新的叛军。”

“到时候,天下所有的势力,就都有了一个可以联合起来攻打我们的借口。”

“我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刘启看得很清楚,他现在还远没有到可以跟整个天下为敌的地步。

他还需要朝廷这块金字招牌。

来给他当护身符,也当遮羞布。

“所以,这趟京城,我不仅要去,还要风风光光地去。”

刘启的嘴角勾起一抹让人看不懂的笑。

“我也想看看,这大沥朝的都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也想会会,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

刘启最终还是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他没有带大军,只带了王铁牛和三百个最精锐的掷弹兵亲卫。

以及,十几口装满了青阳王府金银财宝的大箱子。

他知道,在京城那种地方,有时候,钱比刀还好用。

他是去打一场新的战争。

一场没有硝烟,却比任何战场都更凶险的战争。

京城,临安。

这座大沥王朝南迁后的临时都城。

虽然没有北方旧都的雄伟壮阔。

但秦淮河畔的脂粉香气,和达官贵人们的醉生梦死。

却也让这里显得,格外的繁华和病态。

刘启的队伍一进城。

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围观。

老百姓们都想看看,那个传说中能呼风唤雨,打败了十万叛军的平北大将军,到底长什么样。

而那些坐在轿子里路过的官员。

看着刘启和他身后那一个个杀气腾腾,眼神像狼一样的士兵。

心里却都是五味杂陈。

有好奇,有敬畏,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骨子里的排斥和警惕。

他们是文官,是士大夫。

他们天生就看不起刘启这种,靠杀人爬上来的武夫。

在他们眼里,刘启就是一把好用的刀。

但刀终究是刀。

是上不了台面的凶器。

是随时可能伤到主人的危险品。

刘启能感觉到,那些隐藏在恭敬和客气背后的疏离和审视。

他毫不在意。

他不是来跟这帮人交朋友的。

皇宫,金銮殿。

刘启终于见到了那个名义上是天下之主的小皇帝,刘协。

刘协比他想象的还要瘦弱。

穿着一身宽大的龙袍,坐在那张巨大的龙椅上。

显得格外的单薄和可怜。

他的脸上带着不符合他年龄的紧张,和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

“你…你就是刘启?”

刘协看着下面那个不卑不亢,身姿挺拔得像一杆枪的年轻人。

心里莫名地就生出了一丝亲近和依赖。

他觉得,这个叫刘启的将军,跟他以前见过的那些只知道磕头,满嘴奉承的老臣完全不一样。

他,有主心骨。

“臣,刘启,叩见陛下。”

刘启单膝下跪,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没有像其他文官那样五体投地。

他只跪天,跪地,跪父母。

皇帝在他眼里,也只是一个需要他保护的职位。

他这个不合规矩的举动。

立刻就让殿上那些负责礼仪的言官炸了毛。

“大胆刘启!面见圣上,为何不全礼参拜!”

一个穿着御史官服的老头跳了出来,指着刘启的鼻子就开骂。

“你是看不起陛下,还是看不起我大沥的祖宗规矩!”

“你这是大不敬之罪!请陛下,治他的罪!”

“对!请陛下,治他的罪!”

一群文官立刻跟着起哄。

他们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了。

他们就是要,在刘启进京的一天,就给他一个下马威。

让他知道,这里是京城,是朝堂。

不是他那个可以为所欲为的北方军营。

在这里,是龙,你得盘着。

是虎,你得卧着。

就算你有天大的功劳,也得先学会守规矩。

他们想用规矩这两个字,来压垮刘启的傲骨。

刘协被他们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想帮刘启说话。

可他又不敢得罪这满朝的文武,一张小脸憋得通红。

就在这时,刘启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臣,是个军人。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马革裹尸。”

“臣的这双膝盖,跪过战死的兄弟,跪过被屠戮的百姓。”

“但从未在敌人的屠刀下弯过。”

“所以,臣以为,用军人的方式向陛下行礼,才是对陛下最大的尊敬。”

刘启顿了顿,眼神像刀子一样扫过那些还在叫嚣的言官。

“至于各位大人说的规矩。刘启,也懂一点。”

“我大沥开国律法里,写得清清楚楚。”

“武将见君,可免全礼,以示君臣同心,共御外辱。”

“不知,是各位大人忘了祖宗的规矩。”

“还是觉得,现在天下太平,已经不需要我们这些粗鄙的武夫来卖命了?”

刘启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又绵里藏针。

直接就把那帮言官给噎得哑口无言。

他们只记得用规矩来压人。

却忘了这规矩到底是怎么写的。

现在被刘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顶了回来。

一个个脸都涨成了猪肝色,想反驳,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刘启说的,全是对的,他们,理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