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群体的信仰按在地上反复摩擦(1 / 1)

加入書籤

“北地那些自诩清流的读书人,苏锦儿盯着他,总觉得他们心里的衡量标准复杂得很。”

刘启丝毫没有着急回答她,他只是把苏锦儿的手握得更紧了。

拉着一同回到院子深处的石桌石凳旁。

赵含嫣在后面和赵如烟对视一眼,很快带着妹妹悄悄缩到周边树荫下。

给刘启不那么显眼地松肩捏背。

在两姐妹看来,接下来要说的那些东西。

似乎与她们这些年所知道的人情世故,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深水事。

“出身苏氏的你当然明白,那拨北方清议榜上的人,心头最珍惜其实只有三样。”

低声说话的苏锦儿迟疑片刻,她其实太明白这种氛围。

打小生在其中,自然看得到外人难以察觉的隐秘筋脉。

“毕竟,他们既没有兵权,手里没几个钱,所凭指的只有一纸些许清名。”

“不过靠唇舌跟纸上谈兵,竟真到了转动朝局的地步。”

“有时连皇帝的命运成败都捏在他们只言片语里。”

“所以名声这东西在他们看来比命还金贵。”

“谁的名声一旦坏掉,就等同于被整个圈子彻底抛弃。”

“说得不错,但还没到根子上。”

刘启先是赞许地点头,随后又轻轻摇了摇头。

“名声风骨只是他们用来粉饰自己的外衣。”

“这些人真正赖以生存的,是对文化与道德的绝对解释权。”

“他们想让谁当忠臣,谁就是万古流芳的忠臣。”

“他们想让谁做奸贼,谁就得背上千秋万代的骂名。”

“这套游戏规则由他们制定,自己又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裁判。”

“任何想参与这场游戏的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他们的规矩,并且接受他们的评判。”

“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概莫能外。”

刘启的这番话,比刚才剖析那些门阀世家时,还要来得深刻见血。

他等于是直接撕开了“清流文人”那层光鲜的外皮。

将底下那套冰冷残酷的权力法则,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

“我杀了夏侯渊,他们就骂我残暴不仁。”

“我下令炮轰江州城,他们就指责我嗜杀成性。”

“我在南方营建新都,他们又说我劳民伤财,怀有不臣之心。”

“不管我做了什么,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就没有一件是对的,没有一件是好的。”

“根本原因是我没有按照他们定下的游戏规则来。”

“我选择直接掀了桌子,用了他们最鄙视也最恐惧的力量,把他们彻底碾压。”

“所以他们又恨又怕,才会拼了命地想把我塑造成一个暴君、一个国贼。”

“妄图用他们最擅长的舆论武器,来将我孤立,最终将我毁灭。”

苏锦儿听得心头发紧。

她知道刘启说的这些全都是事实。

自从刘启崛起之后,民间舆论,特别是读书人圈子里的风评。

对他确实极为不友好。

各种攻击抹黑他的文章段子,就像潮水一样层出不穷。

虽然这些东西根本伤不到刘启分毫,可听在耳里确实让人心生厌烦。

“我当然可以把他们全部杀光,就像处理那些门atheist阀家主一样。”

“但这么做其实意义不大。”

“因为他们的根子,并不在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身上。”

“他们的根基,是他们所代表的那套传承了上千年的儒家道统。”

“我杀掉这一批人,很快就会有新的一批人冒出来。”

“只要这套道统的根还在,这群人就永远都杀不干净。”

“况且,治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单靠武夫和商人是远远不够的。”

“我最终,还是离不开读书人。”

“我需要的是一套能够彻底取代旧道统的,全新的道统。”

“一套完完全全,只为我一个人服务的,新道统。”

刘启的眼神里,闪动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创造者才有的光芒。

苏锦儿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停滞了。

她隐隐约约猜到了刘启的真正意图。

这个男人,他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疆域上的庞大帝国。

他还要在思想领域,建立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精神王国。

他想做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汉武帝罢黜百家,都未曾真正完成的伟业。

他要的,是重塑整个民族的灵魂。

这个念头实在太过疯狂,疯狂到让苏锦儿都感到了一丝彻骨的恐惧。

“而崔莺莺这个人,就是我用来打造这个新道统的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刘启终于揭示了他最终的目的。

“崔莺莺算什么?”

“她是清河崔氏的嫡长孙女,是当今士林公认的年轻一辈的领袖人物。”

“她的才华,她的人品,她的名望,在整个北方士人圈子里,就像一座不灭的灯塔。”

“可以说是他们那个阶层所有美好想象的集合体,是他们用来标榜自身,对抗我这个‘武夫暴君’的,最完美的道德牌坊。”

“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亲手把这个牌坊给砸了。”

“不对,不能说是砸了。”

刘启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如同魔鬼般的弧度。

“我要让她,心甘情愿地,自己从那个神坛上走下来。”

“走到我的面前,匍匐在地,亲吻我的靴子。”

“然后再由她站起来,去告诉她所有的信徒。”

“他们过去所信奉的一切,全都是狗屁。”

“我,刘启,才是他们唯一的真理,永恒的真理。”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崔莺莺穿着侍女的衣服,恭敬地为我端茶倒水。”

“当她用那被世人称作天籁之音的嗓子,转而歌颂起我的功德。”

“当她用那支曾写尽风花雪月的笔,为我的‘暴政’,谱写出一篇篇赞歌。”

“那些将她奉为精神领袖的清流名士们,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苏锦儿的大脑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她仅仅是顺着刘启的描述,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个画面。

就感到一股从灵魂深处冒出来的,极致的寒冷。

这早已经不是诛心那么简单了。

这分明是在用最残酷的手段,把一个群体的信仰和尊严,狠狠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来回践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