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直接兵临城下(1 / 1)
“然后给我印个几百万份,在大军抵达泉州之前,撒满整个江南。”
“我要让江南的那些士族,在我们大军还没到的时候。”
“就先好好尝一尝,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苏勋听完刘启的话,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他感觉,刘启已经疯了,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不仅要从经济上和军事上毁掉江南。
他还要从根子上,彻底刨掉,江南延续了上千年的,士族门阀统治的社会结构。
他这是要,把天都给捅个大窟窿。
而他自己,却要被迫,成为那个亲手递出屠刀的,刽子手。
“怎么?你不愿意?”
刘启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不,不,臣,臣愿意。”
苏勋的身体猛地一抖,求生的本能让他立刻做出了选择。
他知道,自己早就没有回头路了。
既然已经背上了千古罪人的骂名,那干脆,就把这个罪人,当得再彻底一点吧。
或许,只有亲手埋葬那个曾经让他无比自豪,如今却让他痛苦万分的阶层。
他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一种病态的,扭曲的快感,从他心底深处,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同样疯狂的光。
“请太上皇放心,臣,一定写出一篇,足以让江南天翻地覆的传世檄文。”
他对着刘启,深深地,拜了下去。
那卑微的样子,像一条,终于找到了新主人的,老狗。
三天后,一篇名为《讨江南檄》的文章,像一颗惊雷,在整个江南炸响。
文章用最激烈,最悲愤的笔触,历数了江南士族门阀几百年来的种种罪恶。
从霸占田产,到残害人命,从拉帮结派,到里通外敌。
每一条罪状,都写得让人触目惊心,沉重得令人难以直视。
文章结尾带来了一声足以震动人心的呐喊。
“王侯将相,难道便天生能骑在你们头上?”
“慢慢睁开双眼,江南的亲人们,别再麻木,抬手去摸摸那铁锈斑斑的镰刀。”
“从乱石堆里走出来,信了那太上皇的王师,终于有人喊出你们心底的委屈。”
“压迫的锁链,总该有打碎它的一天,把本该是你的土与希望拿回来。”
“所谓的新世界也许还远,可这是离开黑暗的一步,没有人再必须俯首低头为奴。”
这文章,苏勋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的时候,也许只期望能传出去。
可这一页檄文就像一道闪电,忽然撕开宁静夜色的幕布,让整个江南突然有了声音。
好像燎原的火捂不住地蔓延,无数愤怒和梦想随着纸页一起熊熊燃烧起来。
一波波传进最底层人的心里。
城里陡然乱了,风声叠着脚步声。
田里的农人和街角的失业工头聚成一处,不安和盼望交错生根。
呼啦一阵,他们脚步踏碎深宅的大门,涌进去的时候什么都管不上。
庄园里的粮食和箱柜里的银子,一夜间翻了出来,被从前的主人的命运一起装进麻袋。
他们毁掉了那些向来不可侵犯的宗族祠堂。
平日里耀武扬威的乡绅恶霸,这时候都被拉出来,吊死在村口的歪脖子树上。
自下而上的暴力潮流迅速蔓延,全然失去了控制。
曾经高高在上的江南士族,终于尝到了被他们看不起的人狠狠踩在脚下是什么滋味。
他们也组织起家丁和护院,试图全面镇压。
可在愤怒的群众面前,这点抵抗几乎像水溅进烧红的锅,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的庄园很快被焚毁,他们的家业土崩瓦解,家人也被拖出来群起侮辱。
他们引以为傲的,所谓的“百年根基”,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土崩瓦解,化为灰烬。
整个江南,陷入了一片血与火的无序之中。
而此时,刘启的十万大军,才刚刚踏上南下的路。
他仅仅用了一篇檄文,就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对整个江南的,精神摧毁。
这种神乎其神的手段,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
金陵城,皇宫之内,一片死寂。
靖王李贤面如白纸地瘫在龙椅上,身体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底下,陆康等一众江南士族的代表,一个个也都像是刚从坟里刨出来一样,面无人色。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局势会崩坏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几天前,他们还在做着挥师北上,入主中原的美梦。
转眼间,他们却连自己的祖坟都快保不住了。
“怎么办,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啊?”
靖王李贤带着哭腔,像个吓坏了的孩子,无助地看着底下的臣子们。
“那刘启就是个魔鬼,他就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啊。”
“陛下,事到如今,我们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
陆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绝望的疯狂。
“什么路?”
“跟他们,拼了。”
陆康猛地站起身,声音嘶哑地吼道。
“我们还有金陵城,还有十万禁军。”
“只要我们能死守住金陵,等到外面的援军赶到。”
“我们,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传我的命令,全城戒严,死守金陵。”
“所有敢闹事的乱民,就地格杀,一个不留。”
“还有,把那些北方的奸商,全都给我抓起来,吊到城墙上去。”
“我要让刘启亲眼看看,我们江南人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陆康这番话,像一针扎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那些已经陷入绝望的士族们,又重新燃起了一丝最后的,病态的希望。
是啊,他们还没彻底输光,他们还有最后的机会。
只要能守住金-陵,一切就都还有转机。
一场最残酷的,也是最后的困兽之斗,即将在金陵城下展开。
而就在金陵城内,一片风声鹤唳,家家闭户的时候。
刘启的大军,却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直接兵临城下。
他们绕开了一座又一座的坚固城池,像一把无声的利刃,狠狠地插进了江南的腹地。
他们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清晰无比——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