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刽子手最好的报复(1 / 1)
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黑影在冲天的火光中缓缓沉入海底。
只在海面上留下了一片燃烧的浮木和无数挣扎的尸体。
当最后一艘西班牙战船被击沉后。
整个泉州港已经变成了一片死亡的坟场。
刘启静静地站在港口的最高处,冷冷看着这一切。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化不开的冰冷。
消灭一支小小的殖民舰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只要欧罗巴那些贪婪的国王们还存在一天。
他们对东方世界的觊觎就不会停止。
他们会派出更强大的舰队、更庞大的军队卷土重来。
他要做的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
他要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无敌舰队。
这个念头像一颗疯狂的种子,在他的心里迅速生根发芽。
然后长成了一棵足以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
“传我命令。”他的声音在海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缴获的西班牙火炮全部运回新长安。”
“让兵工厂的工匠们给我仿制出来,越多越好。”
“另外,从全国征召最好的船匠,我要在泉州建立一个全新的造船厂。”
“我要造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战舰。”
这番话落进耳里,让王坤等人忍不住觉得头皮发紧。
他们发现,大元帅的想法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永远难以捉摸。
大家仍旧沉浸在胜利后短暂的喜悦里,还觉得可以松一口气。
而对于远方那片蔚蓝的大洋,有人早已把雄心投射了过去。
此刻身旁的人才真的明白,眼前这个男人的内心无垠辽阔,几乎无法用常理衡量。
对世界的野望如激流暗涌,笼罩着身后的一切。
而他们,不过是在这股浪潮中,最忠诚、最坚定地朝前行走的人。
泉州之战像是被时间按下了快进键,用了一种意想不到甚至近乎难以置信的方式结束了。
共和国一路势如破竹,把西班牙远征军彻底消灭得干干净净。
这场胜利像一道锋利的利刃横空出世,用极快的速度传遍五湖四海。
各方势力纷纷听闻这个消息,先是愕然,片刻后,震动的余波悄然扩散。
在新长安,那些曾经对刘启的备战方式颇有微词的文武百官们。
在得知了泉州大捷的详细战报后。
已经彻底对刘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终于明白什么叫降维打击,终于明白在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
所谓的兵法、所谓的谋略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们为自己之前的短视和愚蠢而感到羞愧。
也为自己能追随这样一位神一样的统帅而感到无上荣幸。
整个共和国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氛围之中。
刘启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而在遥远的草原。
那些还在为孛儿帖的选择而感到不解的部落首领们。
得知了泉州之战的结果后。
他们也终于明白了自家女皇是何等的英明。
他们庆幸自己当初没有站错队。
他们庆幸自己搭上了刘启这条注定要驶向星辰大海的超级战船。
他们开始疯狂地向刘启宣示着自己的忠诚。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为这位新的神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而在更遥远的欧罗巴大陆。
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听到远征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时。
得知他自认为无敌的舰队也葬身东方海域。
他当场气得吐血,昏死了过去。
好不容易有人救回来,他醒来就是一阵愤怒的吼叫。
他只想着报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出这口气。
随即下死命令再组建更大的远征军。
这次他决定自己亲自带队,要一举把东方帝国踩在脚下。
带着屈辱和仇恨,国王几乎什么手段都用来想要拿下那个东方统帅的脑袋。
他的愤怒席卷欧罗巴,很快欧陆开始躁动起来。
冒险者、雇佣兵,还有想翻身的破落贵族,全都嗅到机会,如涨潮涌向西班牙港口。
每个人都希望在新的战争里能捞到实惠,分润好处。不愿落在后面。
早已度过逐利阶段,现在成了东西方大碰撞的前奏。
情况到了这种地步,基本没人能拢住局势了。
而闹出这一切的刘启,却像个观众一样靠边站。
朝政的烦事,自然交给崔莺莺和元老院一力安排。
他只带赵含嫣和赵如烟低调回到熟悉的故乡。
曾经生活的下溪村,现在成了他所有记忆的起点。
村里的绿意没变,水也依然干净透亮,还是有鸡飞狗跳和些许人家喧闹,熟悉感一下就上来了。
不过这里早已和早年的贫穷模样完全两样。
围墙修得极高,整个村子弄得紧紧密密。
路早不泥泞,铺上了石板,出行方便许多。
房子也是青砖瓦,盖得整整齐齐。
正中有个大广场,最显眼处赫然竖着刘启的雕像。
雕像三丈高,气势极盛,是后辈为他修的。
一点点石头搭起来,大家图个心安,也全靠众人合力。
想表达的很简单,就是有这份感激在心。
刚进村,村里便传得热闹,大家都知道刘启回来了。
无论男女老少,全来到村口围住,说什么今天谁都不愿错过。
“大元帅回来了。”
“快来,大元帅回来了!”
村民的脸上满是高兴,看过去都带了光。
不少人目里还透着点难掩的崇拜。
在村民心里,他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其实这些年下来,他真的变成了他们的信仰。
刘启见到每一个熟悉的面孔,不觉心里暖暖的。
只有身处这里,他才觉得踏实。
走得再远,这些旧人旧事永远牵挂心头。
他翻身下马,给熟人在路边打着招呼。
很多人的名字他都能喊出来。
打问一句生活情况,让大家更觉亲切。
他没有什么架子,看着就像回家的普通人。
赵含嫣和赵如烟也静静跟着他。
能看见丈夫被村里这样接纳,她们心里是欢喜的。
能一起走进村口,还真有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寒暄没多久,刘启便提议往后山走。
那一带安静且隐蔽,是他很久前建的基地。
其实早年做好准备,就是等这个工业革新的战争爆发。
沿着茂密林子,穿过去,是一条直通幽谷的路。
里面不大见鲜花绿草,一片厂房密布,还有冒着烟的高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