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浑身散发着铜臭味暴发户(1 / 1)

加入書籤

电话的另一头,老洛克菲勒在听完戴维的汇报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而又危险的光芒。

他不像戴维那么冲动和自负。

他从这件事里,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一股,足以颠覆整个世界格局的,巨大阴谋的味道。

“你说,对方,只用了一架,会飞的钢铁怪物?”

老洛克菲勒的声音,沙哑,而又低沉。

“是的,父亲,帕克是这么说的。”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我认为,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东方的那个古老帝国,似乎掌握了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神秘技术。”

戴维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技术?”老洛克菲勒的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技术,能逃过我们洛克菲勒家族的眼睛。”

“如果有,那只能说明,它还不够成熟,或者,它根本就不存在。”

“我相信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利益。”

“告诉我,儿子,如果这件事传出去,对谁最有利?”

老洛克菲勒的问题,让戴维猛地一愣。

他之前光想着怎么报复,怎么挽回损失了。

根本就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问题。

对谁最有利?

是那个,一直跟他们家族明争暗斗的,摩根家族?

还是那些,眼红他们军火生意利润的,欧洲老牌贵族?

亦或是,那个,一直想把他们家族排挤出东方市场的,东印度公司?

一瞬间,无数个潜在的敌人,在戴维的脑子里闪过。

他发现,自己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他根本就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看来,你还是太年轻了。”

老洛克菲勒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失望。

“你的眼睛,只看到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对手。”

“却忽略了,那个,最不可能,也最可怕的敌人。”

“父亲,您是说……”戴维的心里,咯噔一下。

“没错。”老洛克菲勒一字一顿地说道。

“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那个,买了我们一百门阿姆斯特朗炮的,东瀛人。”

这个答案,让戴维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东瀛人?

怎么可能是他们?

他们为什么要,自断臂膀?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老洛克菲勒的嗓音带着沙哑,如同冥府深处传来隐隐冷意。

听说那些东瀛人,用了一千万金币,从我们这里买走了一百门火炮。

可要是他们用更低廉的手段,从我们手里硬生生把这些炮“抢”走了呢?

说不定,把船、货,还有船上的人,统统卷进去,一锅端了。

投入小小代价,城府足够深,一下子能拿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几样东西。

手里抱着大炮不说,船也归了他们,还有仓里的货物,几乎全盘皆赢。

想想也利得惊人,不过是假借一伙手段狠辣的海盗,唱出一出黑吃黑大戏。

戏演完了,一切脏活都有海盗兜底,东瀛人轻飘飘全身而退。

甚至还可能倒打一耙,说我们安保不到位,把罪名倒扣给我们。

老洛克菲勒的分析,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将这起事件背后,最肮脏,也最有可能的真相,血淋淋地剖开在了戴维的面前。

戴维听得是浑身发冷,手脚冰凉。

他这才发现,自己跟父亲比起来,是何等的幼稚和愚蠢。

他只看到了一层,而他的父亲,却已经看到了五层。

这就是,差距。

“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戴维的声音都在发抖。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掉进了蜘蛛网里的苍蝇,无论怎么挣扎,都只会让那张网,收得越来越紧。

“怎么办?”老洛克菲勒冷笑了一声。

“既然他们想演戏,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演一场。”

“你不是想让阿尔瓦公爵出手吗?”

“那就让他去。”

“我倒要看看,是哪路神仙,敢动我们洛克菲勒家族的蛋糕。”

“但是,你要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那些海盗。”

“而是,藏在他们身后的,东瀛人。”

“我要让阿尔瓦公爵,把联合舰队的炮口,对准东瀛人的港口。”

“我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东西,连本带利地,给我吐出来。”

“我还要让他们知道,耍小聪明,是要付出代价的。”

“代价,就是他们的,国运。”

老洛克菲勒的计划,歹毒,而又阴险。

他这是要,借刀杀人。

借欧罗巴联合舰队这把最锋利的刀,去斩断东瀛伸向他蛋糕的爪子。

他根本就不在乎那些海盗是谁,也不在乎帕克的死活。

他在乎的,只有家族的利益和尊严。

任何敢于挑战这两样东西的存在,都将被他,毫不留情地碾碎。

戴维听完父亲的计划,心里是又敬佩,又恐惧。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东方世界掀起。

而他,将是这场风暴的亲历者和执行者。

他立刻,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和关系。

联系上了正在某处休整的阿尔瓦公爵。

阿尔瓦公爵,对于戴维的求助,起初是有些不屑的。

在他看来,洛克菲勒家族,不过是一群浑身散发着铜臭味的暴发户。

虽然有钱,但却没有底蕴。

他堂堂一个公爵,哈布斯堡王朝的姻亲,上帝之鞭的指挥官。

怎么可能,去给一个商人,当打手。

然而,当戴维,将十万金币的军费赞助。

和一箱产自古巴的顶级雪茄,送到他的旗舰上时。

这位冷血的公爵,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他欣然接受了戴维的请求。

并表示,非常乐意,为维护欧罗巴商人在东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当然,他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爽快,并不仅仅是因为那十万金币。

更重要的,是他也想借这个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