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垂涎三尺(1 / 1)

加入書籤

一亿三千万两白银,五百万石粮食。

这个数字,是国过去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而这,还仅仅是京城这些官员们,刮出来的油水。

要是把全天下的贪官污吏都算上。

那将是一个,足以让神明都为之嫉妒的恐怖数字。

刘启很满意这个结果。

他当场宣布,所有主动“捐款”的官员,都可以官复原职,既往不咎。

这个决定,让那些刚刚还心如死灰的官员们,瞬间就活了过来。

他们一个个感激涕零,山呼王爷英明。

仿佛刘启不是那个刚刚抢了他们所有钱的强盗。

而是那个宽宏大量的救世主。

人性,就是这么的犯贱。

只有让他们体验过地狱的绝望,他们才会懂得天堂的美好。

刘启这一手恩威并施,玩得是炉火纯青。

不仅把钱搞到手了,还顺便收服了一帮对他感恩戴德的走狗。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有了钱,有了粮,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刘启立刻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减免赋税,与民生息。

兴修水利,发展农桑。

整顿吏治,严惩贪腐。

每一条,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些政令,在那些被他“借”来了钱的官员们的全力推行下。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国。

一时间,整个国家都沸腾了。

所有的百姓,都在歌颂着镇国武成王的功德。

他们甚至自发地,为刘启修建了生祠,日夜供奉。

在他们心里,刘启已经不是凡人。

而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神明。

刘启的声望,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

哪怕连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也只能被他比下去。

至于刘启,把一切政务都处理妥帖以后。

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彻底当上了甩手掌柜。

把那些麻烦事、吃力不讨好的活计,完全推给了苏勋和孔融。

自己却带着崔莺莺,回到下溪村,享受一片温存与安宁。

他非常清楚,夺取天下要靠自己一腔铁血和果敢决断。

可若真想要治理好这江山,则只能倚仗那些各有专长的能人。

苏勋管着钱粮,孔融懂百姓冷暖。

光凭这两人,打理这片江山已足够井然有序。

他自然清楚,自己的角色不是参与细节,而是牢牢握紧大方向该往哪走。

还有那支唯一掌控于手的强军,这一切就无比安心。

没多久,刘启的身影再一次走到下溪村的村口。

就见赵含嫣和赵如烟早就在那儿等星星似的望着小路。

巧的是,两人的眼底都有还没褪去的红晕。

其实前些天京里发生的天大乱子,她们全都略知一二。

她们心里明白,自己的男人正在外头下着让人无法想象的赌注。

说不担心是假的,可更多的是,替他感到光荣。

这些女人哪会在乎他成了只手遮天的王侯。

真正让她们害怕的是男人会变成孤单的残影。

“夫君,这次总算回来了啊。”

一道身影从左侧,一个声音从右,俩人同时飞进刘启的怀里。

她们身上熟悉的暖意和香气,几乎把这个久战官场的男人的心都溶化了。

臂弯里,紧紧拥住这共度风雨的二人。

不由自主,他的嘴角浮上少有的柔和笑意。

“嗯,这次回来了。”

有时候想一想,无论权势有多滔天,取得了顶天立地的威望。

这里温柔灯火常在之处,才算是真正的归宿。

或者说,人的一切奋斗,也终归只是为了这种守候。

深夜,等所有情绪都归于平静。

赵含嫣和赵如烟窝在刘启怀里,像两只慵懒乖巧的小猫。

脸颊还残留着淡淡的红霞,看着楚楚动人又惹人怜爱。

“夫君,你走了一趟又一趟,这回还得离开吗?”

赵含嫣的指尖轻轻划过那结实的胸膛,有点迟疑也带点求知的温柔。

其实她心里的忧虑和情意,又怎么会瞒得住无人听懂?

她总感到害怕,那叫“天下”的巨大诱惑,会彻底带走眼前这个人。

“这回不去了。”刘启抬手,轻柔地在她额头落下一吻。

“起码没等到你们给我多添几个胖娃娃,这家门我绝不迈出去。”

他的话让赵含嫣和赵如烟的脸颊烫红,连耳根都染上了粉色。

羞涩与欣喜挤满心头,俩人一头埋进他怀里,这下终于不敢直面这份柔情了。

“谁…谁要给你生了,不知羞。”

赵如烟的声音,细若蚊吟。

却充满了无尽的娇嗔和甜蜜。

当刘启从温柔乡中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

他伸了个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用不完的力气。

温柔乡是英雄冢,这话果然不假。

但有时候,它也是最好的充电器。

就在他准备起床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崔莺莺的声音。

“主人,欧洲那边,来消息了。”

刘启的眉头微微一挑,他穿好衣服,走到外面的书房。

崔莺莺已经将一份加密电报,递到了他的面前。

电报是戴维·洛克菲勒发来的。

内容很简单,他和阿尔瓦公爵,已经成功回到了欧洲。

并且,已经按照刘启的吩咐,开始布局了。

戴维利用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力,和遍布整个欧洲的情报网络。

把刘启,塑造成了一个,英明神武,堪比神明的东方君主。

同时,他又不动声色地,透露出了一点点,“死神”武装直升机,和“白磷弹”的威力。

当然,他没有说得太详细,只是用一种,极其夸张和模糊的春秋笔法。

来描述那两场,堪称降维打击的屠杀。

这种半遮半掩的描述,反而更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恐惧感。

一时间,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

都对那个神秘的东方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