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世老臣(1 / 1)

加入書籤

“哈哈哈,朱君答应的事,在整个丹阳有谁还敢质疑?我祖郎和四位头领受两代吴侯之恩,这个忙我们帮定了!”

丹阳故鄣县临水的朱家花园中,行装各异的山越人围着石桌大快朵颐,大堂中不时传来欢笑之声。

这正是丹阳名宿朱治的宅院,朱治掌郡政三十年,勤于理事,自奉俭约,为东吴股肱,郡内尊称“朱君”。

三年前丹阳郡守孙瑜病逝,见丹阳郡匪患不断,又思恋故土,便求归故鄣屯守,以镇抚山越。

朱治请孙权授予山越头领祖郎宗帅,二人共同治理丹阳,短短三年时间,非但故鄣境内百姓安乐。

附近山越头领在祖郎号召之下拜谒朱治,为其所折服,与郡内百姓和睦相处,商贸互市,一片安定。

可惜好景不长,转眼之间,出征荆州的人马全军覆没,养子朱然也死于江陵。

朱然虽非亲生,但也是亲外甥,从小追随自己长大,才收为养子,与亲生骨肉并无区别,一时间令他悲痛欲绝。

当然更让他揪心的还是孙权,这个少主不会用兵,却偏偏性情高傲,不满于守卫江东,明里暗里与兄长比功绩,总想超越孙策。

谁知弄巧成拙,攻合肥一败涂地,这一次偷荆州反将自己置于险境。

幸好刘皇叔宽仁,同意用钱粮赎人,若是被曹贼擒于合肥,只怕此时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等到吴侯被赎回江东,才松了口气,哪知数日之后又有消息传来:江东易主!

朱治闻报,以为自己耳聋眼花,听错了消息,再三询问,方知千真万确。

历经三世,父子二人浴血奋战,将士用命拼杀的江东基业,号称三江之固、国富民强的东吴之地,就这么轻易丢了?

朱治为此大哭一场,大骂刘备伪君子,欺世盗名,言而无信。

但这一切已成定局,当孙瑜之子孙弥拿着顾雍等人的劝降书信来见时,他知道大势已去。

正准备举家退进黟山隐居,从此不再过问世事,孙暠的一封信让他重燃斗志。

身为东吴三世老臣,辛苦打下来的基业不能拱手让人,堂堂吴侯不能任人摆弄,朱然之仇也不能不报!

孙坚这一支虽然青黄不接,但孙静这一支却正值当打之年,若能召集旧部,以雷霆之势夺回建业,捉拿刘禅,东吴基业尚能保住。

孙暠的计划看似可行,但执行起来却难,江东精锐尽丧于荆州,要想杀到建业谈何容易?

只是调回鄱阳湖的一万多水军,再加上丹阳兵马也不过两万,还不足以一战。

思索再三,朱治不得不求助于山越,请祖郎联合众头领出兵相助,许诺重新夺回江东,便封祖郎和几位头领为王,永世不必纳税。

大堂之上,祖郎带着四位头领向朱治敬酒,每个人红光满面,斗志昂扬。

朱治言道:“祖大帅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年讨虏将军交锋,互有胜负,此番出山,必能大获全胜,再建奇功。”

“哪里哪里!”祖郎光秃秃的前额上一片通红,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朱君谬赞了,我祖郎何德何能,敢与江东小霸王相提并论?”

朱治笑道:“大帅不必过谦,当年你逼得孙将军几至危殆,老夫可是亲眼所见,足见实力不逊于‘小霸王’,此次出兵,全仗大帅出力。”

“哈哈哈,朱君放心,孙将军当年对我有恩,我祖郎必会全力报答!”

朱治一席话夸得祖郎眉飞色舞,满面红光,兴奋地杯中酒都洒了出来。

想当年他与孙策交锋,确实互有胜负,甚至一次险些将其生擒,常以此为荣,讲给族人听,但年轻人都觉得他在吹牛,暗地里笑话。

如今朱治亲自证明,这让祖郎浑身舒坦,恨不得现在就和蜀军交锋,证明自己的实力。

朱治举杯道:“诸位头领尽管放心建功,老朽立刻表奏大将军,不日封号印绶便会送至宛陵。今日故鄣之盟,必将名垂后世。”

“多谢朱君!”祖郎和几位头领纷纷起身施礼。

他们这些年和东吴交锋,就因为凭借山势,不纳王租起冲突,如今非但目的达成,还能封王,谁不激动?

酒宴结束,朱治请祖郎集合山越各部人马,尽快往宛陵集合,同时派长子朱才领朱家三千部曲助战。

目送众人出庄,朱治拄着拐杖站在河畔,稀疏的洗发随风飘摆,佝偻的身躯愈发单薄。

次子朱纪不解道:“以如今的局势,恐怕程普、黄盖这些老将复生,也难力挽狂澜,父亲又何必……”

“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朱治轻声一叹,“老夫自随讨逆将军起兵,半生功业全在江东。这些年仲谋对我礼遇甚厚,每到建业,必亲自相迎,为人臣者,殊荣莫过于此……”

他望着江水,缓缓说道:“今仲谋遇难,江东危亡之际,吾为股肱老臣,岂能袖手旁观?”

朱纪道:“丹阳人马年前被调走大半,可战之兵并无多少,孩儿只是担心惹怒蜀军,反遭杀身之祸。”

朱治浑浊的眼眸闪过一道精光:“大丈夫有所不为,亦有所必为,老夫当与东吴共存亡。将来九泉之下,我也好对文台和伯符有个交代啊!”

朱纪看朱治气色不佳,不忍再说,转而宽慰道:“不过方才祖郎说又增兵两万,如此便可集合五万山越军,再有其余两路兵马,或许便能夺回建业。”

“山越人唯利是图,不可尽信!”朱治说道:“贺公苗现在扶州,尚有两万精锐,若肯为无出力,此事方有转机。”

朱纪忙道:“刘禅正派人往各县送信劝降,贺将军料想正在犹豫之间,父亲何不写书一封,孩儿亲自去劝说,晓以大义,大事可成!”

“走,快回去!”朱治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往庄内而去。

山越人虽然悍勇,但不懂兵法谋略,恐非蜀军对手,若是战事顺利,自然越战越勇,但稍微遇挫,便各自离心,作鸟兽散。

正愁没有统兵大将,朱纪一席话倒让他豁然开朗。

贺齐文武双全,又在丹阳征讨山越有功,威望颇高,正是眼下最合适的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