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贾珏的惊人布局(1 / 1)
马车上,
贾敬捋着胡须听着贾珏说今日朝堂上的事情,最后点头道:
“你做的很不错,今日这种情况本就是文官之间的对弈,轮不到武勋出面。陛下和上皇不管是如何考虑,和谈都是必然的。”
“再说此事你方立下大功不久,不可能在让你去边关了。若是你和先荣国一般成为军神,陛下和上皇才要苦恼,更会让态度本就不坚定的上皇改变立场!”
“你眼下不要太过出风头,静静等待就是。大败八旗斩杀鞑子汗王,却没有直接给你一个国公之位,后来更是让你兼祧两门,你就该明白上皇和陛下的态度了。”
贾珏点了点头,神色也没有什么不忿的。
其实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国公之位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他做皇帝,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也不会让贾家出现第四个国公!
大乾开国才不过百年,怎么可能让一个家族在百年之内出现四位国公?
这已经不是余荫的问题了,这是人心的问题!
如果贾珏在成为国公,那么天下当兵的都会将贾家神化!
而且太上皇也好,雍和帝也好,都不是马上皇帝。
他们是用手段,用帝王之术来控制天下,控制兵马。
一旦有人拥兵自重,就算是这个人不起异心,那这个人的手下人呢?!
尤其是现在天灾人祸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不过国公之位虽然不能给,但两个一等侯侯爵却是应该差不多的。
之后贾珏只要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功劳,皇室也会大加封赏。
让贾珏身上的两门爵位都升到一等侯,这样不仅能拖慢贾家的发展,也能让其他朝臣安稳下来。
贾珏明白,大家也都明白。
况且大家也未必希望贾家再出一个国公爷!
哪怕是开国一脉也是一样,比如王家,比如牛家,更别说元平一脉和那些文官们了、
“老太爷今儿怎么又突然回城了?还不提前说一声就出现在宫门外,这岂不是让太上皇和陛下心中怀疑?尤其是那些文官对老太爷的敬重,老太爷对沈丞的针锋相对,不会让他们忌惮?”
贾珏上了马车之后本来就想问的,不过贾敬先开口让他说一下今天朝堂上的事情。
贾敬闻言失笑道:
“忌惮?珏哥儿,你太小瞧上皇和陛下了。他们不仅不会忌惮,反而会笑我失了分寸,笑我再无之前本事。他们忌惮的不是我,也不是单纯的贾家,而是整个贾家的底蕴和余荫!”
“只要和这些东西不刮扯上,他们压根不会在意我出现在哪里。以前我在城外修道,也不过是不喜欢那些麻烦罢了,做出一副姿态。我懂,他们也懂。”
贾珏低头琢磨了一会儿,随后摇了摇头叹道:
“弯弯绕太多了!”
贾敬呵呵一乐,随后又神色有些落寞的说道:
“朝堂政斗就是这样,脏的很。更遑论是天家,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两个人?贾家若不是还有利用价值,若不是他们还要颜面,贾家已经没了。”
“你的出现不过是给上皇一个缅怀先荣国的回忆,不过是给陛下一个可以提前撬动开国一脉的机会。有你,没你,对他们来说,其实也不是很重要。”
“他们要的从来不是一颗棋子,而是整盘的输赢。所以边关将士的性命不重要,你的大功不重要,和谈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不甘心,他们也会选择最有利的结果。”
贾珏沉默了,他能听得懂贾敬说的话。
但也就是因为听得懂,所以才会这样。
如果不是贾敬将这些掰开了来说,他是压根不会往这边想的。
他觉得自己都穿越了,还激活系统了,肯定是这个世界的主角的。
莽就行了!
现在只不过在有足够的实力之前暂时低调罢了,等时机到了,有实力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现在看来,这些全都是问题!
他如果现在不上心这些朝堂上的各种事情,就算是将来造反成功了,这些政治上的事情也会是蒙眼的一块黑布。
而且贾敬现在说的也没错,他其实没那么重要……
想通了这些之后,贾珏洒脱的笑了笑。
“倒是劳烦老太爷费神给我说这些了,正好老太爷也回来了,就在家里多住一段时间,多给我讲讲这些事情。”
贾敬轻呵了一声,摇头道:
“莫要在我跟前这副模样,你我之前早就谈过这些,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今日教你的,也不过是我随口说的。我今日回来,是给你送一个人来。”
贾珏愣了一下,有些古怪的看着贾敬。
贾敬的嘴角抽了抽,无语道:
“不是女人,是给你送来个谋士。”
贾珏眉头微皱,他之前和贾敬密谈的时候虽然没有摸清贾敬的真实目的,但也明白两人是互相利用。
他觉得贾敬的目的很大可能是为了贾家振兴,但又觉得如果是这个目的,没必要和自己这般虚与委蛇。
贾敬对他也没有真正的老人对孩子的感情,甚至贾珏觉得他对贾珍贾蓉都没有太深的感情。
现在忽然给自己送一个谋士过来,这怎么看这么不对劲啊!
贾敬似乎知道贾珏在想什么,摇头道:
“我没必要送来一个耳目,你回去见见就知道了。若是不收也没关系,赶出府去就是。你对于朝堂之事的理解太过浅薄,对人心的把握也还不够,没有人在你身边出谋划策,怕是以后寸步难行。”
贾敬不知道李振山的存在,或者说就算是知道也不会在意。
他会觉得一个从小在辽东长大的普通千户,就算是小时候读过两年书也不过是个半吊子罢了。
却不知道这个半吊子,现在正着手让贾家从上到下重新洗牌呢!
从前之所以一直在底层徘徊,也只是因为一直未能遇到真正让他发挥自己才能的伯乐,在腐败乌烟瘴气的辽东官场沉沦同流合污,丢了心气罢了,最后还差点殒命在宁东堡。
先前他表面上是个人畜无害的一介武夫,但其实他也是一个颇具心机的人,可以说,能当上堪称中级军官的千户的人都没有傻子。
他知道贾珏值得追随,能紧紧抓住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救命稻草,站队成功,同样也是一种智慧。
贾敬并没有和贾珏回宁国府,而是去荣国府那边拜见贾母了。
贾珏也好奇贾敬给自己带回来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没有回后宅,而是到了宁正堂。
刚喝了几口茶,外面就传来甄士隐的声音。
“侯爷,人带来了。”“进来吧!”
随着贾珏的话音落下,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道人走了进来。
“程乐羽,拜见侯爷。”
贾珏挥了挥手,随意道:
“坐吧,不必多礼。即是老太爷带来的,必然是才华横溢之辈。我这人最是喜欢有才子人了!”
程乐羽虽听出了贾珏话中之意,脸色却是没什么变化。
“多谢侯爷。”
这程乐羽很是消瘦,虽然不至于说像竹竿一般,但脸上两颊都有些陷下去了。
只是那双眼很是明亮,还有着一股子悲天悯人的神采。
贾珏虽然不至于对他有多提防,但也不会真的因为贾敬的话就将他留下。
“听老太爷说程先生对权谋之事钻研颇深,对朝堂政务更是了如指掌。如今本侯回京不久,程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程乐羽微微摇头道:
“现在说建议,也不过是随口胡说。纵然说的在高深,也不过是模棱两可。还要看侯爷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
贾珏呵呵一乐,他的目标是什么?那自然是造反啊!
可这事能和程乐羽说么?!
毕竟目前还完全不知根知底,短时间内,哪怕是一点小事也未必会信任他。
贾珏靠在椅背上,笑着说道:
“不必那么详细,就简单的按照本侯现在的情况来给些建议吧!或者说你觉得本侯应该朝什么目标去做?”
程乐羽点了点头,似乎早就知道贾珏不会信任他一样。
既然要来贾珏身边,自然也对贾珏有不少的了解。
他不是贾敬身边的人,而是大幻仙人张道长的徒弟!
张道长地位很高,知道的事情也比一般人多一些。
程乐羽缓缓开口道:
“侯爷以分家之身份独掌宁国府,又以如此年纪立下大功,执掌京营节度使权柄,实在是让人艳羡。但当下侯爷应该做的是韬光养晦,尽量低调下来。”
“现在陛下不会大张旗鼓的重用侯爷,而是要慢慢的敲打侯爷,然后用侯爷对开国一脉做些针对性的计划。所以侯爷越高调,受到的敲打就会越重。”
贾珏点了点头,这些他都知道,因为自己和李振山在回京的路上已经商讨过了......
李振山是从贾珏暂时无法召唤十万大军的层面来考虑的,要不然就是另外的一条路了。
他可不相信贾珏这样的神仙,愿意当一个臣子......
程乐羽继续道:
“京营节度使又关乎城外三大营,开国一脉、元平一脉、中立派。看似侯爷掌握权力不小,但眼下却是动不得。因为太子前些时日就已经针对兵器倒卖流失一事,派人暗中查访了!”
“从前惩办那王子腾,却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陛下也知道,他只是个替罪羊,出气筒罢了,或者说只是代表了一种风向,一个预兆。所以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顺理成章让节度使之位置过渡到侯爷身上。”
贾珏眉头微皱,这件事他是不知道的!
因为不管是牛继宗还是沈丞那边,都没有什么异动。
城外三大营虽然也吃空饷,但其实细究起来,并没有那么严重。
好歹也是天子脚下,大家都要束手束脚的,动静不敢闹大。
严重的就是兵甲流失倒卖,哪怕只是倒卖一副甲胃,一点兵刃都是大罪!
这件事如果查下去,肯定是要闹大的。
可现在一点消息和风声都没有,这程乐羽是如何知道的?
程乐羽也没有解释,接着说道:“不过侯爷不必太过担心,陛下不会在这个时候将事情闹大的。况且这个时候用这点罪名,不至于真的能将三营主帅全都拿下,毕竟上面还有一位太上皇呢!”
“而且现在局势其实已经很是糜烂了,边关问题,国内问题,属国问题,灾民问题,一旦有一个导火索就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陛下和上皇在不甘心,也一定会和异族和谈的缘故。哦,对了,今日侯爷上朝应该就是在议此事吧?和谈之事有了结果?”
程乐羽说完就看向贾珏,似乎在确认自己的话对不对,但是眼神之中却满是自信。
贾珏忽然笑了起来,然后轻叹道:
“看似说了一堆,实则是什么都没说。和谈的事情已经定下了,程先生还有什么高见?”程乐羽也不在意贾珏的揶揄,摇头叹息道:
“高见不敢当,但接下来怕是要闹民变了!”贾珏眉头一皱,瞬间坐直沉声道:
“你说什么?!”
现在边关不继续打了,那些筹备的粮草多半是要回来的。
这些粮草虽然不至于全都用于赈灾,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情况下闹民变?!
程乐羽看向贾珏,认真道:
“民变!侯爷是否以为那些运往边关的粮草会运回来,就能为赈灾出力?的确,侯爷想的没错。但侯爷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人心!”
贾珏很聪明,要不然前世也不可能从一无所有赚下那么大的身家。
只听程乐羽最后一句,他就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忠顺亲王,恭肃亲王?!”
可谁知程乐羽却是摇了摇头,缓缓的吐出了三个字。
“太上皇!”
贾珏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心说太上皇怎么了?
难道这老头还想在坐回皇位?
不可能啊!是要换皇帝?也不对啊!
那他还能是因为什么......
“卧槽!”
贾珏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随后有些惊讶的看着程乐羽。
这TMD是个人才啊!
贾珏在宁正堂一直和程乐羽谈了两三个小时,后面并没有继续谈论民变的问题,而是谈论朝堂和政务。
程乐羽给他的惊喜不小,但最重要的还是关于‘民变’一事。
贾珏问过他,如果发生民变该如何做。
可程乐羽却希望贾珏暂时自损一些利益,来阻止这场民变
这也是贾珏后来打断这个话题,转移到朝堂和政务上交谈的原因。
黄昏时分,
贾珏皱着眉头回了后宅,程乐羽已经被他安顿在了前院。
这样的人才肯定是要留下的,哪怕暂时不能重用,肯定也不能放走。
就算程乐羽不是真的人才,也必然有特殊的渠道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
当然这还需要看看程乐羽所言是否正确,才能决定贾珏之后的态度—。
方才贾珏虽然震惊,但毕竟一切都还没发生,都只是程乐羽猜测而已。
如果什么都没发生,那自然无所谓了。
不过是个有点才华,而且剑走偏锋的家伙。
但如果真的和他猜测的一样,那么这个程乐羽绝对是一个大才。
对人性的理解,对人心的把握,对朝堂的了解,对政务的熟知,这都是贾珏所需要的人才但这一下午的了解,贾珏发现这程乐羽有点圣母心,这很不好!
贾珏一边思索程乐羽这个人,一边想着民变的事情往前走,路过花园的时候忽的听到可卿在喊自己。
“叔叔这是才回来么?可吃过了?”
贾珏下意识的抬头望了过去,脑子里却还在想事情,所以眼神有点呆......可卿以为这是因为看自己看呆的,不由得脸色微红,嗔道:“叔叔呀~~...”
这一声‘叔叔呀’,瞬间将贾珏喊回魂了。
可卿也意识到了不妥,脸色更红,羞得低下了头。
自从上次贾珏持着灯笼和她一起走夜路的时候,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涟漪。
但两人在身份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天都在克制着自己,基本都没怎么见过面。
今天也是刚吃过了晚饭,带宝珠瑞珠出来来散散步。
没想到遇到贾珏,只是一个眼神就让自己的心湖又乱了......
贾珏笑着上前几步说道:
“方才在想些事情,所以反应有些慢了。姐姐这是要去哪里?”
可卿抬眼看了眼贾珏,又赶紧低下头软软道:
“我,我就是出来随便走走。叔叔既然在想事情,我就不打扰了...”
她说完就想赶紧离开,毕竟一个寡妇和年轻力壮的叔叔之间,怕被人乱传闲话。
谁知贾珏摇头失笑道:
“姐姐不必担心,不过是闲话几句,哪个敢乱传?再说这家里就这么大,难道你我以后就不见面了?纵然姐姐忍得,我还不忍得呢!”
前面的话还像那么回事,可后面这句话让可卿不由的娇躯一颤。
那雪白的天鹅颈都染上了红晕,一时间方寸大乱,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身后的宝珠瑞珠都是如同老僧坐定一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不闻外物...不是她俩不想拦着可卿,实在是面对贾珏,她俩也不敢啊!
接触的太少,她俩还不知道这位侯爷什么脾气,只能乞求着自家少奶奶赶紧说回去。
见可卿低着头羞得说不出话来,贾珏轻叹道:
“姐姐,我方才言语有失,姐姐勿要见怪。我见姐姐心中亲近,难免有些胡言乱语。”
可卿脸色更红,低着头嗫喏道:
“叔叔呀~~”“嘶~!”
贾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卿只是轻轻言语一声,就好像有粉红色的气流钻进了自己的耳朵,然后到心脏处挠了一下.....
这会儿可卿是低着头的,还没看到她的脸呢!
这要是她娇羞的抬眼看着自己,在来这么一句的话,贾珏知道自己肯定扛不住!
难怪贾珍那狗东西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就这样的女人换做是谁来都扛不住啊!
贾珏不由得弯了弯腰,故作洒脱的道:“姐姐继续散心吧,我想起来还得有事要做,得回前面一趟。”
可卿因为是低着头,方才就发现贾珏的‘不对劲’了。
自然知道贾珏为什么要弯腰,可就算是弯腰,那地方也很明显......她看也不是,抬头也不是,心里是又羞又闹又好笑。
听到贾珏要离开,方才还有些要离开的心思的她,忽然有些不舍得。
随后心里暗啐了一声自己,糯糯道:
“叔叔请自便,我这也就回去了....”
要说方才见贾珏遮掩的模样还有些想笑的话,那么这会儿可卿心里有些想哭。因为她好像发现自己不是一个好女人了!
丈夫和公公才死了没多久,怎么这会儿就对公公的兄弟有这样的涟漪?!
贾珏本来准备先离开的,毕竟自己现在不太雅观......
但他察觉到了可卿的心态,柔声道:
“姐姐不必顾虑如此之多,如今贾珍贾蓉已死。在这宁国府,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姐姐你都是自由的。你也是独一无二的!”
“你不必在意别人,尤其是那些下人。在这里你是主子!况且有我在,也容不得别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你只需要为自己而活,活的开心些!”
可卿有些惊愕的抬眼看着贾珏,她看得出贾珏眼中的真诚。
一时间可卿有些痴了,因为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过这些。
“叔叔呀~~”
一声下意识的称呼,让贾珏的腰弯的更低了!
“咳,姐姐先回去吧,我靴子有点脏了,擦擦再去前面!”
看着贾珏尴尬的弯腰擦着靴子,心中羞涩至极的可卿又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一时间整座花园盛开的花朵仿佛都羞愧的垂下了头......
又回到宁正堂的贾珏,让人将李振山喊了过来。
程乐羽这个人不管能不能用,现在贾珏其实都不太在意。因为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圣母心这一点有点...
贾珏也知道程乐羽之前说的自损利益,拦截民变的事情是可以让自己的名声变得更好的。
但他之所以没有答应,是因为程乐羽并非是站在他这边考虑的。
如果首要目的是提高贾珏的名声,从而去牺牲一部分利益那没问题。
但程乐羽明显是以灾民为主,其次才是一举两得的让贾珏名声变好。
看似结果都一样,但出发点不同,这就完全是两回事!
虽然接触的少,但贾珏也察觉出程乐羽应该不是那种恶心的圣母心,他应该是那种愿意舍弃自己的真正圣母。
但这才是贾珏犹豫的原因,程乐羽洞悉人性是不错,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圣母心更是难得。
但这种人适合去官场搅合,不适合做只为自己谋求利益的谋士。
相比较之下,李振山就合适的太多了!
“民变?!太上皇?哦~~原来如此!这程先生是个人才啊!民变是好事啊!”
李振山只是一愣,随后笑了起来说道。
贾珏愣了一下,好奇道:
“你也同意我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李振山摇了摇头笑道:
“没必要,现在侯爷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局面完全没有打开。养望这件事的确可以做,但没必要损失侯爷的利益。”
“况且程先生说的只是最完美的一个结果,其实真正操作起来是很难做到的。侯爷没必要这么麻烦,简单、粗暴、直接,才是最符合侯爷的利益。”
见贾珏沉思,李振山收敛笑意沉声道:“侯爷,若是真的起了民变,侯爷一定不要急着出面!以目前的局面来看,如果背后是太上皇想要收割诸多世家填补朝廷,那么暴乱的范围肯定很大,流民数量也会很多。”
“甚至是上百万的灾民都卷入进去,在卷入几百万的百姓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只要闹得越大,太上皇能完全掌控的可能性就越低!若是能抓住关键节点,侯爷就能大丰收了!”
贾珏敲了敲扶手,闭眼开始思索了起来。
程乐羽和李振山的想法虽然是南辕北辙,但关键点其实都是在太上皇的身上。
太上皇为什么这么做?
这不是让大乾的气运削弱么?!其实不然!
太上皇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权利,也不是雍和帝,更不是百姓!他向雍和帝倾斜权利,根本不是什么父子情深。
他是想让雍和帝背锅。
草原大战不可能在继续下去了,蒙元那边需要和谈,灾民需要赈灾。
可国库没钱啊!
去年的赋税剩下的本来就不多,又碰到边关大战。
户部筹措钱粮,可不只是钱和粮食!
而是兵器、铠甲、马匹、粮食、草料等等等等,更别说战后的赏赐和抚恤。这都是一大笔钱!
的确是可以从路上撤回一些粮食,但对于赈灾是不够的。
既如此,太上皇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灾民变成乱民!
然后引诱乱民对所在地的世家下手,将局面闹大;
这个过程中肯定是会有世家暗中勾结乱民,支持暴动的。
这个时候朝廷在出手,将这些世家,乱民一网打尽!
不仅能填补国库的空虚,也能让那些‘乱民’消失的一干二净,还能展慑朝中官员,最后还能让大乾重新安稳下来。
反正灾民得不到有效的赈灾,每天都在死人。
既然如此,太上皇索性就将他们利用起来,榨干最后一丝价值!
几百万人命,对天家而言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再说现在在位的是雍和帝,不管闹得多大,背锅的都是雍和帝。
而太上皇依旧是那个曾经的圣君!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不为雍和帝考虑,甚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父子得利。
此事过后大乾安稳下来了,国库有钱了,世家又被收割一茬,至少几十年内再无控制朝廷的风险。
雍和帝纵然背着的名声不太好听,但皇位也更稳固了。
况且灾年只要过去,雍和帝未免不能做一个明君。
这盘棋下的不小,其中必然会有一些风险的。
而贾珏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风险点,然后撕开一个口子扎进去!
贾珏睁开眼,眉头微皱道:
“我现在在京城的人手说少不少,说多不多,在各地也没有什么人脉,如何能在关键节点出手?况且太上皇必然已经有了人选,我未必有机会。况且那可是几百万人,一连打下来就是几十万条人命。”
李振山笑着说道:“侯爷不必担心,我亲自走一趟就是。正好回来的那一百亲兵还不好安排,由我带着离开就是。若是侯爷舍得,能在多派一些人手,那就更好了!”
那一百亲兵,自然就是之前派出去执行任务暗杀贾珍贾蓉的陌刀队,此事,贾珏也与他知晓了。
“至于人命,在这个时候已经算不上是人命了。再说有我在,不会让侯爷的名声受损的。更何况有些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会让侯爷获取更大的名声。”
贾珏有些犹豫,他之后虽然不用天天上朝,但遇到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民变之事不知道何时才起,李振山离开之后他难道只能仰仗程乐羽?
将自己的疑虑说出来之后,李振山失笑道:“侯爷,我既然去了,那民变何时爆发,爆发多大就是侯爷说了算的!当然,这需要侯爷多派些人手,若不然也有脱离掌控的风险。”
贾珏沉思两秒后,沉声道:“你要多少人?”
李振山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三千人足以,当然也不要一起都跟着我,目标太大。最好是分散开,一波波的集合过去。我和侯爷会一直保持联络,候爷后续派人过去就是。”
贾珏点了点头,认真道:“那一切就拜托振山你了!”
李振山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侯爷言重了,此事不急在这一两天。正好这两天家里还有一出好戏,且让我看完再走。另外正好这位敬老爷在城里,在派人去玄真观摸一摸情况!”
贾珏点了点头,贾敬这个老东西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定要搞清楚!不然他睡不好啊!
可他俩却不知道,现在荣国府那边就已经在上演一出大戏了!
荣国府,前院。
赖家兄弟分别在宁荣二府做管家,平日里也都是要住在这边的。
作为大管家,他们的院子自然和一般的下人不同。
不仅更大一些,也有小厮专门在跟前听用。
这会儿天色都已经暗下来了,赖升过来的时候没有太多人碰见。
“在这里看好了,不许其他人进来!有什么人来了,高声喊出对方的名字!”
嘱咐了小厮后,赖升急匆匆的进了院子。
这会儿赖大也是一脸焦急,见到赖升后连忙拉着他问道:“可找到人手了?”
赖升摇了摇头,脸上既有焦急也有狰狞的说道:
“没有,贾赦毕竟是荣国府的大老爷,身上还有爵位,压根没有人敢接这样的麻烦。”
兄弟俩自从‘知道’了贾赦要拿他们当替死鬼之后,这心里就一直在担惊受怕。
要知道这些年他俩可是贪污了不少,而且还坑害了不少的人命。这些事在外面都是打着贾家的旗号按下去的,根本经不起查。查的越久,暴露的事情越多,最后的罪名越大!
赖大急的直转圈,握拳捶着手掌说道:
“这该死的,他在宁国府拿了那么多的东西,现在怕侯爷发现,要拿咱们俩来做替死鬼!今天甚至都查到咱们的金匠铺子了,不能等了!”
“贾琏委托出来的人手,我都已经摸清楚了。有几个是家里的小厮,有几个是城外庄子上的人,还有几个后街的贾家族人。”
“可现在贾赦贾琏这边解决不了,这些人就算是全都杀了也没用!这都不知道他们查几天了,说不得已经握着够弄死咱们的证据呢!”
赖升咬了咬牙,低声道:
“这事既然已经不能善了了,那就不如闹大了!宁国府那边怕是没有机会,毕竟那侯爷实在太过骇人,还有一百亲兵。可这边....
赖大闻言吓了一跳,连连摇头道:
“你是说咱们自己动手?不行不行!还是找外人来做才好,只要贾赦父子死了,在解决了那些查访的人,咱们也就没事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看着赖大有些害怕,赖升气道:
“都这个时候了,去哪里找人去?咱们俩认识的也就是一些下九流,他们敢惹荣国府?”
“这种事情我都要让心腹隐藏着身形去找,要不然被发现了咱俩的身份,都不用等贾赦弄死咱们了!”
“我来之前已经和其他几个大管家都见了面了,大家这些天也都发现了不对劲!咱们不如这样....”
按照赖升的想法,如今是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就直接拼了!
只要这边的几个管家能联合在一起,在配合后宅的管家嬷嬷。完全是有能力在东路院放一把火的!
到时候随便找个由头,找出个替死鬼来,这事儿就了了!
当然最好是把贾琏和王熙凤夫妻一起烧死,这样就能万无一失了。至于查访的那些人就简单了,身份低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了。赖大闻言咬了咬牙,随后还是摇头道:
“兄弟,不行啊!贾琏和王熙凤这两个也只有白天去东路院,可白天人多,就算是着火也未必烧的死他们啊!可晚上他们两口子又回来了,总不能两地都着火吧?”
就在赖升正要说话的时候,就听得外面的小厮高声道:“林管家好!”
赖大赖升吓了一跳,然后赶紧敛了敛心神。
林之孝向来是个老实本分的,和其他管家也都差不多。
最重要的这林之孝一家是王熙凤从王家带来的,天然的王熙凤一派。林之孝进屋见赖升也在,便憨笑着说道:
“呦,赖二管家也在。方才老太太说话的时候问起了赖嬷嬷,我们奶奶就让我过来喊赖大管家过去问话。正巧今儿东府敬大爷来了,一会儿要摆宴呢,赖二管家不过去请个安?”
赖升闻言连忙摆手道:
“我就是过来说个话,既然这边忙着,我就不过去了。家里还有不少事呢,侯爷也回来了我还得回去伺候呢。”
林之孝又劝了几句,毕竟贾敬是动府的太爷。
你这东府的管家都过来了,许久未回来的太爷回来了,都不过去拜见一下怎么行。赖大和赖升心里一沉,都以为这是要兄弟俩去自投罗网去呢!
赖升心里一发狠,笑着说道:
“那好,林管家先回去吧,我们兄弟准备一下就过去。”
林之孝笑呵呵的走了,但赖家兄弟两个却是一脸阴沉。
“大哥,不能再等了!立刻去召集吴、钱、王、戴、余几个,就告诉他们今日就是大家的死期!要想活命,就得拼一把了!”
赖大一脸惊愕,吓的倒退两步说道:“你,你要把所有人都烧死了?!”
赖升摇头道:
“没机会烧,直接杀进去!这贾家咱们留不得了,我将东边能用的人都带来,在派人回去将家里人先安顿好。这边的人都结局了,明一早咱们就坐船离开!”
赖大还要说话,赖升上去就是一个巴掌,怒道: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别再惦记宅子和家底了!现在是活命!命啊!”赖大这才咬了咬牙,厉声道:
“好!你快去调人,我也在这边鼓动一下,就说贾家要把所有人都辞退了。只要闹起来,见了血,在看到女人和银子,这些人不跟也得跟了!到时候咱们再做个‘忠仆’!”
荣国府这边的下人基本上都是赖大在管着的,在下人心里这才是说话最管用的。只要用点小手段,调动起这些下人的愤怒还是很简单的。
而荣庆堂上的众人还不知道这赖家兄弟已经起了杀心,就连王熙凤都没在意。她还在等贾赦收集好证据,将这些管家一窝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