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族长的手段(1 / 1)

加入書籤

小惜春的院子离主院本来就没多远,姑娘们没走几步也就到了。

还没到院门口呢,就听到一阵阵呼啸声和贾兰他们的惊呼声。姑娘们唬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什么事情了呢,连忙加快了脚步。刚到院门,就全都呆滞在了原地。

原来是贾珏正在练枪,那一声声的呼啸声就是那长枪舞动时发出来的。

今天天气正好,一点风都没有。

可这长枪在贾珏的手里舞动着,躲在游廊下面的贾兰她们三个衣服都在飘动!

那看起来像是装饰品一样的长枪,在贾珏手里却像是玩具一样。

放在游廊下的时候,姑娘们也都是见过的。

虽然惊讶这长枪的长度,但也没有过多的想法。

可看到贾珏舞弄长枪,却是一种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

那长枪似乎散发着什么不详的气息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可偏偏这长枪放在武器架上的时候,却是没有这种感觉。

贾珏也瞥见姑娘们过来了,手中枪式抖得一收,长枪握在手中,再无半点煞气。

“呦~都过来啦?方才还说等训完了他们,在过去瞧瞧你们呢!听说今儿云妹妹和林妹妹都不太舒服啊?要不要找太医瞧瞧?”

贾珏顺手将长枪往地上一墩,咚的一声吓得姑娘们的心跟着一跳。

她们只是知道这长枪重,却不知道这么重!

不过瞧着贾珏眼中的坏笑,黛玉和湘云都是暗啐了一声,然后齐齐的扭过头去不看他。

探春回过神来,惊叹道:

“以前一直没觉得这长枪怎么样,只是看着好奇。没想到珏哥儿这般厉害,不在马上也能舞的起。这得好重呢吧?!”

听到说起长枪,湘云这才扭过头来也好奇的看着贾珏。

贾珏冲着她们招了招手,等都进了院子才笑道:

“我这破阵枪长三米,重一百二十九斤!若不是靠着这神器,我也不能纵马辽东杀鞑子,在皇宫演武场凿阵蒙元了。”

说完伸手摸了摸枪身,一副挚爱的模样。湘云撤了撇嘴,摸了摸胳膊说道:

“你好好的啊!可别这个模样,太恶心人了!”

姑娘们也都是忍不住的乐,贾珏哭笑不得的说道:

“当我和你们说笑呢?这和我的命也没什么区别了。”

在现在这个火器发展还很落后的时代,冷兵器的巅峰就是自己手上这一杆霸王破阵枪了!

这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造物,锋利程度用切金断玉来形容也不为过。

一把趁手的好兵器,完全可以让他在战场上多一条命,和盔甲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湘云虽然还有些害羞面对贾珏,但还是有些好奇的看着破阵枪,眼中满是喜欢。

她本就和寻常女孩儿不同,不爱红装爱武装!

只不过家里两位老爷和两位太太管的太严了,也就只有在贾家才能展现自己的本性。

“我能摸摸你这长枪么?”

贾珏挑了挑眉,心说还好你还小,要不然我可就误会了啊!

“哈哈,当然,云妹妹想摸什么,我都不会拒绝的!”

湘云红着脸啐了一声,但还是没忍住伸手摸了摸枪身。

宝钗在后面掩口笑道:

“你这哪里摸得出什么?盲人摸象说的就是你了!你若是喜欢,明日我让人给你制一杆小一些的,轻一些的,没开刃的给你玩。”

湘云惊喜的回头问道:“真的?!”

宝钗点了点头,嘱咐道:

“只是不能被人瞧见了,只能在你的院里玩,若不然我可是不敢给你的。”

薛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再加上宝钗和姑娘们不一样,她对家里的事情是有发言权的。

想要什么,只要开口,都不用薛姨妈,薛蟠就全都给办了。

虽说薛蟠是个浑人,但是对她这个妹妹还是很好的。

她后面说的也是为了湘云好,毕竟姑娘家家的哪里有喜欢这些的?但现在她也才来了没多久,还没到劝人家如何如何的地步。

送礼物就要投其所好,而且意外的惊喜总是更让人心动。

湘云嗯嗯的点着头,小模样极为兴奋。

贾珏笑着说道:

“那我就让人给你寻一匹小马吧,在给你配上一套弓箭如何?不过也一样不能带走,只能在这边的院子玩,我可不想被史家两位老爷打上门来。”

湘云兴奋的嗯嗯点着头,她可是一直都想有一匹自己的马。曾多少次梦里自己骑着心爱的马儿行侠仗义,英姿飒爽。

探春刚要开口,就瞥见贾环畏畏缩缩的偷看自己。

那副冻猫子的模样,被贾兰和贾琮一比更是让她生气了。

“站直了!”

探春一声低喝,吓得众人一个激灵。

贾环更是直接,条件反射一样的站的笔直。

看起来就是没少挨训...

探春没有紧蹙,呵斥道:

“像什么样子!你也是贾家的儿孙,也不比别人缺胳膊少腿的,怎么整日里都是一副冻猫子模样?!”

贾环噘着嘴小声道:

“我又不是宝玉,就是个庶子...”

探春听到这话气的胸口一阵起伏,她哪里不知道贾环是个庶子?可就因为是个庶子,所以才应该给自己挣命!

瞧瞧贾珏,从后街一路杀进了宁国府,坐上了贾家族长的位置。

这命改的多少人都叹为观止!

现在有机会在贾珏跟前学些东西,这不成器的弟弟怎么还这副模样?!姑娘们有心开口,但也不好劝什么,只能将目光放在贾珏的身上。

贾珏轻笑道:

“莫要生气了,他在我这练个一年半载就不一样了。好了,先进屋说话吧。不过袭人她们都出去了,一会儿就得紫鹃翠缕你们两个招呼大家了!”

黛玉和湘云纷纷啐了一声,这话说的是紫鹃和翠缕,但这俩丫鬟是她们的贴身丫鬟。让紫鹃和翠缕招呼,这不就是说她们就是这里的女主人么!

皇宫,养心殿。

偏殿内。

太上皇看着脸色有些不好看的雍和帝,忽然笑了起来。他也不知道是在笑什么,只是忽然想笑了。

雍和帝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恭敬的问道:“父皇,怎么了?”

太上皇摇了摇头,伸手示意雍和帝坐下,随后开口道:“问不出来什么吧?”

见雍和帝点头,太上皇继续道:

“这些都是在预料之中的,希吉尔为人如何早就有细作回报了,你也该知道他这样的人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开口的。”

“我们知道,他也知道,不管如何我们都不会对他动刑,更不会杀了他。他也知道我们想问什么,也知道我们是在等。”

雍和帝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儿臣明白,只是有些不甘罢了。这一次若是能让巴特尔在退一步,大乾就能有更大的收获。只看这个希吉尔在巴特尔心里有多重的分量了!”

满金使臣刺杀这件事,本就是雍和帝和太上皇一手策划的!

雍和帝这次宁肯拼着自己受伤,也要进行这个计划自然是有很多考虑的。

首先就是现在国库空虚,户部整天上折子诉苦,就差有官员‘色诱’他这个皇帝,让他对户部轻一点鞭挞了。

眼下国内也不安稳,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缓解压力。

他相信只要灾年过去,大乾就会快速的恢复经济民生,这是蒙元和满金无法比拟的。所以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让蒙元‘赔款’!

其次他也在试探,试探是否能在希吉尔离开之前‘策反’这个最被巴特尔珍视的儿子!

若是能在背后控制希吉尔,哪怕只是能稍微影响一下,都对未来对草原用兵有很大的助力不过他也知道这很难,所以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巴特尔的态度!

赔款肯定是有的,毕竟这件事是因为希吉尔‘而起’的。

但赔多少,赔款之后怎么谈,怎么分化蒙元和满金的关系,怎么安插过去更多的棋子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就是大乾也要和满金谈判了,不可能你说来打就打,打败了就没事了。你输了,那就得赔款!

大乾各部队开拔和边关的损耗都要成倍的计算上去,再加上他被满金使者刺杀的事情,也要换算成极大的金额!

只要能掏空鞑子的银子,那么之后鞑子的恢复速度就会被拖慢,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雍和帝叹息了一声无奈道:

“只可惜儿臣没有受伤,若不然这件事才能谈的更深,谋划的更多。贾珏这一枪,当真是打掉了儿臣许多算计...”

刺杀皇帝这件事很严重,但受伤还是没受伤就是两个级别了!

太上皇摇了摇头笑道:

“联倒是和你的看法不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算计,但是得到了一个忠心的臣子。换做其他人即便有那个本事,那个准头,也不敢将长枪投向你的方向。”

雍和帝想起那长枪从自己眼前飚射过去的场景,在想想那个‘刺客’脑袋被刺爆的模样,不由得一阵后怕。

太上皇继续说道:

“虽然贾家不能再次起复,执掌大量的兵权。但是对贾珏可以多给一些恩赏,笼络其心,调教其德。将来若真有需要他勇武的时候,也好调动。”

雍和帝闻言点了点头,他的确也是这么想的。

谁是忠臣,谁是佞臣,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他需要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能用的臣子!

只要能用,好用,是不是忠臣有什么关系?!

况且太上皇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贾家不能再次回到贾代善时期了。

一个人掌握那么多的军权,是要造反么?!

哪个皇帝能放心?

别看现在军权在元平、开国、中立三派的手上,但其实是分散的。

就是靖国公沈丞也没办法完全掌握元平一脉,当然这也是沈丞故意的放纵。要不然他就和贾代善是一个下场了...

至于贾珏,雍和帝需要他的忠心,但又不需要他过于表现。个人勇武到了这个程度,做一把锋利的刀才是最好的结果!

雍和帝不太像继续说这个话题,因为他觉得太上皇老了,对贾家愧疚了。

于是转移话题说道:

“父皇,如今草原局势混乱,是否可以让锦衣府深入?若是有机会留下最好,若是没有机会的话,也要多发展一些细作才好。”

这本就是计划之一,他之所以还要开口询问,是因为锦衣府压根不是他能调动的。

凡是涉及到军权这种事情,他都必须在太上皇这里请示。

不只是因为要表现出孝道,也是因为这些权利现在还都握在太上皇的手上。这个世界上最没有安全感的就是皇帝!

更何况是太上皇这种从小就生活在阴私诡计之中的皇帝?太上皇点了点头,随后双眼微眯的说道:

“在传旨给边关各重镇,做出随时出关大战的姿态。现在满金和蒙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们一些压力。”

“另外希吉尔那边要继续磨下去,虽然不能用刑,但也有的是办法让他熬不住。让刑部那边加快动作,能问出多少就问出多少!”

希吉尔肯定是要放回去的,而且还不能有明显的外伤。

可以让他对大乾恐惧,但不能让巴特尔继续加深对大乾的仇视。

现在需要的是安稳,所有的方面都要考虑到才可以!

雍和帝要说话的时候,外面的夏守忠高声道:“皇后娘娘求见!”

雍和帝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的神色。

“朕和父皇商议要事,让她先回去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外面的温皇后听到了这句话,面色古井无波,冲着里面微微福了一礼,转身便离开了...

坤宁宫。

温皇后一脸端庄的回了宫殿,当回到了寝殿内,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闭上眼深吸了几口气,逐渐放稳了心态。

她这段时间都没怎么见到雍和帝,更别说单独相处了。

虽然知道雍和帝大概已经是不能人道了,但她也必须时刻营造出夫妻和谐的局面来。若不然她这个后位,就坐不稳!

她没有子嗣,母族也依靠不上。

现在老太妃,皇太后都活着,后宫的权柄虽然看似在她的手上,实则很多事情都不是她能控制的。

最近已经有妃嫔又不老实了,她纵然能借势压得住一时,也压不住一世!可雍和帝最近似乎很反感她打扰自己,平日里求见也很少有机会得到应允。即便见了,也不过匆匆几句话就让她离开了。

现在后宫已经有传言说雍和帝对她不满了...

她坐在椅子上缓缓的叹了口气,心中暗道:

“不能在这么下去了,既然陛下这边走不通,就只能继续走老太妃和母后这边了。可惜元春出宫的事情太突然了,若不然想办法留下她,还能对收服贾珏有一定的作用。”

“三个皇子对我都无半点好感,这个后位在他们眼里即便是空着,也不该是他们母后之外的女人可以做的。现在还能维持表面和谐,一旦将来他们哪个登基...”

她不是想造反,想做个女帝。

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从武则天之后,历朝历代都在防范这样的事情发生。

再说她也没有这个资格,毕竟雍和帝可不宠爱她,更不会出现天后这样的身份。

她只是想要找一个外援,来给自己增加话语权,来让自己的未来好过一些。

最好能通过这个外援,将她的母族提到中枢的权力核心!

只有这样才是最稳妥的!

可惜她的父亲太过软弱,而除了父亲以外,她又不敢和别的族人透露这个想法。

若是能让贾珏这个刚刚发迹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少年郎,乖乖站到自己的身后听自己的差遣,从而一步步提拔自己的母族。

到时候就算是太上皇、皇太后、雍和帝都没了,她也不用担心新皇登基后出现什么差错。

她很不屑后宫那些妃娘的想法,在她看来这就是目光短浅!

现在雍和帝这么多年没有子嗣,没有碰过她们,已经说明了问题。

偏偏还有人在那幻想,还在天真的认为雍和帝是为情所伤,又立下了太子,所以才会‘守身如玉’。

“静琬?”

随着温皇后一声轻唤,从外面进来了一个宫女。

“娘娘。”

温皇后沉默了几秒后轻声问道:

“你确定母后身边的锦溪嬷嬷每个月都会让人送信出去?”

静琬闻言低声回道:

“倒也不能确定是每个月,但奴婢听了娘娘的吩咐后留意过,也使了些法子问过。这锦溪嬷嬷虽然不管事了,但太后宫里的一应物什都是她去内务府挑选的。”

“内务府的小公公说每隔一段时间,太后都会让锦溪嬷嬷给贾家的老封君送信,老封君也会回信,也是差人送到内务府,等锦溪嬷嬷去的时候带走。”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若不是那小公公吃醉了酒,怕是也打探不出来。据说太后和贾家的老封君是几十年的姐妹,一直都有暗中通信。”

温皇后点了点头,她倒是听皇太后说过和贾家老封君的事情。

皇太后的出身也不高,当初被挑选成太上皇的皇后入宫,也是充满忐忑的。那时候贾代善和贾代化是太上皇的文武伴读,陪着太上皇长大的。

贾母作为贾代善的妻子,也经入宫陪着那时的皇太后。

两人从十四五岁就认识,也算是认识一辈子了。

她听皇太后感慨过,当年还是贾母急智救了她一命。

不过到底是什么事情,皇太后并没有说。

她也能理解为什么两人来往信件都要偷偷的,无外乎是皇家规矩罢了。

宫墙高严,皇太后一辈子都被困在这里,所以她和贾母之间的情谊才更显珍贵。

只不过皇家之事,哪怕是在小的事情也是大事!

所以和外界通信,即便是皇太后也不好大肆宣扬。她忽然苦笑了一声,其实她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她在这宫墙内也是举目无亲,连父亲母亲一年都见不得几次。

就算是见面了,也说不了几问话。

她也无法回答为什么这么久一直没有身孕,无法为皇家诞下子嗣的问题。

“再去找一趟那个小太监,不管是威逼也好,利诱也好,将整条线挖出来。不,不需要知道整条线,只需要让他想办法为予送信就可以!”

(予,是皇后的自称。)

静琬并没有多问什么,微微福了礼低头道:“是。”

“去里面将予的那个匣子拿出来,里面的金银就当做是买路钱。记住,这件事一定要隐秘。如果有一丝不对,立刻终止。”

温皇后知道这些小太监都贪财,和他们这些人讲什么都没有讲利益来的痛快的。她倒是有一些心腹,但压根不可能将手伸进内务府里面去。

内务府看似到处都是漏洞,但其实她知道那就是太上皇故意的!当然这不是在针对她,而是在针对其他王爷。

这是在太上皇还是皇帝的时候就做的事情,毕竟内务府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而她要做的,就是和皇太后一样找一个‘闺蜜’!

这个闺蜜的人选就是元春!

在元春离开之前,她就有过几次示好。

虽然她知道元春只是表面亲近,那也就足够了。

毕竟她是一个‘需要爱’‘需要知己’的孤独皇后啊!

宁国府,后宅。

元春有些疲惫的坐在会芳园的亭子内歇着,忽然觉得一阵心悸。蹙了蹙眉,揉了揉心口才好了一些。

抱琴见状连忙问道:“姑娘,怎么了?”元春摇了摇头道:

“没事,你也坐下吧,休息一会儿在过去后面瞧瞧。”

正说着就看到凤姐儿从花道中走过来,她看着凤姐有些疑惑的低声道:“喝醉了睡一觉这么管用呢?脸色这么好?”

正巧凤姐儿也走了过来,只是还没等开口呢,远处就传来封嬷嬷的声音。

“二奶奶,大姑娘,我们侯爷请两位过去,说是姑娘们和西府大奶奶都在呢,就等两位了!”

元春和凤姐儿都不由得滞了一下,随后都有些狐疑的看着对方.....

第二日,宁国府祠堂。

今天过来的人比上一次还要多,毕竟这一次皇室赏下更多的祭器,再加上贾珏的举措救了皇帝。

很多官员和勋贵也在看风向,如今贾珏身兼两侯,就算是回不到贾代善时期,未来几十年也会成为下一个沈丞。

毕竟几十年的时间,谁也说不准以后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这还是太上皇和雍和帝释放的信号,他们也没有了那么多的顾忌。

不管如何先给子孙后代结个善缘不是?

就连三个皇子都派了身边的心腹长史过来,可见热闹。

祭祖的流程很是复杂,但时间却没用太多,也就是一个上午就完事了。诸多勋贵和长史、官员先后退出祠堂,里面就剩下贾家的人了。

贾珏端坐在主位椅子上,贾母坐到了侧面的首位,其余的都是贾家代字辈的老—人了。看着有些茫然的贾家族人,贾珏缓缓开口道:

“让诸位留下,是一些有关族里的改动要和大家说一声。我虽然才继承宁国府没多久,但对于大家的生活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说到底我原来也是在后街的不是?”

这话让大家都轻松了一点,有不少人对贾珏还很熟悉。

只不过贾珏后来做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让人有些不敢认了。

贾珏继续道:

“前些时日蓉哥媳妇和我说了些事情,也让我意识到做族长不是在这里坐着,享受着美酒佳肴,美人在怀,而是要将整个族里的人和族里需要的营生都放在心上。”

“蓉哥媳妇还说了一些建议,我也仔细想过了,贾家的确是不能就这样下去了。首先就是族学,乌烟瘴气!子弟不知进取,整日胡作非为,撵猫逗狗,糊涂!”

这话说的下面有人开心有人赞同有人面色难看。

觉得开心的就是因为已经察觉到贾珏要给大家一些好处了,纵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若是得一些米肉也不错啊!

赞同的是觉得这族学的确是如此,自家孩子都学坏了

脸色难看的就是贾政和宝玉这爷俩,他们爷俩这一瞬间都觉得贾珏是在针对他俩。族学虽然是贾代儒在管着,但贾政还是时常过问的。

可时常过问还是这个鸟样子,他这个住在荣禧堂的也跑不了一个纵容的‘罪名’。贾宝玉就更简单了,他本身就在学堂搞七搞八的。

也不少人听明白了,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秦可卿提出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贾珏似乎有意推秦可卿往前站,让大家承这个人情?

贾珏回手拿出一本册子,沉声道:

“族学已经开始扩建了,大约一个月就差不多了。我已经让人请了新的先生,不仅有教学问的,还有教女红的女先生。以后凡是祖宗适龄的孩子,不管男女都要去族学!”

“男孩儿学治世的学问,再不济也要懂得是非对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女孩儿就学女红,学诗词,学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还要学管家的本事!”

下面不少的族人都是眼前一亮,孩子读书的事情其实好办。

贾家的族学对外人是很难进去的,但贾家的人只要想送就能送进去。可问题是男孩送进去了,女孩儿呢?

女孩儿这个时代想要真正的学点本事,可没那么容易。女红就是重中之重!

有一手好的女红,那是走到哪都要被人夸赞的。更别说还教琴棋书画和管家的本事!

当然不少人依旧是重男轻女,纷纷窃窃私语。

“姑娘上学有什么用,束脩这么贵,去了也学不到什么。”

“是啊,而且家里还有不少的活儿呢,孩子去了就是添负担啊!”

“你说的是,女孩就是个赔钱货,花钱送进去找罪受?早晚都是人家的。”

“吃的一口不少,活是一点都不干了,将来还得陪送嫁妆。”

这个时代女子出嫁可不是只要彩礼不给嫁妆的,娘家人哪怕是在不喜欢女孩儿,也得将嫁妆给足了!

这是娘家的脸面!

所以才有‘赔钱货’这个说法,可不只是因为女孩生的孩子不和自己一个姓。贾珏脸色一沉,周围的亲卫立刻起身道:

“肃静!”

这些人才在皇宫杀了上千人,一身的煞气还没洗净呢。

他们站在那就够吓人的,这会儿一出声更是吓得众人一个激灵。

贾政手中的茶杯都吓得摔在了地上,可这会儿却没人看他。

贾珏脸色严肃的说道:

“少跟本侯扯这些,本侯今日是通知你们,不是和你们商量!赔钱货?你们哪个不是女人生出来养大的?!自古以来留名青史的女人少了?”

“在我这里扯臊,束脩也不用你们拿,东西两府拿了!明白告诉你们,凡是适龄的孩子不送族学,我先打了你们!就凭一个拖贾家后腿的罪名!”

下面的众人没骂的不敢还嘴,都低着头,但贾珏也知道他们心里该不服还是不服。于是放缓了语气说道:

“我和老太太商议了,知道你们各家都有些困难。孩子送到族学的,以后每个月可以按人头到东府来领一份钱粮,虽不多,却也够一家五口吃一个月的了。”

这话一说,许多人顿时喜出望外。京都居,大不易!

这里什么都贵,就差喘气收钱了!

现在每个月能领足够五口吃一个月的钱粮,这就等于自家赚的银子都是攒下的了!贾珏见众人的模样,心里也有些无奈,继续道:

“你们也不必担心孩子,以后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在族学吃了,顿顿有肉,保管照顾的好。孩子若是淘气了,逃学了,先生会狠狠的打!到时候你们也别来我这里告状!”

“贾家上千的族人,两代出不了一个有出息的文武,说到底就是这奢靡之风给污染的!从今日起,族学上五天休两天,上学期间不许回家!”

要真的论起发家,贾家也不过发家百年。

但说实话,贾家的路子一开始就做错了。

别的不说,单说迁都的时候,贾家将南方的田地、铺子都分割给了分家。

虽说是为了割开这段关系,一旦主脉出事也不会连累分家,甚至还给子嗣一个退路。你带主脉来神京是对的,但你不能让主脉来到神京以后受苦啊!

贾家在京中有八房,这八房不是说就八家。

这都是贾代善那一辈的,是八个代字辈的‘房’,这八家到了重孙这一辈开枝散叶不知道多少家了!

这些人跟着来了神京,口音还没改呢,生活水平却是直线下降!

贾家虽然也在京中置办了不少产业,但大部分都是在宁荣二府的手里。

每年给后街各家分一些钱粮,但是够干什么的?

再加上贾珍贾赦都是贪婪无度,恨不得将铜钱拴在肋骨上的人。

他们哪里舍得真金白银的给出去?!

这也就让后街各家过的越来越差,当然这也有他们自己的关系。

各家原本都是有点家底的,但大部分男丁都是纨绔子弟,压根就干不了什么。祖上留下来的家底,这三十年也败的差不多了...

因此当贾珏说大家可以每个月都领足够的钱粮时,众人这才纷纷兴奋了起来。

但是后面听到族学要上五天休两天,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侯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孩子就在族学不回家了?”

“不会吧?不回家难道住在族学里面?那地方也不够啊,这么多孩子呢!”

“没听说族学扩建了么,说不得就是为这个改的。”

“不回家怎么行?!我那大儿子一天不看,我都想的慌。”

“是啊,我小儿子刚六岁,哪里能住在外面?不行不行?”

随着众人的吵闹声再次逐渐变大,周围的亲卫再次齐声大喊道:“肃静!肃静!肃静!”

随着三声高喝,才压下了这些人的动静。

可见一旦涉及到自己儿子,不管什么样的男人都要暴躁起来。

贾珏扫视了一圈,凡是看到的人都赶紧低下了头。

大家一起吵闹也就罢了,毕竟法不责众。

但要是直接顶着贾珏怼,那才是真的不知死活。就算是在没脑子的,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吱声了。贾珏见无人与自己对视,缓缓开口道:

“你们疼爱孩子,我能理解。但很多时候,孩子不能溺爱,就要放出来磨练!你们看看你们,看看你们穿的,看看你们往日过的日子!”

“你们难道要你们的孩子也继续过你们一样的人生?一眼就能看得到头的人生?!一辈子碌碌无为,文不成武不就的?!你们甘心么?!”

下面众人这下是真的寂静一片,脸色有的很难看,有的开始沉思。这时贾母起身走到众人跟前,轻叹了一声说道:

“以往呢,我对这些都不上心,毕竟是外面的事情,也轮不到我说。但珏哥儿是族长,他上心了,也和你们掰开了说了。”

“想想你们的孩子,想想三十年前你们的日子。你们蹉跎了,难道还让孩子也蹉跎了?你们就不想孩子们给你们扬眉吐气,光宗耀祖?”

“再说孩子们也不是一直都在族学,每五天就回家休息两天呢。你们疼孩子是对的,但也要分时候。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这,难道还要犹豫?”

贾母在贾家就是太上皇!

老祖宗这三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众人本来就被贾珏说动了,这会听到贾母的话都纷纷点头。

贾珏也起身沉声道:

“族学不是过家家的地方,不是给你们照顾孩子的地方,是培养贾家人才,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在里面什么都不用干,就是学!”

“我也会让亲兵过去教他们骑射,教他们强身健体,不能一副病秧子的模样!哪怕是读书没有资质,将来也能跟在我身边做个帮手!”

“再不济哪怕是死记硬背,至少也得有一个童声的功名!哪怕是不能纵马骑射,也得强身健体!我就不信这样管下去,一二十年内出不了一个进士!”

一说起进士这两个字,顿时引起了众人的激昂...谁不想家里出个让人养望的进士老爷?

众人看向贾珏的目光也开始充满了尊敬,不再是之前的目光了。之前只是认为贾珏是命好,是敢拼。

现在看来这新族长可是比贾珍那个王八蛋好太多了!

“侯爷说的对!老子就不信家里出不来一个读书的种子!”

“对!孩子要是还淘气,就让新先生打,狠狠的打!”

“侯爷好样的!这才是咱们贾家族长该有的模样!”

“不错!这才是真心为贾家,为咱们这些族人考虑!”“侯爷说的好,就不信贾家在出不了一个进士!”

偏堂内,

众女和姑娘们看贾家族人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在看向贾珏的目光已经有些不一样了。探春轻叹道:

“珏哥儿倒是好口才,不过这也的确是一件对全族都有利的大好事!之前就知道族学乌烟瘴气的,没想到珏哥儿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族学。”

湘云拉着可卿好奇的问道:“蓉哥媳妇儿,这些事情真的都是你想出来的?”

黛玉宝钗她们也纷纷看了过来,可卿失笑道:“怎么可能,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关于族人的事情,剩下的就与我无关了。”

其实这些事可卿是出了力的,但她向来不喜欢出头。

她喜欢在屋里呆着,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遂游。

但她也没想到贾珏今天会说她的事情,虽然自己会得到后街族人的尊敬和人情,但以后怕是有的忙了...

元春摇了摇头笑道:

“你莫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过于谦虚了。珏哥儿既然在这个时候提起你,你必然是做了许多的事情了。这些族人都要承你的情!”

凤姐儿有些羡慕的看着可卿,心说我怎么没先想到呢?要是我先想到了,我就站在那小王八蛋的位置上了!想到‘小王八蛋’这四个字,她的脸有些微红。

随后瞥了眼元春,暗道:“大姐姐不对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