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贾珏:参我?他们会帮我!(1 / 1)
半月后。
神京,宁国府。前院。
李振山靠在摇椅上,悠闲自得的摇着羽扇。
戚镇在一旁赔笑着的伺候着,小声道:
“将军,这真不怪我们,我们压根没想到能趁着忠顺亲王的丧事去攻打皇宫啊!我们还想着藏起来,不给候爷惹麻烦呢。”
李振山眼睛都没睁开,轻笑道:
“无妨,机会过去了就过去了,以后还会有的。我也不过是随口提一句,而且现在大乾的皇帝死了,对侯爷也没有好处。”
戚镇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
李振山是今天刚到的神京,回来之后听他们说完了整件事,就说他们错过了一个机会。
忠顺亲王死了,他们完全可以借机闹大,甚至是攻打皇宫。
但是这会儿又说皇帝死了,对侯爷没有好处?
李振山似乎感知到了他的疑惑,解释道:
“说你们错过机会没有去攻打皇宫,是因为你们当时完全可以让局面更混乱,让皇帝的名声更差。因为你们可以借着太上皇或者是三个皇子的名义做这件事.....”
“但皇帝不能死,至少是现在不能死。他如果死了,后面的很多事情都没有人给侯爷背锅了。也好在你们错过了机会,要不然以你们的实力攻破皇宫的话,怕是会直接把皇帝也打死。”
之前皇宫的守卫虽然也很强,但是面对火器和戚家军以及数千暗探,完全有可能打进去的可现在不行了,毕竟知道有加特林这种威力的火器,雍和帝能睡的安稳么?
他可是又从三大营选拔了三万精锐,全都充到了前宫守卫。城墙上又加了很多的火炮,而且到现在神京城还在戒严!虽然城门开了,但进出都查的极为仔细。
戚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问道:
“李将军,侯爷什么时候回来?对了,侯爷派人送回来好几拨女人,都是给将军的。”
李振山这才睁开眼,笑着点头道:
“侯爷倒是心疼我....”
他其实对女色不怎么感兴趣,之所以如此,也只是想留下血脉。
毕竟人这一辈子,除了名利,也就是传宗接代,给后人打下家业了。
“侯爷最多还有一个月回来了,这个时候边关应该快要爆发大战了。侯爷回来,正好能赶上。到时候全国各地,除了侯爷去过的江浙全都一片混乱,边关又只能依靠侯爷扭转战局,呵,天下尽在囊中啊!”
戚镇兴奋的搓了搓手,陪笑道:
“李将军,要不然到时候和侯爷说说带我们去边关,调别人回来吧?这里实在是没意思,整日的没事做,骨头都要生锈了!”
李振山哈哈大笑了起来,心说有这般的死忠,这么多的死忠,取天下有什么难的?!
若不是为了日后天下安稳,何必做这么多的事情?
皇宫,养心殿。
一个多月的时间,雍和帝消瘦了许多。
他最近真的是寝食不安,就连睡着了都会被噩梦惊醒!
有的时候梦到天下烽火四起,义军攻破皇宫杀了他。
有的时候梦到边关被攻破,草原异族马踏天下,将皇室屠戮一空。
有的时候梦到一些穿着黑衣蒙着面的人,用一种抽象的火器对着他扫射...
他恐惧了,但也更愤怒了!
因为刑部和锦衣府到现在都没有将真正的凶手抓到!
他不在意忠顺亲王和玉阳、贾敬的死,甚至觉得他们死得好!但这凶手的火器太过夸张,没有挖出来之前,他都提心吊胆的!
十几架火器,就能全歼数百武装到牙齿的铁骑,那如果有几百架或者几千架呢?!
到时候宫门拦得住他们?
数万禁军能拦得住他们?
雍和帝现在没有半点的安全感!
尤其是假密折的事情也查不出头绪,他只感觉自己身处黑暗,周围全是一双双油绿色的眼睛在盯着他!
只要有一个不慎,就要被无数恶鬼撕咬!
雍和帝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心想着要不要将太子召回来。
他想好好的休息几日.....
但他也明白,即便太子回来了,他也一样闲不住。
这些天朝堂之上几乎天天议事,民变,漕帮造反,边关告急,都在牵扯着他的神经。
以前有太上皇在的时候,他还幻想自己独掌大权。
可如今真的独掌大权了,他又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很多朝臣都是忠顺亲王的人,他为了朝堂安稳,并未清洗。
但这些人依旧担惊受怕,无法和他一条心。
再加上贾珏在江南杀的太狠,很多官员背后的家族都被屠了。
每天都有人弹劾甄应嘉和贾珏,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弹劾孔康辉这个圣人之后了!
这让很多官员无心做事,根本没办法团结在一起,朝廷这个庞然大物竟然在这个时候运转出了问题!
而他现在不像是皇帝,更像是一个消防员....就在雍和帝心累的时候,夏守忠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陛下,大喜,大喜啊!宁侯来报,漕帮帮主曹雄被斩,漕帮余孽四散,江浙一带基本上已经安定了!”
雍和帝闻言连忙坐直了,结果密折仔细看了看,眼中充满了喜意。
“好,好!江浙一带安稳,天下安稳!”
江浙一带一向都是鱼米之乡,只要这里安稳下来,很多事就都好办了。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现在各地都愈发的不安稳了。
雍和帝翻开御案上的名册,开始勾画起一个个官员的名字。
贾珏的密折上说的很清楚,江浙地区现在缺少知府、县令上百人,必须尽快补充。
雍和帝也明白这是一个机会!
他勾着勾着,忽然停下了动作,眼神之中再次出现了一丝猜忌。
“贾珏.....玉阳.....杀了这么多人,他吃了多少银子粮食?又修
建工厂,赈济灾民,这是要做什么?那么多的银子粮食,会不会是暗养私兵...
听到雍和帝的喃喃自语,夏守忠不由得有些惊愕。
他没想到贾珏立下这样的大功,还会被猜忌。
这一刻,他都有些心凉.....
扬州府。
贾珏回来之后并未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在这里住了些天。
对于贾珏带回来两个姑娘,林如海倒是没怎么在意的。
现在黛玉和湘云已经是定下来的未来两门主母了,其他的女人在多也不过是个妾室罢~了
对于这个时代,妾室根本不用在一意。
而且林如海也相信贾珏做不出宠妾灭妻的事情,而且他和史家的人还活着呢。
清莱院。
黛玉娇嗔的推开贾珏,嗔道:
“等回去了,看你怎么和云妹妹说,到时候云妹妹打你,我可不帮忙的!”
贾珏哈哈一乐,再次将黛玉搂在怀里,凑到她耳边坏笑道:
“到时候就像是和你这么‘谈’的和她好好‘谈谈’,要不然你也一起‘谈’?”
黛玉呸了一声,伸出小粉拳轻轻地打了他一下。
随后沉默了几秒问道:“我们哪天回去?”
她虽然在家住了快两个月了,但是在离开之前还是有些不舍。
对于她来说,一边是‘孤家寡人’的爹爹,一边是深爱的,不舍分开的爱人。所以这会儿真的有些为难,既想跟着贾珏回去,又想多陪陪爹爹。
贾珏摩挲着她洁白光滑的后背,轻笑道:
“你不必担心,我已经和林姑父谈过了。等我回京之后会联络各家一起发力,让林姑父调回神京....”
刚说到这,黛玉就惊喜的坐起来问道:“真的?!”
她是真的欢喜,如果林如海能回京,以后她就能天天都见到爹爹和贾珏了!
可是问完了也不见贾珏回答,仔细一看贾珏正痴痴的盯着自己的身前....黛玉嗔怪的啐了一声,赶紧躺下盖好了被子...
贾珏失笑道:
“自然是真的,我难道还能骗你不成?林姑父在外这么多年,也的确是该回去了。再说这扬州府也太小了,林姑父也该去更大的舞台了!”
说是很快,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若不然当初贾珏又何必留下三千人呢!
雍和帝那边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同意的,而他需要时间让郭开掌握扬州府的资源。
黛玉高兴的伏在贾珏的怀里,抱着他的腰,用小脸蹭了蹭他的心口。
“你真好~~”
“哈哈哈,这就好了?前两日也不知道是谁,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啐~才不是我呢!再说你也没有提前和我说呀,一点准备都没有!我高高兴兴的去迎你,就见你带两个好看的姑娘回来....”
“好看?哪里好看了?啊~我知道了,和林妹妹在一起久了,看着林妹妹天仙一般的脸,看其他人都看不出来美丑了!”
看着贾珏如此狡辩,黛玉失笑的呸了两声。
她倒也不是善妒,就是觉得太突然了。
而且妙玉和邢岫烟也都是极美的,性格又截然不同,可谓冰火两重天。
这般的两个姑娘凑到一起,她知道贾珏肯定是喜欢的。
不过也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受不到冲击的。
贾珏对她的爱意,她是能感觉的到的。
有足够的安全感之后,黛玉再也不是那个小心翼翼,什么都需要试探的小女孩儿了。
黛玉捏着他胳膊上的肉玩着,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开口叹道:
“贾家今年似乎是流年不利,这都出了多少丧事了?结果现在宝玉又这么没了....贾珏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有些意外宝玉就这么没了。
本来以为宝玉会像是小说里面的男主角一般,有天命庇护着,很难杀的那一种。结果就这样被推下悬崖了!
不过死了也就死了,本也没有什么用处。
甚至在贾珏的眼里看来,贾宝玉都不如贾环、贾琮来的有用。
至少现在贾环和贾琮还小,还没有完全定性,是可以培养一下的。
倒是贾敬和玉阳的死,对他的计划有很大的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李振山急匆匆的回去主持大局的缘故,因为很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
黛玉轻叹了一声,有些担忧的说道:
“外祖母最是疼爱他,如今他就这么没了,那杀人凶手的棺木还在东府摆着,不知道外祖母得多难受呢。”
“外祖母的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咱们又都不在家,二老爷也赴任去了,难以回去,没人在跟前
这也是黛玉很纠结的原因之一,因为贾母对她的疼爱是真心的。
所以她也想着早点回去在贾母身边尽孝,至少能宽慰一下贾母。
贾珏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像是哄小孩一样的道:
“放心吧,老太太这一辈子见过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这点伤痛打不倒她的。再说咱们也快回去了,路上不必停,很快就能到家的。”
回去的路程就比来的时候快多了,至少不必每一个府县码头都停下。到应天府将人都接到了,直接上船就回家了。
黛玉轻轻的嗯了一声,好奇道:
“那你回去以后,这丧事是不是都要交给你啊?敬老爷的丧事还好说,有规矩可依。但那个玉阳的丧事该怎么办?”
雍和帝当初下旨,特意‘褒奖’了贾敬一下。
再加上贾珏不在府内,所以贾敬的丧事被拖延的时间很长。
原著里贾敬的丧事操办了大半年之多,现在也是差不多。
雍和帝不仅是要出气,恶心贾家,也是要借着这两个棺木来警告贾珏!
贾珏哪里不明白这个意思?
嗤笑道:
“怎么办?自然是好好的办啊!”
黛玉有些不解的看着他,他伸手按住了黛玉的肩头,坏笑道:“咱们在一起不说外面的正事,说点咱们之间的‘正事’!”
黛玉感觉他的手微微用力,脸色羞红的啐了一声,然后顺着力道缩回了被子里...
前堂。
贾珏和黛玉‘厮闹’了小半日,这才出来做些正事。
林如海如今兼任本地的知府,这会儿也不在家,家里几乎都是他这个未来姑爷做主了。
不过林如海也兼任不了几天,等新任知府来了,他就要交出知府的权利的。
前堂。
郭开跪在地上,俯首恭敬的道:“小人见过侯爷!侯爷万福!”
“哈哈,起来吧,坐下说话。”“谢侯爷!”
郭开小心翼翼的起身,欠着屁股只挨着椅子边‘坐下”。
贾珏倒也不在意,或匿脱限无。
其实他倒是真的不太在意这些规矩,但时代如此,他也不好,或者说没办法改变这些。
况且身份地位在这里,太过于‘和蔼”,反倒是会让人多想,甚至会被人轻视郭开恭敬的拱手说道:
“侯爷,如今周围府县和沿海边上的盐场,几乎都收入囊中了。招募的护院和工人也都是没饭吃的灾民,管吃管住,还给月钱。”
“如此仁德之事,也让这些护院和工人感动不已,做事也更加卖力。可见长此以往一下,以后纵然有什么突发状况,也不必担心反应不及时了。”
贾珏点了点头,这一点是早就预料到的了。
别的不说,
以前那些在盐场做工的人和犯人也没什么区别了,死命做事也不过是混个温饱而已。
如今不仅管吃管住,还会给他们按时发放月钱,能不实命的干活和保护这个工作?
现在可不是前世,人见识的多了,贪心也就多了。
对他好,反倒是会认为理所当然的,还想要更多。现在是大灾之年,多少人没有吃的饿死!
有一个能活命能养家的活计,他们都愿意拿命来拼的!
“最近可有人找事抢夺盐场?”
其实盐场的事情,在现在的这个情况压根就是不合法的!
因为不管是制盐还是运盐,都需要朝廷户部那边签发条子,然后发到地方才可以做。现在说是私盐,也不为过...
不过整个江浙的盐商几乎被屠戮一空,只活下来一个郭开,谁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再加上现在贾珏还在,真还就没有人敢做什么。
贾珏之所以这般先控制住盐场,一来是有把握和户部的那些人‘谈合作’。
虽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盐引都给郭开,但可以让郭开做一个‘话事人’...
这样其他人在想在这里做事,就要仰仗郭开,或者说仰仗贾珏了。
至于说强抢,或者说仗着背后有人就想绕过贾珏,那也得问那三千精锐答不答应!二来嘛,大乾的日子不多了!
贾珏也不在意现在就展露一些本事,只要不是太过分,也没有人愿和两败俱伤。郭开点了点头说道:
“自然是有的,不过出面的都是一群灾民或者百姓,还不知道背后的人是谁。不过也不外乎是朝中那些大员,毕竟本地没人敢和侯爷作对,也没人有这个资格了...”
贾珏嗤笑了几声,随后吩咐道:
“盐场的事情一定要上心,在本侯派人送来消息之前,盐场都要完完全全的握在手里。现在朝廷自顾不暇,对这些事情还没反应过来,正好给本侯留了时间。”
“至于周围府县工厂的事情,你也要上心一些,这是比盐场更重要的存在!过些天孔大人会派人过来修建学府,这件事你要帮忙,但不要太积极。”
郭开愣了一下,工厂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因为贾珏当初走的急,事情都是交给他来操办的。
虽然工厂不像是盐场那么暴利,但胜在细水长流,而且收揽了不少的人心。
可学府?
这玩意有何用?
不过他可不敢这么问,只是拱手小心问道:
“大人,这‘不要太积极’是要积极到怎么个程度?”
贾珏摸了摸下巴,斟酌了一下说道:
“有学子闹事,或者是有不好的流言传出,甚至有新的帮派诞生搞事,都是你的事情。”
郭开怔了一下,心说这可不是不要太积极吧!
这是太积极了啊!
不过这是贾珏的命令,他也只能应下。
“是,小人明白了。必然不会牵扯到侯爷的!”
贾珏失笑的摇了摇头道:
“那倒是无所谓的,这件事本侯早晚都是要出面的,只不过前期有些麻烦,需要孔大人一人独立支撑。他是一介书生,虽有大愿,但对世间险恶还是知道的太少。”
“这学府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到时候会有不少读书人被蛊惑着闹事,他们才是最麻烦的。至于地痞流氓的,不必担心什么,全力出手就是。”
随后贾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朝廷会尽快派人来接手知府的事情,这个人很可能会和本侯不对付。到时候如果为难你,你不要冲动,一切和林大人商议。”
想都不用想,雍和帝肯定会派出一些可靠的人来接手江浙诸多府县事务。
而且也一定会在派出这些人之前,和他们好好的‘谈心’。
至于内容,肯定是要查贾珏和甄应嘉一路所作所为,甚至还会对贾珏留下的产业做出什么举动。
不过贾珏倒也不是很担心,毕竟他这一路上可是留下了不少人......
若是那些知府县令老实点还好,若是不老实,那将这再次掀起动乱。
到时候雍和帝的脸可就不是被打,是被鞋底子抽了!
郭开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赔笑道:
“侯爷,小人最近又寻了几个身材‘好’的,生养过的妇人。是不是跟着侯爷一起回去,给李将军.”
说到这,见贾珏的眼神不对,连忙起身发誓道:
“侯爷放心,绝对不是强买强卖,都是她们自愿的!而且都是灾荒过来的,家里人也都没了的那种。”
贾珏挑了挑眉,心说李振山这身子骨得补一补了啊!这么多女人,别哪天被吸成了人干....
傍晚,
林如海回来之后,便将贾珏喊到了书房。
“珏哥儿,朝廷这次反应很快,今日已经接到了新任知府的来信,最多三日就会到达。你明日就离开,不要和新任知府碰面。”
林如海开门见山,没有半点隐藏。
他认为贾珏现在虽然有王旗在身,但是一路上杀戮太多,而且还留下了不少的‘烂摊子”。
一旦新任知府来了以后,故意找事,会耽误贾珏回京的行程。
况且如今贾敬这个贾珏名义上的祖父死了,也是该早些回去的。
贾珏笑着点头道:
“也好,其实哪天回去都可以,我倒也不在意是否能和新任知府碰面。”
他是真的不在意,别说这个时候来个新任知府,就是来个新任的两淮总督,他都不在意!林如海摇了摇头,教导道:
“有些时候能避免冲突就要避免冲突,只要不起冲突,很多事就都有转圆的余地。珏哥儿,这世道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要留有余地,那么很多时候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况且这一次可能是陛下在背后做耗,你要更小心一些才行。”
对于林如海来说,贾珏这个未来女婿和他的儿子也差不多了。
很多官场上的事情,很多自身的经验,他都是想要交给贾珏的。但有些事情,不是亲身经历的,只靠着长辈教导是学不会的。
这一点便是曾经的探花郎也毫无办法,好在贾珏‘听话’,倒是让他很欣慰
贾珏倒也没有拒绝林如海的好意,他留下这些天,其实就是为了让黛玉多陪陪林如海。
“林姑父放心,我省得,之后会小心谨慎的。另外等我回去之后,会尽快联络各家运作一番,让林姑父早日回京的。”
听到贾珏这么说,林如海老怀大慰,捋着胡须笑道:
“这倒是不必着急,慢慢来。如今陛下也好,朝廷也好,对你的关注太多。你想做什么,都不会太容易的。”
贾珏嘿嘿一笑,低声道:
“林姑父放心,这次回京不仅不会有人参我,还会有很多人帮我!哪怕是陛下不愿意,满朝文武也会让他同意的!”
林如海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看着贾珏。
在他看来,贾珏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事太过天马行空,让人捉摸不透。贾珏坏笑道:
“我已经让人将这一路上收集的罪证全都挑选了一些,给神京那些诸位‘大人’送去了。当然人证物证还都在我的手上,被保护的很好。”
“千里做官只为求财,他们走到今时今日这一步,容不得半点差错。如今不少人背后的家族被我屠戮一空,更是没有半点依仗了。”
“这些罪证送过去,大家相安无事最好。若是真的有人不长眼来惹我,那这些罪证最后出现的地方可就不是他们家里了!”
林如海怔了怔,随后苦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道:
“你啊,想的太简单了!就像是你说的,有的人已经是没有宗族拖累,只剩下自已了。若是真的想要同归于尽怎么办?”
“另外你这一路上杀戳太多,很多事情都是没有调查,直接动手的。真有人想抓你的把柄,也未必抓的到。你现在这样做,岂不是赶狗入穷巷?”
林如海考虑的比贾珏更全面,因为他在朝中的时间更长,更知道一些人的人性。贾珏的做法是没错的,但是时机不对!
现在人家刚全族老少都没了,你还去威胁人家,这不是逼着人家火冒三丈,认为你欺人太甚么?
真有那脑子短路的,就拼死要和你同归于尽怎么办?
但他不知道的是,贾珏做的可不只是这些!
当然有些和造反挂边的事情,贾珏现在也不可能和林如海说。
贾珏轻笑道:
“林姑父放心,这些我也都考虑过了。有些性格刚强的,或者是冷酷自私的,我自然是没有让人送罪证去的。”
“这些人选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到时候有他们给我但盾牌,很多事就都容易的多了。况且现在大乾内忧外患,呵......”
他的话没说完,林如海却是汗毛乍起,腾地一下起身问道:“边关出事了?!”
贾珏连忙摇头道:
“现在还没有,不过早晚的事儿。我去过边关,知道边关守卫力量如何。一旦蒙元和满金不计代价的攻城,坚持不了多久的。”
林如海闻言揉着额头,呢喃道:
“若是边关出事,这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他忽然愣了一下,抬头看向贾珏。
是啊,贾珏之前就创造过奇迹,如果边关告急,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会是贾珏!
那个时候不管是皇帝也好,朝臣也好,都不敢得罪他。
不,
是现在就不敢得罪他!
因为谁也不知道边关会不会出事,草原异族会不会不计代价的攻城。
在一切都没有明了的时候,贾珏就是底牌!
“原来如此,看来珏哥儿你早就都想到了?所以才会在江浙这里横冲直撞,毫无顾忌啊!
林如海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夸他还是该无奈,这孩子这么大点,怎么心眼这么多?
不过这是好事!
说明这孩子不会像岳父一样死心眼,只因为太上皇的一句话就郁郁而终。
说实话,
林如海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贾代善为什么会那么选择。
忠君也好,爱国也好,前提至少是保证自己和家族无恙啊!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还让家族削弱到这种程度。
现在贾珏的想法,反倒是让他更放心一些。
贾珏嘿嘿笑了起来,心说我可不只是这点本事。
将来你做国丈的时候,就知道你女婿有多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