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请陛下退位(1 / 1)
牛继宗心里格登一下,但又不敢在这个时候推诿。
现在只能自认倒霉,到时候拖慢一点行军速度....
“这次由你挂帅,率六万大军驰援鞍山关卡。朕不需要你立下什么汗马功劳,只要固守住鞍山或者盘锦,等待边关十万大军合围,就是大功一件!”
“若是行军过慢,或者在大军到达之前失守,哪怕是一天,也是大罪!朕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立下大功,朕亲自为你庆功!”
雍和帝没说如果没有立下大功怎么办,但牛继宗心里却是明白。这个时候的雍和帝,其实已经有些‘疯’了
“臣,领命!”
雍和帝又看向沈安,这位靖国公的儿子。
“沈安!”
“臣在!”
沈安其实在方才雍和帝点将牛继宗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也跑不了。
毕竟三大营除了神机营外,就是他和牛继宗分别掌管。
而开国一脉的王子腾才叛出大乾,雍和帝肯定不放心。
再说贾珏也是开国一脉的!
点牛继宗不仅是因为他有和异族作战的经验,也因为这是在安抚开国一脉。
“朕任命你为此战督军,有监察之权!此战一定要配合牛爱卿和礼部官员,进退有度!不得失守,也不得逼迫太甚!记住,此战的唯一目的是拦住鞑子大军,逼迫他们和谈!”
“臣,遵旨!”
沈安和牛继宗一样,现在都是亚历山大.....
随着两人领了虎符和圣旨离开之后,礼部这也开始继续商量起了和谈的事情。
现在大乾是占优势的,怎么谈,肯定是要有个说法的。
最初提出意见的李源隐在人堆之中,低头装作思考的模样。
实则在算计着还有什么可以拉拢,重新回到忠顺郡王的麾下.....
宁国府,前院。
李振山摇着羽扇,呵呵笑道:
“这忠顺郡王果然是和他爹一样的角色,这般的谨慎。不过城外三大营的兵马调出去,也是一件好事!”
程乐羽满脸慈悲的轻叹一声,不忍道:
“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有多少无辜之人卷入,李将军,真的不等侯爷回来?”
李振山摇了摇头,起身看着窗外,也露出一丝疲惫。
“侯爷如今在最紧要的关头,绝对不能前功尽弃!只要草原异族被灭,侯爷的声望就能达到最高。到时黄袍加身,也是轻而易举,无人反对!”
“如果现在回来,虽然各地死伤都会减少,但很多事情就做不到尽善尽美了。我会让各地黄巾注意一些的,程先生放心吧。”
程乐羽沉默着,他如何能放心?
李振山不大开杀戒,他就阿弥陀佛了!
“忠顺郡王并不是一个安定的因素,很难说最后他会不会将侯爷说出来,或者是说漏了嘴程乐羽担心忠顺郡王在造反的时候,用贾珏的名头来震慑这些人。
这样的话,纵然没有人相信,也会被皇室拿捏住一个把柄。李振山轻笑了几声,老神在在的说道:
“放心吧,早就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他不说侯爷倒也罢了,若是真的说了,反倒是给了侯爷一个‘清白’!”
数日后。
朝会。
自从前几天三大营的精锐被调走,城门封锁之后,雍和帝就一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虽然又重新稳固了宫防,可他依旧有些心惊肉跳的。
他眉头微皱,环视了一圈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心想着莫不是肃王出事了?
等不到和谈了?
可以前从没有过这种父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啊!
就在群臣平身之后,兵部侍郎李源竟然抢先站了出来,走到了文武中间。
要知道以前都是六部尚书先站出来,将昨天或者今早在养心殿商议过的事情拿出来说一说“陛下,臣有本奏!”
雍和帝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李源,疑惑道:“爱卿有何事要奏?”
李源站的笔直,肃声道:
“陛下,臣认为此时此刻,陛下不应该召肃毅侯回援!此乃大错!”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想,但都知道其实贾珏已经有些功高盖主了!这是忌讳!
虽然有些人心中不满,却不敢说出来。
而且也有一部分人,一样不想看到贾珏坐大的。雍和帝眉头一皱,缓缓无奈道:
“李爱卿,你在说什么?”“臣说陛下错了!”“李源!”
“陛下!错就是错!陛下乃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是天下表率!陛下如何能因为肃毅侯功高,因为贾家功高,就如此忌惮?!”
李源像是一个黄金斗士一般,直接顶撞雍和帝。
这让雍和帝都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李源就是个兵部侍郎!
在百姓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在朝中却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换掉的人!可谁知道李源不仅顶撞了,而且还在继续顶撞!
“陛下之担忧,吾等身为臣子自然也清楚。可如今正是剿灭草原异族的最佳时机,若是错过,再无机会!肃毅侯一路征战,为国奔波,还不需朝廷提供后勤~”
“如今蛮子大军被赶到了蒙元的地盘,鞑子地盘全都已经清理过了。此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只需肃毅侯继续推进,便能真正的剿灭祸患,开疆扩土!”
“蒙元一灭,边患之祸再也不会祸及儿孙!届时只要安抚好国内,便是内外和平,盛世再来!可陛下因为私心,却要召回肃毅侯,此乃大错!”
雍和帝被这番话气的有些发抖,他知道自己的打算是瞒不过去的。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傻子。
可即便他们知道了,也没有人敢说,这事就不算暴露!
李源说的对,他就是在忌惮贾家,忌惮贾珏。
贾家一门不过两代,就出现了三个国公!
再到贾珏这一代,如果在立下平定草原的大功,封国公都不够!
就凭着眼下贾珏接触边关危机,将巴特尔赶出边关,就足以封国公了。若是真的平定草原,只能封王!
而且贾珏的军中威望会提高到极致!
一个军中余荫甚高的贾家,一个平定草原的王爷,一个仅凭着‘名声’就能募兵数万的武将。
他如何能安心!
可如今这一切都被李源给挑明了,等于将他从阴暗中拽到阳光下!
“李源!你是在指责朕么?”雍和帝声音冰冷,显然是在压抑着怒气。
李源沉声道:
“臣非是在指责,而是为天下计,为大乾国运计!肃毅侯平定草原就在眼前,大乾百年之忧解决之法就在眼前,肃毅侯决不能回京!”
有的臣子开始反驳,对着李源大骂无君无父。
有的臣子低头沉思,有的则是为李源可惜。
但到现在,依旧没有人开口顺着他的话题说下去。
谁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可君臣之道,本就如此..如果雍和帝和一年前一样,他们自然是要劝谏的。
可这最近一年发生的事情,他们很清楚雍和帝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雍和帝听到这里忽然笑了,但笑的很是阴森。
“想来李爱卿为天下,为大乾国运计较的不仅是肃毅侯的事情吧?”不少人都愣住了,有些不明白雍和帝为什么这么说。
李源却是向前一步,正色道:
“陛下,这一年来您做的错事太多了!太上皇驾崩之后,政务之上,民怨沸腾,各地乱民四起。军事上,边关武备颓废,难挡异族之锋。”
“先太子遗腹子玉阳,先太子情同手足的贾敬,还有太子之死,陛下都逃不了干系。如今陛下又嫉妒贤能,罔顾国运,不似人君!”
这话说出来,不少臣子都是面露惊愕,满眼震惊。这是要做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李源,但是他却好像什么都感受不到一般。雍和帝双眼微眯,缓缓道:
“哦?那李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做呢?”李源双手抱拳,一揖到地,高声道:“臣,请陛下退位!”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随后就是一群文臣的破口大骂声。
李源却是不为所动,因为此时先后有近二十个臣子站出来,走到李源身后身前。同时行礼,齐齐高呼道:
“臣,请陛下为天下苍生,为大乾国运计,退位让贤!”
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是这一次站出来的最高品官员不是李源删。而是工部尚书伍浩,礼部尚书张凡,刑部尚书汪群,和吏部尚书岳默!
六部尚书,竟然有四人站出来了!
再加上身后的各部左右侍郎,侍郎等官员,等于说文官这边少说站出来三分之一的官员了!
雍和帝怒极反笑,咆哮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你当初提议调走三大营精锐,关闭城门不许进出,原来是为了今日!朕若是猜的不错,不仅是你们想要朕退位吧?还有谁?!”
就在这时,靖国公沈丞慢悠悠的走了出来,叹气道:
“陛下何故如此?如今陛下声名狼藉,难以服众。这半年时间,群臣战战兢兢,伴君如伴虎。陛下何不体面退位,也好在宫中颐养天年......”
这几天的时间,忠顺郡王不断的暗中游走,秘密会见朝中重臣。
这些都是李源先一步试探,知其对雍和帝已有不满。
忠顺亲王痛陈利弊,并且许诺出诸多好处,又展示了一下‘力量’,这才拉拢了四位尚书。
靖国公沈丞就更简单了,因为沈丞明白,贾珏回来之后,雍和帝非但不会抬元平一脉,反而会狠狠的打压!
而且首先会拿靖国公府开刀,震慑天下!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他的儿子沈安即便能平安带回二皇子,也会死!
或者说,到时候满朝文武至少会在一年内被清算大半!
不反,沈家就没有活路。
投靠忠顺郡王,只要成功,又是百年荣华富贵!
“陛下,您如今身体不好,又有失恩德,的确不适宜在执掌大宝了。不若退居后宫,做一个太上皇,调养身体,颐养天年。”
沈丞的话说完,就有十几个元平一脉的武勋站出来,齐齐行礼道:“臣等,恭请陛下退位!”
紧接着,又有五六个开国一脉武勋和中立派的武勋站出来了!
史鼐史鼎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开国一脉的人站出来?!
方才还叫器的文官也都不敢叫嚣了,这时候也不敢继续说什么君父之类的话了。
雍和帝面若寒霜,他怎么都想不到最后竟然会出这样的事情。
明明只要在等一等,一切就都会好了!
“老国公,诸位‘爱卿’果然是心疼朕啊!朕倒是要问问,朕退位之后,这天下该交给谁呢?!”
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因为人选只有那么一个!
沈丞缓缓说道:
“太上皇一脉,如今除却陛下,只有二皇子肃王殿下和忠顺郡王殿下。本来无论如何,陛下都该传位给二皇子,但....”
说到这,沈丞摇了摇头,似乎很痛心一样。
“但二皇子所作所为,枉为皇室子弟。骗开边关城门,不顾天下百姓,大乾国运。如此心性如何能担当大任?”
雍和帝冷笑道:
“所以今日诸位爱卿都认为朕该退位,传位给忠顺郡王?!”
他虽然在冷笑,可目光却扫过每一个人。
这个时候他其实很绝望,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臣等,请陛下退位让贤,禅位忠顺郡王!”
这些文武齐齐高鹄,让雍和帝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没想到啊,朕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大意...”
他是真的有些懊恼,一直以来他都对忠顺亲王府防范有加。
可自从忠顺亲王死后,他就一直没有将忠顺郡王这个侄子放在心上。但在这最后关头,反倒是这个一直看不起的侄子给了自己一刀!
“来人!将这些逆臣全都绑下去,杖毙!”雍和帝知道今天不能善了了,他要玉石俱焚!
不用想都知道忠顺郡王肯定不可能只让这些朝臣来逼宫,武力才是最后的关键!
所以现在皇宫之外,指不定是打成什么模样了!
最坏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投靠忠顺郡王了!
既然如此,就将这些逆臣全都带到地下去!
可他暴怒大喊之下,殿外的殿卫竟然没有一人进来!
雍和帝猛地看向冯唐,咬着牙问道:
“神武将军,你也觉得朕应该退位?!”
冯唐面露惭愧、无奈之色,转身跪在地上低声道:“陛下,臣唯一的儿子被他们抓住了....”
雍和帝闻言彻底死心,整个人都陷入了癫狂之中。
直到一声声炮响紧密的传来,才将雍和帝的心神拉了回来。沈丞那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不紧不慢的说道:
“陛下,臣等也是为了陛下好。陛下主动禅位,总还能颐养天年。若是等宫门被破,大军杀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