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正式登基(1 / 1)

加入書籤

太极殿,

看着群臣跪在眼前,贾珏本以为自己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自己会欣喜若狂。

但是并没有,他的内心平静的毫无波澜。

果然期待太久的事情,谋画太久的事情,在得到的那一刻并不会有多么的开心。

因为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贾珏知道重头戏不是现在,于是开始了三辞三让的戏码。

“诸位大人,本侯何德何能,安敢奢望天下至尊之位。在场诸位大人论贤德,论能力,论资排辈,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本侯啊!”

他知道,现在跪在脚下的群臣并非都是真心实意的。而是论实力,论威望,不敢和他争而己!

当今天下要论军中威望,贾珏绝—对是第一!

虽然他本身并没有在军中如何,也没有带领真正的本朝大军厮杀,但也正因为这样,贾珏的威望才无人能及!

只靠着‘招募’的青壮,收揽的逃兵,就能将蛮子杀的溃败,一举歼灭蒙元满金,这更让大乾军士对贾珏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其他人就算是自立为王,也一样不会让人信服。很快就会有其他人造反!

只有贾珏的威望和勇武,才足以震慑所有人!康浩抬头沉声道:

“宁侯挽救华夏百姓于水火,驱除鞑虏,覆灭草原异族,还我华夏安宁。此等盖世之功,若还是无德无能,这天下谁还有资格?!”

“当今天下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乱民肆虐,盗匪横生,官员贪婪无度,世家不顾百姓死活。如此世道,正需要宁侯这样爱民如子的君王!”

说完再次磕头,高声道:“请,宁侯登基!”

群臣也再次跟着磕头,齐齐高呼道:

“请宁侯为天下百姓,为华夏江山,登基称帝!”

贾珏沉默了几秒,长叹道:

“陛下新丧,皇室断绝。如此天下同悲之秋,本侯若贸然登基,便是不忠不义。这等事情,本侯如何能做?”

这回换做户部尚书崔磊抬头说道:

“正因为如此,宁侯才应该尽快登基!天下无主,便是纷争之时!如今各地乱民、世家、官员、将领都在蠢蠢欲动,甚至很多人都已经开始行动了!”

“若是再无国主,这天下时间就是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啊!东汉末年,天下百姓十室九空,易子而食。宁侯,为天下计,为百姓计,请宁侯登基!”

群臣又是俯首,齐齐高呼了起来。

“请宁侯登基!”

三辞三请的戏码,大家心里都清楚。

就算是贾珏不这样做,礼部这边立刻安排下一场。

毕竟今天在这里的文武官员不多,接下来还要给其他官员、勋贵演一场的。

现在贾珏这般的‘明事理’,他们正好省事了..

就在贾珏继续沉默的时候,后殿传来了脚步声。

贾珏知道最后一步的正主来了,回头望去,就见皇太后、皇后带着一群宫女太监过来了。那些宫女太监手上都捧着托盘,上面的东西用黄绸盖着。

“臣贾珏,拜见皇太后,皇后娘娘!皇太后万福金安,皇后娘娘千岁!”

看着贾珏一本正经的跪下,说着这些场面话,温皇后的眼神有些恍惚。当初第一次见到贾珏的时候,远远的瞧着,还以为这是个好孩子呢。结果第一次私下见面的时候,就被贾珏给占了便宜。

第二次更是双手捧梨,伺候着这个逆臣。

第三次就更不用说了,这逆臣还趴在自己的身后,凑到自己耳边说‘臣是陛下’这等掩耳盗铃的话。

但温皇后也清楚,和贾珏‘结盟”,对她的好处是很多的。

虽然结果和她预料的完全不同,但这段时间通过‘钞能力’,也让她在宫中完全掌握了话语权。

只不过以后,这话语权怎么都不会属于她了。

她倒是不担心贾珏登基以后,自己的日子会凄惨。

或者说她反倒是松了口气!

至少再也不必担心以前担心的那些了,反正自己都不是皇后了......

若是能放自己回娘家,那就是最好的了!

不过她也明白,就看上次贾珏对她的占有欲和贪恋,怕是不会轻易放走她的。

她的位置正好是在皇太后身后,诸多宫女太监前面,地上的群臣又都跪着,倒也没人发现她的眼神有问题。

皇太后神色复杂的看着地上的贾珏,一时间也是有些难以开口。

只要交出这象征着大宝的玉玺和懿旨,从今以后,这天下就易主了!

她也就不是皇太后了,也不能在继续庇护母族了。

当然简单的底护是没问题的,毕竟贾珏也要保持着名声,不可能对她对她母族动手。

也没有那个必要....

皇太后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贾珏。”

“臣在!”

“陛下还在的时候就对皇帝说过,你是个忠心的。他不会看错人的,本宫也相信你是个好孩子。”

“皇太后放心,臣在一天,这天下便无人能伤害皇太后,伤害商家!”

皇太后姓商,母族自然也就是商家。

贾珏的话既像是表忠心,又像是在给她一个保证。

皇太后轻轻的点了点头,轻叹道:

“老天爷累了,闭上眼打盹了。才让这天下恶人都这般的肆无忌惮,让皇室遭此厄运。国不可一日无君,否则天下乱象频生,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你得群臣信赖,又有威望可以震慑宵小。本宫便代已故的陛下和皇帝,将这江山托付给你。望你能不负所托,还天下一个清净,让百姓得意休养生息!”

贾珏跪着退后两步,俯首道:

“皇太后,臣无此意!贾家乃是开国之臣,臣虽非贾家血脉,但自幼在贾家长大,也是受的贾家家训。如何敢有此奢望?!”

到此,三辞已经到位了。

温皇后压住心中波涛,上前轻声道:

“贾珏,天下人都期望有一个皇帝,也都需要一个皇帝。如今你是众望所归,不可在推却责任了!予和母后都相信你,信你能让这天下变得更好!”

随后群臣再次高声齐呼,

“请宁侯登基,匡扶天下,安抚万民!”

贾珏沉默了两秒后,缓缓道:

“贾珏,必不负皇太后、皇后和诸位大人所托,以天下万民为己任,造福苍生,鞠躬尽瘁随着贾珏的话音落下,群臣齐齐高呼道:

“臣等,恭贺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后看着群臣这副模样,心里却没有了方才的难受。

说到底这么长时间下来,她内心都已经开始接受了。

方才之事事到临头,思绪多了一些罢了。

眼下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在多想已是无用。

“皇帝,起身吧!”

随着一声‘皇帝’的称呼,贾珏缓缓起身。

皇太后和温皇后转身接过宫女的托盘,递到了贾珏的面前。

“这是玉玺和本宫、皇后的懿旨,有这两样东西在,皇帝继位,便是正统延续。天下纵有乱臣贼子,也无人能质疑此事。”

黄绸掀开,一尊玉玺,和两封懿旨摆在上面。

看到玉玺的那一刻,贾珏本来古井无波的内心忽然激动了起来。

温皇后也轻声说道:

“后面还有天子六玺和东宫、后宫各玺,都在这里。皇帝登基,乃是天下之事,是国事。礼部这边应该开始筹备皇帝登基事宜,不可懈怠。”

玉玺还未到贾珏的手上,皇太后和温皇后的身份就还是尊贵的。

礼部尚书连忙躬身道:

“臣必会尽快筹备,绝不敢有半分懈怠!”

皇太后颔首,看向贾珏说道:

“皇帝既非贾家血脉,便该早些昭告天下才是。另外皇帝身世当考察详尽,追谥生父生母为帝后入嗣太庙,如此当广纳后宫,开枝散叶,稳固国运。”

贾珏躬身行礼,平静的说道:“是,臣谨遵皇太后教海!”

皇太后摇了摇头,轻声道:

“皇帝该改一下自称了....”

说完,亲手将玉玺交到了贾珏的手上。

从这一刻,天下易主,由秦转贾!

贾珏手持玉玺,转身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群臣,沉声道:

“诸位爱卿,朕今日受此重任,必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陛下英明!”

“诸位爱卿平身!”“谢陛下!”

群臣起身之后,贾珏能清楚的看到每个人的表情。

有的欣喜若狂,有的与有荣焉,有的眼中贪恋玉玺,有的无所吊谓..

“先帝新丧,天下群龙无首,朕虽受诸位爱卿所托,却不能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段时间,朕会暂居宁国府,待先帝国丧办完,朕在回来!”

还不等群臣说话,贾珏便挥手道:

“先帝诸多妃嫔,如今尚在宫中,朕无论如何,都不好这时入主皇宫。也正好趁此时间,由皇后娘娘先将宫中诸多事务处理好。”

群臣一想也是,现在宫里这么多年轻的妃嫉和宫女,现在就让贾珏住进来的确不好听。

而且还没有办登基大典,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反正现在贾珏已经站出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人顶在最前面了...

贾珏转身看向皇太后和温皇后,缓缓开口道:

“这后宫诸多妃嫔,不如就都放回本家吧。总好过一辈子困在宫中或者孝慈县,天下变了,世道也该变了。”

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后强忍着喜意点头说道:“皇帝既然如此说了,那么就如此办吧!”

她本来就只有三条路走,一者就是老死在宫里,一者就是在孝慈县守秦家皇陵,一直到老死。

说实话,这两种她都不想选。

最好的结果就是回到娘家,享受最后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

如今贾珏开口,就等于是允诺了她。

况且再加上之前的许诺,这也让她真正的松了口气。

温皇后正诧异着,就见贾珏盯着她的目光往下移动了一些...

咬着牙才忍住没啐出来,故作无事一般的颔首道:

“也好,予回去就尽快处理此事。”

贾珏也没有多说,后宫的事情简单,麻烦的还是外面。当然也只是相对麻烦而已!

“诸位爱卿,如今朝中文武百官缺口太大,各部都要举荐人才,尽快填补空缺。举荐的官员都是试用期,试用半年,半年内工作显著的再确定官职。”

此言一出,文武群臣都是大喜。

虽然如今已经有各部官员填补空缺了,但就是几个重要的位置,没有人担任实在是不行。但他们真的就是暂时的,一切都还要等贾珏来定夺。

像是四部的尚书、左右侍郎,各部的堂官,他们都是从下面提拔上来的。

如果贾珏不承认,他们的身份就会被打回去!

但现在贾珏确定了这件事,就等于将他们的身份定下来了!

尤其是礼部,都憋着一股劲把登基大典给弄好!最重要的是,眼下他们也有举荐官员的权利了!

若是能举荐一些同窗、门生、同乡上来,对于以后也有极大的好处

不过贾珏却是没让他们高兴太久,话锋一转说道:

“半年内有工作懈息、失误、推诿等不良影响的,终身不在录用!诸位,眼下朝廷运转停滞,但不代表可以滥竽充数!”

“朕起于微末,见多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朕希望你们能明白朕的苦心和需要,而不是一切向利益看!明白么?!”

群臣连忙躬身应喏,态度好的一批。贾珏停顿了一下,开口道:

“康大人,传朕命令,着白肃、高瑞、李宏,各带兵马三千,朝保定、天津、永平府等方向,诏安各府县城镇的黄巾等乱民。”

“允诺他们只要各回本籍,朝廷既往不咎。朝廷稍后会在各地开设工厂,分田地,免赋税运赈灾钱粮!冥顽不灵者,杀无赦!”

康浩大喜,他们都觉得贾珏这不是在诏安,而是派人先去警告,拖延时间。

毕竟一共才九千兵马,没有贾珏带领,未必有什么战斗力......

“喏,臣领旨!”

贾珏又看向崔磊,缓缓说道:

“立刻清点城内所有皇商、世家、豪门,明日早晨在户部集合。告诉他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给了他们荣华富贵,安稳生活。”

“如今朝廷有难,需要他们慷慨解囊!态度强硬一些,按照每家七成家底,和以后每年三成利润去收!收补上来的,在报给朕!”

虽然这不是开国,但如今各地乱象已经都被引爆了。

这个时候,贾珏正好可以趁机一刀切!

虽然世家豪门这个东西,根本无法完全杜绝,但却可以拖慢他们的速度。

将他们完全掌握在手里,然后在抬起一批人!

崔磊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家也是世家大族......但想着眼下的局面,还是躬身行礼道:

“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