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轻 中 重 超重型大炮!大汉国海军诞生(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煦静静的听着,听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合着还是靠着他的思路与方法,这些人填补过程,然后弄出来的呗?

虽然大方向依旧是按照他说的,但朱高煦都可以想象,其中过程的艰辛,尤其是试验了数十次,最后还得有科研院一起出手,又打造辅助工具,改进工艺才成功。

这些要是换成他来,朱高煦敢说自己还真学不来,动嘴他说理论他没有问题,让他动手,真的是为难他了。

思考片刻,胡元澄的声音再度传来。

“王爷,此大炮的最大射程是两千五百六十三米,精度误差在三米左右。

之前臣等也试过不做线膛的炮管,没有线膛的辅助下,射程只有一千七百多米,误差偏移更是达到数倍,最后还是采用了线膛。

炮身的重量达到了七百三十余斤,需要多头牲畜才能拉动,若是道路艰难,运行的速度也会更慢,需要的牲畜会更多。

除了这个大炮,臣等还设计出了另外两款大炮,只是没有王爷的准许,还没有进行生产,火器司内各有一门大炮。

一种是在这个大炮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炮管长度以及厚度,总体更大,重量更是突破了千斤,达到一千六百余斤,射程达到四千六百余米。

这种大炮极为难以移动,哪怕是有着科研院拿出的轮滑运用,都依旧很难。

另外一种则是比这个火炮要小一些,重量在三百五十斤左右,射程为一千八百米左右,虽然方便运输一些,但威力相对而言就小了不少。

因为铸造大炮需要大量的铁,甚至还需要部分铜,加上炮弹,臣也是在科研院那里得到新的工艺铸造而来的炮弹,也需要大量的冶炼铁。

尤其是火药也需要大量的储备,因为每种大炮需要的火药储备不同,火药如今也不充裕,在没有王爷的命令前,臣便没有继续生产另外两种大炮。

如今王爷到来,还请王爷做主。”

朱高煦听着胡元澄这话,心头一时更加火热,眼前的这个大炮,口径至少都已经达到了一百三十毫米,完全属于是妥妥的重炮了,结果现在胡元澄告诉他,还有一个体格更大,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超重炮?

除了超重炮,就连小一些的重炮都搞出来了?那岂不是想要造轻型火炮,更加方便?

朱高煦来兴趣了,来了极大的兴趣。

超重型火炮虽然因为重量原因导致移动很难,但若是放在防守战中,尤其是用于海防,简直就是妥妥的大杀器。

尤其是那四千六百余米的射程,朱高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哪怕他的大炮发展停滞三百年,西方的那些人,想要攻克他这个大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想火器方面,发展到后期,西方那些强国的火器,尤其是火炮技术远超。

但现在,攻守易型了啊,他们这里的火器取得了巨大的领先,这个领先,是西方那些人难以项背所能做到的。

朱高煦看着胡元澄,缓缓开口。

“你做得很好,还想到了制作那样的超重炮,而且还成功了,非常好!

那两种大炮,待会再去看,若是真的如同像你说的一般,本王赐你爵位!所有参与的人,也全部有赏!”

“王爷,臣不敢受,王爷对臣等恩重如山,若无王爷,臣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是王爷不仅信任臣等,还全力支持,给臣等每一个人丰厚的待遇。

如今臣等用时近两年,在王爷的指导下成功铸造出大炮,这是臣等应做之事,不敢要半分赏赐。”

面对爵位的封赏,胡元澄依旧义正言辞的推辞着,其实胡元澄说的这些,不仅是胡元澄自己这样想的,他们那些人,都是这样。

若是没有朱高煦,他们这些人的地位依旧低下,想要有如今的地位与待遇,根本不可能,心中的那些种种想法,恐怕将会真的成为一种幻想,至死也无法实现。

可以说如今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朱高煦给他们的,恩重如山一点也不为过。

朱高煦将胡元澄扶起,心中更是感叹,这个时代的人,哪怕是这些时代顶尖的人才,都是些纯粹的人啊。

“元澄,不必多言,这是你们应得的,火器,乃大军之利器,更是国家之重器,你当得!”

“不说这个了,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火绳枪,你好好给本王说说这个火绳枪又是怎么回事,怎么射程达到两百米了?”

朱高煦拉着胡元澄来到放着火绳枪的桌前,朱高煦拿在手里打量着,和之前的变化,他完全就看不出来一点。

之前他可是记得,这个火绳枪没有这么远的射程啊,如今不过是去了一趟大明,待了一年多的时间,结果变化就这么大了?

胡元澄在一旁笑道:“王爷,如今的火绳枪有三处改变。

刚才臣也说到了,张副院长进一步改良了火药,使得火药的性能更好,更能充分冲击火枪子弹。

然后是枪管,虽然看着与之前差不多,但后面因为大炮炮管与火枪枪管构造的细微不同,导致射程也不一样。

最后臣等便将火绳枪的枪管也做出了改变,这样做了之后射程确实增加了许多。

另外一点不同则是刻画的线膛,王爷虽然给了刻画线膛的工具,也说明了线膛的作用,但先前刻画出来的,臣等也没有去想太多。

后面是徐院长亲自带着三十余位同僚开始研究为什么刻画线膛后能够达到王爷所说的目的,经过四个多月的研究,最后找到原因。

然后臣再重新刻画线膛,纹路与线膛纹按照科研院推演的进行刻画,试验许久,最终才得以成功,射程直接增加了许多。

成功后臣等才明白,原来王爷所说的刻画线膛,并不是胡乱的刻画。”

朱高煦听得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也不知道线膛的刻画该怎么刻画,他也只知道线膛比起滑膛,各方面的表现结果更加优异。

现在被科研院与火器司一同弄出来,说着达到他的要求,朱高煦是真的不好意思,他以为之前那次就成功了,哪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啊。

同时朱高煦又感慨这些人的动手能力,那是真的强,真的是给他们一个思路,再给足够的时间,这些人是真的能够将过程给填充起来,而且在填充过程的时候,居然还会发现各种理论,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朱高煦发现,真要比这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哪怕他是穿越过来的,他敢说自己绝对比不过。

尤其是这些人不止是某一方面擅长精通,而基本都是多面手,这就可怕了。

朱高煦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殊不知这一幕在胡元澄眼中显得更加的深不可测了。

朱高煦随即拿起火绳枪试了试,两百米的距离,进行打靶。

在一群人的目光中,然后直接打偏了,没上靶。

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最后还是韦兴来到朱高煦身旁。

“王爷,两百米距离打靶,脱靶是很正常的,军中如今都还没有人能够做到....”

“两百米的打靶没有人做到你还好意思说?不知道加大训练?

本王不说所有人都得有这个本事,但至少也得有人会吧?

然后你们不会将两百米能够打中目标靶的人单独组成成一军,负责狙杀敌军的将校?”

朱高煦瞪了一眼韦兴,让这人装能,脱靶他本来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两百米的距离,那个靶子就是一个小点,他又不是专业的,脱靶不是很正常?

但大军如今都没有一人做到,他可是不想看见这一幕了,加起来好歹也近万人有火绳枪了,就不能给他练几个神枪手出来?

朱高煦放下火绳枪,带着胡元澄与王玉就走了。

韦兴见状,一脸的委屈,转头看了看张辅、靳荣,两人都是爱莫能助的无奈神情。

至于韦达,负责保护朱高煦的安危,在朱高煦走的时候就跟着走了。

火器司的试验场,也是在一处偏僻的地方,周边都有大军进行守备。

来到火器司试验场,朱高煦进入到里面就看见了胡元澄所说的那个超重炮。

给朱高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大、长,之前那个大炮和这个比起来,完全就像是营养不良一样。

朱高煦随即迫不及待的开始胡元澄进行射击,他可是想要看看,这样的大炮,究竟是什么样的威能。

结果开始装填炮弹时,就已经用上了吊装的轮滑为助力,五六个壮汉开始协同装填炮弹,又用一根粗棍推到底部固定。

就是一个炮弹装填,就用了不少时间,最终装填成功。

朱高煦这次离得很远,望远镜也没有使用,等了一会,巨大的声响传出,犹如惊雷炸响一般。

不一会,只见远处的山丘轰然炸开,声势巨大。

朱高煦看着这个威力,一时都觉得震撼,哪怕是王玉这些之前已经见过的人,再次看见,都依旧久久不能回神。

朱高煦是真的看舒服了,随后再看另外一种小一些的重炮时,朱高煦总觉得这门炮像是没有长开一般。

全部看过之后,朱高煦随即看向胡元澄。

“这两款大炮都进行保留,另外你带着火器司,再铸造出一种比这个炮还要更小一些,更加方便携带的火炮出来。

射程只要在五百米以上,设置成多个位次,一定要能够运输携带方便一些的,尽快研制出来,到时大军会更加需要。”

朱高煦并没有完全被这样的重型大炮迷惑,他很清楚,对于攻坚战,也就是进攻方攻城掠地,亦或者守城,防守时,大口径的重炮效果肯定非常好。

但是这样的重炮,行军时的运输太难,尤其是野外进行兵团作战时,这样的大炮太难调整,基本只要对准一个方向,一场大战下来就再难更改,这就导致自身会出现极大的缺点。

这些都没有什么,最为重要的是,只要敌人知道了这样的重炮,以后再作战,肯定不会让他准备好才会开始进行大战,野外大战展现出来的笨重缺点,会被敌人利用。

这个时候,轻型大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尤其是轻型大炮因为运输与携带的便利性,哪怕是小规模作战单位,都可以拥有时,那才是敌人真正的灾难。

安排好这些后,朱高煦带着王玉、张辅等人回到王宫。

如今火炮见识了,火绳枪也看到了,接下来他要开始进行接下来的战事安排了。

“张辅,本王问你,如今放在船上的火炮,已经在船上开炮试验过了没有?会不会让海船产生极大的颠簸?船能够承受多少门炮同时朝一面开炮?”

朱高煦紧紧的看着张辅几人,陆地使用,他是没有担心的,唯独就是水师使用,那个大炮的后坐力,他可是看见了,这么大的推力,放在船上,这个负荷可不小。

张辅当即站出道:“王爷,已经试过了,一门炮是会让船产生颠簸,但无论是之前的海船,还是新造的海船,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同时达到三门大炮开炮时,原本的大船就有些无法承受,晃动幅度太大。

新造的大船可以同时承受五门大炮同时开炮,若是增加,一旦同时开炮,会让船体发生不小的摇晃,使得后续再度开炮瞄准时,误差太大。”

朱高煦当即沉思起来,一艘船五门火炮,并且可以做到同时开炮,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

朱高煦也没有再说什么,随即看向三人。

“既然如此,接下来尽量使用新式大船,另外,大汉国水师从今日开始,更名为大汉国海军,海军全部使用新式大船。

同时配备一支水师警备队,采用后面的那一种小一些的大炮,用于处理水贼,保护国内海域及一般纠纷事宜。

海军则是将精力用于应对他国水师来犯,同时承担为大汉国开疆扩土之责。”

“韦兴,今后大汉国海军,则交由你来带领!

如今的水师,全部转为海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