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破京都,擒两天皇一将军!(1 / 1)

加入書籤

海面上,大汉庞大的海军舰队行驶着,旌旗蔽天。

朱高煦站在船头,张辅、靳荣、韦达三人站在朱高煦身后。

片刻,朱高煦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看向靳荣。

“到南山国了,你去吧,打下这三国之地后,再去将小琉球顺势拿下来。

记住,琉球三国之中但凡有不服大汉管控者,该杀的就杀了,有点气力的,留着为大汉挖矿、修路,大汉可是很缺劳力的,你可别给我一股脑的全杀了。”

朱高煦看似叮嘱,却是一脸的笑容,仿佛在打趣靳荣一般。

他这也是给靳荣提个醒,给靳荣放开了限制,他是真怕这人杀红了眼,明明还有价值的,都一起给杀了。

琉球三国之地,朱高煦是真有那么些看不上,山高林密,耕地少,时常刮海风,大浪滔天,是要资源没什么资源,但偏偏他又不能不打下来,不然这中间隔着这么一块,是真的膈应人。

这琉球三国的人口加起来,朱高煦都怀疑有没有四五十万人,一个个的骨瘦嶙峋,因为土地贫瘠,耕地少的原因,年年饿死的人都不在少数,靠着苏铁果实勉强度日。

也就是琉球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不然都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604年才改善,因为1594年时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这地方带回了番薯,然后在1604被琉球人带回琉球,由麻平衡推广种植,琉球饿死人的情况才减少。

是的,也只是减少,番薯成了主食,大米是贵族吃的,就这样,饿死人的情况依旧频繁。

这块地方,朱高煦也只能说是先拿下来了,至于投入治理,那是后面的事情。

靳荣听后,肃杀的脸庞骤然露出了笑容。

“嘿嘿,王爷放心,末将知道了,一定控制好,给国内多带点劳力。”

靳荣拍着自己的胸脯,这次朱高煦给他放开了权限,虽然只是对琉球国的,但他已经格外满足了,起码他可以放开膀子干了。

既然朱高煦说了要劳力,他就必须得多带点,这就是他简单的想法。

朱高煦点点头,示意靳荣下去准备。

待靳荣下去后,朱高煦随即看向韦达。

“去将刘化林叫来,他之前可是攻入了倭国京都,可比我们熟悉了。”

“是,王爷。”

韦达笑着下去叫人,不一会,刘化林便是到来。

“末将参见王爷。”

“起来吧,之前你可是去过京都的,现在还记不记得路?”

刘化林顿时神情一震:“王爷,末将记得!”

朱高煦看着刘化林惊喜的神情,也是乐了。

“文弼,你看刘化林是想请战啊。”

“王爷,既然刘化林请战,加上又熟悉,那就让他去吧,相信他不会让王爷失望。”

张辅也在一旁笑着说道,对于刘化林,他也是看好的,海军里面就属刘化林冒头最快,加上之前就已经攻入过倭国与琉球国,轻车熟路了。

最重要的是,让刘化林先去,总比朱高煦头脑一热,想要亲自上战场好。

皇帝上战场,这是皇帝不怕,但他们这些将领可是怕得不行,就怕出现什么意外,打仗都没有那么放得开,时时刻刻得顾及。

朱高煦没有多想,看向刘化林,收起笑容,肃然道:“你也听见了,这次你为先锋,率领两万军前往。

这次就按照你上次攻入倭国京都的路线,待本王抵达时,本王是在外面指挥攻城,还是在城内喝茶,就看你的了。”

刘化林闻言,当即单膝跪地,神情沉重又满是杀意。

“王爷请放心,若是未能让王爷在倭国京都城内喝茶,末将提头来见!”

刘化林心头满是疯狂,朱高煦这样说了,他就必须要做到。

上次他带着六千军都能快速攻破倭国京都,这次朱高煦让他带两万军,要是都做不到,他也确实可以提头来见了。

在刘化林下去后,庞大的舰队再次分出一部分,快速向前行进。

两日不到的时间,朱高煦率领的中军舰队开始在大阪渡边津(大阪港)进行登陆。

朱高煦走下船,看着眼前的港口,心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港口,堪比大汉或者大明的部分港口了。

周边也都极为繁华,港口也是不小,不过如今弥漫着硝烟,只能看见部分繁华的影子。

“文弼,刘化林如今打到哪里了?”

“王爷,刘化林带着一万军和轻型神威大炮先行,按照时间,现在差不多快到京都了。

若是速度不慢,明日之前,应该就能够攻下。”

朱高煦看了看天色,随即看向张辅。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走吧,你现在去组织一万军,先随我一同前往京都。

另外再派人去告诉刘化林,就说本王已经从大阪启程前往京都。”

张辅看着朱高煦脸上莫名的笑容,嘴角一抽,朱高煦这是在逼着刘化林尽快破城啊,这可真是够压榨人的。

不过他喜欢,随即也是笑了。

“王爷,您可真是太坏了。”

“说什么呢,怎么能叫坏呢,我这是在激发刘化林的潜力。

上次带着那么点人都能那么快破城,这次不仅有舰炮,还携带有神威大炮,大军也增多了,哪怕倭国有了准备,但怎么也得比之前还要快吧,你说是不是?”

朱高煦脸上依旧带着笑容,随即走了下去。

大军准备完成,朱高煦带着一万军当即先行,其余大军开始分别向着奈良、弘岗两个方向开始发起进攻。

京都城外,刘化林率领大军包围京都之后,便是开始休息,这一路,他走得可是不慢,不然也不会丢下那一万军带着辎重与重火器在后面来了。

刘化林看着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倭国京都城墙,满脸冷笑。

自从上次轻易攻破京都城,如今的京都城墙,他看得出来,不仅翻新重做了,反而更加高大,更厚了一些。

刘化林看得出来,这是倭国人吃了上次的亏,长进了,知道原本的城墙防不住,特意重新建造的。

不过如今他的重火器,也和之前不一样了啊。

这次出征,可是特意装备了火器局最新研制出来的神威大炮,虽然海军只有十五门,陆军只有十二门,他带来的只有三门,但海军的舰炮,从河流上来后也是能够直接炮击京都的。

城头上,足利义持则是满脸沉重,一张脸阴沉得快要滴出了水。

“谁能告诉我,大汉怎么又出兵了!上次的事情,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送了那么多的金银,又送了美人,大汉为什么还要来攻打我们!”

足利义持满腔愤怒,杀意一点都没有掩藏,但这些情绪,别说他不敢对着朱高煦表达出来了,就是城外刘化林率领的大军,他都不敢表达出来。

因为他惹不起大汉啊,汉军的实力,他已经见过了,他是发自内心的恐惧。

自从上次过后,他一直在改革军制,想要强军,想要发展火器,为此重新派人入大明,修复与大明的关系,又派人去大汉经商,但尽皆一无所获。

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没有放弃,他的大军他能够感受得到,也看得到,比之前更强了,但他同样清楚,这样的大军也完全无法和汉军比拟。

然而他的计划都还没有完成,准确来说才刚刚开始起步,结果汉军又打来了,而且这次比上次还要多。

上次有多少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就那么点人,攻入京都活捉了他,现在汉军出动这么多大军,他更加惶恐,他怕这是大汉要来灭他。

这也是他不敢派人出城迎战的原因,他怕直接惹怒了汉军,偏偏自己还打不过。

足利义持周边的人全部低下头,他们心中都在吐槽,他们哪里知道,这个问题他们也想知道呢。

只是没有人敢在足利义持的怒火上开口,生怕引火烧身,别没死在汉军手里,反而被足利义持给杀了。

足利义持见没有人出声,随即目光阴沉的看向其中一人。

“派出去的使者怎么样了?回来了没有?”

“大将军,已经派出去了,可是半途被汉军射杀了。”

足利义持一颗心顿时沉入谷底,他知道,这次大汉恐怕真的是奔着他来的。

而就在这时,城外汉军开始出营,顿时引起了足利义持的警觉,当即下令加派人手防守。

如今只有这座他不惜一切重新建造的城墙能够给他一些安全感了。

汉军营地,刘化林此刻正在指挥大军准备发起攻城,同时联系了就位的战舰随时准备炮火支援。

只因为他收到了朱高煦派来的人说的消息,朱高煦正在来的路上,刘化林直接顾不得休息了。

很快,各部大军全部就位,神威大炮更是做好了炮击准备。

刘化林不断看着时间,因为他在等着舰炮的炮击。

等了一会,忽然,呼啸声传来,眨眼的时间,只见京都城头与城内,响起爆炸之声。

刘化林当即不再耽搁。

“传令!全炮开炮!”

“开炮!”

令旗挥动,所有大炮顿时发出怒吼之声,炮弹向着城头落去。

最开始使用的,全部是爆裂弹,只为伤亡敌军。

几轮炮击之后,所有火炮更换炮弹,再次对城头发起炮击。

直到炮击了两炷香,城头不断有倭国人被炸下城头,刘化林再次下令。

“传令!攻城!”

大军纷纷开始行动,火枪手达到预定位置开始射击,战兵则是继续向前冲锋,直到来到城下,再次走出身手敏捷的人,拿着炸药包,堆放在城门前,点燃引线。

片刻,巨大的爆炸声传出,城门被炸开,盾兵先行,手持长矛、大刀的军士紧随其后,随后的梯队又是火枪手。

进入城内的第一时间,盾兵展开,长矛手推进,手持大刀的军士解决近身的敌人,火枪手就位后,前方的军士迅速收拢,火枪手开始射击。

入城的通道瞬间被清空,后面的大军源源不断进入,分别向着城头与城内杀去。

而外面的火炮与舰炮,早已经停下炮击。

当城门被攻破,刘化林亲自率领大军,携带重型攻城器械开始发起进攻,神威大炮更是瞄准城头进行炮火覆盖掩护。

城头上的足利义持,此刻灰头土脸,满脸苍白,毫无血色,双眼满是恐惧,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虽然如今身为室町幕府的大将军,但他却是不像足利义满,基本没有怎么上过战场。

而就在刚才,一枚炮弹就在他几米外炸响,身边的人都被炸伤数人,有一个运气不好,更是被弹片命中要害,倒在血泊之中。

这一幕,是真的把他吓坏了,连汉军的面都没有见着,双方都还没有接触,刚才他差点就死了,要不是身边有人护卫,非死即伤。

时不时响起的爆炸声,以及耳边不断萦绕的惨叫声,足利义持再也控制不住,让人护着他返回城内,他一刻都不想待在城头了。

然而正要走,城门被破,汉军已经开始向着城头杀来,足利义持满是绝望。

当朱高煦来到倭国京都城内时,战事早已停歇,朱高煦在刘化林的带路下径直来到内城皇宫内。

“刘化林,做得不错,城墙本王也看见了,确实够高大,你依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破城,很好。”

“王爷,是这些倭人不会打仗,要是跟末将展开巷战,臣还真不能这么快打下来。

这些人已经被打得丧胆,直接投降了,就是那个足利义持带头投降的。”

朱高煦顿时笑了,刘化林说的他也认同,如今大汉的军备实力,野战不惧一切,攻城拔寨也是轻轻松松,唯独就是巷战,武器、火器带来的优势直接几乎被抹平,是真不好打。

唯独就是甲胄之利,因为冶炼技术的进步,一般武器很难破甲,但即便如此,巷战依旧是无比难打的。

好在这个时代,巷战很少,因为只要野战重创敌军,亦或者攻城时用大炮多炮击,敌人也基本难以展开巷战,除非是面对特别精锐的敌军,不然基本不会出现。

“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两度打入京都,大功。”

朱高煦难得的夸赞了刘化林几句,随即来到里面,只见地上跪着三人。

“王爷,这是足利义持,这是那个什么狗屁后小松天皇,不过已经退位了,这是刚登基不到半年的狗屁称光天皇,是个病秧子。”

而地上的三人听到刘化林的话,纷纷看向朱高煦,顿时知道是谁来了。

“拜见大汉上王,请上王饶命。”

朱高煦满脸的笑容,笑得无比的灿烂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

“见到你们,本王很高兴,不过你们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本王很不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