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白银做电线的奢侈?大汉京城沸腾的百姓(1 / 1)
朱高煦认真的看向徐幼文,他仿佛没有听清一般。
“你刚才说,这些电线,是用银做的?白银的那个银?”
“是的王爷,而且还是纯度很高的银。”
看着徐幼文确认,朱高煦眼皮一跳。
白银做电线,而且还得是纯度非常高的银,这才是真的是在烧钱,因为如今的通用货币就是白银!
朱高煦只是有些心疼,但他也没有说什么。
因为在单一的金属导电性这块,他自己也是清楚的,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金。
但知道归知道,用银来做电线,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难道就不能用铜?
虽然如今也有铜钱流通,也是货币,但比起银而言,成本明显低太多了。
然而一旁的王玉等人听着这个电线用的是银,顿时受不住了。
“徐院长,这个电线用的是银?这...这会不会不太好?不能用其他的吗?”
这一刻,王玉直接紧张了。
毕竟这个银啊,要是电线用银打造的,按照之前朱高煦与徐幼文透露的消息,后面电的运用一旦成熟,就需要铺设进入千家万户,一旦全部都用银,那得需要多少银子?
这铺设一个电线,直接得把大汉直接铺设成穷国吧?
哪怕是如今大汉的银矿不少,可以说非常多,但也经不起这样造啊!
一想到后面后面需要用的银子,王玉整个人都是一颤,那个后果,大汉是真的承受不了。
徐幼文看着朱高煦,又看了看紧张的王玉,无奈又苦涩。
“王爷,王阁老,我们经过数百次试验,银的导电性是最好的,比起其他的,表现最为优异。
其次则是铜、金,铜与金的效果虽然不如银,但也还行。
而铁以及试验过的其他能够导电的,就是王爷所说的金属,都差了太多,有的只能短距离还可以,有的短距离都不行。
综合下来,唯有银最合适,其次备选则是铜与金。”
“不行!金子肯定不行!这个备选必须要去除!”
王玉听到这里,顿时急了,还想要用黄金,这事在他看来,想都别想。
白银他都已经够心疼了,若是要用黄金,他是打定了主意,哪怕就是朱高煦赞成,他都要反对到底。
金比银还要昂贵,用金来做电线,大汉直接原地解散得了。
不对,哪怕是用银来做电线,大汉都得原地解散。
王玉急切的话音传出,徐幼文也没法回答了,这事他们只负责研究,具体用什么,还得由朱高煦来决定。
王玉看向朱高煦,整个人都很是激动。
“王爷....”
“别着急,没事的。”
朱高煦挥手制止了王玉,随即看向徐幼文。
“银的导电性确实最好,但不适合,具体原因,你应该也能够想到。
以后改用铜吧,用铜制作电线。”
“是,王爷。”
徐幼文直接应了下来,在他看来,银、铜、金都可以。
而王玉还是有些急眼,哪怕是用铜,问题也很大,因为铜,如今也是货币。
但此刻看着朱高煦很是冷静,他也没有再说什么,他相信朱高煦不会考虑不到这些,那么还这样做出决定,说明朱高煦肯定是有法子的。
如今又人多眼杂,说太多也不合适,只得等下去后再问朱高煦了。
朱高煦见王玉没有再说什么,心中也舒了一口气,再次看向徐幼文。
“幼文,你与我说说,在电线外面这层的保护,除了这个橡胶,还有没有其他法子?”
“王爷,这方面也试验过了,还可以用丝绸与棉布包裹,再涂上一层油,最后再涂抹一层蜡,以防止外部的损害,以及遭受雨水的冲刷导致电流外泄,引起短路。
而丝绸与棉布之间,上好的丝绸效果要略好一些,不过依旧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暴露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容易燃烧,且也容易自然坏掉,需要定期进行修理。
这个橡胶如今也有很大的问题,硬度比较高,制作起来相当麻烦,且也容易老化。
不过后面我们已经有了新的思路,还是在制作白糖上无意间得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硫化来制造硫化橡胶。
目前这还是一个设想,不过臣已经让一个院士,两个学士牵头,负责硫化橡胶的试验,争取尽快研究出来。”
徐幼文的话音传出,王玉听到前面,又有些急眼了。
在他眼中,徐幼文先是用金、银、铜做电线,现在又要用丝绸、棉布做电线外面的保护层,这真是什么贵就紧着什么来是吧?
无论丝绸还是棉布,尤其是丝绸,价格都是不低的,尽管无法和金、银相比,但价值也不低。
他是真的心累,这个科研院就不能整点便宜的东西来用吗?非得把目光放在这些昂贵的东西上面是吧?
当听到最后原来还是橡胶靠谱,王玉也是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最好还是橡胶,大不了就是提供原材料了,比起丝绸、棉布,那可就要便宜太多了。
朱高煦听着这些,其实也已经有些搞不懂了,如今涉及到的这些,不是专业性的人才,谁能知道那么多?
硫化橡胶,朱高煦只是听过,他要是没有记错,这还是四百多年才被弄出来的吧?
他也管不着这些了,只要能做出来就好。
他问这个的原因,就是怕这些人用丝绸、棉布来做电线的绝缘,因为最初,他可是记得,就是有人这么搞的。
“幼文,做得不错,电线的绝缘问题,要尽快用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关乎能不能让大汉百姓,能够用上这样的电,这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怎么发电出来让人能够正常使用,让你们试验的发电厂,可有进展?”
现在朱高煦心中很是期待,如今火车内部都能够通过蒸汽系统发电,那么这个发电站,是不是已经解决了?
徐幼文闻言,也是露出了笑容。
“王爷,您果然料事如神,发电站科研院已经做出来了。
可以将电从外面通过电线运输出来,不过也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发电站一旦开始运行,需要大量的煤炭,很多很多的煤炭。
如果煤炭不够,就只能用木材来释放热能,不过木材没有煤炭好,且消耗更加巨大。”
朱高煦听着这些,也是渐渐露出了笑容,果然啊,随着科技的发展,之前轻视的什么煤炭、石油等等,这些以前都没有人重视的资源,逐渐开始被运用了啊。
以往历朝历代,朝廷看重的是什么?
不过都是金、银、铜、铁等矿罢了,但随着大汉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逐渐得到运用,像煤炭、石油等等资源,也是逐渐得到运用,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也是在逐渐增加。
徐幼文的这一句需要很多很多的煤,他可是太能理解了,火力发电,起码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离不开的了。
什么风力、水利发电等等,没有上百年的发展,基本是难以做到了,而哪怕做到了,火力发电,他也清楚,依旧还是需要的。
而煤炭这个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且这些资源,可不只是用于这些呢,还有许多化工用途,只是如今的大汉,根本无法实现罢了。
朱高煦转头看向王玉,肃然道:“王玉,听见了吧,今后大汉之内,所有的煤矿,尽快查清,务必要像对待金、银、铜、铁矿一般,要格外重视。
这件事尽快下去安排,还有工部,也要做好协同,可以让人进行开采了。”
以往煤的开采,也主要是用于一些地方冷的时候进行取暖所用,如今不同了,发电站一旦开始用起煤,那可就不是小数量了。
“是,王爷。”
王玉与彭祥应下,朱高煦随即再度看向徐幼文。
“煤炭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朝廷会进行解决,你要做的就是做好发电站的正常运行。
现在跟我说说,这个火车头的灯,是怎么回事?”
“禀王爷,这个灯,也是按照王爷之前提出来的方法做出来的。
而进行导电发光的灯丝,臣等试验了数百次,挑选了数百种材料,最后还是按照王爷所说的制造炭丝为材料才得以成功。
如今灯泡之内所用的灯丝,便是炭丝。”
徐幼文说到这里,神情却是突然变得苦涩起来。
“不过王爷所说的抽空灯泡里面的空气,臣等实在无法做到。
现在所研制出来的电灯,照明时间在一个时辰左右,电灯的使用时间达到这个时间后就会损坏,必须要重新更换灯丝才能继续使用。”
看着无奈又苦涩的徐幼文,朱高煦心中也有些遗憾,但也没有说什么。
在真空磊没有做出来之前,灯泡里面的空气无法抽出,这个问题就会一直浮现。
历史上白炽灯能够成功走入千家万户,也是因为四百多年后真空磊出现,同时加上灯丝的进一步改进,才做到的。
现在大汉的这些科技不过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朱高煦无比理解,是真的再正常不过了。
听到这里,朱高煦也明白了为什么如今会有电灯出现,尽管只能照明一个时辰左右,也就是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无疑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
朱高煦思考片刻,随即缓缓开口。
“此事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个灯丝,既然你们已经做出来了炭丝,后面你们可以尝试加入一定的棉,一旦能够做出碳化棉灯丝,基本就可以做到持续照明数个时辰以上。
到时起码也可以满足一些基本的照明所需。
而至于抽空灯泡里面的空气,你们可以去做一个真空磊,只要做出真空磊,到时就能抽出灯泡之内的空气。”
朱高煦在这里说着,徐幼文等科研院的人听得认真,然而一旁的王玉与彭祥几人却是一脸懵。
因为越往后面说,他们是越发的听不懂了。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都能够知道,但组合在一起后,这些人瞬间就不知道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了。
什么炭丝,什么碳化棉,什么真空等等,都是什么啊?
尽管听不懂,但王玉几人都是无比的兴奋,起码他们听懂了一点,那就是后面这样的电灯,可以进入房间内,以后他们照明所用,可以用这样的灯。
王玉心中是真的兴奋,随着越来越多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出现,他现在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体验。
尤其是这个电灯,真要可以实行了,他家里必须得拉一组电线进来,必然每个房间都放上这样的一盏灯。
只是想到电线需要铜,发电站需要煤炭,王玉又有些高兴不起来。
如今大汉确实国力强大,也富足,但还不至于达到将钱,不当钱的地步。
随着朱高煦给徐幼文商议了一会,徐幼文暗暗全部记下后,当即开始测试起了蒸汽火车。
“这是大汉第一列蒸汽火车,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列蒸汽火车,这个意义,具有独特的象征性。
而近日,也是大汉第一列火车正式开通的日子,是一个让历史铭记的日子。
孤在此宣布,大汉第一列蒸汽火车,取名‘汉兴号’!
汉兴,寓意汉人当兴!”
高台上,朱高煦声情并茂的演讲着,下方所有人都是一片火热。
大汉第一列火车‘汉兴号’正式诞生,而大汉也是当世唯一一个正式运行蒸汽火车的国度。
朱高煦看着激动的众人,当即大声宣布。
“现在,孤宣布,‘汉兴号’正式启动,开始通车!”
随着朱高煦话音落下,列车工作人员纷纷进入火车之内,科研院也派了一部分人跟随进入火车,同时开始安排已经挑选好的百姓进入,进行第一次体验。
朱高煦本来也想去试试,最终被王玉等人拦了下来,他们是真怕出任何事情。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以及漫天烟雾,蒸汽火车缓缓启动,向着定城开始行驶而去。
随着蒸汽火车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个消息也如同飓风一般,迅速刮向大汉各地。
尤其是大汉京城之内,当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顿时震惊了。
然而更多的人,依旧还是不相信,哪怕这个消息传得越来越真。
当大汉日报正式将这个消息刊登出来,大汉的百姓,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