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脱胎换骨(1 / 1)
徐建军一家是在何燕回来的第二天才上门看望的,本来廖芸对此还有些不理解,毕竟婆婆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春节过年的时候徐老二自己都说没娘的节日都有些不适应,怎么现在人回来,徐建军这家伙反而不积极凑上去。
廖芸把这个问题抛给徐建军,他也只是淡淡地笑笑,没有做出回应。
但今天过来,看到公公还有小叔子的状态,廖芸多少有点明白过来了。
婆婆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有她在的时候,就算是破旧的老院子,照样打理的整洁有序。
可这几位是跟着他们一起过的年,家里自然无暇顾及,被劈头盖脸数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用徐建民的话总结,老娘是把出去这段时间少说的话,少生的气,一股脑全发泄出来了,也就小齐大着肚子被轻轻放过,他们父子俩就倒霉了。
“我说你二哥昨天明明有时间,却不愿意过来,还说咱娘刚回来,需要休息,看来他是早就预料到有此情景啊。”
“哼,从小到大,就他心眼最多,回头我就跟爹告状,就说二哥故意把我们俩架在火上烤。”
看着委屈巴巴的徐建民,廖芸觉得很有趣。
“那我待会儿就告诉他,也好让他有个准备。”
“还是算了吧,他要是知道我在背后挑唆,能想出一百种方法整治我,嫂子,拜托,就当我刚才的话是放屁好了。”
徐建民还在这儿自怨自艾,他亲爱的二哥已经想尽一切办法逗老娘开心了。
先是让徐莱在奶奶跟前秀了一段可爱到爆炸的小步伐,然后引出徐淑香刚刚降生的二娃,把自己老娘夸的世间少有。
什么老杨家的只会坐享其成,孩子快生了才知道跑过去,哪有何燕同志劳苦功高。
一通小连招下来,何燕哪儿还记得诉说老爹徐家兴的不是,弟弟徐建民的懒惰。
让一直旁观的徐家兴都忍不住冲自己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有些东西虽然心里明白,但操作起来却难如登天,一般人真学不来。
“老婆子,你说淑香暂时不打算回京,那烁烁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分隔两地吧?”
“他们自己也有点拿不定主意,我看小杨在厂子里干的挺顺心,不过完全放弃之前的工作,还得过他爹那一关。”
徐家兴听了不由看向自己儿子,当初把他们安排去南方,就是徐建军的主意。
“老杨印刷厂那个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舍了也无所谓,深市那边越铺越大,有几个自己人盯着也是好事,我大外甥其实也好安排,直接让他在那边上幼儿园得了。”
如果放在以前,徐家兴作为一家之主,对于孩子们的未来还能发表点自己看法,但是到了今天,他也接受了他们老一辈落伍的事实。
特别是徐建军这小子天马行空的操作,早就打破传统认知,看不懂的时候就不说话,省的惹人不耐烦,徐家兴这点贯彻的很好。
“听你娘说,那厂子最近又生产什么计算机,那玩意儿属于高科技吧,不是应该国家主导才对吗?”
“咱们国家还没那条件,计算机的零配件有一大半都是从别的国家进口的,特别是半导体电路板什么的,国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想主导也主导不起来啊。”
其实徐建军跟张选龙一起干的这个活,技术含量也很有限,整合供应链,调试兼容机使其性能达到最优,听起来高大上,但认真算起来就是组装电脑的。
可技术也是需要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就算是徐建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能力范围内,引导一些行业发展趋势,使其少走些弯路,已经非常难得了。
不过就是徐建军认为完全没技术含量的这门生意,已经让未来的华夏硅谷彻底沸腾了。
从最开始的不信任,到用过之后的真香,念头的转变就在一瞬间。
四通原本为了推销,留了一台样机在店里供大家试用,结果就因为谁先谁后、谁长谁短的问题,闹的是不可开交,差点没上演全武行。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能接触到计算机的,可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要是在自己店里有个好歹,沈国骏可担不起责任。
于是他大手一挥,连那台样机都给处理了。
不过他这样就把矛盾全都集中到自己身上,面对气势汹汹的众人,只能选择躲的远远的。
本来形势一片大好,沈国骏应该是最高兴那个,可货源跟不上,他也只能干着急。
直到接到那位孙经理通知,第二批货到了,他才敢回到店里应付这帮爷。
满载电脑的货车一到,算是让孙德才他们体会到什么叫知识分子的活力。
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这个时候会变成孔武有力的壮汉,这些电脑根本就不用卸往四通的店内,下车的一瞬间就有主儿了。
“看见没有,跟你说了还不信,就是这么抢手,我看你小子也别墨迹了,赶紧回去催生产才是正经。”
“才哥,我都一年多没回来了,怎么都要待几天,再说我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事是军哥请的那位张老板全权负责的。”
“听刚子捎信回来,说那个厂子一千多号人,都得听你指挥,咱兄弟之间,可没必要玩虚的。”
柱子听了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自己大舅哥爆捶一顿。
“才哥,跟你我自然是有一说一,刚子那是胡说八道。”
“厂子现在分玩具、游戏机还有现在的计算机,游戏机我都管不明白,还是军哥从小日子请一帮专业人士指导了好久,才走向正轨的,要不然我也不敢离开。”
“玩具是港岛老姚专门盯着,他比我懂行多了,我可不敢管人家。”
孙德才看柱子说的实诚,不像是忽悠他,于是就信了。
“嘿嘿,我还以为你跑去南方就柱子变大梁,原来也有你搞不定的事儿啊。”
“哥,我搞不定的事儿多了,军哥才是真的无所不能。”
柱子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孙德才对这点也是认可的。
任何事儿到徐建军这里,好像秒变得伸伸手那样简单。
就比如他们从南边往京城倒货,也不是没人效仿,可他们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有东拼西凑弄了点钱,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场的,结果人还没到南方,钱却先被火车上佛爷顺走的,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当牛做马赚钱还账。
当然也有顺利批到货的,那年因为一部外国片,蛤蟆镜火的一塌糊涂,他们进的货分下去,基本上不会过夜,结果就有人看到商机,跑去南方买了大量的墨镜,结果那阵风来的快去的也快,等筹完钱,往返把货弄回来,已经变得无人问津了。
便宜甩卖都没用,最后只能砸在自己手里。
只有他们是真正把热度利用到极致,又全身而退的。
这么多年,有太多的例子摆在那里,让他们这群人不得不对徐建军言听计从。
到后来徐建军干脆控制优质货源,对于那些一时兴起的东西懒得插手。
时髦的衣服,紧俏的电视等等,就足够他们这些人忙乎了。
等车上的货被抢完,登记好去向,确认好款项,四通的人才有空闲找孙德才闲聊。
“老段,现在不用你亲自搬货了吧?谁要货自己卸,这样挺好。”
“孙经理,你要是再多拉过来几车,我老段累点也心甘情愿啊,这批到了多少?”
“两百台,我下午再给你们送一车。”
“好好,这下总算是缓解了燃眉之急。接下来的生产能不能跟得上?一个月能产多少台?”
孙德才指了指旁边的柱子。
“这个就是厂家代表,生产方面的事儿你问他。”
柱子虽然说电脑的事儿轮不到他管,可真正面对外人的时候,他还是能应付自如的。
“本来是能运过来更多的,可这次被深市那边的政府部门扣下一部分,我们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干活,自然是得罪不起,不过已经在加班加点赶工了。”
“李总,其实完全可以考虑在京城周边也弄个生产基地嘛。”
“这个我可当不了家,咱就是听指挥干活的,不过这些电脑的零部件都是进口的,靠近港岛什么事儿都快,去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有现在的效率。”
老段听了只能扼腕叹息了,不过他这个曾经的老师,转换角色很到位,把生意人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深市那边如果需要中文打印机,我们就是干这个的,到时候可以帮忙介绍一下,进口的可能要一两万,我们的几千块钱就能用。”
柱子被老段整的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他对这种做生意的态度很是认可。
“那我下次遇到他们就问一问,有需要的话再联系您。”
老段听了满心欢喜地握着柱子的手,摇晃了半天才放两个人离开。
京城单位机构多,电脑打印机的需求旺盛,深市是改革前线,一样需要拥抱高科技,而且政策资金都在往那边倾斜,真能牵线搭桥,绝对是他们四通另一个爆发点。
“小伙儿可以啊,这个老段,研究生学历,比军子还高一个等级,他之前在航空材料研究中心当副主任,绝对是牛人一个。”
“我第一次跟他说话,总感觉跟不上人家节奏,刚才看你应付自如,看来去南边这两年没白待。”
“才哥你要是去了,肯定比我强。”
孙德才闻言笑了笑没说话,谁都不希望生活止步不前,看柱子在南方风生水起,他这个曾经的老大哥,要说心里没一点触动,显然是自欺欺人。
柱子好像也察觉到孙德才的情绪变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等到车快开到秀水街的仓库,他才试探地道。
“哥,电脑这玩意,以前只有国家的大单位才能用,听说原来大的几间房子装不下,现在小的一个人都能抱起来,可能以后还会更小更便利。”
“军哥做什么事儿,就没有不成的,我觉得他让你跟这些公司接触,有其他的考虑也说不定,你要是不打算出京城,有空的时候就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行情。”
听出了柱子真心实意的关心,孙德才也就不再纠结了。
“说实话,如果只是缩在自己生活圈子中,不跟外界接触,早晚会跟不上时代步伐,跟这帮人总共也没接触过多少次,可我能感受到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人家铁饭碗都敢砸了冲进新事业,就这份魄力,就不是我能比的。”
“既然现在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个行当,自然不能两眼一抹黑,已经在着手了解了。”
“对了,建军既然让你在那边待着,你可不能只顾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该帮他分忧的时候,就得迎难而上。”
宏达里面错综复杂的管理架构,柱子也没法一一跟孙德才讲清楚,听了他的叮嘱,只能先点头应承下来。
只是他清楚有多大的头戴多大帽子的道理,工厂的运转,跟他们当初搭伙卖东西,完全是两码事,可不是你用心就行了。
而且关于责任问题,上次他已经跟徐建军有过沟通,能把游戏机模块管的滴水不漏,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贪多嚼不烂那种事,他是坚决不会干的。
“你准备在家待多久?”
“过了元宵节再说,军哥可能要跟我一起下南方。”
“就没见过他那样的甩手掌柜,我们现在没事都不敢烦他。”
“他是把事情安排妥当,就会给下面人充足的发挥空间,我们那儿的厂房建设,还有那么多零件的供应,牵涉到太多东西,到现在有很多我都没完全搞明白,他都是事先把一切摆平。”
“还有那些进出口的手续,繁琐的能把人逼疯,军哥也是完全理清楚,才放手给下面人操作的。”
只有真正摸索出管理的门道,才会察觉到徐建军的不凡,柱子也是处理过各种突发状况之后,才开始琢磨出一点味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