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见缝插针(1 / 1)

加入書籤

应酬完家庭琐事,徐建军的当务之急自然是漫画的进度。

任何亲密无间的合作,如果一直是那种不对称的单边依赖,必然会让弱势的一方产生危机心理。

俞学弟未来的商业经历,造就了很多可供仔细研究的经典案例。

合伙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家族化管理的各种弊端,对于突出贡献得力干将的驾驭。

单单新东方的商业案例,完全搞明白其中的玄妙,足以在波谲云诡的商业领域站稳脚跟。

德间杂志能跟三大杂志社鼎足而立,徐建军起到的作用太大了,德间康快这个老头也不是没有做出过去徐福化的努力,拉宫崎骏这个行业能手入场,效果不是说没有,但也只能算是毫无波澜。

宫崎骏在动画制作方面绝对堪称大师,细节雕刻,意境营造,行业内很难找到能和他媲美的选手,这是他的长处,至于长篇漫画方面,他也曾经做过尝试,但效果有些不尽人意。

宫崎骏也是个聪明人,懂得扬长避短的道理,很快就缩回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不再自曝其短。

虽然把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杂志社搞成个人刊物,很有成就感,但徐建军却是深明过犹不及的道理。

所以灌篮高手的发表,从一开始他就避开了德间的途径,上次元旦期间跑小日子扫荡,徐建军已经跟宫川一郎有过交流,虽然对方一再强调会尽量利用德间的一切渠道为徐建军争取利益,可最徐建军还是说服了对方。

没有跟驻扎在这边的负责人新垣本城多谈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以他的认知,根本搞不清楚徐建军真正在乎的东西,直接搞定他的上级,也免得这家伙坐立不安,上蹿下跳。

所以这次看到集英社的人员出现,新垣本城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敌意,只是那种稳坐钓鱼台的舒适感消失殆尽。

他能跟万代的人和睦共处,那是因为双方还没有处于共同赛道拼的你死我活,但集英社就完全是直接竞争对手了,甚至作为老牌漫画杂志社,人家的影响力要超过德间。

“新垣君,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这次是集英社直接跟徐桑谈的合作,我可绝对没有偷偷牵线搭桥。”

“你们万代跟集英社联系那么紧密,我就不信亚弥子你没有提前听到风声?他们这次连赞助商都带过来加入谈判队伍,一定是早有准备。”

“你没看连我都被拒之门外,这种合作,咱们这种级别是没法参与的,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手里已经有这么多项目,维持现状也足够你们德间屹立不倒了。”

东山亚弥子在这边待的时间久了,中文说的贼溜,比起新垣本城怎么都抹除不掉的塑料普通话痕迹,她感觉已经完全融入到这边的环境当中。

跟物欲横流的东京相比,这个古老的城市的确有诸多的不便,但适应之后,也能怡然自得。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而且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相比自己国家有更多的机会,有更低廉的生活成本,东山亚弥子曾经也是野心勃勃,企图在这边干出耀眼的成绩,然后回去大展拳脚,但她现在更趋向于留守。

“他们进去之前,我跟集英社的福山碰过头,他这次是信心满满,顶级的版税合约,加上其他商业开发的全面参与,还有Molten株式会社的大力赞助,这部漫画还没有完全面世,就已经注定风靡全霓虹。”

新垣本城却不屑地道。

“足球小将漫画畅销,动画制作也是率创收视率神话,现在无数青少年因为这部漫画开始喜欢足球这项运动,甚至咱们的体育大臣都在正式场合盛赞过徐桑,Molten株式会社是做运动器材的,能搭上新漫画的热度,必然能把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推向顶峰。”

“甚至按照以往惯例,徐桑的漫画已经在国际上完成了口碑积累,只要作品延续原有质量,绝对能渗透到更广阔的市场,他们给出再大的合约,应该也是值得的。”

灌篮高手对动作细节的捕捉,以及各方面的渲染太考验人了,苏晓这些助手很难理解徐建军的描述,这个不光是故事的扩充,有很多东西不是靠口述能够完全表达的,所以徐建军本人的参与度就很高。

而且徐建军也不准备像足球小将一样,加入很多梅罗的经典对决场面,完善原作在国际赛事上的短板。

灌篮高手那种戛然而止的经典,给无数人想象的空间,如果掺杂太过魔幻的剧情,很难让人有代入感,反而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篮球和足球有着很大的不同,身体的优势,不可能完全靠技术碾压过去,这个时候NBA已经开启全球化运营,往后延续,只玩那种意志流,很容易就把前期的积累给败光。

徐建军这些早就决定的谋划,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公之于众,福山英治是把灌篮高手跟足球小将对标的,满以为这次终于绑上了长期饭票。

徐建军根本没有组建队伍的需求,他却热情得有些过分,不惜代价都要撕开一个口子。

“徐桑请放心,我们这些服务人员,不需要您过多关注,在这里给我们留几个位子,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不会给自己添麻烦,就是不需要自己承担任何费用。

然后福山英治又说到这些人员其他的配套设施,什么电脑打印,传真电话,汽车等等,他们的人其实大多数都用不上,却按照超越德间的标准一股脑砸。

这是生怕错过在这边扎根的机会。

在得到徐建军的准许之后,福山英治就迫不及待地拉着自己人进场。

而且这家伙也是个妙人,对所有人员都是笑脸相迎,礼物更是送的人不好意思跟他摆脸色。

苏晓更是跑到徐建军办公室探口风。

“那家伙倒是真大方,夏普GF-500双卡录音机,比普通电视机都要贵,他给咱们的人一个不漏全都送了,她们收的都是忐忑不安,让我找你问问情况。”

“送了你们就收着呗,自己不用的话,送人或者折价处理都可以,不用有心理负担,就当是给大家谋的福利了。”

“好吧,我听那些小日子的人员私下谈论,说集英社的影响力还要大过德间,你把集英社引入,是不是想取代德间啊?”

“以咱们的出产量,一家杂志社很难吞的下,这次没找德间,就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还在德间的平台发,可能咱们自己的作品就会有资源分配的冲突。”

徐建军这话说的相当狂放,苏晓却深以为然,笑了笑就不再追问。

“对了,你也别整天泡在这边,该考虑个人问题了,你妈妈昨天给我送了一大堆好吃的,又跟我唠叨半天,宗旨就一个,催着你赶紧把自己推销出去,再单着就成老姑娘了。”

苏晓的情路坎坷,前任还不知道在哪个劳改队搬砖呢,徐建军是见过有在这边兼职的学弟向苏晓表达过好感的,可刚刚有点苗头,就被她扼杀在摇篮当中。

本来别人的私事,徐建军是不大愿意插手的,可老太太可能实在没办法,才想到从徐建军这里下功夫。

毕竟自己孩子在这里谋差事,苏晓又不止一次对徐建军的人品才华推崇备至,他说的话,可能比亲人更顶用。

“我妈也真是的,净捣乱,我都答应她会留心的,还不放过我。”

徐建军看着苏晓,不做评价,有些事情点到为止,说多了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我家小莱莱在这里,除了齐小蓓,最喜欢的就是你了,我就不信,你没有想过有自己孩子的场景。”

“其实我已经在谈对象了,不过对方年龄有些大,我怕家里反对,就一直瞒着,相信你才告诉你实情的,可别给我家老太太通风报信啊。”

年下的帅气学弟她不喜欢,反而找比自己年龄大的,这都怕家里反对了,肯定也不是一两岁的差距。

不过苏晓有这样的选择,徐建军也不奇怪,蓝德会那样少不更事,容易冲动的类型,可能在苏晓这里已经被判了死刑,找成熟稳重,知情识趣的,就是必然的方向。

“只要两情相悦,又真诚以待,早晚会得到家人祝福的,你也不能一直走地下,适当给家里透点口风,潜移默化地改变观念,或者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出了一堆馊主意,苏晓如获至宝,满意离去。

以她目前的收入水平,足够负担未来生活中的一切开支,其实不管找什么样的伴侣,只要别被人PUA,日子肯定能过的丰富多彩。

苏晓刚出去没多久,齐蓓紧跟着就走了进来,这也算是惯例了,她不愿意第一个跑过来报道,就是等徐建军忙完其他事儿,好跟他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在徐建军的开导下,从接二连三的打击中渐渐走出,齐蓓的状态也比之前好了许多,虽然少了些娇憨任性,不如最开始那么活泼开朗,但这也是成长的代价,谁也无法违背这样的规律。

紧身牛仔裤,搭配鹅黄色绒衣,少女特有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徐建军没有搭理齐蓓,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线条的勾勒当中。

齐蓓也没有出声打扰徐建军,而是绕到他背后,看着他一笔一划地挥洒自如。

脑海中的画面清晰流畅,画笔如精灵在跳跃,很快一段情节告一段落,徐建军再收笔暂停。

“今天怎么没把小莱莱带过来?每次看到她,我就感觉福灵心至,思如泉涌。”

“把她送我爹娘那儿玩了,我家小公主老吃香了,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

“嘻嘻,徐哥哥,你这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过说的也没错,小莱莱实在是太可爱了。”

“现在正处于对外界一切好奇的阶段,但是又没有行动力,吃瘪翻车是能逗人开心,不过再大些会表达诉求,又任性胡闹,那就烦人了。”

徐建军虽然说烦,但任谁都能看出来他对宝贝闺女的宠溺。

曾经的自己,也是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只是一切都已经不复往日。

“我都能想象到,将来小莱莱长大,你这个做爸爸的牵肠挂肚的样子,能有你这样的爸爸保驾护航,她一定会成为最幸福的人。”

“保驾护航肯定会有,但也不会跟你想的那样,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不然把她养成个任性刁蛮的小公主,人生的路就不太好走了。”

齐蓓认真地盯着徐建军半天,幽幽地问道。

“我在你眼中,是不是就是任性的那种?”

齐蓓忐忑不安地等着徐建军的答案,结果他却拍了一下齐蓓的瘦弱的肩膀。

“你这多愁善感的模样,跟林妹妹一样,听说红楼梦正在拍摄,要不我把你推荐过去吧?”

“我哪有?”

“如果你真的是那种不可理喻的性格,怎么可能跟着我这么久还相安无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咱们能够这么愉快地交流,就证明有相互欣赏的闪光点,别整天胡思乱想,自寻烦恼。”

被徐建军一句话说的心花怒放,齐蓓笑嘻嘻地追问道。

“那在徐哥哥眼中,我的闪光点是什么?”

“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天生丽质,冰雪聪明。”

被徐建军迷魂汤灌的找不到北,晕晕乎乎好一会儿,齐蓓才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说的还是我吗?虽然知道是徐哥哥你故意哄我的,但依然很开心。”

徐建军看着眼前这个恬静淡然的丫头,想想她的经历,还真有点让人心疼。

“你弟弟今年也有两岁了吧,小家伙身体怎么样,黏不黏你这个姐姐?”

有齐蓓先天疾病的事实,再加上她妈妈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那个孩子的健康着实让人揪心。

“他挺好的,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提起家里,徐建军能明显感觉到齐蓓的情绪变化,她虽然接受了既成事实,但不代表能坦然面对,有些人可能这辈子都很难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

“记住,真正的底气,不是对抗,而是允许事情的发生,你现在的年纪,也不可能达到那种看清一切的豁达,不过遵循万物运行的规律,平静从容地面对一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你对家人都是难能可贵的。”

“时间会抚平一切,等你三十岁的时候,再来看如今的点点滴滴,会觉得自己矫情,等你历经沧桑,自然老去的时候,再来回顾生平,现在的一切纠结,都是那么的无关紧要。”

齐蓓听了徐建军的肺腑之言,思考过后,认真地点头表示认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