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苦尽甘来(1 / 1)
做好事,让人看见并且感受到,才有价值,但又不能被别人架起来,当作道德模范无限抬高。
被捧得越高,到最后就摔的越惨。
已经有无数先行者给徐建军树立过这方面的榜样了,他自然不会走上那种吃力不讨好的老路。
在没有恶意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脑补的揣测,在徐建军看来是无伤大雅,听了甚至还乐呵地跟小朱讨论起来。
“看来我长得在农村也属于耐看的,不然乡亲们就不会把我往小白脸的方向上踹啊。”
“徐大哥,他们胡说八道,你不生气啊?”
“我哪有闲工夫为这个生气,再说传这些话的,肯定还是极少数,随他们去吧。”
“对了,我跟老秦头交代过,让他有空的时候调教一下小李,他也答应了,老秦虽然脾气有点倔,但不管是园林改造,还是古董鉴定,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小李就算是学到点皮毛,这辈子也不用再为老家那几亩地发愁了。”
听到徐建军提起这个,朱桂花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老家建学校的时候,秦爷爷总是指使自家男人干这干那的,并且时不时地点拨几句,原来是存了教手艺的想法。
“学校开工的时候,健收一直跟着那些匠人一起干活,就是他有些笨,总是不能让秦爷爷满意,没少骂他。”
“呵呵,骂他就证明有教的价值,如果是朽木不可雕也,以老秦的性子,他是多说一句废话的功夫都欠奉,耐住性子认真学,有手艺傍身,将来走南闯北都不怕。”
朱桂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劲儿地点头,手上干的活也没停下。
其实村里那些嚼舌根的说的也没错,自己家里全仗着老太太当初舍的那几只鸡,还有徐建军刚去当知青饿肚子时候的照顾,不然哪有现在的光景。
他们俩比城里的双职工待遇都好,遇到的也都是好相与的善人。
朱桂花也听说过别的在城里当保姆的群体,她们的待遇跟自己没法比不说,那些出了钱的城里人,打心眼里看不起她们这些干粗话的。
又或者看得起了,也是些为老不尊的坏人,那样的情况更糟。
这也是为什么听到那些长舌妇恶意猜测徐建军的情况,她会那么生气的原因所在。
同样被徐建军不经意间影响的,还有曙光街道生发剂厂的一众人。
八十年代的国内,很多民众的头发浓密的需要打薄,发量喜人,秃顶群体很少,一般都是当成病来治的,所以这玩意儿在目前的国内,市场极其有限。
只有当惯了牛马的小日子社畜上班族,才是消费主力军。
不过就算依托这个单一市场,也足够养活生发剂厂的一帮人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家外汇也不像前几年捉襟见肘,厂里也终于能见到回头钱了,这才经徐建军介绍,引进了一个普通洗发水生产线。
摆脱了品类不足的困扰,跳出了国内市场表现不佳的窘境。
“徐经理,你看这次出国考察的名单,能不能再加两个?机会难得,谁都不想落人后,我这边快顶不住压力了。”
徐淑芳有些无语,现在这些家伙们,是真把出国考察当成是福利了,她这次是带着任务的,必须抽调生产各个环节的骨干前往,结果要到小日子那边的邀请函之后,厂里那些关系户们就跟炸锅了一样,上蹿下跳。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徐淑芳光收到的礼物都堆成山了。
都是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不好得罪,而且也不是什么值钱的贵重物品,退了实在太伤人,结果开了个头,就彻底停不住了。
“厂长,这已经是加过之后的方案了,要是继续扩充,就超过人家接待范围了,这是第一次,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剩下的只能等下次了。”
武学义听了也只能无奈苦笑,为了做人情,他连自己名额都让出去了,结果还是抢破头不够分。
别人也许不清楚徐淑芳跟脚,但作为厂长的武学义却是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
他跟小日子那边的合作方沟通交流困难重重,换成徐淑芳,分分钟解决问题。
后来武学义干脆就不做挣扎,放手给徐淑芳处理那边的问题,这两年基本都是风平浪静。
不管是回款,还是产品交付,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现在就连街道还有区里,都知道外部沟通方面,徐经理的面子比他这个厂长管用。
“以后还能有这机会吗?”
“当然,咱们现在只是引进那边的设备,想要学全套还早着呢,前段时间我托关系让人从那边弄了点视频资料,给产线上的班组长看过之后,都说跟人家差距太大了。”
那个资料武学义也看过,得承认目前自己国家跟发达国家是真的没法比,想要迎头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徐也是第一次出国吧?虽然下飞机就有人接,但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手忙脚乱,还有到了那边之后,尽量别让这些人乱跑,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万一出点什么差错,咱可担不起责任。”
如果不是自己弟弟刚好也要前去小日子,徐淑芳是不太愿意接领队这个任务的。
看起来风光无限,可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很重大。
这年头出国考察,突然脱离队伍玩失踪,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真遇到那种情况,她这个领队的难辞其咎。
不过徐建军在小日子那边有基础,也能调动人力物力,这就给了徐淑芳底气。
“厂长,放心吧,我已经提前给他们编好组了,大家一起行动,相互监督,谁要是乱跑,第一时间就会上报。”
从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是训练出来的,稍加变通,就能运用到不同场景。
徐淑芳还在上万人的纺织厂工作过,对于这一套流程再熟悉不过,安排起来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虽然她也有心虚的时候,可面对外人,一定要表现的游刃有余。
以前当普通工厂的时候觉得那些厂领导们死要面子活受罪,可自己真正坐到这些位置上,就会不由自主地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只有在熟悉的人跟前,才会放下戒备,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说话。
这个厂子当初被徐建军拿了一大堆名额给爹娘送人情,双方都有亲戚被塞进来。
这些人当中,有默默无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也有心思浮动,把自己作没的。
相比起来,徐淑芳跟大伯家的吉祥最有共同话题。
他们俩同年,徐吉祥月份大一些,不过徐淑芳基本都是直呼其名,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淑芳啊,要不然就把我从名单上划掉算了,我年龄大了,学东西慢,还是给那些年轻有学问的多点机会,等他们学明白再教我也行。”
“吉祥,咱俩同岁,你说自己年纪大,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你认为我也年纪大,那干脆我也不去得了。”
徐吉祥被怼了一通,反倒是笑了起来。
“哎,忘了这茬了,怪我怪我。”
“你这老好人当惯了,可不是啥好事儿,是不是有人想顶替你?告诉我是谁,下次也不带他,好不容易帮你争取的名额,你倒开始谦让了。”
“别别,大家就是开玩笑提了一嘴,都没当真,咱就别把事儿做绝了,我去还不行嘛。”
“到小日子给你媳妇儿带点礼物回来,保准她能乐开花。”
徐吉祥苦着脸回复道。
“我到现在还没敢跟她说名单中有我这事儿,她要是知道,肯定给我列一个长长的清单,听说国外的东西贵的很,我就怕发的补助不够用啊。”
“这个不怕,建军刚好也去那边办事儿,有他在,你想买啥都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徐吉祥没吭声,你们是亲姐弟,可以不用顾忌什么,但自己毕竟是隔了一层的堂兄弟,哪能也舔着脸沾人家光。
能给他安排这么个待遇高福利好的工作,徐吉祥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可不会像三叔家那样,人心不足蛇吞象,消化不了,害的那是自己。
小豹原来在老家,安守本分,结果跑到城里,被人拍两下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锒铛入狱,毁了自己前途,二十好几的小伙子,正常早该成家立业,现在倒好,窝在家里半死不活的,整个人都废了。
也许是察觉到对方的不自然,徐淑芳无奈地道。
“算我借给的总行了吧,不再你自己说年龄大了,你这观念,确实不像咱们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
下班回到家中,路老师已经在做饭了。
自己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能找到这样有学问有涵养的丈夫,已经算是极大的幸运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人虽然朝那方面努力了,但一直没有怀上。
所以每次跟身在南方的妹子打电话,听她那边哭笑吵闹的场景,徐淑芳就有些不是滋味儿。
“你闲着,还是我来吧,我今天特意提前回来,没想到还是让你抢了先。”
“我下午就两节课,上完就没事了,想着你马上要出远门,就去市场买了点菜,马上好,你就别进来捣乱了。”
路凯歌指了指狭小的厨房,把徐淑芳赶了出去。
“有没有需要我带的礼物?”
“我没啥需求,电子设备什么的,建军之前也帮忙捎带不少,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就行。”
“建军也跟着过去,虽然有自己的事要忙,但肯定能把我们这群人安排妥当了。”
“那就好。”
对于徐建军这个小舅子,路凯歌都不得不佩服。
那小子年龄不大,却阅历丰富,跟徐淑芳结婚之后,听她说起过弟弟的过往,本来以为自己前半生已经够曲折起伏了,可跟徐建军这家伙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毫无波澜。
小时候的巷子里的混世魔王,同龄人几乎找不到没被他打过的;赶上动荡年代,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一样是没人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遇到恢复高考的历史机遇,他也能迅速做出改变,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毕业之后分的单位,也是百里挑一的好去向,结果人家刚待了一年,就离职下海。
说实话,换成是路凯歌自己,他都得权衡利弊,难以抉择,徐建军却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那样前途无量的职位。
如果自己以前有人家一半洒脱和韧性,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所以那次徐建军利用自己经历开导他带过来的小姑娘,路凯歌也一点没介意。
几个家常小菜,配上香喷喷的米饭,两口子吃的那是相当自在。
“之前听你说过,你们厂子在小日子的代理商,就是建军专门成立的,这事别人不知道吧?”
“知道的不多,据我所知,那个调去区政府的领导肯定是门清,厂长老武也清楚一些情况,但他估计也是一知半解,不甚明了。”
“这事还是尽量别让太多人知道为好,所以你们这次过去,能不找建军帮忙,就尽量避开。”
人心险恶,世事难料,虽然知道徐建军一定把风险压在可控范围内,但他有那样的境界,别人就未必能跟得上他的节奏。
路凯歌不是对徐淑芳有看法,而是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痛楚,就体会不到那种跌入谷底的无奈。
特别是跟政府或者一些单位打交道,朝令夕改你有什么办法。
“嗯,我会注意的,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动用他的关系,你评副教授的事情,定下来没有?”
“这次都挺顺利的,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就算评上了,工资也涨不了多少。”
造导弹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叫出来的。
这个时候的改革,是真真正正的摸着石头过河,面对很多问题的应对之策,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只能在试错中不断调整。
“工资不工资的先不谈,就冲着副教授这个名头,也值得高兴,苦尽甘来,等我回来差不多应该有准信了,到时候咱们把家人叫过来一起庆祝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