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抗拒从严(1 / 1)

加入書籤

落榜使人疯狂,失恋让人强大。

挫折教育论总是被人说成是狗屁不通,但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效果却非常显著。

就比如徐建军和张靓之间的事儿,他自以为做的滴水不漏,却被张妈妈轻易戳破编制在外层的防护网。

通过这件事,也让徐建军不敢像之前那么肆意妄为,也不是谁都能够吃他那一套,被他各种迷惑手段给干扰得违背本心。

其实徐建军现在最应该做的,是跑去张妈妈跟前,确认一下对方态度,回国前原本定好的事儿,会不会再起波澜。

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迈出的脚步,时机不对,现在过去,有兴师问罪的嫌疑。

徐建军是理亏的一方,但又不能没底线的迁就,这中间的尺度把握,非常微妙,就连一向什么事情都成竹在胸的徐某人,也不敢说能够轻易过关。

这个时候硬着头皮往枪口上撞,殊为不智。

虽然徐建军不想承认,但有的时候逃避也是一种策略。

现在他也深深的体会到,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真理,如果是不相干的事儿,哪儿需要他这样陪着小心。

如今木已成舟,是他自己没忍住拱了人家精心呵护的小白菜,就要承担相应的苦果。

“军子,你认识的人多,家骏也老大不小了,看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儿给他介绍一个?”

“你大姑让他一个半大小子独自跑到京城闯荡,就是对咱们的无条件信任,总不能让孩子打光棍吧。”

李家骏二十有二,这个年龄放到以后,可能大学都还没读完,还处在无忧无虑,对社会没有清醒认识的阶段。

可在当下,他这样的正是谈婚论嫁的黄金年龄,错过了就只能捡别人挑剩下的相亲了。

不过这个大侄子的情况还有些特殊。

如果他在荆楚,妥妥的厂三代,长得也不错,不说条件有多好,但绝对属于抢手货。

可在京城,他这种外地来的,天生就矮别人一头。

如果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感情,那还好说,毕竟你情我愿、不问前程的情况,在如今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的。

偏偏李家骏追的那个女孩子,长相出众,再加上宏泰酒店的工资又是高的离谱,高薪高颜值,性格又活泼,这样的女孩儿,又到了适婚年龄,上赶着跟她说亲的能把她家门槛儿给踩烂了。

选择多,就会下意识的做对比,最开始不曾在意的一些指标,就会因为竞争无限拉高。

按说有徐建军这层关系,绝对属于加分项,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儿,特别较真儿,不想自己感情掺杂一丝别的因素,他根本没有提这茬儿的念头,所以李家骏那小子也算是求捶得捶。

“工作和生活都可以照顾,唯独这感情没法支援,顶多就是提供些便利条件,给爱情生根发芽的机会,这个还不能做的太刻意,我会看着办的。”

其实徐建军最近这个阶段一直致力于给自己减负,随着掌握的资本越来越多,随着牵涉到的杂事越来越多,如果什么都亲历亲为,充当保姆型辅助角色,那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还不如小富即安。

可这些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一点点建立信任关系,逐渐培养全方位的能力。

不得不说,柱子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你只要有能力,又不缺闯劲儿,迟早会脱颖而出。

所以这次去东北开拓市场,争取当上第一批往北边转货的倒爷,孙德才和丁勇那帮人都挺上心的。

而徐建军也只是负责指明方向,提供资金和货物渠道,剩下的就不管不问,完全交给他们去折腾。

丁勇去打前站,其实亏也没少吃。

毕竟东北的老爷们儿,是出了名的彪,气儿顺的时候,看谁都像亲人,心情不爽的时候,哪儿哪儿都看着不顺眼,他们找你麻烦,还不能硬刚。

这是徐建军一开始就立下的规矩,他们跑过去是赚钱的,不是江湖打拼。

如果非要往那条路上走,完全没必要在陌生领域开辟新战线。

这就是他对丁勇和孙德才的考验,看他们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且还高效地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

当然,去那边需要面对的考验可远不止本地人找麻烦这点。

两边贸易重启,你想参与进去,疏通关系只是第一步,如何准确地找到目标客户,如何确保安全的运输途径,甚至怎么进行货币交易,都需要一点点的摸索出来。

这种从无到有去筹办一件事的过程,如果顺利推进,对能力算是全方位提升。

按照亲疏关系,孙德才应该是第一人选,可徐建军却做主让丁勇先过去,其实也是综合考量。

他们二人风格迥异,孙德才敢打敢拼,恩怨分明,但直来直往的性格,是限制他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经过这些年的磨砺,早就今非昔比,可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很难做出彻底改变。

至于丁勇,在南城长大,从小接触的都是三教九流,别以为国家新立,以前那些糟粕就烟消云散了,真实情况却是,他们往往会换个形式,继续嵌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一开始接触丁勇这个人,徐建军很难把他当成是携手并进的伙伴儿。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因为被揍结缘的家伙,用他的生存智慧,算是逐渐获得了徐建军的认可。

所以这次徐建军才会不偏不倚,取长补短,让他们有更好的合作效果。

而之所以答应老爹关注大侄子谈对象的事儿,也是因为徐建军对那个总共没见过几面的大姑,有足够的欣赏,心甘情愿这么做。

徐建军鸠占鹊巢,其实一开始跟这个家庭有种若有若无的割裂感,也是过了很久,才慢慢地融入这个不算完美的大家庭。

但对于父母那些亲戚,徐建军就没有任何情感负担了。

老娘那边的亲戚,离的比较远,事儿自然就少,顶多就是些婚丧嫁娶的人情往来,或者救急时候借点钱什么的。

何燕在这方面分的很清楚,严守救急不救穷的原则,借钱也是在能力范围内,坚决不给子女添麻烦。

但老徐家这边的表现,徐建军就不做评价了,三叔家那档子,至今想来还是有点膈应。

大伯家那边,都是老实巴交、踏实过日子的那类人,徐建军的成就越大,他们越不太愿意靠的太近,就说在生发剂厂上班的徐吉祥,他跟徐建军接触的时候,明明是哥哥,却总会表现的不自在。

只有大姑,能够对一切以平常心视之。

跟三叔家闹那一出儿,大姑本来是想居中调停,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可在了解过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跟三叔有过深入交流之后,她就果断放弃了做无用功。

而在见到徐建军前途远大之后,她又舍得把宝贝孙子一个人丢过来历练,并且能说服李家俊母亲,就光这一点,徐建军就明白他这个大姑在家里说话的分量。

既能审时度势,又舍得下本,难怪她是老徐家最先走出家庭屏障的那个人。

结果第二天搬家见到李家俊的时候,徐建军旁敲侧击的问了问情况,才发现他们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小伙子深得感情疗伤的真谛,摆脱失恋最快的办法,就是开启一段新的恋情,算是被他践行到位了。

“你这保密工作整的也太好了,你小表叔跟你朝夕相处,竟然都没察觉?”

“建军叔,我也是吃一堑长一智,之前就是因为太高调了,追一个女孩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结果碰的头破血流,让一堆人跟着看笑话,现在还有人拿这个跟我开玩笑呢。”

听了李家俊的遭遇,徐建军乐呵呵地笑了笑说道。

“同事之间却是得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你准备对表叔也保密吗?”

“那不会,其实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她也是我们厂里的子弟,比我小两岁,都是厂属学校毕业的,不过人家比我争气,考上了京城的大学,我也是今年过完春节坐车碰到她才认识的。”

“本来想着人家是前途无量的大学生,感觉没啥希望,可随着接触才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一来二去就熟悉起来。”

这年头大学生的含金量那是相当高,特别是他们前几届学生的榜样做得太好,让现在的学弟学妹们一个个心比天高。

李家俊五星级酒店的工作虽然算得上体面并且收入也高,可在那帮大学生眼中,未必就有多了不起。

那个女孩子能同意和李家俊交往,证明是遇到真爱了。

“没想到你小子闷声不响干大事,都把大学生追到手了,搞的你舅爷还不放心,生怕你将来打光棍,让我给你介绍对象。”

“嘿嘿,我之前在厂里的时候,那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初中的时候就收过女同学的情书,怎么可能受点挫折就一蹶不振,打光棍那是不可能的。”

徐建军把李家俊拉到自己老爹跟前,把情况和他简单说明了一番。

“老徐,这可不是我不出力啊,是家俊这小子魅力太大,不过这样也好,自己谈的,又是同一个厂的小伙伴,说不定小时候就光屁股在一个幼儿园待过,知根知底,青梅竹马,比介绍的要强无数倍。”

徐家兴听了来龙去脉,也为这个后辈儿欣慰。

“以后搬这边住,走两步就到家了,家俊来吃饭就方便了。”

“你那个对象,约上到家里做客,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李家俊面露难色,他们恋爱如今还在地下阶段,连双方家里都还没通知,贸然约对方到舅爷家做客,估计对象不太可能答应。

老爹不清楚现在小年轻谈恋爱节奏,徐建军却是门清。

“不用非得到家里,可以约你对象到这边宿舍家属区逛逛,你们压马路,你舅爷舅奶可以躲在暗处观察观察,这样也不会给女方什么压力。”

李家俊一听这个,欣然接受。

“那我回头约约看,她临近期末考试,学习任务挺重的,不知道有没有时间跟我出来。”

“不用着急,考试结束也可以,你要是想跟着她一起回家,请个假就行,那样带她到你宿舍取行李,岂不是顺理成章?”

李家俊听了眼睛一亮,漠然点头。

而徐家兴却是看着自己儿子,家俊跟徐建军这混球一比,跟生瓜蛋子没区别。

难怪他上大学的时候就跟廖芸谈对象。

“住这边什么都好,环境好,到处都干净;买菜做法也方便,出大门就是走几步就是菜市场。”

“就是有一点,没什么熟人,串门都没地方去,今天搬东西的时候,老张还嚷嚷,说回头跑这儿陪我下棋,也不知道他说话算话不,从大杂院骑车过来可得蹬一会儿呢。”

徐建军有些无语,他一力促成搬家,本来就是防着两家走的太近,有些事情可能就会不经意的被一点点揭开。

结果倒好,还没住进来,两位活爹就已经开始约局了。

不过人家老一辈的交情,他也没法干涉。

“张叔过了年要去老美看闺女,估计会住上一段时间,就算没搬家,你们也没办法像现在这样如胶似漆。”

“你这词儿用错地方了吧,还大学生呢,我们那叫肝胆相照,去老美那边见见世面也好,对以后研究国际关系有帮助,他能去多久,估计顶多待一个月就回来了。”

老张要真是待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他徐建军可能避免不了要挨揍。

如果看在闺女外孙的面子上,忍气吞声一直待到老二生出来,有再大的怨气也消的差不多了,徐建军才有可能逃过一劫。

所以徐建军自然不希望老爹一语成谶。

“你们研究什么国际关系?咱们国家实力摆在那儿,跟人家差距不小,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撇开一切谋发展,整天研究这个,容易被气着。”

给外交部寄钙片,在未来可是持续了很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