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百依百顺(1 / 1)

加入書籤

按照樋口可南子的期待,是准备让徐建军在她这里待两天,巩固一下战果,可徐建军这次到小日子,本来就是偷时间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肯定不能等着验证劳动成果,发现放的是空炮弹,还等着查漏补缺,做售后服务。

他突然的来,又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独留佳人空闺坐,纠结惆怅满屋生。

过来之后,德间那边已经去过,集英社必然也是要走一遭的。

德间这几年的异军突起,几乎能和其他三大漫画社平起平坐,但怎么说都还有差距。

一方面是像集英社这样的,作品库够丰富,囊括了各种题材,有着固定的读者群体,底蕴摆在那儿呢。

再者就是他们的人才储备要比德间要完善的多,很多资深编辑,都具备指导新人作者的能力,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给漫画创作者指引方向,这方面德间跟他们还没得比。

而徐建军最看重的,是集英社的作品运作能力。

同一部优秀漫画,交给集英社,他们从宣传,到销售渠道的拓展;从影视化的推进,到衍生产品的推广,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极致。

徐建军好几年前的高达系列漫画,到今天还有不错的销量。

就像每一代语文老师都会不由自主地推余华的《活着》一样,集英社对小朋友也是割了一茬又一茬。

至于断断续续连载的灌篮高手,单行本的销售成绩可谓是逆天,甚至一度压着霸榜多年的龙珠打,也就去年龙珠才靠着完结的话题热度,反超成功,重新占领高地。

动画播出之后,杂志社也能见缝插针地进行全方位宣传,镰仓因为漫画,知名度一下子提了起来,当地甚至特意买了授权,建了一座和漫画中一模一样的学校,吸引无数青少年前去朝圣。

而且那所学校也不是样子货,是真的有学生在,校风非常自由奔放,男生们为了争夺樱木花道和流川枫的称号,大打出手都是家常便饭。

学校为了缓解矛盾,还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班级篮球比赛,然后用成绩和学生们票选作为依据,评出了大众都认可的对应人选。

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福山英治闲着没事就在京城那边的漫画工作室到处宣扬,旨在给德间的那帮人上眼药。

徐建军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当初把集英社引入,就是为了搞平衡,防止那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情景出现,良性竞争才能利益最大化。

就算知道徐建军心中所想,德间也不得不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毕竟他们当初在去徐福化的道路上也做过不少尝试,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如果把这个拿出来说事,就有撕破脸的风险,现在徐建军和德间合作的正愉快,双方自然会忽视这些无关大局的问题。

小日子漫画行业发展到今时今日的规模,一个注定火爆的IP,想要一家通吃,就连徐建军这个作者也注定做不到。

一个动漫IP的成功,离不开几个核心角色的参与,杂志社、电视台、动漫制作公司、广告代理商以及商品制造业,每个环节都需要密切配合,才能把动漫IP的利益充分挖掘出来。

徐建军如今在漫画行业的地位不可撼动,但也没能力跟这么多利益共同体对抗,也没那个必要,和光同尘,利益共享,才是长远之道。

徐建军这次到集英社来,也不单是刷一下存在感,把集英社所掌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是他真正目的所在。

百变小樱的故事架构,以及人物侧写,徐建军出来浪之前,就已经让齐蓓吃的透透的,以那个小丫头拿到新玩具热情高涨的劲儿,估计存稿已经有不少了。

这也是集英社迫不及待的原因所在。

福山英治之所以被委以重任,充当和徐建军联系的桥梁,眼光和业务能力都不差。

他了解过百变小樱的风格以及故事设定之后,肯定向总部做过全方位汇报。

虽然徐建军走之前已经向福山英治做过承诺,这部漫画会在集英社的杂志平台发表,可现在正式合约还没有签,还有德间在旁边虎视眈眈,集英社那帮人的心里能踏实才怪。

所以在见到徐建军之后,根本懒得搞试探或者讨价还价那一套,直接一上来就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顶级合约。

“徐桑,这个合约您请过目,如果对哪里不满意,咱们可以再深入探讨。”

到了徐建军如今的级别,版税自然是直接到顶,但这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

如今小日子漫画整个产业链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那些已经证明过自己的漫画家,只要作品开始连载,所有相关的利益链条就会随之而动。

动漫制作,电视台播放,广告收益,游戏开发,各类手办玩具的授权,甚至还有主题公园之类的庞大项目都有漫画的元素参杂其中。

“动漫制作这里,牵涉到音乐方面的合作,福山必须拥有优先权。”

不用徐建军做过多解释,对方听了毫不犹豫地点头认可。

“福山在动漫音乐制作方面,有绝对的优势,何况还有您亲自把关,一定能找到最适合这个漫画的音乐风格,我们会在和动漫制作相关公司谈合作的时候,把这一点列出来的。”

敲定了合约的细节之后,集英社这边也开始放大招了,把他们这边目前活跃的几个年轻漫画家全招了过来,说是要跟徐大师来一场创作心得方面的交流。

鸟山明子不用说,徐建军已经跟他接触过很多次了,之前两人还进行过作品联动,把爱玩屎的阿拉蕾搬到龙珠当中秀了一把。

所以两人见面就像老友叙旧一样,没有丝毫隔阂。

鸟山明最不理解的是,他一个阿拉蕾画的心力交瘁,新作也是被编辑催稿催到神经衰弱,可徐建军却是多部作品同时连载,反而游刃有余。

而听了徐建军的解释,这帮人虽然搞清楚了方法,却半点学不来。

其中的荒木飞吕彦,就是以精美的画风著称,他将来还会是继手冢治虫之后,第二位开画展的漫画家,让别人代老,对他就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简单聊了几句,这家伙就闪到一边。

反倒是不善言辞的鸟山明,见到徐建军话就多了起来。

严格算起来,鸟山比徐建军还要大几岁,可两个人站在一起,不管是气势,还是作品的知名度,他都要略逊一筹,所以面对徐建军的时候,他态度非常谦逊。

“龙珠这部漫画我特别喜欢,原本以后还要继续连载一段时间,没想到去年那么突然地完结了。”

听着鸟山明的话,徐建军有种荒诞的感觉。

这种站在原作者面前,大言不惭地跟别人谈论作品的详情的行为,放作以前,徐建军多少还会有点心理负担,可到如今,他已经能脸不红心不跳地应对一切。

“编辑认为还有拓展的空间,不过我认为故事已经有了完整的结局,就没必要在那儿狗尾续貂,不能为了市场,就吊着读者,那是不道德的行为。”

徐建军这个观点得到了鸟山明的共鸣。

他面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阿拉蕾明明已经没有继续延展的必要,可编辑坚决不同意他就此完结,最后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各让一步才算平息争端。

小日子的漫画家,跟未来国内的一些网文从业者差不多,都有宅在家里的毛病。

好不容易遇到徐建军这么个传说中的人物,集英社这帮青年漫画家一个个表现的都很兴奋。

大家一起探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还有绞尽脑汁,却交不上稿的窘迫。

徐建军自始至终都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平易近人地回应每一个漫画家的问题,并且也拿自己曾经的糗事出来供大家一乐。

论到如何快速拉近陌生人的距离,在场的这群人,没一个是徐建军对手,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让这群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家伙们滔滔不绝。

集英社负责组织的行政人员,还有几个资深编辑,把整个过程看在眼里,都是目瞪口呆。

一直到徐建军离开,其中一个编辑才大发感慨道。

“漫画家们,大多数都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可反观这位徐大师,无论遇到什么场景都能应对自如,刚才咱们的漫画师们围在他四周,真像一群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向自己尊敬的教授请教问题。”

而另一个编辑也深有同感,不自觉地点了点头附和道。

“也许他已经到了另外一种境界了吧,天才的世界咱们还无法理解。”

而他们口中的天才徐大师,离开了集英社,就开启了新的狩猎模式。

作为福山的一姐,中森明菜知名度最高,享受到的资源倾斜也最多,音乐、综艺节目,电视放松,她可谓是全面开花。

本来徐建军还怕小丫头顶不住,有意缩减一些行程安排,结果却非常要强,宁愿让自己忙的连轴转,也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样密集行程的背后,其实是来自家庭的无形压力。

明菜家里好不容易出了个能在娱乐圈站稳脚跟的成员,自然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之前就出现过明菜家里向福山这边预支薪酬的情况,徐建军之后虽然做了处置,并且告诉她一味退让带来的危害。

结果中森明菜虽然听进去了,可明显还不具备处理这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反而把情况弄的越来越糟。

所以初见徐建军的时候,中森明菜眼神躲闪,不敢跟他有对视。

不过等她在徐某人的带领下坐到车上,两人之间的距离感瞬间就被打破。

一番长吻过后,看着脸红气喘,美艳不可方物的中森明菜,徐建军才心满意足的启动车辆离开。

“我妹妹没有通过福山的测试,可不知道从哪儿跑出来一家不知名的公司,承诺能安排她出道,明穗不听劝告,直接和对方签约了。”

“爸爸妈妈都支持她,我的担心,到他们那里,就成了阻拦;妹妹还埋怨我没有给她提供帮助,因为这个,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跟家里联系了。”

徐建军驱车来到两人私会的那栋别墅,看着客厅沙发上随意丢的衣服,还有外面晾晒的内衣,就知道中森明菜这段时间应该都在这里住。

以中森明菜如今在福山的地位,加上她和徐建军的关系,村山荣也是一清二楚,只要她那个妹妹有一点培养的价值,估计都会看在面子让她通过。

而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被福山给刷了下去,那就只能有一种可能,她根本不是这块料。

“不用自责,等你妹妹在外面碰过壁,撞过墙,也许就能体谅你此刻的心情了。”

“我出道这几年,把工作排的满满当当,不给自己休息的空间,赚到的大部分钱都贴补家里了,房子换成大的,还给母亲买了汽车,可依然不被理解。”

“他们看我走的挺顺,就认为摸透了娱乐圈,变得盲目乐观,认为妹妹可以轻松复制我当初走过的路。”

“其实我当初就应该完全听你的话,不能对他们百依百顺的。”

听着中森明菜的哭诉,徐建军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一位他非常喜欢的作者总结出关于苦难的话。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它既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只是因为有些苦难无法躲开。

就像明菜的家人,是她怎么都无法躲开的亲情羁绊,而没有经历过亲人的不理解,没有见识过他们的贪得无厌,不管别人把道理说的多通透,她都摆脱不了亲情的束缚。

也许只有真正受过伤,感受过痛彻心扉的委屈,才能客观地看待曾经忽视的问题关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