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吉雪卧塘(1 / 1)
天空中游动的龙鲤慢慢消失,双鱼玉佩再次落在师姐手中。
这些雪人再次恭敬地行了一拜,随后转身面向寒冰巨蟒地鸣,像是在进行某种无声的交流。
片刻之后,它们的身影渐渐化作点点蓝光,如星尘般消散于空气中,只留下一片静谧与淡淡的寒意。
这寒冰巨蟒抬起小山般大小的头颅,吹出一道气流。
随着这都气流的托举,我们几人身子一轻漂浮起来,然后缓缓落在它背上。
但只有师姐落在冰霜巨蟒的头颅之上,不能我们反应,这冰霜巨蟒驮着我们朝着冈仁波齐峰飞驰而去。
大概二十多分钟,我们就到了冈仁波齐峰山顶。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不可思议,这么离奇的事情说出去有人信吗?
那寒冰巨蟒看了一眼师姐,扭动身躯消失在茫茫雪山之中。
就连师姐也是一脸的懵,丝毫没有搞清楚什么情况。
不过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冈仁波齐峰,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德格带着我们找到一处营地,扎营休息,吃一些食物补充体力。
老王此刻一脸崇拜的看着师姐,“秋露仙子,您该不会是传说的驭兽宗的传人吧。”
师姐又是一巴掌拍在老王头上,“你看老娘哪里长的像那帮子驭兽的废物?”
老王讪讪一笑,“不像,不像,哈哈。”
天天渐渐黑了下来,围着篝火,我们讨论接下来如何寻找香巴拉的入口。
德格看着众人摇摇头,“到这里《贝叶残经》已经没有之后的路线记载了。”
老王却是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意见,“你们看啊,那诡异出现的雪人,似乎让寒冰巨蟒接引我们到此地,那就说明香巴拉的守护者已经认可了我们,也许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奇迹。”
刘教授也是点点头,“小王说的没错,还有妙玄啊,一会你用寻龙术看看,什么地方是适合香巴拉的入口的位置。”
我也才想起来风水之道,说干就干,施展追风踏云步飞奔上附近的高峰。
在星光和月光的照耀下,再加上道眼的加持,这山脉走势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
青藏高原自古被喻为万山之宗,沟壑纵深,因此群山围合中的平坝或台地,天际线开阔,地势平坦。
我随机口中轻声念动《撼龙经》的口诀: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环
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
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
山缠水绕在平坡,远有围山近有河
......
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
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却愈多愈有力
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
我闭上双眼,运转奇门现象心法,刹那间,一道庞大的太极八卦图自脚下骤然蔓延开来。
一种玄妙难言的能量波动从我体内席卷而出,此刻连周围的空气都被这股力量所撼动。
在道眼的加持下,我终于捕捉到了龙脉之灵的踪迹。
那股微弱却古老的气息,如同一条隐匿于虚空中的丝线,牵引着我的感知。
而它的源头,极有可能就是我们此行苦苦追寻的地方。
我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就像命运的齿轮在此刻悄然咬合,推着我迈向那神秘的香巴拉。
我睁开双眼,微微一笑,收回力量,转身走回营地。
刘教授看我回来,急忙问道:“怎么样,妙玄啊,有发现么?”
众人齐齐朝我看来,那眼光像是想我扒光拷问一般。
我苦笑一声,“幸不辱命,这香巴拉入口的风水格局我已经搞清一二,乃是吉雪卧塘。”
秋露师姐的求知欲上来了,“师弟啊,你说的这吉雪卧塘是什么意思?”
我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此地的风水跟LS的风水布局有些相似,地势外形乃是八瓣莲花之地,延伸出去的山势以及沟壑谷地,纷纷呈现莲瓣间一角之状。”
随即我起一块石头在地上画起来,“你们看,这边龙脉之处的河谷形状似一个静卧的大象,西侧雪山形似一头腾飞的雄狮,其侧面高峰状若一头钻进沙堆的老虎。这些山形在风水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不同的守护力量和吉祥寓意。”
我在旁边又画了一个简图,“而且在龙脉之头的周围还有象征佛教中“吉祥八宝”的八处山川地貌,分别是宝伞、金鱼、莲花、白海螺、宝瓶、吉祥结、宝幢、法轮状。这些地相在风水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进一步提升了此地风水价值。”
我在这两幅简图的外围缓缓画下了一个圈,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像这样汇聚灵气的风水宝地,若再融入佛教文化的精髓,便会被称作吉雪卧塘。”
黄九眉头紧锁,似懂非懂地开口道:“照你这么一说,那吉雪卧塘八宝之地的中心,应该就是入口所在了。不过,要怎么进去?总不能真跟摸金校尉似的,刨个盗洞钻进去吧?”
听到此处,师姐伸手探入防护服内侧的衣襟,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瓶子,目光坚定地说道:“也许,必须靠这个了。”
我看到师姐手中的重瞳突然想起来德格之前说的话,“传说,唯有具备特定法目的人,才能窥见那彩虹桥于指引后显现的踪迹,以及通往香巴拉的所在地。”
德格再次依照藏地的礼仪跪拜,身体伏地,额头轻触地面,虔诚而庄重。
起身后,他唇角微扬,神情间掠过一抹淡然的笑意,“圣眼堪破虚妄,直视彩虹桥尽头,直至净土之门”,他的声音低沉却透着看破迷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