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化龙经》(1 / 1)

加入書籤

却尘优雅地舒展了一下身姿,九条毛茸茸的尾巴轻轻甩动,每一根毛发都闪烁着神秘的光泽,显得极为神异。

“小道士,是你唤醒我的?”却尘的声音清脆悦耳。

我微微点头,心中满是好奇,开口问道:“你既然是传说中的异兽,为何会被困在这里呢?”

却尘歪着可爱的小脑袋,爪子在头上轻轻刨了刨,像是在努力回忆着久远的往事。

它先是仔细地嗅了嗅我身上的味道,然后用脑袋亲昵地蹭了蹭我。

这才缓缓开口道:“我是被一个老道士封印在这里的,负责看守一样东西。”

我听闻此言,不禁一惊,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什么样的老道士,竟有如此神通,能把你这样强大的异兽封印在此处?”

却尘朝着刚刚放置在石台之上的九龙石,贪婪地吸了几口灵气,那灵气如同丝线般被它吸入体内。

随后,它脆生生地说道:“我记得那个老道士叫刘伯温。”

听到“刘伯温”三个字,我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愣住了。

刘伯温,那可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人物。

相传他有通天之能,曾斩杀天下龙脉,是明朝初年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开创明朝的关键人物。

并且他为保持国家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后人常将他与诸葛武侯相提并论。

就连明太祖朱元璋都赞誉他为“吾之子房也”。

在中国民间,更是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

我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心中如翻江倒海般的震撼。

然后,我看向却尘,认真地问道:“那刘伯温让你在此地守护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却尘一边继续吸食着灵气,一边说道:“我记得那刘老头说,好像叫什么《化龙经》。”

“《化龙经》”这三个字,再次如同晴天霹雳般重重地砸向我的心头。

根据《太平经》以及诸多古籍记载,《化龙经》的源头可追溯至久远的黄帝乘龙升天传说。

据《山海图志・大荒北经》残篇记载,当年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九黎部的巫咸施展“龙气封魂术”,妄图夺取黄帝的魂魄,然而黄帝凭借“河图洛书”成功破解此术。

战后,黄帝登上具茨山,在龙首崖下发现一座巨大的青铜棺椁,棺身刻满了诸如“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古老的篆文。

当黄帝打开棺椁时,却发现棺内空无一人,唯有一卷素帛,上面写着“化龙之道”。

《史记・封禅书》也曾记载,秦始皇东巡至具茨山时,听闻了关于这卷素帛的传说,遂命方士卢生入山寻找此帛经。

卢生归来时,形容枯槁,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

他称自己“见棺中龙影盘桓,触之则山崩”,最终仅仅拓得残章半卷。

秦始皇见未能得到完整的《化龙经》,愤怒之下焚烧了卢生的手稿。

然而,就在当晚,秦始皇梦到龙棺自动开启,一位白衣老者(相传为黄帝)笑着对他说:“后辈子孙若强求化龙,须以江山为祭,龙气为引......”

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化龙经》的影子随处可见。

周穆王西巡时引发的种种遗祸,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乱埋下的祸根,唐玄宗时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奠定江山的过程等等,背后似乎都隐隐有着这部奇书的影响。

想到这些,我心中不禁一阵骇然,连忙问却尘:“却尘,这《化龙经》真的在此处吗?”

却尘用力地点点头,肯定地说道:“是的,我当初亲眼看着刘伯温那老头亲自将它放进去的,之后还施展法术将我困在此处守护。”

这一趟真的是不虚此行啊,竟然意外得知了《化龙经》的消息。

根据古籍记载,《化龙经》的本质,其实是人类对“超越凡躯”的极致渴望,与“天道规则”之间展开的一场残酷碰撞。

它就如同是一面魔镜,所映照出的,不仅仅是皇权对力量的贪婪追求,更是人性中对“永恒”的深深执念。

正如清代钦天监最后一任监正所言:“龙可乘,不可化——乘者顺天命,化者逆阴阳,逆者,终为阴阳所噬。”

然而,我对这《化龙经》并没有什么觊觎之心,毕竟我传承自太平一道,师门的传承并不比这《化龙经》逊色。

但若是《化龙经》的消息不慎传出去,恐怕整个世界都会陷入大乱。

随即,我神情严肃地对却尘说道:“你还是继续好好守护着这东西吧,千万不能让有心之人将它带走。”

却尘却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说道:“那可不行,刘伯温那老道说了,这东西出世之时,就是我重获自由之日。”

我眉头紧皱,追问道:“那他有说什么时候这东西会出世吗?”

却尘小脑袋一歪,眼睛咕噜噜一转,开始认真思考起来,片刻后说道:“他好像说,等什么‘应劫者’出世——也就是敢与天地争命的人出现的时候。”

我将这几句话深深地记在心头,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天下因为《化龙经》而大乱。

随即,我又想起了龙珠破裂的事情,便对却尘说道:“既然你是此地的守护者,那龙珠为何会出现破裂呢?”

却尘眉头一皱,有些懊恼地说道:“那可不是我的问题。”

当初有一个奇怪的家伙,说这《化龙经》是属于他朱家的,他要取走。

但此地有刘伯温那老道留下的手段,再加上天机的加持,《化龙经》还未到出世的时候。

最后,这个姓朱的家伙,想强行取走《化龙经》,结果激活了此地的青龙格局,与守护此地的力量大战一场。

这一场恶战,导致青龙格局的本源受到重创,龙珠也因此破裂。

不过,那姓朱的家伙也没讨到什么好处,估计半条命都没了。

听到却尘说姓朱,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试探性地问道:“却尘,那个人是不是自称宁王——叫朱权?”

却尘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对,就是叫朱权的家伙。当时我打不过他,索性就没管。后来因为此地风水格局出现问题,我也陷入了沉睡。”

听到确是朱权,我心中又掀起了惊涛骇浪,想不到这个宁王朱权又出现了,这家伙身上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

却尘终于吸够了灵气,身上散发出的光芒愈发耀眼,恢复了传说中异兽的高傲姿态。

“小道士,奉劝你一句,刘伯温那老头的手段诡异得很,你还是别打那《化龙经》的主意。”

我连忙摆摆手,摇摇头说道:“我对那东西真的不感兴趣,我来这儿只是为了解决青龙出水格局的问题。”

却尘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了,现在你的任务完成了,想知道的也都告诉你了,你该走了。”

话音刚落,却尘的九条尾巴“唰”的一下笔直地立了起来,随即猛地一甩,九道绚烂的光华瞬间将我包裹。

这却尘的变化实在太快,我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等我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这青龙出水的外围了。

我不禁无奈地摇摇头,暗自嘀咕道:“这家伙还真是不讲情面,好歹是自己唤醒它的。不过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师父的考验也算是通过了。”

我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山脉,然后,我转身毅然离去。

溶洞中的却尘,眼神神异地看向虚空,像是在和某个不存在的人对话。

却尘喃喃自语道:“刘老头,你说的人出现了,或许不久的将来,天下龙脉会在《化龙经》出世后复苏,你的手段还真是厉害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