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漕运改革,蒸汽轮船(1 / 1)

加入書籤

到时候,大明实学岂不又要新开一个衙门?

不过不再是铁路总局,而是叫做“海路总局”了。

其影响、其涉及、其盈利,只比铁路总局高,不低,只比它大,不小。

而他刘琏只是个行外人,一眼看过去都能联想得到这么广阔的前景,更莫提工部内的内行人了。工部之内,能负责眼下各大项目的,最低可都是六级工匠。

六级工人进来,也都只是打下手的份。

不过名目上是打下手,实际上做的依旧是极其重要的活计,万不能出差错。

所以,刘琏周遭,各种各样的打骂声四处而起,不过却也是在传授实打实的技术,并非只是一味苛责。

压力有时候的确能产生一定动力,只要在合适的区间就行。

来到了陆羽专门给他划分好的研究实验室内,四处的工匠进进出出,而且还专门开辟出了足足六七个过道,东西南北四面都有。

陆羽灵感爆棚,写的字也都有些狂草的嫌疑,旁边还有专门誊写的书吏重新抄一遍,然后交给其他的项目负责人。

有的方案可以当下就用,有的则需要暂时搁置,待来日有了合适的人选、国家分配好了合适的资金才能够接着落实。

而如此下来,这工部哪里是什么工部。

俨然间已经成了大明六部之中真正的“户部”。

刘琏!

堂堂的工部尚书,来到这里都是趔趄着步子,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了什么。

但还是打扰到了,只因靠近陆羽近前之处,也是漫天飞舞,各种各样的仪器、小型物件全部四处摆放,可却没有一人敢整理。

只因这些物件摆放的位置,陆羽震先生信手就能够寻得到、拿得到。

他们一旦挪动,如果先生寻不到了,那他们可是难辞其咎。

如今在陆羽这位工部先生的面前。

他的时间可是每分每秒以几千两、几万两白银来计算的,谁都不敢耽误半分。

来到了陆羽的边上,刘琏步子轻轻地往前移,不小心碰了一个玻璃似的漏斗,发出了叮叮咣当的响声。

几乎是下一刻,在这实验室之内的众人杀人一般的目光,锐不可当,齐刷刷地全都朝他看了过来。

再看到并非是实验室里面的工匠,而是尚书大人之后,众人才算了解了,也就理解了。

“行,还不赶快忙去。”

陆羽声音响起,众人也都迅速低头,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该做事的也就继续做起了手上的事情。

足以可见陆羽在这实验室之内的威信到底有多高,恐怕是连朱元璋来了也都不管用。

不如他。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朱元璋来了纯粹就是来添乱的,连他自己也都知道这一点。

“先生,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们?”

刘琏此刻莫名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陆羽听了摆了摆手:“不算是什么打扰,正好我也要稍微休息一下。”

陆羽一边说一边捏了捏睛明穴,“一直用脑子,脑袋都有点疼了,该歇一下。”

陆羽看了看左右有点乱,但他也不想收拾,直接大步走了出去,然后和旁边的工部尚书刘琏直接来到了工部食堂。

为的就是科研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休息,旁边还有着宿舍,分分钟都不能够耽搁,都很值钱,这里耽搁一点,那里耽搁一点。

大明什么时候才能继续往前。

见没有耽搁陆羽的时间,刘琏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如今的工部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超负荷的高效运转,所有人偏偏没有任何的怨言。

每一个项目的完成,分红他们不敢想,但那超额的奖金,还有他们的工部履历,那可是实打实的,含金量超足。

就算有朝一日他们在工部之内被辞退了,放到外面,各种各样的商户,可都是巴不得把他们给当做老佛爷给供着。

这才是正儿八经地向社会输送人材,不过一时半会的确实甭想了,工部的人才可都还不够用,怎么可能会跑到外边去?

“先生,这漕运蒸汽轮船……”

刘琏小心翼翼地说道。

陆羽听了淡淡一笑:“不过是三分火候罢了,这项目的节日刚刚结束,如今手头上研究的是如何将蒸汽机进一步彻底改良,而不是区区的改良。

漕运衙门那边我也已经吩咐下去了,蒸汽轮船外面的厂子也在新建,但是煤炭却有点不够用了,得跟晋商那群人去见面一趟。

还有,如今的商业不能够单单只有一个栖霞新镇!其他的商户也要给他们出头的机会,百花齐放,这才是真正的繁华盛世。

还有之前的铁路总局也是时候再继续推进了,只是有点慢。

这水路一开,铁路势必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必须要在水路之前真正地打开局面,最起码那些重要大城不能够落下。

水陆不能成为陆路的阻碍,而要成为陆路的动力。”

陆羽说着说着似乎就已然来了兴致,把面前的刘琏听得赶忙拿出笔记,在旁边不停记着。

这些事情可都要他这个工部尚书跟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还有兵部尚书一起磋商,然后再要去武英殿跟太子朱标以及那些大学士商讨,最后定出一个章程来,然后才能真的落实下去。

妥妥的可都是实学国策,一条可都不能够有所缺漏。

天晓得自家这先生还会不会再说第二遍,要是先生忘了,那他刘琏可就成了大明朝最大的罪人了。

等到刘琏记完,陆羽边说边吃也差不多完了,扭头就到宿舍休息去了。

刘琏可不敢午睡休息,忙将这些政令全都送到了吏部、兵部还有户部,一群人少说商量,商量完后又到武英殿。

武英殿的一群人经过探讨、头脑风暴一番,然后才开始制定起了落实的计划。

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急,有的缓,但毫无疑问,没人不去落实,没人要将陆羽这些实学国策打回去的意思,可谓是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就连姚广孝也都被邀请了过来,看到陆羽制定的这些国策,姚广孝欣然应允。

然后洪武一朝的文武百官全都忙了起来,学实学的、圣贤学问的,甚至连那些进士出身的也都被授予了实学相关的官职,还有那些举人也都如此。

一时间,官员好像都不太够用了似的。

要知道。

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晋王朱棡还有代王朱桂,这些人走之前可都是带了不少的属臣,这些属臣也在这代表他们的家族。

而他们第二次回去的时候又带了许多的举人、进士,所以才导致眼下无官可用的局面。

不过似乎对这洪武一朝的那些读书人,却是一件大好事。

……

当新一份大明日报再次传遍大明四方之时,那些读书人个个都已是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科举有道,科举有道。”

“当下洪武举人,便可为官,便可为一方县令;秀才也可直接进入府衙,得了个半官身,若能经略有方,便可直接转为官身。”

“科举有道,科举大道,就在洪武,就在当下。”

再加上科举,又从之前的三年一选变成了一年一选,各地府学之前的大考也都再次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也再一次变得更高,大明赫然间成为了所有读书人心目之中的天堂。

只是当陆羽在工部之内忙左忙右之时。

礼部的人找上了门来:“先生,您该出面了。”

“再不出面,我礼部选秀仪式着实进行不下去了!”

“工部事务是要紧,可先生的私事也很要紧。”

礼部侍郎刚来的时候,工部的人把他拦得死死的,可是当礼部侍郎将此话说出,工部的人就不好意思再拦了。

陆羽这先生为工部做的已经太多,多到他们当前都忙不过来,似乎也是时候该让先生忙一忙他自己的私事了。

工部不能够这么自私。

于是,礼部侍郎才能进来。

“选秀仪式已经结束了?”

陆羽此刻正在宿舍之内吹着电风扇的凉风。

如今虽还没到盛夏,但已经快了,就在这一两日间,反正也已入夏了。

太阳高高挂起,炽热的热量,使得陆羽恨不得赶快把空调也都给制出来,不过电风扇目前也还能够将就用一用。

这电风扇用的自然不是电力,而是蒸汽机的煤炭热力,也是当下大明洪武实学国策下的大多数动力之源。

不过早晚陆羽得把煤炭转为电力给研究出来,如今这项目已经在他的众多研究项目之内列出来了,而且就在前三。

陆羽一问。

礼部侍郎一脸的生无可恋:“先生,选秀结束了,总共选了十七人,有先生的秘书,也有合先生眼缘的,先生不妨看一看。

还有这些秀女已经入了府上快半月了,若是先生再不回去,我礼部也不好安排了,不然我却是万万不敢打扰先生您的。”

“有哪些人?我看看。”

陆羽招手,礼部侍郎赶忙递了过去。

接过名单,陆羽看着上面的名字。

魏国公府的徐妙清、徐妙卿,还有那凉国公府的蓝敏,剩下的,其他国公府的、侯爵的、朝堂重臣的,你一个我一个。

还有几个世家的,甚至连皇族都有一个怀庆公主。

而且此次怀庆公主还是马皇后的亲生女儿。

这份含金量更高了,怪不得能加入进来。

要知道皇族之女嫁进来,可比之前的含山公主和汝阳公主难一些。

毕竟皇室之女和寻常勋贵家的女儿不一样,之前魏国公府都犹豫了那么长时间才决定,更别提更高规格的皇家了。

但若是换在他陆羽身上,天下人却是都能够理解的,而且觉得实在正常。

“知道了,今日我会回府上一趟的,你礼部可以安排后续事宜了,礼仪还有其他的都行,总成了?”

陆羽一说,面前的礼部侍郎才算是千恩万谢地走了。

正如他所说那般,也是实在没了法子,不然怎敢打扰陆羽操持的国之大事。

这漕运蒸汽轮船项目,眼下在这洛阳新都之内可就传开了。

这天下从没有能遮掩得住的事,而陆羽一开始也就没打算遮掩,只不过是做了几个保密条例,防止技术外传出去。

至于这项目的事情嘛,传一传也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带动民间商户的利益,充盈国库,也可以让外面的其他部门早做准备。

有了铁路总局这个前车之鉴,水路总局自然办起来,也就会方便顺利许多,不然陆羽可是又要骂人。

等礼部侍郎回去。

工部的人被陆羽一吩咐,赶忙低头又去做事。

掂量着手上的名单。

陆羽心里面五味杂陈,实在是说不出来的一种复杂感受。

陆羽拍了拍手,将目前已有的六个顶级工匠全部寻了过来,开口道:“蒸汽轮船是第一重点项目,第二项目则就是这发电装置,第三项目则是电力的多种开发。”

“如果只用一种动力作为能源,其他能源太浪费,水力、风力也可用来发电的,明白了吗?”

陆羽板着一张脸,态度极为严肃。

做事就要有这么一份专心致志的态度。

眼前的六个三级工匠齐齐点头,陆羽又查看了他们的项目进展,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开始归家。

这段时日科研狂人当得够久了,一个多月了也该回去了。

而此时陆羽府上,足足十七个人住了进来。

幸好家里面够大,而且还将周围其他几个宅子买下,然后再扩建了一番,这才堪堪住下来,不至于显得太拥挤。

而这些事务在当家大娘子徐妙云的安排之下,本该乱做一团却是井井有条,所以才没有派府上的人去工部打扰陆羽。

不知不觉间!

三月时日已过,府上的绿竹肚子也已然开始显怀,已有枕头那么大了,身边又给他安排了三个嬷嬷、两个服侍的丫鬟,还有一个稳婆。

目前虽然有些早,但宜早不宜迟,都得小心伺候着才是。

于是。

这刚刚进府的十七个秀女,多数为妾身身份,只有两三人是平妻身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