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印加帝国的新王!神权(1 / 1)
天光大亮。
代王朱桂又是一觉醒来。
他呜呼哀哉、可怜兮兮,披头散发、面容枯槁。
数日时间过去,此刻的他哪里还有什么堂堂大明藩王之尊?
远远看去,跟印加帝国里面的流浪汉完全没差。
“不该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
牢房之内,朱桂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
在他的设想之中。
他领着麾下的八百人马,带着先进的新式火器,自当应该像老二秦王朱樉一般大杀四方,然后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让父皇母后为他感到自豪骄傲。
可现在。
他俨然间成了老朱家的耻辱,甚至比未来史书之上的“大明战神”还要丢人现眼。
大明战神好歹是丢人丢到了自家门口。
他这家伙丢人丢到了国门之外。别说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恐怕就连陆羽知晓此事,也都决然不想再认这么一个学生了。
往大了说。
他把祖宗的脸也都是丢了个精光。
“救命啊!救命。”
代王朱桂拍着牢房的木头大门,继续无力地发出求救声,眼神中越发绝望,眼底深处更是蓄满了泪水。
从小到大。
他何时过过这种苦日子?
实在是太倒楣透顶了。
呜呜~
……
代王朱桂被印加帝国俘虏,可这并不代表代王朱桂所带领的大军在一场大败之后也全被俘虏了。
还是有不少人逃出来的。
他们还有希望。
这些人自是知晓如今这美洲之处已然有了许多大明之人,有秦王朱樉、周王朱橚、燕王朱棣,还有其他三王的各自军中精锐。
只要能寻到其中一处人马,自是有可能把自家王爷给救回来的。
毕竟他们这些败军之人,在这美洲之处俨然是热锅上的蚂蚁,无路可走,只有寻到同样的大明之人将自家殿下救回,才算是能够戴罪立功。
无论日后回到大明,还是回到代王朱桂的封地,都能够安然无恙,甚至还能够更进一步。
如何选择,这些败军之人清楚得很。
于是,过了将近大半月后。
“平安将军!平安主帅!我们家殿下被印第安帝国,这本地土著给俘虏了!”
当代王朱桂麾下的大军将领见到了马匹之后,自是知晓了大明之人的存在。
他们俨然间已是乘坐船只从这美洲南部来到了美洲北部的西北大平原。
也是他们运气好,再加上大明之人的身份,在这美洲北部,也是被土著全然接受。
在美洲中部,在燕王朱棣的大力推动促进之下,大明之人俨然间也是成了高等人神圣的象征,所以才能够一路得到各种各样的援助补给,才能够安然无恙地抵达。
过程中。
他们并没有碰到朱棣。
朱棣手下不过千人,哪怕有本地土著,可交流都是一件难事,怎么可能比得过美洲北部,已然竟有近十分之一学习了大明官话的秦王朱樉麾下的人手?
“什么?代王殿下被那印加帝国的人俘虏了过去,这怎么会?”
平安大吃一惊。
他目光骤变,“难不成这印加帝国也如同我们大明一般,已经研发出了新式的火器,还有如同先生那般工业的火苗,包括着其他植物也全都研究了出来,是不是连蒸汽轮船还有火车也都是如此?”
听着平安主帅的话,代王麾下的将领面露羞愧之色。
如果真是这般的话。
他们败了那也是情有可原。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哪有不输的?
可这一次他们的大败纯粹只是不行,是他们不行。
“并没有,平安主帅,那群印加帝国的人的确有几把刷子,但也就同我大明先秦年间乃至春秋战国年间差不太多。
虽然也有一些不错的资源技术,但跟我大明相比全然不是对手。”
将领这般开口,平安这下看着眼前这群败军之将的目光就变得古怪了。
刚才可真是活生生把他吓了一跳。
他就说。
他麾下之人打探美洲中部和美洲南部的情况,怎么这么天差地别,原来是虚惊一场。
败军之将咬住嘴唇,只能缓缓开口,犹豫了大半天才是把事情给全部说了出来,“实在是我们大意了。”
平安点了点头,这下才算是理解了。
他就说嘛。
大明怎么可能不是这些土著的对手,各种各样的优势可都在这边摆着!
“几位将军放心,代王殿下是我大明之人,我平安若是不知晓此事便也罢了,既然知晓就绝对不可能袖手旁观。”
“此事交由我们,几位大可安心。”
听了平安的话,几个将军松了口气,满脸的感激涕零,随后又再三要求营救自家殿下之时,也务必把他们给带上。
平安也能够看出他们的心思,徐徐开口便也应了下来。
其后,平安同军营之内的众人商讨。
毕竟美洲南部同他们如今所处的密西西比和西北大平原——美洲北部,相差距离甚远,若只凭骑兵的话,鞭长莫及,路途舟车劳顿。
各种各样的风险着实不低。
更别提印加帝国的实力虽然远远不如大明,但也不弱,会带来很多麻烦。
但很快一人计短,三人计长,还是想出了法子。
“要么水战,要么空战。”
其中一位将领开口,目光满是坚定之色,其他的将领听了之后也是频频点头。
水战的话。
他们的航行军舰自恃能大炮轰击印加帝国。
不过如此一来。
他们就显得被动了。
代王朱桂他们一定要救。
可眼下印加帝国也只是知晓朱桂的身份并尊重,但究竟是如何尊重,那便不得而知,这也是他们当下的一大优势。
敌人在明处。
他们在暗处。
而若乘坐着航行军舰来到了印加帝国的附近,随后也只能够强行闯入,哪怕是混进去,难度恐怕也不是一般的高。
“空战,用热气球,也是为了让这些土著人知晓我们大明的制空之威力!”
平安最后拍板定下此事,而且有了一定的情报了解之后,只要能够查明代王朱桂被关押在了何处。
趁着夜深人静之时,定能够一举攻城。
平安定下此事。
众多将领下去赶忙开始做事。
几日之后,平安带着代王朱桂麾下的将领们开始出发。
秦王朱樉赫然间在乘坐军舰前来这美洲北部的路上。
而此刻代王朱桂依旧处境惨淡,经受过饿困交加之后,对着牢房之内那些烂泥巴似的食物,此刻的他吃起来也是倍儿香。
实在是太饿了!
从木桶里面舀出一勺烂泥,放到他的碗里,朱桂好似是见了什么佳肴美味一般,赶忙将碗凑到嘴边狼吞虎咽地往嘴里面塞。
同时,冒着绿光的眸子还盯着跟他在一个牢房里的其他蛮夷之人,生怕这些人把他的食物给抢了去。
此刻的朱桂无比感激,年幼时在宫里面的马皇后,还有父皇对他们这些皇子的教导,使得他到了封地之后。
再如何醉生梦死,这一身的武艺把式还是有的。
手里面拿着一个削尖了的木棍,就是他在这牢房之内安身立命最大的底线。
“滚!都给本王滚!等本王把碗里的吃完!”
朱桂这才松了口气,哪怕睡觉也都是要睁着一只眼睛,边上稍微有点动静。
他都会跟山林里被吵醒的猴子一般,一个鲤鱼打挺就做出警戒的姿势来,随时随地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尤其这些蛮夷之人,有些欲求不满竟然有着龙阳之好,还想要同他这个代王殿下一起。
朱桂誓死要捍卫自己的清白,所以警惕心也自然变得比之前还要高出许多。
“本王誓死不从!谁要是敢再靠近本王半步,大不了大家伙一起死!”
代王朱桂在生存和清白的双重压迫之下,也激发出了他朱家血脉里的狠劲。
手里面拿着勺子破损之后的尖锐部分,目光凶光毕露地瞪着,但凡有人敢靠近他半分。
在这牢里的并非是死罪,所以没人愿意跟朱桂这个疯子一命换一命,于是朱桂也就暂时保住了他的清白之身。
但好景不长,天公不作美。
就在当天下午时分,在代王朱桂所在的牢房之内,忽然间进来一个身形高大近八尺、体重更是足足有小三百斤的壮汉胖子。
这人一进来就盯上了朱桂。
不过一时半会没有搞清楚状况,所以并没有暂时动手动脚。
而朱桂则觉得心里面要遭,果不其然,当天晚上这个死胖子就开始不安分。
朱桂里里外外周旋,最终用手里面的勺子戳瞎了对方一只眼。
听着那一阵阵的哀嚎惨叫声,朱桂心里面的后怕才渐渐止住,无边的恐惧过后则是彻底的疯狂。
“老子好歹也是姓朱的,也是大明宗室藩王,老四、老二还有老六,一个个的领兵出征,老子也不能比他们差了去。”
“老子tmd也是朱家人,宁愿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朱桂口中说着让他热血沸腾的话。
随着肾上腺素的继续激发,朱桂也是跟疯了的猿猴一般死死的抓住这大力士胖子的脑袋,手中的勺子断裂处继续戳着他的另外一只眼睛。
无论大力士再如何疯狂的撞击身子,想要将朱桂从身上给拉扯下来,可凭借朱桂敏捷的身形,大力士啥都是做不到的。
最后“轰”的一声。
随着流血过多,大力士重重倒塌在地,而朱桂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在这牢狱里面所有人心目之中的王。
“知不知道老子tnd也是姓朱的,姓朱的天生就该做王!”
朱桂抱着那短短的半截武器,此刻硬生生的完成了这反杀的逆转。
之后的一段时间朱桂越变越凶狠,也越发的有了心机。
年幼之时在宫里面,还有那些翰林院的士子,包括状元郎,还有一众大学士教导的那些道理,包括国公叔伯们传授他的兵法、人心算计。
此刻全都一点点的用了上来。
等到半个月后,朱桂在这地牢里面,俨然间也成了拥有特权的存在。
若非他的身份太过重要,被上面的大人物指名道姓的吩咐过了,凭借他当下混得如鱼得水的这个地步,被放出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已然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一批忠诚小弟,甚至这些小弟想着他大明藩王的身份,就跟如今统一了美洲北部的那位秦王朱樉一般无上的地位,还有在美洲中部,如今也已是越发威武雄壮、风声鹊起的燕王朱棣一个档次。
都是朱家的兄弟。
这些囚犯们一个个如同海里面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味,如同最精明的商人听到了金币的叮咚声响一般,全都自发性的围在了朱桂的身旁。
甚至连印加帝国里面抑郁不得志的官员、被打压的落魄贵族、流浪汉,也全都来到了他的身旁,为他助威长势。
随后朱桂在这地牢之内,也就变得越发风光。
而这一日当他剃掉了络腮胡,换上了他带来的亲王服饰,腰间配着那新铸利剑,此刻略微泛红的目光,轻蔑地扫视着一切,那高高在上的架势,朱家的血脉、藩王的神圣、王氏子弟的贵气全都扑面而来。
比那印加帝国不过只是数代的贵族,还要像贵族。
那种神圣是一般人绝不可能拥有的,骨子里的优越感、眉目间的自傲感是那般的让人心生悚然。
“代王殿下!代王殿下便是我印加帝国的神,必将推翻这腐朽的印加古国,成为这一个帝国真正的统治者!”
所有的人全都自发性的开始传扬。
代王朱桂也焕发起了他的人格魅力来,礼贤下士,三十六计、棒子甜枣,各种各样的招式被他用的炉火纯青。
而这些文化的魅力在印加帝国这边,软文化方面的打击同样也是降维打击。
燕王朱棣、秦王朱樉麾下的人还未抵达。
这整个地牢之处,俨然间已成了他代王朱桂的天下。
朱桂好歹也是跟在能人身边学过的,提纯肥皂之术、烧制琉璃也全都晓得。
毕竟经世之道。
他们这些亲王殿下必须学,要么圣贤学问,要么就是实学之道。
而相比较极度枯燥的念书,反倒是能够直接动手、巧夺天工、妙趣连连的实学之物,则就更为他们所喜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