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竹门木门,门当户对(1 / 1)

加入書籤

最可怕的是姚广孝此人的性情琢磨不定,此前连朱元璋都对他多有忌惮。

就算是有陆羽压制着,但若姚广孝真有了别的心思,对国家根本而言,也是极大的影响。

可如今,这和尚动了凡心、动了欲念,先不说成家立业、喜欢上一女子,陆羽必定要让他内心有所牵绊,最好生儿育女、五世同堂、家宅兴旺。

如此,就算姚广孝是疯魔一般的人,被这世间温情所束缚,便只能够乖乖地为这大明、为这实学之道发扬光大,发光发热了。

陆羽对姚广孝的背景早已熟知,对方虽是出家到天界寺当过和尚,可家中还有亲人,甚至姚家的许多亲人、他的兄弟姐妹,也早已从老家搬到了洛阳新都。

如今,虽未曾入朝当官,但也经营了不少生意。

这便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哪怕姚广孝未曾主动给与什么恩惠,但他这国子监祭酒、如今朝堂御史中丞,再加上实学官员的名头,便足以带给他姚家数之不尽的好处和恩惠了去。

陆羽面色坚毅,定要促成此事。

他离开了陆家,带着小鼻涕一起,不过陆羽吩咐小鼻涕的同时,也吩咐了府上的下人。

身为外院的大管家,如今陆家规模渐大,小鼻涕手中的权力也不小,怎么着也能管个上百号人,若是再加上家里的产业生意、那些铺子里的杂役,包括陆家商行之类的人,那就更多了,上千人也挡不住。

所以,陆羽和小鼻涕两人前脚刚走没多久,府上的下人便窃窃私语起来,风声很快传到了府上真正大管家的耳朵里。

大管家不敢隐瞒,赶忙将此事告知了府上的当家大娘子徐妙云。

徐妙云得知老爷竟也管起了这后宅牵线的事,听完之后睫毛微颤,俏脸上流转出缕缕笑意。

“原来是为了姚大人。”

徐妙云放下了方才的那点顾虑,满朝皆知。

陆羽这实学圣贤跟另一位“圣贤”姚广孝之间的关系,双方互为知己,乃是生平至交,甚至在实学一道,更是被诸多实学学子还有一众官员奉为典范。

已然成了圣贤之学里的“孔孟二圣”。

同样的传承,同样的理念,这是让所有人都极为期盼的。

所以徐妙云对于陆羽为姚广孝的事忙前忙后,也并未多想,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只是此刻徐妙云知晓了此事,内心终究还是有些起伏:这位姚大人究竟喜欢上了怎样的女子?

官宦家的?

武将勋贵家的?

还是皇家的?

姚广孝如今年纪不算大。

虽也将近四十左右,但对方的才华学识、为人秉性,虽是比不上陆羽对待女子那般体贴,却也是大明洪武一朝一等一的大好男儿了,再加上对方还未娶妻,更是不知多少人眼中的香饽饽。

“哎,姚大人要娶妻了?”

这消息既能传到陆羽的耳朵里,可见在督察院之内,明面虽无人商谈,但私底下不少人早已得知。

随后更是从督察院传出,传到了三司衙门,传到了大理寺、太常寺,还传到了洛阳新都之内不少的世家以及武将勋贵的国公府宅。

陆家的女子本就多,且都是大明一等一的国公勋贵世家之人,余下的要么是没合适的人,要么便是未曾竞争过。

原本他们不抱希望,如今却又杀出来一个姚广孝。

这么一个上天送来的好姑爷。

“姚大人不是已然出家了吗?虽说入朝为官,但从未听闻他有成家之意。”

“此一时彼一时嘛。传言礼部尚书、户部右侍郎、刑部侍郎黄观、马君泽几位大人,可都前去督察院了,甚至传言还把先生都请到了督察院,专门确认此事。”

“我的个乖奶奶,这位姚大人究竟是看中了哪家的女子?那女子可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有福气之人。”

而至于流言蜚语中说姚大人堂堂朝堂御史中丞,喜欢上一个区区平民女子,大多数人不过只是一笑而过,并未相信。

没见上一位圣贤陆羽。

他的当家大娘子娶的是何人?

那可是魏国公府的长女,其门第与昔日的先生相比,也算是分毫不差,哪怕到了今时今日,依旧能够与之匹配,不然陆家之内,宫里面好几位千金玉叶的公主之尊,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屈居于他的当家大娘子之下?

若真换成了一个平民女子,恐怕这家里面早就是后宅不宁了。

于是,一个个国公勋贵、世家大族,还有朝堂众臣,连浙东党派这边的人都准备出手。

诚意伯府里。

工部尚书刘琏听闻此事,同样迫不及待。

他入朝为官,虽说在工部,知晓钻研先生的实学之才如何惊天伟地、堪通鬼神,但也同样知晓姚广孝这位当今真正实践实学之道的御史中丞、朝堂重臣,对于实学一道的推举促进,有着旁人无法取代的巨大作用。

他们诚意伯府错过了陆羽先生这么一个大好机会,如今面对这位御史中丞的机会,是决然不能再错过了。

“父亲。”

刘琏迅速冲到刘伯温的身前,赶忙说道。

刘伯温早已做好了准备,见到儿子还算稳妥,轻轻一笑间,已是将刘家这段时日挑出的、姿态仪容皆为上上之选且都是嫡系之女的名录。

一把递了过去。

刘琏接过翻看,旁边还有着一些小人图画。

赫然可见。

随着实学大道的发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所有行业的技术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大跃进,都在不断进步。

粗略扫了一遍后,刘琏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目光灼灼地看向面前的父亲:“父亲,您真是早有所料。”

“老头子我可不如你家先生那般未卜先知,不过只是比你早一步收到了风声,然后让族中之人前去准备罢了。”

刘伯温忽然话锋一转,无异于一盆凉水浇到了亲儿子头上,“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父亲这是为何?”

刘琏不太理解。

刘伯温缓缓道来:“能让这位御史中丞姚大人,忽然从那六根清净之中再回到这滚滚红尘,区区权势名利,可未必能引动他的心。

或许是真正的姻缘,所以……或许真的就是那区区一个平民女子。”

听到这话,刘琏摇了摇头,不太赞同:“姚大人怎么可能会娶一个区区的平民女子?

自古以来,婚嫁大事素来讲究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门当户对才是日后稳妥之道,这婚姻之法,对世上大多数常人而言,才算是最该走的路。”

“那这位姚大人是常人吗?”

刘伯温淡淡反问,把面前的刘琏听得忍不住蹙起眉头。

刘伯温见状,又加了一把火:“还有,宫里面太上皇和陛下或许也有所决断,日后要嫁入朱家、成为皇后之尊的,怕也不过是平民出身。

既然皇家可以,那他姚广孝又为何不可?”

刘伯温匆匆一语,刘琏身为工部尚书,眨眼间便已想通其中关窍,只是张了张嘴,未曾开口说出来罢了。

皇后之尊出身平民,代代如此。

自是为了吸取前朝经验教训,以防外戚势力过大,从而导致家国不宁。

娶平民女子当外戚,一代、两代、三代,想要威胁到皇权,这可能性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了。

“那我刘家这边该当如何?”

刘琏再次忍不住追问。

他很想相信自己的判断,可父亲每一次的判断都精准拿捏住了国朝发展的局势,让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得不佩服,不得不选择相信。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即使做不了正妻,不如选择平妻。”

“我刘家的嫡系之女嫁与旁人,自当是当家大娘子之尊,可嫁给姚广孝做平妻,倒也无妨。”

听闻父亲是这么个打算,刘琏松了口气。

起码这一次他们刘家还是有些机会的。

与此同时,没有女儿嫁入陆羽府宅的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武定侯郭英,从云南回到洛阳新都的西平侯沐英,包括那些朝堂重臣,如今已从东宫来到奉天殿的黄子澄等人,甚至就连不少实学官员,也都对此动了心思。

若是他们家中之女或舍妹能嫁给姚广孝,那么他们在实学一派中的地位,岂不也能飞冲天、拔地而起?

日后在奉天殿朝堂之上的官声,岂不是能平步青云?

于是。

这洛阳新都因这事忽然变得又热闹了一番。

而在如此热闹的氛围中,陆羽领着小鼻涕,还有府内二三护院,也来到了长荣巷。

这是马姑娘及其家人所居住的巷落。

奢华的朱红色马车,连同身边的随行之人,迈入长荣巷的那一刻,巷内不少街坊邻居纷纷探出头来,用诧异的目光细细打量。

他们长荣巷在洛阳新都虽不算贫穷狭窄,可也决然和大富大贵不沾边,所以今时今日这么大的阵仗,实在引人注意。

“该不会是巷子口有哪家发达了?”

“依我看,应该是来了什么富贵亲戚,咱们这长荣巷也能沾沾喜气,热闹热闹了。”

此刻,却没有街坊邻居将此事联想到马家姑娘身上。

只因马家的情况他们都了解,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人家,家中虽有个衙役,算半个官身,可那又如何?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的洛阳新都,官员官位未达六品便上不了大雅之堂,只有能入朝堂、觐见天子的,才算老百姓眼中真正的大人物。

再加上谁家没几个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绕上八个弯,终究能扯出个当官的亲戚,所以那些小官根本引不起太多关注,更别提马家那个小小的衙役。

不过是维护秩序的小小快手而已。

虽有几分本事、武艺在身,可那又如何?

难不成还能比得过军中的将士?

除非上了大明军校,否则终究不过如此。

赫然可见,住在洛阳新都的百姓,同后世住在国都中心的百姓也大差不差,见的世面多了,自然不会被什么小打小闹的场面唬住。

可渐渐的,随着马车车轮停下,车帘落在马家门口,一众街坊邻居哪怕再如何不敢置信,也都必须相信。

“还真是马家。”

“难不成是有什么富家公子哥瞧上了马家姑娘?这马姑娘的确不错,可真没料到,连这种大富大贵之家都有人上门求娶。”

“马婶子。马婶子!还不赶快出来迎接贵人,你马家这是要富贵了。”

街坊邻居拍着马家那扇薄薄的柴门,刚好今日马家儿子马学祥也在家中。

听到外面动静这么大,还跟自家有关。

他倒也没什么好怕的,终究是天子脚下,还是要讲国法的。

而至于那种能做到手眼通天、一手遮天的大人物,更不可能和他们这小小的马家有什么关联。

他这衙役的身份,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

“什么富贵人家?我马家可从来没这些富贵亲戚。张婶,你是不是说错了?他们是不是找错人了?”

开了宅门,马学祥拧着眉头,浓眉挑起,看着面前的马车,忍不住说道。

身为马家长子。

如今虽未娶妻,却也渐渐接过了家里的重担,该知道的都知道。

再加上他们马家是从别处搬迁到洛阳新都的,父辈们的资源在这里本就没什么牵连。

他日后能为儿子留下些人脉关系,倒还勉强说得过去。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马车上的陆羽和小鼻涕下了车,身旁跟着的护院也随之上前。

马学祥先从小鼻涕两人身上扫过,心头一凛,紧接着看向护院,更是心中警铃大响。

只因这些护院在他眼里,站如松、坐如钟,个个腰间挂着刀兵,看上去是一等一的精锐,哪怕是他所在的京都府尹衙门里最厉害的捕快,还有那些退下来的老兵,恐怕也都没这些人的本事大。

而这种人却成了眼前这人身边的侍卫,足以可见这贵人身份不凡。

想到此处,马学祥不敢托大,赶忙毕恭毕敬上前迎了过去。

他们马家可万万得罪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